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社會人口學變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社會人口學變項"

Copied!
6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分布

一、社會人口學變項

本研究以高年級學童為主要研究對象,共計有2,759位學童參 與研究。其社會人口學分布情形如表4.1-1所示。在性別方面,女 學童佔51.1%,較男學童48.6%為多。年級部分,六年級學童佔56.8

%,五年級則佔43.2%。籍貫上,以本省閩南人最多,佔69.7%,

其次是本省客家人(12.4%)。家長教育程度方面,有36.6%的家 長是高中畢業,次多為國中畢業者佔25.7%,大專以上畢業的家長 人數佔24.4%排第三位。在家長的職業上,以33.9%從事技術性工 作者為最多,其次為半技術或無業者有24.0%,中高級以上專業行 政人員則佔16.8%。填寫問卷的家長基本背景資料分布,在性別方 面,以女性居多佔60.8%,與學童的關係:有58.7%是母親,父 親佔30.0%,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顧者有2.1%。家長的年齡分 布多在30-48歲,佔整體家長的90%。

整體而言,本研究資料男學童較女學童為少,六年級比五年

級學生為多,參與研究的學童籍貫80%是本省籍閩南人與客家

人,而家長的教育程度則以國、高中畢業為主,佔60%,大專以

上畢業者約為1/4,職業方面則多屬於技術性或半技術性工作,約

佔全部的58%,家長的社經地位多屬於中等階層。填答問卷的家

長有60%為女性,以母親居多,次多為父親,佔30%,家長的年齡

平均為40歲,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教養者僅佔2.1%。

(2)

表 4.1-1 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情形(n=2,759)

社會人口學變項分佈 人數

1. 性別

男 1342 48.6

女 1410 51.1

未填 7 .3

2. 年級

五年級 1193 43.2

六年級 1566 56.8

3. 籍貫

本省閩南人 1922 69.7

本省客家人 342 12.4

其他省籍 155 5.6

原住民(山地同胞) 138 5.0

其他 86 3.1

未填 116 4.2

4.家長教育程度

國小畢業或以下 169 6.1

國中畢業 710 25.7

高中畢業 1009 36.6

大學(專)以上畢業 673 24.4

其他 16 .6

未填 182 6.6

5.家長職業

半技術性工人及無業 662 24.0

技術性工人 934 33.9

半專業人員、一般性公務員 412 14.9

中、高級行政及專業人員 464 16.8

未填 287 10.4

6.家長性別

男 1342 48.6

女 1410 51.1

未填 7 .3

7.家長職業

爸爸 829 30.0

媽媽 1619 58.7

哥哥 11 .4

姊姊 23 .8

祖父母 45 1.6

外祖父母 14 .5

其他 38 1.4

未填 180 6.5

(3)

二、國小學童身心抱怨症狀分佈情形

(一)身心抱怨症狀分佈頻率

為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身心抱怨的分布情形,以較常發生的 八項症狀作為問卷內容,詢問學童發生的情形。從表4.1-2結果顯 示,以心情不好、容易生氣以及睡不著三項幾乎每天發生的頻率 為最高,其分布的比率依序為:9.2%、9.2%以及8.1%。頭痛、胃 痛以及背痛三項是學童較少感受到的身心抱怨,約有82-87%的學 童很少或從未有如此的情形發生。另外感覺緊張也是學童較常發 生的身心抱怨,一星期發生數次以上佔17.4%,由此可見五、六年 級學童發生各項身心抱怨的比率從最低的12.2%(背痛)到最高的 症狀54.5%(心情不好),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童身心抱怨的情形有 相當的比率,值得重視。

表4.1-2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發生頻率分布(n=2,759)

分佈頻率 全體

很少 或從 未

每個 月

每星 期

一星 期數 次

幾乎 每天

頭痛 人數 2229 214 80 125 65 2713

百分比 82.2% 7.9% 2.9% 4.6% 2.4% 100.0%

胃痛 人數 2257 175 85 123 66 2706

百分比 83.4% 6.5% 3.1% 4.5% 2.4% 100.0%

背痛 人數 2366 117 71 94 47 2695

百分比 87.8% 4.3% 2.6% 3.5% 1.7% 100.0%

心情不好 人數 1234 453 324 453 250 2714

百分比 45.5% 16.7% 11.9% 16.7% 9.2% 100.0%

容易生氣 人數 1385 408 302 373 250 2718

百分比 51.0% 15.0% 11.1% 13.7% 9.2% 100.0%

感覺緊張 人數 1682 334 209 292 177 2694

百分比 62.4% 12.4% 7.8% 10.8% 6.6% 100.0%

睡不著 人數 1841 259 139 243 220 2702

百分比 68.1% 9.6% 5.1% 9.0% 8.1% 100.0%

(4)

(二)身心抱怨症狀總數的分佈

學童填答八項症狀的情形,若不是從未或很少發生該項症 狀,即視為發生過此類症狀,將所有症狀總數加總,計算出學童 出現症狀的總數。由表4.1-3中可知,在所有2,759位學童中,28.1

%的學童不曾發生過身心抱怨的情形,有其中一項症狀者佔11.8

%,兩項者有14.1%,三項為13.5%,四項症狀者則有12.1%,有 五項症狀以上者,有5.9%,六項佔4.2%,七項症狀者是3.2%,所 有八項症狀均發生過則有2.8%。由以上結果可知,學童以出現過 兩項症狀者佔最多,其次是三種症狀,再其次是四種症狀。有五 項以上症狀者,佔全體學童的16.8%,在所有學童中,有將近七成 的學童曾經發生過一種以上的身心抱怨症狀,可見學童身心抱怨 的問題是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的。

表4.1-3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發生症狀總數分布(n=2,759)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率

抱怨症狀數 0項 774 28.1 29.3

1項 326 11.8 41.7

2項 390 14.1 56.4

3項 373 13.5 70.5

4項 334 12.1 83.2

5項 162 5.9 89.3

6項 116 4.2 93.7

7項 88 3.2 97.0

8項 78 2.8 100.0

未填 118 4.3

總人數 2759 100.0

(5)

