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探討研究對象各變項之分布情形,第二節探 討不同背景因素對嗓音保健認知、行為,自覺嗓音健康問題、影響之差 異,第三節探討不同授課因素對嗓音保健認知、行為,自覺嗓音健康問 題、影響之差異,第四節說明各變項之間的相關性,第五節則分析各變 項對教師教師自覺嗓音健康問題之解釋力。

第一節 研究對象背景因素、授課因素、嗓音保健認知、嗓音保 健行為、自覺嗓音健康問題與自覺嗓音影響之分布情形

本研究針對台北市高中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 578 份,回 收 438 份,總回收率為 76%。扣除無效問卷 21 份後,納入分析之有效問 卷為 417 份。

一、背景因素

本研究納入分析之研究對象共 417 人,其背景因素資料如下:

(一)性別

如表 4-1-1,研究對象之性別以女性較多(278 人,66.7%)人較 多,男性次之(139 人,33.3%),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教育統計 資料查詢系統」中,北市高中專任教師人數最新資料為:女 65%(4016 人)、男 35%(2183 人)。顯示本研究對象之性別結構大 致與母群體相符。

57

(二) 年資

如表 4-1-1,研究對象之教學年資平均 14.3 年,標準差為 9.2 。 年資最小值為 1 年,最大值為 40 年。

因後續資料分析之需求,將研究對象依年資進行分組,分別 為「1-10 年」176 位(42.2%)、「11-20 年」139 位(33.3%)、「21-30 年」78 位(18.7%)、「31-40 年」24 位(5.8%)。由此可看出本研究 之研究對象年資集中於 1-20 年。

(三)連排課堂的嗓音持久度

如表 4-1-1,研究對象平均教授連續多少節課時會感覺喉嚨不 舒服,選擇最多為「連續 3 節」(196 人,47.0%),其次為「連續 2 節」(117 人,28.1%)、「連續 4 節」(59 人,14.1%)、「都不會」

(39 人,9.4%)、「1 節」(6 人,1.4%)。除了選「都不會」者的 39 人外,其餘 378 位對象之連排課堂的嗓音持久度平均為 2.81 節。

此結果與董貞吟(2000)之調查發現教師感到喉嚨不舒服狀況之出 現以「連續上完 3 節課」最多之情形、黃美鄉(1985)發現 33.7%

的教師持久性為 3 小時相似。

(四)是否曾接受過嗓音保健相關課程

如表 4-1-1,研究對象以選擇「否」者較多(370 人,88.7%),

58

選「是」者其次(47 人,11.3%)。張嘉珮(2006)之研究則發現 94.3%

的教師未曾接受相關課程或訓練,情況似乎較本研究還嚴重,原 因除年代之不同外,教師任教階段亦為可能之原因,張氏研究對 象包括高雄市高中職、國中、國小及幼稚園教師,高中職教師僅 佔所有樣本之 27.9%,是否高中教師於師資培育階段或在職期間有 較多的機會參與相關課程,尚需未來之研究進一步證實。

(五)就醫經驗

如表 4-1-1,研究對象曾因嗓音問題而就醫者,以選擇「否」

者較多(263 人,63.1%),選「是」者其次(154 人,36.9%)。整體 而言近四成教師曾因嗓音問題而就醫,與李卿菲(2010)之研究發 現 33.1%教師曾因喉部不適而就醫類似,但與張嘉珮(2006)、董貞 吟(2000)之調查發現頗有差異,張氏調查發現 27.6%曾因嗓音或喉 部問題而就醫,董氏則發現曾就醫者為 25%,相較之下本研究曾 就醫者之比率較高,經分析發現「就醫經驗」與「自覺嗓音健康 問題頻率總分」、「自覺嗓音影響頻率總分」之積差相關係數分別 為.28 與.18,皆呈顯著的些微正相關,推測可能為當教師發現自己 出現嗓音問題時,前往就醫之意願也較高;且張嘉珮(2006)之研究 對象包括高雄市高中職、國中、國小及幼稚園教師,高中職教師 僅佔所有樣本之 27.9%;董貞吟(2000)之研究對象則為國小教師,

59

是否因高中教師較願意前往就醫面對、診斷自己的嗓音問題,有 待未來之研究進一步了解。

(六)嗓音問題診斷結果

如表 4-1-1,於「就醫經驗」題答「是」者方答此題,共 154 人填答。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115 人次),其次為「急性 喉炎」(29 人)、「慢性聲帶炎」(26 人次)、「過敏」(22 人次)、「聲 帶結節」(19 人次)、「胃酸逆流」(9 人次)、聲帶息肉(5 人次)。

