• 沒有找到結果。

一、討論

(一)單次長時間運動(SL)與多次短時間運動(MS)之比較 1. 運動期之能量消耗

本研究在運動期 SL 與 MS 的運動時間皆為 30 分鐘,結果顯示在 運動期的能量消耗SL 顯著大於 MS,支持傅麗蘭與陳毓君(2005)

以19 位(平均 23.6 歲)健康年輕人為參與者,進行速度為 106.6 m/min 的快走運動測驗,結果顯示在運動期的能量消耗SL(1 次×30 分鐘)

顯著大於MS(3 次×10 分鐘)。推論是運動初期攝氧量不足 (oxygen deficit) 因素所造成的影響,由於 SL 只會經歷一次運動初期攝氧量不

足,而MS 會經歷三次,故才使得在運動期的能量消耗 SL 顯著大於 MS。

劉亦陞與謝伸裕(2007)以 16 名健康男性(平均 16.8 歲)為參 與者,進行運動強度為60 %VO2max 的跑步運動測驗,結果顯示在運 動期的能量消耗SL(1 次×30 分鐘)與 MS(3 次×10 分鐘)無顯著 差異;Almuzaini, Potteiger, and Green (1998)以 10 位男性(平均 23 歲)

為參與者,進行運動強度為70 %VO2max 的腳踏車運動測驗,結果顯 示在運動期的能量消耗SL(1 次×30 分鐘)與 MS(2 次×15 分鐘)

無顯著差異。以上二篇研究與本研究結果不相符合,可能是由於參與

者的年齡層與性別的個體差異,或實驗設計不同所導致,劉亦陞與謝 伸裕(2007)的參與者皆為高中一年級的男性;Almuzaini 等(1998) 的參與者皆為男性,且在實驗設計上MS 為 2 次×15 分鐘。故可能由 於以上因素,使得運動初期攝氧量不足影響較低,導致在運動期的能 量消耗SL 與 MS 無顯著差異。

2. 恢復期之能量消耗

在運動後恢復期的攝氧量並不會立即回到安靜狀態,而會持續高 於安靜狀態一段時間,即為運動後超額攝氧量 (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EPOC),此期間身體可以持續增加能量的消耗。

而EPOC 的原因包括:ATP 與 PC 的恢復、乳酸的排除(氧化與再儲 存)、血紅蛋白 (hemoglobin) 與肌紅蛋白 (myoglobin) 含氧量的恢 復、二氧化碳的排除、體溫及運動時賀爾蒙分泌的影響等。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恢復期的能量消耗 MS 顯著大於 SL,與 Kaminsky, Padjen, and LaHam-Saeger (1990)、Almuzaini 等(1998)及劉 亦陞與謝伸裕(2007)的研究結果相符合。而 Kaminsky 等(1990)研

究設計為以6 位女性(平均 30 歲)為參與者,進行運動強度為 70

%VO2max 的跑步運動,SL 為 1 次×50 分鐘、MS 為 2 次×25 分鐘。

本研究單次長時間運動(30 分鐘)在恢復期的能量消耗大於單次短 時間運動(10 分鐘),支持 Gore and Withers (1990)指出,在相同的運

動強度下,運動持續時間愈長,運動後超額攝氧量則會愈多。但如將 本研究短時間運動的3 次恢復期能量消耗加總,在恢復期的能量消耗 MS 則會顯著大於 SL。

3. 總能量消耗

從體重控制的觀點來看,身體熱量的消耗量要大於或等於身體所

攝取的熱量,多餘的熱量才不會被身體轉換成脂肪來儲存,體重也才 不會因此而增加(林正常,2002)。本研究總能量消耗為運動期與恢

復期之能量消耗總和,在相同的運動時間下,結果顯示總能量消耗 SL 與 MS 無顯著差異,與 Peterson 等(2004)研究結果相符合。但劉亦 陞與謝伸裕(2007)及傅麗蘭與陳毓君(2005)的研究結果為總能量 消耗MS(3 次×10 分鐘)顯著大於 SL(1 次×30 分鐘),雖然與本研 究結果不相同,但都能藉由研究結果,來支持及建議人們可利用一日 之中多次的短時間運動,達到相同或更佳的運動能量消耗效果。也支 持Jakicic 等(1995)、Schmidt 等(2001)及 Murphy 等(2002)的研究結果 指出,可藉由多次短時間的運動模式來達到相同的體重控制及減重的 效果。

4. 利用脂肪做為能量來源之能量消耗

在運動時,脂肪代謝的相對比例與運動強度、運動持續時間、營 養狀態和體適能狀態有關,而從能量消耗利用的交叉調控概念可得

知,隨著運動持續時間的增加,可提高對脂肪利用的比率。本研究在 相同的運動時間與運動強度下,結果數據顯示利用脂肪做為能量來源 的能量消耗SL 為 92.6 kcal,高於 MS 的 88.0 kcal,對應了上述的交 叉調控概念。但在統計分析上MS 與 SL 則顯示無顯著差異,支持先 前研究文獻指出,MS 對於降低 BMI、皮脂厚,能與 SL 有相同的效 果(Schmidt 等,2001;Murphy 等,2002)。

5. 心跳率與運動自覺量值

運動自覺量值反應身體活動時的知覺感受,可用來了解運動強 度、自覺疲勞程度及身體狀況。本研究結果顯示SL 的心跳率與運動 自覺量值皆顯著高於MS,與劉亦陞與謝伸裕(2007)的研究結果相 同。代表著短時間運動對心臟的負荷較小,且運動自覺程度也較為輕 鬆,因此多次短時間的運動模式是很適合一般大眾使用,並藉此提高 人們能有持續保持運動習慣的意願,且能增加肥胖者與老年人參與運 動的動機與堅持性。

