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以上保安宮的發展歷史與組織功能特性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發現該寺廟 組織亦具有若干自主性、民主性、透明性、責任性(分工與責任共構)、網絡關 係以及社區與社群組織的特性,換言之,保安宮的組織亦具有地方治理組織的若 干特性,類似前述台灣各地方宗教與宗族組織,在台灣鄉治與社區治理中扮演頗 具代表性的角色與個案。

宗祠的設立,有利於各姓宗親鞏固其宗親會組織,進而與地方相關團體結 合,形成一周密之地方治理網絡。除其傳統的親親、貴貴之統宗睦族的功能外,

更可幫助政府教育群眾、促進社會團結,緩和現代社會帶來的緊張感與疏離,滿 足都市居民的歸屬與安全感,成為當前工業化社會中,維繫傳統精神及社會穩定 之重要命脈。

由於地緣的關係,本研究有關台灣傳統地方治理特質及其轉型之研究,主 要乃以台北市保安宮、桃園縣林氏宗親會為研究個案,探討在台灣基層鄉治社會 或社區自治組織與結構中,其組織與制度特性、動員與互動網絡、社群認同、自 主性與民主性、責任共構與分工結構及其它有關宗教、情感、文化、服務、精神 心理諮詢及醫療功能及守衛安全等功能。藉以探討及釐清若干台灣傳統地方治理 社會的屬性,分析台灣地方傳統宗教、宗親會等組織的治理屬性及其若干轉型模 式,並比較這些傳統宗教、宗親會組織與當前一般社區治理組織的異同,進而檢 驗台灣過去鄉治時代的治理特性,比較及探討當前地方社區治理組織的功能與屬 性,而有助於未來台灣地方治理社會的建構。

台灣地方宗教、宗親組織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歷程中,在組織結構、功能 與治理屬性等面向均產生若干重大轉變。就治理的觀點而言,傳統地方聚落組織

(合)(宗教或宗親、地緣聚落組織)的公共治理部分已逐漸轉型發展出現代社 會(區)公共治理。以下進行簡述:

在組織方面,由傳統的管理委員會、董事會、同志會、神明會、誦經團及

部分義工組織,逐漸轉型為依法登記成立之財團法人、社團法人等組織,而原先 附屬寺廟之中的誦經團等義工組織,如今也轉化為安養中心、地方義工組織,其 中又以慈濟功德會最廣為人知。至於組織功能方面,由原先單純凝聚地方宗教信 仰、地域及宗親等成員,配合現代社會生活之需要,而進一步匯集地方資源、人 力,從事合夥研究、論述及地方開發、發展地方宗教、文化與經濟產業,趨向多 功能及現代治理社會方向發展。然而,傳統地方聚落相關組織(合)公共治理在 一般自治鄉鎮市仍然有許多功能,有待地方政府與社會加以聯結、整合與鼓勵,

以強化其現代性的轉型及功能之分化與發展。而治理屬性方面,傳統地方宗教、

宗親組織所形成之治理網絡中,主要乃以庶民社會或鄉紳、頭人治理之形式為 主。不過其組織屬性與活動方式方面,仍具有若干程度之自主性、透明性與民主 性,經由參與者網絡將責任分擔至個人,由此觀之,亦具有當代治理社會屬性之 的若干特質。而現代社會中的宗教宗親組織,除了與政府合作,以公私合夥方式 從事都市或一般社區治理外,社區本身亦進行總體營造式治理或一般性治理,其 組織屬性與活動方式亦具有自主性、透明性與民主性,展現出民主社會中,公共 與社會治理的特質。

就本研究所得之結果發現,台灣傳統宗教、宗親會組織與一般社區治理組 織最大的差異在於宗教與宗親會組織的起源較為偏重在血緣與地緣關係,多數參 加者本身彼此由於血緣上具有一定程度之關連,彼此間所形成之互動網絡較其他 非血緣或地緣性組織為緊密,也因此組織其存續力較高。而宗教性組織其參與份 子大多為經由精神信仰力量之驅動,因此對組織之奉獻程度較高,對於經濟方面 的負擔亦較能忍受,因此台灣大部分之宗教組織只要能維持一定數量之信眾,多 半能擁有良好的存續力。而透過宗教與宗族關係所建立的網絡,成員彼此間由於 具有一定程度的地緣與血緣關係,在地方上從事各項活動所面對的阻力也較低,

較於便利各項事務之運作。同時由於過去政府政策對該等組織抱持較為正面的態 度,因此透過立法等形式並給予適當的補助以賦予組織合法性依據並輔導其發 展,因此使得相關組織所面對之阻力較其他社會組織為低,也因此促使相關組織

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總而言之,台灣宗教與宗族組織在政府的輔導與鼓勵下得以順利成長茁 壯,在接受政府的管理同時,也負起了協助政府進行地方治理之工作,將治理的 觸角深入至地方各個角落。透過地方宗族與宗親組織之力量,也有助於地方民眾 強化對地方的認同,進而將此認同擴大到對國家乃至於政府施政,強化執政者之 政治支持度與民眾對公共事務之參與度,經由擴大公共參與而提升治理之層次,

使政府施政更能達成滿足人民需求之終極目標。因此當前台灣地方宗教與宗親組 織已經成為提升地方治理、維持社會穩定與促進地方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