三、身心抱怨頻率總和與症狀總數之比較:性別、年級、與父母 居住情形以及家庭社經地位的差異

再分別以學童的性別、年級、與父母居住情形、家庭社經地 位探討身心抱怨分布情形的差異,就身心抱怨的頻率總和與抱怨 總數分開來看,從表 4.1-4 結果顯示:性別方面不論是在抱怨的頻 率(F=37.14, p<.001)或抱怨總數(F=21.42, p < .001),女學童顯 著比男學童有較多的身心抱怨情形發生。在年級上,則不論是抱 怨頻率(F=1.24, n.s.)或抱怨總數(F=2.17, n.s.),五、六年級學 童之間並沒有差異存在。與父母居住情形,抱怨的頻率(F=9.79, p<.01)與抱怨總數(F=7.77, p < .01)均達到顯著差異水準,顯示 不與父母同住者會有較多的症狀頻率與症狀總數。在家庭社經背 景方面,則不論是家長的教育程度或職業類別,身心抱怨的分布 情形均無顯著差異呈現。

綜合上述資料,可知身心抱怨症狀在不同性別學童有不同的

發生頻率,女學童有較高的身心抱怨發生頻率與總數。而年級的

差異並不會對於身心抱怨的分布有影響。此外,與父母同住的學

童會比不與父母同住的學童有較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其身心抱怨

的總數與頻率均較少,而父母的教育程度與職業類別在身心抱怨

的頻率與症狀總數上並無差異顯現。由此可見,在探討身心抱怨

的相關背景因素時,學童的性別差異、與父母居住的狀態是需要

加以考慮的重要變項。

(6)

表 4.1-4 身心抱怨之比較:性別、年級、與父母居住情形及家庭社 經地位的差異(n=2,759)

樣本數 平均值 標準差 變異 離均差平方值 F 值 事後比 較

抱怨頻率

總和 性別

女生 1357 14.21 6.44 組間 1367.21 37.14 女>男 男生 1277 12.77 5.65 組內 96890.71 ***

年級

1.五年級 1124 13.67 6.36 組間 46.25 1.24 2.六年級 1517 13.41 5.92 組內 98570.87 p = .266 居住情形 d

1.不與父

母住 400 14.39 6.27 組間 363.87 9.79 1>2 2.與父母

同住 2221 13.35 6.07 組內 97389.00 **

教育程度

1.國小畢或

以下

158 13.61 5.67

2.國中畢業

671 13.66 6.28 組間 55.56 .38

3.高中職畢

973 13.36 6.02 組內

90197.59 p= .823

4.大專畢業

656 13.31 5.90

5.其他

15 13.73 7.13

職業

1.半技術

性工人 及無業

627 13.65 6.14

2.技術性

工人

897 13.33 5.93 組間 96.01 .87

3.半專業 人員一 般性公 務員

401 13.16 6.02 組內 87154.49 p=.456

4.中高級

專業人 員

449 13.69 6.26

註:與父母同住 d 為虛擬變項:不與父母同住=0、與父母同住=1

p<.05 * p< .01 ** p<.001 ***

(7)

表 4.1-4 身心抱怨之比較:性別、年級、與父母居住情形及家庭社經地 位的差異(n=2,759)(續)

樣本數 平均值 標準差 變異 離均差平方

值 F 值 事後比

抱怨症狀

總數 性別 d

女生 1357 2.58 2.26 組間 105.13 21.42 女>男

男生 1277 2.18 2.16 組內 12916.10 ***

年級

1.五年級 1124 2.31 2.21 組間 10.73 2.17

2.六年級 1517 2.44 2.23 組內 13044.46 p = .141 居住情形 d

1.不與父

母住

400 2.67 2.15 組間 38.29 7.77 1>2

2.與父母

同住

2221 2.33 2.23 組內 12894.55 **

教育程度

1.國小畢或

以下 158 2.42 2.20

2.國中畢業 671 2.38 2.27 組間 8.23 .43

3.高中職畢

業 973 2.31 2.16 組內

11958.48 p= .791 4.大專畢業 656 2.44 2.18

5.其他 15 2.60 2.41

職業

1.半技術 性工人 及無業

627 13.65 6.14 2.技術性

工人 897 13.33 5.93 組間 21.440 1.47 3.半專業

人員一 般性公 務員

401 13.16 6.02 組內 11513.402 p =.220

4.中高級 專業人 員

449 13.69 6.26

註:與父母同住 d 為虛擬變項:不與父母同住=0、與父母同住=1

(8)

第二節、變項間的關係

以 Pearson 積差相關探討各變項間相關,參見表 4.2-1,結果 分述如下:

一、父母層面因素方面

父母管教態度與父母心理健康行為(r=.41, p<.01) 、父母自覺 健康狀態(r=.12, p<.01) 、學校生活(r=.11, p<.01) 、社會支持(r=.17, p<.01) 、自尊(r=.09, p<.01)、壓力調適行為(r=.14, p<.01)均有 正向的顯著相關。父母心理健康行為則與父母自覺健康狀態(r=.19, p<.01) 、學校生活(r=.07, p<.01) 、社會支持(r=.13, p<.01) 、自尊

(r=.07, p<.01) 、壓力調適行為(r=.12, p<.01)以及社交狀態(r=.05, p<.05)皆達到統計顯著水準。父母自覺健康狀態則與學校生活

(r=.06, p<.01)、社會支持(r=.04, p<.05)、自尊(r=.06, p<.01)、

以及社交狀態(r=.07, p<.01) 。以上三項父母層面因素中,僅父母 自覺健康狀態與身心抱怨症狀頻率總和(r= -.07, p<.01)及症狀總 數(r= -.07, p<.01)相關達到顯著水準。

二、學校生活因素方面

學校生活因素包含學校滿意度與課業表現兩項,與社會支持

(r=.60, p<.01)、自尊(r=.53, p<.01)、壓力調適行為(r=.35, p<.01) 、社交狀態(r=.20, p<.01)呈現顯著正向關係。學校生活因 素與身心抱怨症狀頻率總和(r= -.16, p<.01)及症狀總數(r= -.14, p<.01)間呈現顯著負向相關,顯示學校生活適應較好,學童的身 心抱怨頻率總和與症狀總數相對減少。

三、社會支持與社會心理因素與身心抱怨症狀頻率與總數的關係

社會支持與自尊(r=.41, p<.01)、壓力調適行為(r=.39,

p<.01) 、社交狀態(r=.24, p<.01)間均呈現顯著正向關係,亦即學

童社會支持愈多時,其社會心理因素表現也相對愈好。社會支持

與身心抱怨症狀頻率總和(r= -.12, p<.01)及症狀總數(r= -.09,

p<.01)則為顯著負向相關,表示社會支持愈多,學童所感受到的

身心抱怨頻率總和與症狀總數較少。

(9)

