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構模式的適配指標

在文檔中 一、社會人口學變項 (頁 34-44)

在結構模式中所關注的是所提出潛在變項(包括:外衍變項 與內衍變項,以及內衍變項與內衍變項)之間的路徑關係。其結 構模式的適配問題,主要探究潛在變項之間的關聯性與測量誤 差。潛在變項間的關係參數相當於多元迴歸中的迴歸係數,測量 誤差則是指潛在變項的殘差值。從表4.3-8 中可看出國小學童身心 抱怨影響因素模式的各項結構參數(β、γ與ζ)的標準化估計值與 其t考驗的結果。

代表潛在依變項間關連性的β參數中,由表4.3-8中可知:共有 27項參數估計,其中「父母對心理健康的管教態度」顯著影響「學 童的壓力調適」(β17=0.13,p< .05)、「父母心理健康行為」對「父 母心理健康管教態度」產生影響(β21=0.53, p< .05)、「父母的健 康狀態」顯著影響「父母的心理健康」(β32=0.21, p< .05)、「父 母健康狀態」會直接影響學童的「身心抱怨」情形且為負向的影

響(β39=-0.06, p< .05)、「學校生活」顯著影響學童的「壓力調適」

行為(β47=0.28, p< .05)與「社交狀態」(β48=0.27, p< .05);「社 會支持」能直接影響學童的「學校生活」(β54=1.24, p< .05)、「自 尊」(β56=0.69, p< .05)、「壓力調適」行為(β57=0.24, p< .05) 以及「身心抱怨」(β59=-0.16, p< .05);而學童自覺「社交狀態」

情形(β89=-0.43, p< .05)對其「身心抱怨」產生直接的負向影響。

其餘的16項參數考驗結果則未達到顯著水準,詳細資料參見表 4.3-8所列。

代表潛在自變項對潛在依變項影響的γ參數方面,由表4.3-8中 結果顯示:「性別」對學童「身心抱怨」情形的影響達到統計顯 著差異水準(γ19=-0.12, p< .05),但學童的「年齡」並未對「身心 抱怨」產生影響(γ29=-0.02, p> .05)。在「與父母同住情形」的影 響方面,結果發現「父母的心理健康行為」(γ32=0.06, p< .05)、

學童的「學校生活」(γ34=-0.06, p< .05)以及「社會支持」(γ35=0.12, p< .05)均受到是否與父母同住的影響。最後,家庭「社經地位」

能顯著影響「父母的心理健康管教態度」(γ41=0.11, p< .05)、「父 母的心理健康行為」(γ42=0.12, p< .05)以及「父母的健康狀態」

γ19=0.09,p< .05),並對於學童的「身心抱怨」產生直接的正向 影響(γ29=0.10, p< .05)。

關於潛在依變項的殘差部分共有九項,全部均達到顯著水 準,顯示此潛在依變項與資料的適配程度達到評鑑的標準。

綜合上述,本研究所提出的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 的結構模型經統計考驗後,其影響結果不如預期中理想,將結構 模型的路徑影響圖整理於圖4.3-3中以資參照。

以下分別針對父母層面的影響、學校生活表現的影響、社會 支持的影響、學童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以及社會人口學方面的影 響路徑五項重點加以說明。

(1)父母層面因素的影響路徑:

父母因素包括有:「父母的心理健康管教態度」、「父母的

影響「身心抱怨」達到統計顯著水準,與模式假設父母的因素均 會對學童社會心理因素(自尊、壓力調適、自覺社交狀態)及身 心抱怨產生直接影響並不相符。

(2)學校生活的影響路徑:

學童的「學校生活」因素對於學童的「壓力調適」與「社交 狀態」均有顯著的影響,顯示學校生活可直接影響學童壓力調適 與社交狀態的感受。另外「學校生活」因素對於學童「自尊」及

「身心抱怨」的影響則未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3)社會支持的影響路徑:

「社會支持」對於「學校生活」、學童心理調適如:「自尊」、

「壓力調適」與「身心抱怨」的影響,統計結果達到顯著水準,

且與假設模式路徑方向一致,僅學童自覺社交狀態一項未有影響。

(4)學童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路徑:

社會心理因素包括有:「自尊」、「壓力調適行為」及「社 交狀態」三項,僅「社交狀態」一項能顯著預測學童的身心抱怨 情形,其他兩項因素對身心抱怨的影響路徑與原假設相符,但未 達到顯著水準。

(5)潛在自變項(社會人口學)對潛在依變項的影響路徑

「性別」與「社經地位」對其潛在依變項的影響均與原假設 模式路徑方向一致,且均達到顯著統計水準。然「年齡」對於身 心抱怨的情形並未有顯著的預測效應,而「與父母同住情形」的 影響,在「父母的心理健康」、「學校生活」表現以及「社會支 持」等項達到顯著差異,但對於學校生活表現一項的預測方向卻 與原假設模式相反,呈現負向關係。

以上各項影響路徑將於討論時再進一步論述其關係,並做解 釋。

.53*

表 4.3-8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修正模式之結構模式估計 參數一覽表

參數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參數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參數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β14 0.03 1.04 γ19 -0.12 -4.91* ζ1 0.69 10.17*

β16 0.03 0.76 γ29 -0.02 -0.64 ζ2 0.93 12.04*

β17 0.13 2.95* γ31 -0.03 -0.86 ζ3 0.99 17.98*

β18 -0.03 -0.62 γ32 0.06 2.06* ζ4 -0.52 -5.59*

β19 -0.06 -1.42 γ33 -0.03 -1.06 ζ5 0.98 7.57*

β21 0.53 12.57* γ34 -0.06 -2.14* ζ6 0.68 10.32*

β26 0.02 0.43 γ35 0.12 3.72* ζ7 0.76 12.96*

β27 0.03 0.70 γ39 -0.04 -1.51 ζ8 0.92 11.59*

β28 0.00 0.06 γ41 0.11 3.15* ζ9 0.75 18.40*

β29 0.05 1.15 γ42 0.12 3.40*

β32 0.21 6.47* γ43 0.09 2.63*

β36 0.03 1.10 γ49 0.10 3.42*

β37 0.00 0.14 β38 0.05 1.70 β39 -0.06 -2.22*

β46 -0.11 -1.08 β47 0.20 2.65*

β48 0.27 3.34*

Β49 0.11 1.74 β54 1.24 12.57*

β56 0.69 6.61*

β57 0.24 3.14*

β58 0.01 0.15 β59 -0.16 -2.17*

β69 -0.03 -0.72 β79 -0.03 -0.76 β89 -0.43 -11.80*

* p< .05

3.潛在變項相關矩陣

國小高年級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的結構模式中各潛在 變項之間的相關矩陣,如表4.3-9所列,除學校生活因素與社會支 持出現1.23的高度相關外,其餘個潛在變項之間兩兩相關的絕對值 均介於0.00-0.75之間,並未超過0.90,顯示其餘潛在變項彼此間關 係獨立,符合評鑑標準。學校生活因素與社會支持間存在高度相 關,與其測量變項有關。因為學校生活因素中的學校滿意度與社 會支持中的老師支持、同儕支持均有關係,故可能導致兩者間的 關係產生高度的重疊,無法做有效的區分。但考量學校生活因素 與社會支持兩因素有獨立存在的意義,並未考慮將兩變項合併,

仍分別探討學校生活因素與社會支持的影響。

表4.3-9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各潛在變項的相關矩陣

潛在依變項 潛在自變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管教態度 1.00

2父母心理 0.54 1.00 3父母健康 0.13 0.22 1.00 4學校生活 0.04 0.03 0.00 1.00 5社會支持 0.00 0.01 0.00 1.23 1.00 6自尊 0.04 0.04 0.04 0.75 0.56 1.00 7壓力調適 0.16 0.11 0.03 0.50 0.48 0.39 1.00 8社交狀態 -0.01 0.01 0.05 0.28 0.34 0.36 0.23 1.00 9身心抱怨 -0.02 0.01 -0.07 -0.25 -0.21 -0.21 -0.17 -0.47 1.00