另有 8 人填答「其他」,其中 2 人未說明,其餘分別表示「加油喊 太大聲」、「話太多」、「課程太密集,聲帶過度使用」、「聲帶下方 腫脹」、「聲帶粗糙」、「聲帶溝」。

各項嗓音問題之發生率亦請見表 4-1-1,其中聲帶結節之發生 率為 4.6%,與盛華等(1985)對國中教師之調查發現聲帶結節發生 率為 7.8%相差不遠,顯示聲帶結節仍是教師嗓音問題的來源之一。

另探討男女性教師聲帶結節發生率之不同,本研究男性之發生率 為 1.4%、女性為 6.1%,男、女之聲帶結節發生率的比為 1:4.4,

與盛華等(1985)發現男性發生率 2.4%、女性為 14.5%,且男、女之 聲帶結節發生率的比 1:6.0 之情形相似,顯示女性教師罹患聲帶 結節之情形較男性教師嚴重。

60

61

多,佔 40.8%;其次為「專任教師」共 149 人,佔 35.7%;再來 為「教師兼行政」共 85 人,佔 20.4%;最後則是「教師兼協助 行政」共 13 人,佔 3.1%。

(三)每週授課節數

如表 4-1-2,研究對象每週授課節數平均為 14.9 節,標準差 為 5.95,範圍 0-28 節。節數到達 28 節者為私立學校教師,可能 因該校需求,授課節數較多,或是兼任進修學校課程亦有可能 使每週授課節數過多。

(四)任教科目

研究對象任教科目以「國文」(89 人,21.3%)最多,其次為

「英文」(72 人,17.3%)、「數學」(68 人,16.3%)、「國防通識」

(30 人,7.2%)、「公民與社會」(22 人,5.3%)。詳見表 4-1-2。

(五)授課方式

如表 4-1-2,各授課方式使用多寡之滿分為 5 分:「教師講 述」是研究對象使用最多的方法,平均 4.01 分,標準差.90;「學 生實作、練習、測驗」其次,平均 2.30 分,標準差 1.02;「欣賞 教學法」平均 1.86 分,標準差.97;「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平 均 1.72 分,標準差.80。整體而言,教師最常使用的授課方式仍 以講述法為主,較少運用小組討論、學生實作、欣賞教學等方

62

法。

(六)每週連排課程之情形

如表 4-1-2,研究對象每週之連排課程情形,以「連續 2 節」

的次數最多,平均 2.52 次;其次為「連續 3 節」,平均 1.00 次;

「連續 4 節」最少,平均.60 次。從極端值來看:三種情形的最 小值皆為 0 次,「連續 2 節」的最大值為 10 次,「連續 3 節」最 大值為 6 次,「連續 4 節」最大值為 4 次。整體而言,教師課表 連排之情形普遍,以連續 2 節最多,其次為連續 3 節、連續 4 節。

(七)教學環境噪音

如表 4-1-2,研究對象自覺教學環境周遭的環境噪音,以「有 些許干擾」最多(296 人,71.0%),其次為「沒有干擾」(100 人,

24.0%),最少則為「嚴重干擾」(21 人,5.0%)。以量化分數來 看,平均數為 1.81,趨近於代表「有些許干擾」的 2 分,標準 差為 .50。本結果與黃盈翠(2002)之調查情形類似,其問項為「安 靜」、「尚可」、「吵雜」,百分率分別為 14%、72%、14%,當問 卷設計 3 分法詢問自覺噪音程度時,可預期在一般情況下,選 中間值之研究對象最多。

63

64

三、嗓音保健認知

研究結果如表 4-1-3,答對率達六成以上者有 4 題,其中以「未使用 腹式呼吸者胸頸肌肉容易緊張,影響發聲」答對率最高,為 83.5%,其次 分別為「快速說話可減少聲帶病變」的 78.4%、「咖啡因可能使喉部變得 較乾燥」的 68.8%、「習慣性清喉嚨可保護聲帶」的 67.9%。答對率不及 六成、大於五成者有 2 題,分別為「說悄悄話可使聲帶獲得適度的休息」

的 56.1%、「乳製品可潤滑聲帶黏膜,利於發聲」的 51.1%。答對率不及 五成者有 2 題,分別為「男教師發生嗓音問題的比率較女教師多」的 49.4%,

以及「說話過程中常換氣會增加聲帶發炎的危險」的 42.4%。

整體研究對象「嗓音保健認知」之平均總分為 4.98 分,意即總答對 率為 62.3%,此情形與董貞吟(2000)之調查類似,其平均答對率為 64.4%。

答對率雖突破六成,仍顯示教師之嗓音保健知識需再加強,特別是正確 發聲的方法,以及可能影響嗓音健康的危險因子。標準差為 1.89,最小 值為 0 分、最大值為 8 分,顯示教師對嗓音保健知識方面的了解差異甚 大。