四、社會心理因素(自尊、壓力調適行為、社交狀態)與身心抱 怨症狀頻率與總數的關係

自尊與壓力調適(r=.34, p<.01)、壓力調適行為與社交狀態

(r=.19, p<.01)、社交狀態與自尊(r=.28, p<.01)兩兩變項間均呈 現顯著正向關係,顯示學童社會心理學變項間互相影響。而身心 抱怨症狀頻率總和及症狀總數與三變項(自尊、壓力調適、社交 狀態)間均為顯著負相關,其中以社交狀態與身心抱怨症狀頻率 與總數的相關最高,其次是自尊,壓力調適排最末位。綜合以上 結果可知:學童所感受到的身心抱怨頻率總和與症狀總數與各變 項間的關係均呈現負向關係,以社會心理學變項的關係最為密 切,學校生活的影響排第二、再其次是社會支持。父母的因素僅 自覺健康狀態有顯著相關,管教態度與心理健康行為均未達統計 顯著水準

表 4.2-1 各變項相關分析

父母 管教

父母 心理

父母 健康

學校 生活

社會

支持 自尊

壓力 調適

社交 狀態

症狀 頻率

症狀 總數

父母管教

1

父母心理

.41** 1

父母健康

.12** .19** 1

學校生活

.11** .07** .06** 1

社會支持

.17** .13** .04* .60** 1

自尊

.09** .07** .06** .53** .41** 1

壓力調適

.14** .12** .04 .35** .39** .34** 1

社交狀態

.03 .05* .07** .20** .24** .28** .19** 1

症狀頻率

-.01 -.01 -.07** -.16** -.12** -.17** -.12** -.38** 1

症狀總數

-.01 -.02 -.07** -.14** -.09** -.16** -.10** -.37** .89** 1

(10)

第三節、模式建構 一、觀察變項的檢查

表 4.3-1 為所有觀察變項的平均數、標準差及峰度與態勢的考 驗。由於 LISREL 的最大概似法(Maximum likelihood)估計有常 態分配的假定,故需先審視所有觀察變項的分配情形。本研究首先 以 PRELIS 2.30 進行多變項常態分配假設的考驗,結果發現本研究 所蒐集的觀察資料其態勢絕對值介於.014-1.728,峰度絕對值的分 布介於 0.029 -1.370 間,其分佈狀態均未達到偏差值態勢(>3)與 偏差峰度(>10)(Kline, 1998),而態勢值若 25 ≧ ,才有足夠的影響 力(黃芳銘,2006)。由上顯示本研究觀察變項資料分布未達到偏 差峰度與態勢,故採取最大概似法進行模式估計。

表 4.3-1 各觀察變項的平均值、標準差及常態分布考驗 (n=2,759)

觀察變項 平均數 標準差 態勢

(skewness) )

峰度

(kurtosis)

父母管教態度

督促壓力調適 2.86 .83 -.213 -.549

督促人際關係 3.14 .74 -.421 -.318

父母心理健康行為

人際關係 14.74 3.00 .029 -.560

壓力調適 12.08 2.43 -.170 -.316

父母自覺健康狀態

自覺狀態 3.43 .78 .115 .466

比較同儕健康 3.43 .80 .073 .238

過去健康 2.80 .94 .382 .326

生病頻率 3.78 .89 -.369 -.206

學校生活因素

學校滿意度 12.08 2.37 -.728 .441

課業表現 17.50 3.51 -.108 -.086

(11)

表 4.3-1 各觀察變項的平均值、標準差及常態分布考驗(n=2,759)(續)

觀察變項 平均數 標準差 態勢

(skewness)

峰度

(kurtosis)

社會支持

父母支持 13.67 3.55 -.140 -.433

教師支持 7.89 1.76 -.674 .322

同學支持 11.24 2.43 -.472 .117

自尊

有價值 2.95 .78 -.622 .289

優點多 2.78 .73 -.335 .014

與人一樣 2.89 .72 -.570 .520

自覺不錯 2.95 .68 -.597 .880

自我滿意 2.97 .72 -.497 .363

壓力調適行為

減輕困擾 2.96 .92 -.369 -.911

放鬆技巧 2.91 .94 -.316 -.978

找人幫忙 3.04 .89 -.426 -.878

自覺社交狀態

孤單 3.16 .76 -.865 .792

被排擠 3.86 1.03 -.882 .442

無助感 3.76 1.08 -.753 .062

抱怨症狀頻率 13.52 6.11 1.370 1.728

身心抱怨症狀數 2.39 2.22 .718 -.315

二、觀察變項的平均值與標準差分布以及相關矩陣

表 4.3-2 中為所有 2,759 位受試學童在 32 項觀察變項的相關係 數矩陣一覽表,各觀察變項間的相關係數之絕對值除身心抱怨頻率 與症狀數目兩者間的相關係數達 0.886,以及父母自覺健康狀態中 的自覺健康與同儕健康比較兩者間的相關 0.787 較高外,其餘觀察 變項間的相關絕對值在 0.001-0.557 間,符合估計參數之間相關絕 對值不能太過接近 1.0(Hair Jr, Anderson, Tatham, & Balack,

1998) ,其絕對值不能大於 0.95 的標準(程炳林,1998),與模式

(12)

表4.3-2 觀察變項相關矩陣(n=2,759)

父母心理健 康管教態度

父母心理健

康行為 父母健康狀態 學校生活 社會支持 自尊 壓力調適行

自覺社交狀

督促 壓力

督促 人際

人際 關係

壓力 調適

自覺 健康

比較 同儕

過去 健康

生病 頻率

學校 滿意

課業 表現

父母 支持

教師 支持

滿

督促

壓力 1

督促

人際 .544 1

父母 -人

.316 .343 1

父母 -壓

.330 .278 .557 1

自覺

狀態 .080 .097 .159 .168 1 比較

同儕 .074 .091 .175 .176 .787 1 過去

健康 .068 .085 .080 .096 .361 .363 1 生病

頻率 .056 .072 .103 .110 .418 .456 .219 1

(13)

表4.3-2 觀察變項相關矩陣(n=2,759)續1

父母心理 健康管教 態度

父母心理

健康行為 父母健康狀態 學校生活 社會支持 自尊 壓力調適行

自覺社交狀

調

過去 健康

生病 頻率

滿

滿

學校

滿意 .062 .064 .068 .047 .058 .027 .001 .013 1 課業

表現 .092 .100 .043 .052 .068 .055 .054 .021 .351 1 父母

支持 .166 .137 .109 .102 .060 .058 -.017 -.015 .222 .331 1 教師

支持 .096 .077 .056 .051 .045 .038 .006 .032 .513 .381 .239 1 同學

支持 .061 .071 .086 .055 .042 .045 .007 .027 .427 .413 .229 .388 1 自我

價值 .051 .064 .040 .075 .031 .019 .031 .009 .180 .366 .228 .157 .245 1 優點

(14)