10性別 -0.01 -0.0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3 1.00

11年齡 -0.02 -0.02 -0.01 0.00 0.00 0.00 0.00 0.00 -0.03 0.00 1.00

12父母同住 0.03 0.07 -0.02 0.09 0.12 0.08 0.05 0.02 -0.05 0.01 -0.01 1.00 13社經地位 0.18 0.15 0.08 0.02 0.02 0.02 0.04 0.00 0.09 -0.05 -0.13 0.13 1.00

4.信度相關指數

表4.3-10呈現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32項觀察變項的個別項 目信度(individual item reliability),亦即由潛在變項預測觀察變項 X、Y的R²值,猶如潛在變項預測此觀察變項的決定係數。此項指 數反應測量誤差的大小,其數值越高,表示其觀察變項的誤差越 小,數值若低於0.5,則表示觀察變項的測量誤差過大。由表4.3-10 中可看出多數觀察指標的個別項目信度未達到0.5的標準,顯示觀 察變項的測量誤差並不小。符合標準的觀察變項有:「父母的心 理健康管教態度」中的督促壓力調適與人際關係兩項、「父母的 心理健康」中的對壓力調適與人際關係的重視、「父母健康狀態」

中的自覺健康和比較同儕健康兩項。「學校生活」及「社會支持」

之觀察變項個別項目信度均未達到0.5的標準,顯示有較大的誤 差。個人社會心理因素方面:「自尊」測量中僅優點多與自覺不 錯兩項符合標準,「壓力調適行為」的減輕困擾及放鬆技巧兩項 達到0.5個別項目信度,自覺「社交狀態」亦有兩項達到標準,分 別是排斥與無助感。潛在自變項方面,則以「社經地位」中的職 業符合0.5以上的評鑑標準。

此外潛在變項的組成信度與平均變異抽取量也是評鑑理論模 式內在品質的重要指標(Bagozzi & Yi, 1988)。其潛在變項的組 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ρc)係為加總所有測量指標變項的 因素負荷量(Σλ),加以平方後,去除以因素負荷量加總平方與 其測量指標變項的誤差變異數(θ)總和。計算公式如下:

組合信度(ρc)=(Σλ)²/[(Σλ)²+Σ(θ)]

該項指標必須大於.60以上,才可以說是一組測量指標變項具有測 量某個潛在變項的理想組合信度。由表4.3-10中可看出,有八項潛 在變項的組合信度達到0.60以上的標準,分別是潛在依變項中的父 母心理健康管教態度(0.72)、父母心理健康行為(0.73)、父母 健康狀態(0.78)、自尊(0.81)、壓力調適行為(0.76)、自覺 社交狀態(0.78)及身心抱怨(0.94);以及潛在自變項中的社經 地位(0.73)。其餘學校生活因素(0.54)、社會支持(0.56)之

組合信度均在0.54以上,距離評鑑標準差距不大,顯示無法解釋的 變異量並不高,仍可接受。

另一項測量指標為變異數的平均解釋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ρv),係用來表示某個潛在變項相對於其測量誤差,所 能解釋到的測量指標變項變異數的量或百分比。此項指標必須大

0.72 0.57

年齡

0.73 0.58

社經

0.47 0.73 0.47

表4.3-10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各變項信度指數一覽

0.84 0.78 0.50

η3 過去

0.54 0.37

η4 課業

0.44 0.56 0.30

同儕

0.40 0.81 0.46

自覺

表4.3-10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各變項信度指數一覽

0.50 0.76 0.52

η7 找人

0.94 0.89 症狀

第四節、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潛在變項間效果及

在文檔中 一、社會人口學變項 (頁 34-4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