65

表 4-1-3 嗓音保健認知答對人數與百分率

嗓音保健認知題目 答對人數(百分率)

1.習慣性清喉嚨可保護聲帶 283(67.9)

2.快速說話可減少聲帶病變 327(78.4)

3.說話過程中常換氣會增加聲帶發炎的危險 177(42.4)

4.咖啡因可能使喉部變得較乾燥 287(68.8)

5.乳製品可潤滑聲帶黏膜,利於發聲 213(51.1)

6.未使用腹式呼吸者,胸頸肌肉容易緊張,影響發聲 348(83.5)

7.說悄悄話可使聲帶獲得適度的休息 234(56.1)

8.男教師發生嗓音問題的比率較女教師多 206(49.4)

嗓音保健認知總答對率 (62.3)

四、嗓音保健行為

研究結果如表 4-1-4,嗓音保健行為有 8 題,分數越高者表示該行為 越常出現,利於嗓音保健;其中 6.~8.為反向題,研究者於分析時已轉換 處理,分數越高表示該行為出現頻率越低,亦為有利於嗓音保健。

首先分析各行為頻率之分佈,以高分群,亦即行為頻率達 60%以上 者(反向題則反之)來看,以「授課時使用麥克風」的 74.8%、「吃辛辣食 物」的 61.9%最佳,「喉嚨不舒服時會有清喉嚨的習慣」的 48.2%、「課堂 秩序不佳時,用暫時停止說話、凝視學生、手勢等方法取代喊罵」的 40.6%、

「授課中隨時補充水份」的 40.5%尚可,「飲用咖啡因飲料,如咖啡、茶、

可樂等」的 30.7%、「在非授課時間儘量少說話」的 30.0%、「授課時放慢 說話速度」的 22.8%則較差。其中「在非授課時間儘量少說話」僅 30.0%

教師較常做到,與顏瑞鴻等(2000)發現 69.0%的教師在課餘時間不會刻意 少說話的情形類似,顯示教師保養喉嚨的習慣仍需加強。

(N=417)

66

平均頻率分數為 3 分以上者有 4 題,由高而低為「授課時使用麥克 風」的 3.93 分、「吃辛辣食物」的 3.83 分(反向題)、「喉嚨不舒服時會有 清喉嚨的習慣」的 3.36 分(反向題)、「課堂秩序不佳時以暫時停止說話、

凝視學生、手勢等方法取代喊罵」的 3.15 分。與董貞吟(2000)調查之情 況類似:「吃辛辣刺激食物」3.30 分、「清喉嚨」3.32 分、「噪音干擾暫停 說話」3.73 分。

以上可看出研究對象最常採取有利於嗓音之行為依序是使用麥克風、

不吃辛辣食物、不清喉嚨,以及使用替代喊罵的方式進行班級經營。在 使用麥克風方面,本研究發現除了 20.1%為很少使用之外,有使用者佔 79.9%,與李卿菲(2010)調查發現 81.1%的教師有使用麥克風之情形,以 及張嘉珮(2006)年發現 76.4%之教師使用麥克風狀況類似。相較之下,董 貞吟(2000)於 10 年前做的調查發現僅 55.0%的教師有使用麥克風的習慣、

王淑俐(2003)發現僅 46.7%的教師較頻繁使用,由此可以大致看出當今教 師為了護嗓使用麥克風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在班級經營部分,顯示教師 大多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較能避免大吼大叫之情形,可有效保健嗓音;

但亦有研究對象向研究者表示,因為該校學生乖巧,並不需要費心管理 秩序,顯示和學校、學生之特質亦有關聯,建議往後之研究可再針對此 點設計更詳盡之問項。

平均分數 3 分以下者亦有 4 題,由高而低分別為「在非授課時間儘

67

量少說話」的 2.85 分、「授課時隨時補充水份」的 2.81 分、「飲用咖啡因 飲料如咖啡、茶、可樂」的 2.67 分(反向題)、「授課時放慢說話速度」的

量少說話」的 2.85 分、「授課時隨時補充水份」的 2.81 分、「飲用咖啡因 飲料如咖啡、茶、可樂」的 2.67 分(反向題)、「授課時放慢說話速度」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