(二)快走與跑步之比較 1. 總能量消耗

雖然 McArdle, Katch, and Katch (1994)的書中指出,當快走速度 大於5.0 km/hr 後,會因快走的作功經濟性逐漸降低,使得能量消耗 開始呈曲線相關增加。林正常與王順正(2002)的書中指出,在相同

速度及運動時間下,當快走速度為7.2 km/hr 時,能量消耗會高於跑 步,然而本研究12 名參與者接受運動測驗時的快走速度平均為 7.1 km/hr,而結果確顯示總能量消耗跑步顯著大於快走,可能是由於本 實驗之參與者其每人速度並非都是7.2 km/hr(在 6.5~7.8 km/hr 之 間),而導致呈現不相同的研究結果,未來可針對此問題再做進一步 的研究與釐清。雖然也可能是因本研究參與者快走的速度尚不夠快,

而使得快走的能量消耗還無法大於或接近相同速度的跑步運動,但從 實驗過程中發現,如以7.1 km/hr 的速度來進行快走運動,已經是讓 人感覺非常快的速度了,所以除非個人能力許可,不建議藉由用更快 的快走運動速度來增加運動的能量消耗效果,而或許可利用安排更多 次的短時間運動,來彌補快走運動能量消耗效果較低的缺點。

2. 運動期與恢復期之能量消耗

在運動期,可能由於本研究參與者進行運動測驗的速度,其快走 的運動經濟性尚未低於跑步,而且跑步的動作型態比快走多了雙腳同 時離地的「飛程」部份,因此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運動期的能量消耗還 是跑步顯著大於快走。而在恢復期,結果發現快走與跑步的能量消耗 無顯著差異,因此推論跑步的總能量消耗大於快走,主要是由於運動 期跑步的能量消耗大於快走所致。

3. 利用脂肪做為能量來源之能量消耗

在相同速度的快走與跑步運動測驗下,研究結果顯示利用脂肪作 為能量來源的能量消耗跑步顯著大於快走。Klein, Coyle, and Wolfe (1994)研究指出,受過訓練比無受過訓練的參與者,能有較高的脂肪 利用比率。而本研究快速度的快走運動,是屬於參與者平常較不會使 用的運動模式,且快走運動使用的肌群有部分與平時走路、跑步的肌 群不同,故因此使跑步會顯著大於快走。

4. 心跳率與運動自覺量值

本研究在相同速度的快走與跑步運動測驗下,結果顯示跑步的心 跳率顯著大於快走,代表著跑步對心臟的負荷或運動負荷較高於快 走。而在運動自覺量值方面,結果則顯示快走顯著大於跑步,本研究 認為可能由於參與者平常較少嘗試如此快速度的快走運動,而身體尚 未完全適應與習慣,故使參與者感覺較不輕鬆。但另外,從圖六可發 現本研究四種不同的運動模式中,以短時間的跑步運動感覺最為輕鬆 (RPE = 11.0 ±1.3),而長時間的快走運動感覺最為辛苦(RPE =

17.1±2.1),但如以短時間來進行快走運動,運動自覺程度則介於輕鬆 及有點痛苦之間(RPE = 12.5±1.7)。故建議人們從事快走運動時,可藉

由多次短時間的運動模式來減低長時間快走運動時所帶來的不適 感,且又能達到較佳的能量消耗效果。

5. 步數

因本研究運動測驗時快走與跑步的速度是相同的,而在實驗過程 中參與者會藉由加大步幅來達到較快的快走速度,使得快走的步數會 顯著小於跑步。而進一步推論步數可能是造成運動期的能量消耗跑步 會大於快走的因素之ㄧ,因此建議如在能力許可的狀況下,可藉由增 加快走的步頻來提高身體活動的能量消耗效果。

二、結論

(一)單次長時間運動與多次短時間運動

1. 單次長時間運動與多次短時間運動的總能量消耗無顯著差異,

主要是由於在恢復期的能量消耗MS 顯著高於 SL 所致。而利用脂肪 作為能量來源的能量消耗方面,結果顯示MS 與 SL 無顯著差異。

2. 從心跳率、運動自覺量值 SL 皆大於 MS 可得知,短時間運動對 心臟的負荷較小,且運動自覺程度也較為輕鬆。

人們參與運動的動機,部分是想藉由運動來增加身體能量耗的效 果,以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而本研究在能量消耗與利用脂肪作為能 量來源的能量消耗方面,結果為MS 與 SL 皆有相同的效果,加上 MS 可提高參與運動的動機與堅持性,且 MS 非常適合融入及運用於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型態。

(二)快走與跑步

1. 在運動期,跑步的能量消耗大於快走;而在恢復期,快走與跑

步的能量消耗則無顯著差異。因此總能量消耗跑步大於快走,主要是 由於運動期跑步的能量消耗大於快走所致。

2. 在相同速度的運動狀況下,雖然跑步的心跳率高於快走,但用

跑步的方式來完成卻比快走輕鬆。但是,如以短時間來進行快走運 動,運動自覺程度則還算輕鬆。

三、建議

雖然本研究快走運動的速度已經很快,能量消耗效果卻還是無法 優於相同速度的跑步運動。但由於快走運動具有簡便易實行及安全的 特質,且短時間的快走運動屬於運動負荷較低及感覺輕鬆的運動,因 此本研究還是建議沒有時間參與運動的忙碌現代人,如想藉由運動來

雖然本研究快走運動的速度已經很快,能量消耗效果卻還是無法 優於相同速度的跑步運動。但由於快走運動具有簡便易實行及安全的 特質,且短時間的快走運動屬於運動負荷較低及感覺輕鬆的運動,因 此本研究還是建議沒有時間參與運動的忙碌現代人,如想藉由運動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