表4.3-2 觀察變項相關矩陣(n=2,759)續2

父母心理 健康管教 態度

父母心理

健康行為 父母健康狀態 學校生活 社會支持 自尊 壓力調適行為 自覺社交狀態

調

過去 健康

生病 頻率

滿

滿

自覺

不錯 .020 .035 .024 .055 .052 .044 .047 .016 .221 .425 .184 .187 .291 .504 .516 .450 1 自我

滿意 .072 .068 .047 .068 .023 .022 .041 .007 .212 .363 .161 .197 .283 .379 .403 .345 .511 1 減輕

困擾 .097 .128 .090 .077 .036 .023 .009 -.007 .193 .307 .251 .183 .251 .230 .219 .233 .240 .198 1 放鬆

技巧 .093 .100 .098 .078 .029 .031 -.004 -.006 .155 .231 .214 .159 .207 .174 .204 .192 .167 .176 .557 1 找人

幫忙 .097 .088 .082 .076 .061 .060 .011 .033 .215 .294 .273 .224 .251 .218 .217 .248 .209 .209 .511 .504 1 孤單

.038 .023 .043 .039 .042 .042 .057 -.001 .119 .160 .116 .111 .225 .174 .160 .127 .175 .169 .115 .124 .135 1 遭排

.024 .012 .046 .039 .069 .067 .063 .029 .087 .171 .104 .096 .248 .194 .196 .155 .184 .182 .140 .122 .150 .471 1

(15)

表4.3-2 觀察變項相關矩陣(n=2,759)續3

父母心理健 康管教態度

父母心理健

康行為 父母健康狀態 學校生活 社會支持 自尊 壓力調適行為 自覺社交狀態

督促 壓力

督促 人際

人際 關係

壓力 調適

自覺 健康

比較 同儕

過去 健康

生病 頻率

學校 滿意

課業 表現

父母 支持

教師 支持

同學 支持

有價

優點

與人 一樣

自覺 不錯

自我 滿意

減輕 困擾

放鬆 技巧

找人

幫忙 孤單 遭排

無助

無助

.025 .008 .039 .026 .068 .068 .040 .010 .090 .149 .105 .078 .208 .164 .193 .137 .155 .165 .118 .118 .132 .474 .626 1 症狀

頻率 -.019 -.006 .002 -.025 -.053 -.069 -.035 -.056 -.088 -.152 -.069 -.086 -.122 -.146 -.144 -.115 -.125 -.096 -.091 -.102 -.109 -.344 -.311 -.314 1 抱怨

症狀 數目

-.016 -.008 -.006 -.029 -.055 -.064 -.040 -.057 -.083 -.131 -.032 -.085 -.102 -.138 -.140 -.092 -.127 -.094 -.071 -.083 -.092 -.333 -.294 -.304 .886 1

(16)

三、樣本抽出:分為探索與驗證樣本

為同時能建構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及驗證所建構的模 式(模式複核效度或稱交叉驗證) ,採隨機取樣方式將本研究樣本

(n=2,759)分為兩組,其中樣本一作為探索樣本(n=1,388)、樣本 二為驗證樣本(n=1,371)。比較兩組樣本的基本資料與全體樣本基本 資料分布的異同,以卡方考驗分析兩組樣本與全體樣本在性別、年 級、家長的教育程度、職業各項的分布,結果顯示:兩組樣本在性 別(χ ² =. 34, n. s . ) 、年級(χ ² =. 06, n. s ) 、家長教育程度(χ ² =2. 74, n. s )、

職業( χ² =3. 47, n. s )的分布上均與全體樣本的分布無異,各組樣本 分布詳細資料參見表 4.3-3。換言之,探索樣本與驗證樣本在基本 人口學資料的分布無差異,因此可藉由探索樣本建構模式,再以驗 證樣本做模式的交叉驗證。

表 4.3-3、兩組樣本基本資料比較 (n=2,759)

項目 樣本一 樣本二 全體樣本 χ ² 考驗 性別

女生

人數

702 708 1410

50.7% 51.8% 51.2% .34

男生

人數

683 659 1342 p= .56

49.3% 48.2% 48.8%

年級

小學五年級

人數

597 596 1193

43.0% 43.5% 43.2% .06

小學六年級

人數

791 775 1566 p= .81

57.0% 56.5% 56.8%

家長教育程度

國小畢業/以下 人數

79 90 169

6.1% 7.1% 6.6%

國中畢業 人數

350 360 710 2.74

26.9% 28.2% 27.6% p= .60

高中職畢業 人數

519 490 1009

39.9% 38.4% 39.2%

大專畢業 人數

344 329 673

26.4% 25.8% 26.1%

其他 人數

10 6 16

.8% .5% .6%

(17)

表 4.3-3、兩組樣本基本資料比較 (n=2,759)(續)

項目 樣本一 樣本二 全體樣本 χ ² 考驗 家長職業

半技術性工人及無業 人數

337 325 662

26.9% 26.7% 26.8%

技術性工人 人數

458 476 934 3.47

36.5% 39.1% 37.8% p= .33

半專業人員一般性公 務員

人數

208 204 412

組別%

16.6% 16.8% 16.7%

中高級專業人員 人數

252 212 464

組別%

20.1% 17.4% 18.8%

註:n.s. non significant 未達到統計顯著水準

(18)

四、模式的評鑑

首先進行模式的建構,以樣本一作為探索樣本,進行國小學 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假設模式之整體性考驗。由於研究模式涉及整 體與多重參數的考驗,為避免多次的假設考驗造成第一類型錯誤機 率的膨脹,因此先呈現整體假設模式的整體考驗,再分述各項參數 的假設考驗結果(Bagozzi & Yi, 1998;余民寧,2006;邱皓政,2003;

黃芳銘,2006)。為求得較理想的模式,經修正模式參數後,獲得 修正的理想模式後,再進行其內在結構與測量模式的評鑑。

(一)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之假設模式整體考驗

圖4.3-1為LISREL所做出的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假設 模式圖,表4.3-4是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的整體適配度 考驗結果:以下分別以卡方考驗、模式適合度指標、替代指標以 及殘差分析對假設模式各項數值作分析。

1.卡方考驗:

χ ² 值反應出假設模式所導出的矩陣與觀察矩陣之間的差異 程度,當卡方值達到顯著時,即表示觀察的次數分配與理論期望 的次數分配之間確實有明顯的差異存在,必須拒絕虛無假設。然 而卡方檢定容易受到樣本大小的影響(Boggozzi & Yi,1988) ,當樣 本增加時,一般而言大於 200 以上,卡方檢定的結果便容易達到 顯著差異的程度。因此可參酌卡方自由度比(χ ² / df <3)的檢驗方 式,透過比值的運算改善因模式複雜性所造成的偏差。本研究結 果從表 4.3-4 可知其 χ ²

(419)

值為 1084.70(p=0.00) ,已達顯著水準,

即拒絕虛無假設,顯示理論模式與觀察資料間並不適配,再以卡

方自由度比 ( χ ² / df ) 計算出 1084.70 / 419 = 2.59,其值小於 3,顯示理

論模式與觀察值間的契合度已達可接受的範圍。

(19)

2.模式適合度指標:

除卡方考驗外,結構方程式(SEM)使用不同的指標來檢驗 模型的契合度。這些指標多數是基於卡方統計量,並針對卡方的 限制加以修正,或以不同的替代模型作為參照,使模型的契合度 的程度能夠被真實的反應出來。基於研究所需主要參酌 GFI、

PGFI、NFI 與 NNFI 等四種指標(邱皓政,2003;黃芳銘,2006) 。 契合度指標 GFI(goodness of fit index)是表示假設模式可以 解釋觀察資料的變異數與共變數的比值,類似於迴歸分析當中的 可解釋變異量 R²,即說明模式的解釋力,數值介於 0 與 1 之間,

愈接近 1 表示契合度愈佳。本研究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假設模 式的 GFI 為 0.95,顯示模式對觀察值的解釋力已經達到理想的狀 態。

精簡的契合度指標 PGFI(parsimony goodness of fit index)考 慮模型當中估計參數的多寡,可以用來反應假設模型的簡約程 度,其判斷原則與 GFI 相似,PGFI 指數越接近 1,顯示模型越簡 單。Mulaik 等人(1989)指出,一個良好的模型,PGFI 指數大約 在.50 以上都是可以接受的。本研究假設模型 PGFI 為.76,符合理 想的簡約模式應大於.50 的判斷標準。

正規化適配指標 NFI(normed fit index)與非正規化適配指標 NNFI(non – normed fit index) ,兩種指標是利用巢套模型的比較原 理所計算出來的一種相對性指數,反應假設模型與一組觀察變項 間沒有任何共變假設的獨立模型的差異程度。NFI 是以獨立模式比 較假設模式卡方值差異的比值,由於獨立模式是設定所有觀察變 項沒有共變情況的基本參照模式,所以 NFI 可以說明假設模式與 獨立模式相較之下的改善程度,其數值也是介於 0-1 間,越接近 1 表示模式契合度越佳;另外 NNFI 則是考慮自由度,避免模式複雜 度影響的修正指標。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的 NFI=.95,

NNFI=.96,顯示模式相較於獨立模式的改善程度,已達到理想

的.90 之判斷標準。

(20)

3.替代指標(alternative index) :

替代指標與模型適配指標主要不同在於替代指標不是以卡方 統計量的假設考驗進行模型適配度的評估。替代性指標是針對觀 察資料的測量品質,直接估計假設模式與由抽樣理論導出的卡方 值的差異程度,因此可以反應出抽樣誤差的影響,基於研究需要,

以 NCP、RMSEA 與 CFI 三種指標為主要指標。

非集中參數 NCP(non-centrality parameter)是依中央極限定 理,以中央點的卡方分配為最佳模式,反應假設模式的卡方值距 離中央卡方分配的離散程度,因此愈接近 0 表示模式具有完美的 契合度。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之 NCP=675.42,顯示模 式的估計數距離中央卡方分配有一段距離。然而本指標容易受到 樣本數與觀察變項分配的影響,是以再參酌 RMSEA 指標進行分 析。

平均概似平方誤根係數 RMSEA(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係比較理論模型與完美契合的飽和模式的差距程 度,所以數值愈大表示模式愈不理想。由於 RMSEA 不受到樣本 數與模式複雜度的影響,近來已成為重要的評鑑指標。本研究假 設模型之 RMSEA=.034,顯示理論模式與飽和模式間的差距並不 大,亦即符合小於 0.05 的評鑑標準。

另一常用的指標為比較適配指標 CFI(comparative-fit index)

為假設模式與獨立模式的中央卡方分配的差異程度的比值,其性

質與正規適配指標 NFI 相似,當數值愈接近 1 愈理想。本研究身

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的 CFI 值為.97,符合標準,顯示假設模式相

較於獨立模式的改善程度達到理想 0.90 以上的判斷標準。

(21)

4.殘差分析:RMR、SRMR

由於觀察變項的測量誤差可能導致模式無法契合,藉由殘差 分析可以檢視參數的設定是否理想,其主要參照的指標有 RMR 與 SRMR。

均方根殘差 RMR(root square residual)乃是假設模型與觀察 資料之間差距的原始量數,亦即參數估計無法反應實際觀察資料 的變異量,在 LISREL 中,殘差原量尺估計數列於 Fitted Residuals 報表中。當模式適配度很好時,其適配殘差的數值會很小,故當 RMR 指標小於.05 時,被認定具有可接受的適配度。然而 RMR 的 缺點是容易受到樣本變項資料測量單位的影響,為消弭此種現 象,加以標準化成為標準化均方根殘差 SRMR(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 。標準化後的 SRMR 評斷標準數值介於 0-1 之間,其判斷標準小於.08 即表示殘差量低,模型契合度佳。本研 究假設模式之 RMR=.15、SRMR=.047,顯示觀察變項的殘差量已 落於.08 的門檻下,表示殘差量低,模式契合度佳。

綜合上述模式考驗的資料得知,以卡方考驗檢定模式的適配

度時,呈現觀察資料與理論模式間有顯著差異,但由於卡方檢定

易受到樣本大小影響,另參酌卡方自由度比(χ ² / df <3)及其他模

式適合度指標,其結果均顯示本研究的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

素模式與觀察資料間的適配情形符合多項評鑑指標,顯示其模式

的契合度呈現可接受的狀況。

(22)

表 4.3-4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假設模式與資料的整體適配 度考驗結果

Goodness of Fit Statistic

Degrees of Freedom 419

Minimum Fit Function Chi-Square 1084.70 (P = 0.0)

Normal Theory Weighted Least Squares Chi-Square 1094.42 (P = 0.0)

Estimated Non-centrality Parameter (NCP) 675.42 90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NCP (581.35 ;

777.14) Minimum Fit Function Value 0.78 Population Discrepancy Function Value (F0) 0.49

90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F0 (0.42 ; 0.56)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 0.034

90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RMSEA (0.032 ; 0.037) P-Value for Test of Close Fit (RMSEA < 0.05) 1.00

Expected Cross-Validation Index (ECVI) 0.95

90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ECVI (0.88 ; 1.02) ECVI for Saturated Model 0.76

ECVI for Independence Model 15.83 Chi-Square for Independence Model with 496 Degrees of

Freedom

21893.87 Independence AIC 21957.87

Model AIC 1312.42

Saturated AIC 1056.00

Independence CAIC 22157.41

Model CAIC 1992.10

Saturated CAIC 4348.41

Normed Fit Index (NFI) 0.95 Non-Normed Fit Index (NNFI) 0.96 Parsimony Normed Fit Index (PNFI) 0.80 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 0.97 Incremental Fit Index (IFI) 0.97 Relative Fit Index (RFI) 0.94

Critical N (CN) 626.63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 (RMR) 0.15

Standardized RMR 0.047

Goodness of Fit Index (GFI) 0.95

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 (AGFI) 0.94

Parsimony Goodness of Fit Index (PGFI) 0.76

(23)
(24)

註:各項觀察指標與潛在變項的中英對照

潛在依變項 潛在自變項

父母心理健康管教態度(Parent_E) 性別(Gender)

壓力督促 (parent_1)

人際督促 (parent_2)

男女別(sex)

父母心理健康(Parent_M) 年齡(Age)

父母人際(par_r) 父母壓力(par_s) 實歲(year) 父母健康

(Parent_H)

與父母同住(Marriage)

自覺健康(par_h1) 同齡比較(par_h2) 與父母同住否

(marr)

過去健康(par_h3) 生病頻率(par_h4)

社經地位(SES)

學校生活(School) 家庭月收入

(income)

教育程度(edu) 學校滿意度(sch_s) 課業表現(sch_w) 職業(occu)

社會支持(Support)

父母支持(sup_p) 教師支持(sup_t) 同儕支持(sup_c)

自尊(Esteem)

有價值(se_1) 優點多(se_2) 與人一樣(se_3) 自覺不錯(se_4) 自我滿意(se_5)

壓力調適(Stress)

減輕困擾(stress1) 放鬆技巧(stress2) 找人幫忙(stress3)

社交狀態(social)

孤單(mental1) 排斥(mental2) 無助(mental3)

身心抱怨(PSC)

抱怨頻率(com_f) 抱怨數目(com_s)

(25)

(二)模式修正(model modification)

雖然假設模式之整體適配性考驗已達到理想標準,為使模式 的適配情形更加完善,遂參考 LISREL8.72 所提供的修正指標

(modification indices)與預期修正的標準化指標(standardized expected change)進行檢核,依據其結果針對其中的部分加以修正。

所謂修正指標是 LISREL 中根據遞增檢定 Lrangian Multiplier Test(LM test)而來,為檢定個別參數逐次增加後對於模型契合度 影響的檢定法。其基本原理是以巢套模式的概念來檢驗受限模式與 非受限模型的顯著差異,作為判斷特定參數是否應該增加入模型的 依據(余民寧,2006;邱皓政,2003)。LM 檢定的主要特色是僅 需針對受限模型進行估計,且每一次僅針對一個最顯著的參數進行 估計,比較模型變動前後的差異。因為 LM 檢定可反應出每增加一 個參數模型契合度改善的有效性,因此又被稱為修正指標

(modification index, MI)。

在 LISREL8.72 軟體中提供修正指標矩陣,用以判斷矩陣中各 參數增加後對於模型的契合度改善的貢獻程度。當 LM 值越大時,

代表每增加一個參數對於模型的契合改善程度越大,亦即其統計顯 著性為.05 時,LM 值大於 3.84,表示該參數的增加對於模型契合 度的改善是有統計意義的。本研究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之假 設模式結果,發現學校生活因素中的「學校滿意度」與社會支持中 的「教師支持」兩者的修正指數(MI)高達 97.50,有優先修正的 必要,顯示「教師支持」與「學校滿意度」兩者觀察指標間有高度 相關性存在。檢視此二參數所代表的項目,一者為社會支持中的類 別,另一則屬於學校生活因素的指標,而此兩個觀察變項的個別指 標信度均不高,顯示測量誤差較高,而在其潛在變項之間也存在其 關連性,亦即當教師支持與學校生活間有顯著的關係存在。因此,

將兩指標變項間的誤差開放估計其相關性,修正模式 A 的適配度

考驗結果如表 4.3-5 中所示,其修正後 Chi-Square = 1048.03(p

(26)

NNFI=.97、RMSEA=.033、RMR=.15、SRMR=.048,其他各項適 配度指標請參見表 4.3-5。

綜合上述結果可知:經過放寬估計後的修正模式,其模式符

合模式簡約、殘差量低、模式對觀察值的解釋力、模式與飽和模式

及獨立模式的差距程度以及理論模式與飽和模式的改善等多項指

標,適配度指標較原假設模式稍有提升,然而模式與觀察值的差異

卡方表現仍達到顯著差異水準,未來有待從理論與實際測量上做更

精緻的修正,藉以支持實徵資料與模式間的解釋與符合程度。

(27)

表 4.3-5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假設模式與修正模式的整體 適配度考驗結果

Goodness of Fit Statistic 假設模式 修正模式

Degrees of Freedom 419 418

Minimum Fit Function Chi-Square 1084.70 (P = 0.0) 1048.03 (P = 0.0) Normal Theory Weighted Least

Squares Chi-Square

1094.42 (P = 0.0) 1052.41 (P = 0.0) Estimated Non-centrality Parameter

(NCP)

675.42 634.41

90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NCP

(581.35 ; 777.14) (542.68 ; 733.82)

Minimum Fit Function Value 0.78 0.76 Population Discrepancy Function

Value (F0)

0.49 0.46

90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F0 (0.42 ; 0.56) (0.39 ; 0.53)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

0.034 0.033

90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RMSEA

(0.032 ; 0.037) (0.031 ; 0.036) P-Value for Test of Close Fit

(RMSEA < 0.05)

1.00 1.00

Expected Cross-Validation Index (ECVI)

0.95 0.92

90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ECVI

(0.88 ; 1.02) (0.85 ; 0.99) ECVI for Saturated Model 0.76 0.76

ECVI for Independence Model 15.83 15.83 Chi-Square for Independence Model

with 496 Degrees of Freedom

21893.87 21893.87

Independence AIC 21957.87 21957.87

Model AIC 1312.42 1272.41

Saturated AIC 1056.00 1056.00

Independence CAIC 22157.41 22157.41

Model CAIC 1992.10 1958.33

Saturated CAIC 4348.41 4348.41

(28)

表 4.3-5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假設模式與修正模式的整體 適配度考驗結果(續)

Goodness of Fit Statistic 假設模式 修正模式

Normed Fit Index (NFI) 0.95 0.95

Non-Normed Fit Index (NNFI) 0.96 0.97 Parsimony Normed Fit Index

(PNFI)

0.80 0.80

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 0.97 0.97 Incremental Fit Index (IFI) 0.97 0.97 Relative Fit Index (RFI) 0.94 0.94

Critical N (CN) 626.63 647.09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 (RMR)

0.15 0.15

Standardized RMR 0.047 0.048

Goodness of Fit Index (GFI) 0.95 0.95 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

(AGFI)

0.94 0.94

Parsimony Goodness of Fit Index (PGFI)

0.76 0.76

綜合上述結果,將模式修飾前後的結果以表 4.3-6 呈現,分別從

卡方考驗、卡方自由度比、替代指標(非集中參數 NCP、平均概似平

方誤根係數 RMSEA 及比較適配指標 CFI(comparative-fit index)) ,與

模式適合度指標中的契合度指標 GFI(goodness of fit index)、非正規

化適配指標 NNFI(non –normed fit index)來檢視模式修正的各項指

標改善的狀態。由表中結果可知,原假設模式的各項指標除卡方檢定

外,均達到理想標準,經修正模式放寬估計教師支持與學校滿意度間

的關係後,其各項指標的變化,其修正模式圖請參見圖 4.3-2。

(29)

表 4.3-6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適配度檢驗(n=1,388) 模型 χ ² d.f.

χ²/d.f.

NCP RMSEANNFI CFI GFI 假設

模型

1084.70 419 2.59 675.42 .034 .96 .97 .95

修正 模型

1048.03 418 2.50 634.41 .0.33 .97 .97 .95

Δχ²=36.67 Δdf=1

Δχ ² :差異值的計算為以後一個模型減去前一個模型的數值。

(30)

4.3-2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修正模式圖

(31)

註:各項觀察指標與潛在變項的中英對照

潛在依變項 潛在自變項

父母心理健康管教態度(Parent_E) 性別(Gender)

壓力督促 (parent_1)

人際督促 (parent_2)

男女別(sex)

父母心理健康(Parent_M) 年齡(Age)

父母人際(par_r) 父母壓力(par_s) 實歲(year) 父母健康

(Parent_H)

與父母同住(Marriage)

自覺健康(par_h1) 同齡比較(par_h2) 與父母同住否

(marr)

過去健康(par_h3) 生病頻率(par_h4)

社經地位(SES)

學校生活(School) 家庭月收入

(income)

教育程度(edu) 學校滿意度(sch_s) 課業表現(sch_w) 職業(occu)

社會支持(Support)

父母支持(sup_p) 教師支持(sup_t) 同儕支持(sup_c)

自尊(Esteem)

有價值(se_1) 優點多(se_2) 與人一樣(se_3) 自覺不錯(se_4) 自我滿意(se_5)

壓力調適(Stress)

減輕困擾(stress1) 放鬆技巧(stress2) 找人幫忙(stress3)

社交狀態(social)

孤單(mental1) 排斥(mental2)

無助(mental3)

(32)

(二)內在結構適配度考驗

除了評鑑學童身心抱怨模式的整體適配度外,本研究也進一 步評估模式的內在品質(內在適配度)。而內在結構適配度主要 針對測量與結構模式的估計參數的顯著性、潛在變項相關矩陣、

各觀察變項與潛在變項的信度指數與標準化殘差矩陣等五個部分

進行評鑑(Bagozzi & Yi, 1998; 余民寧,2006;邱皓政,2003;黃

芳銘,2004)。本研究以修正模式作為主要考驗模式,研究架構

圖如圖3-1,模式參數則參見圖4.3-2,結果分項陳述如下:

(33)

1.測量模式的適配指標

測量模式參數係指各潛在變項中觀察變項的因素負荷量與 測量誤差。由表4.3-7所呈現結果可看出代表潛在依變項的各因素 負荷量( λy ),以及潛在自變項的各項因素負荷量( λx )之標準化 估計與t值。從表4.3-7各項因素負荷量與測量誤差結果可知:不論 潛在依變項( λy )或潛在自變項( λx )的因素負荷量均達到統計顯 著水準。同樣地,在測量誤差部分,潛在依變項各觀察變項的測 量誤差( ε )與潛在自變項的各觀察變項的測量誤差( δ )均達到統 計顯著水準。綜合上述結果顯示本研究所測量的指標變項能夠反 應出它所欲測量的潛在變項,換言之即為此測量模式具有良好效 度,可以下列觀察指標變項作為潛在變項的測量依據。

表4.3-7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測量模式估計參數一覽表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參數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λy11

0.80 ---

λx11

1.00 52.67*

ε1

0.37 8.64*

δ1 0.00

---

λy21

0.70 14.58*

λx22

1.00 52.67*

ε2

0.50 13.74*

δ2 0.00

---

λy 32

0.79 ---

λx33

1.00 52.67*

ε3

0.38 9.51*

δ3 0.00

---

λy42

0.73 15.50*

λx 44

0.59 20.51*

ε4

0.46 12.76*

δ4 0.65

20.97*

λy 53

0.87 ---

λx 54

0.69 23.36*

ε5

0.25 11.17*

δ5 0.53

16.80*

λy 63

0.92 31.21*

λx 64

0.77 25.73*

ε6

0.16 -6.94*

δ6 0.41

12.11*

λy 73

0.40 14.81*

ε7

0.84 25.75*

λy83

0.49 18.71*

ε8

0.76 25.32*

λy94

0.55 ---

ε9

0.70 23.19*

λy104

0.66 18.52*

ε10 0.57

18.24*

λy115

0.42 ---

ε11 0.82

25.29*

λy125

0.66 13.54*

ε12 0.56

17.90*

λy135

0.54 13.42*

ε13 0.71

23.51*

λy 146

0.65 ---

ε14 0.58

22.50*

λy 156

0.72 21.57*

ε15 0.49

20.86*

λy 166

0.63 19.54*

ε16 0.60

22.93*

λy 176

0.77 22.64*

ε17 0.41

18.83*

λy 186

0.63 19.62*

ε18 0.60

22.87*

(34)

表4.3-7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測量模式估計參數一覽表

(續)

參數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參數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參數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參數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λy 197 0.76

---

ε19

0.43 15.67*

λy207 0.71

20.89*

ε20

0.50 18.15*

λy217 0.69

20.63*

ε21

0.52 19.07*

λy 228 0.64

---

ε22

0.60 21.78*

λy 238 0.78

20.88*

ε23

0.39 15.52*

λy 248 0.77

20.85*

ε24

0.40 15.75*

λy 259 0.95

---

ε25

0.09 3.97*

λy 269 0.93

34.56*

ε26

0.13 5.73*

註:未列 t 值者為參照指標,為限制估計參數。

* p< .05

2. 結構模式的適配指標

在結構模式中所關注的是所提出潛在變項(包括:外衍變項 與內衍變項,以及內衍變項與內衍變項)之間的路徑關係。其結 構模式的適配問題,主要探究潛在變項之間的關聯性與測量誤 差。潛在變項間的關係參數相當於多元迴歸中的迴歸係數,測量 誤差則是指潛在變項的殘差值。從表4.3-8 中可看出國小學童身心 抱怨影響因素模式的各項結構參數(β、γ與ζ )的標準化估計值與 其t考驗的結果。

代表潛在依變項間關連性的β參數中,由表4.3-8中可知:共有

27項參數估計,其中「父母對心理健康的管教態度」顯著影響「學

童的壓力調適」( β17=0. 13, p< . 05 )、「父母心理健康行為」對「父

母心理健康管教態度」產生影響( β21=0. 53, p< .05 )、「父母的健

康狀態」顯著影響「父母的心理健康」( β32=0. 21, p< .05 )、「父

母健康狀態」會直接影響學童的「身心抱怨」情形且為負向的影

(35)

響( β39=-0.06, p< .05 )、「學校生活」顯著影響學童的「壓力調適」

行為( β47=0. 28, p< .05 )與「社交狀態」( β48=0.27, p< .05 );「社 會支持」能直接影響學童的「學校生活」( β54=1. 24, p< .05 )、「自 尊」( β56=0. 69, p< .05 )、「壓力調適」行為( β57=0. 24, p< .05 ) 以及「身心抱怨」( β59=-0.16, p< .05 );而學童自覺「社交狀態」

情形( β89=-0.43, p< .05 )對其「身心抱怨」產生直接的負向影響。

其餘的16項參數考驗結果則未達到顯著水準,詳細資料參見表 4.3-8所列。

代表潛在自變項對潛在依變項影響的 γ參數方面,由表4.3-8中 結果顯示:「性別」對學童「身心抱怨」情形的影響達到統計顯 著差異水準( γ19=-0.12, p< .05 ),但學童的「年齡」並未對「身心 抱怨」產生影響( γ29=-0.02, p> .05 )。在「與父母同住情形」的影 響方面,結果發現「父母的心理健康行為」( γ32=0. 06, p< .05 )、

學童的「學校生活」 ( γ34=-0.06, p< .05 )以及「社會支持」 ( γ35=0. 12, p< .05 )均受到是否與父母同住的影響。最後,家庭「社經地位」

能顯著影響「父母的心理健康管教態度」( γ41=0. 11, p< .05 )、「父 母的心理健康行為」( γ42=0. 12, p< .05 )以及「父母的健康狀態」

γ19=0. 09, p< . 05 ),並對於學童的「身心抱怨」產生直接的正向 影響( γ29=0. 10, p< .05 )。

關於潛在依變項的殘差部分共有九項,全部均達到顯著水 準,顯示此潛在依變項與資料的適配程度達到評鑑的標準。

綜合上述,本研究所提出的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 的結構模型經統計考驗後,其影響結果不如預期中理想,將結構 模型的路徑影響圖整理於圖4.3-3中以資參照。

以下分別針對父母層面的影響、學校生活表現的影響、社會 支持的影響、學童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以及社會人口學方面的影 響路徑五項重點加以說明。

(1)父母層面因素的影響路徑:

父母因素包括有:「父母的心理健康管教態度」、「父母的

(36)

影響「身心抱怨」達到統計顯著水準,與模式假設父母的因素均 會對學童社會心理因素(自尊、壓力調適、自覺社交狀態)及身 心抱怨產生直接影響並不相符。

(2)學校生活的影響路徑:

學童的「學校生活」因素對於學童的「壓力調適」與「社交 狀態」均有顯著的影響,顯示學校生活可直接影響學童壓力調適 與社交狀態的感受。另外「學校生活」因素對於學童「自尊」及

「身心抱怨」的影響則未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3)社會支持的影響路徑:

「社會支持」對於「學校生活」、學童心理調適如:「自尊」、

「壓力調適」與「身心抱怨」的影響,統計結果達到顯著水準,

且與假設模式路徑方向一致,僅學童自覺社交狀態一項未有影響。

(4)學童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路徑:

社會心理因素包括有:「自尊」、「壓力調適行為」及「社 交狀態」三項,僅「社交狀態」一項能顯著預測學童的身心抱怨 情形,其他兩項因素對身心抱怨的影響路徑與原假設相符,但未 達到顯著水準。

(5)潛在自變項(社會人口學)對潛在依變項的影響路徑

「性別」與「社經地位」對其潛在依變項的影響均與原假設 模式路徑方向一致,且均達到顯著統計水準。然「年齡」對於身 心抱怨的情形並未有顯著的預測效應,而「與父母同住情形」的 影響,在「父母的心理健康」、「學校生活」表現以及「社會支 持」等項達到顯著差異,但對於學校生活表現一項的預測方向卻 與原假設模式相反,呈現負向關係。

以上各項影響路徑將於討論時再進一步論述其關係,並做解

釋。

(37)

.53*

-.0

3

-.06*

0.12*

-.04

-.03

.06*

.09*

.11*

.09*

.10*

父母 心理 健康

.13*

.02 -.03 .03

-.06

1.24*

.11

.27*

-.11

.20*

-.06*

.00 .05

.03

-.03 .05

.00 .02

.03 .21

.24*

-.43*

社交 狀態

-.03 .69* .01

-.16*

與父 母同

父母 管教 態度

壓力 調適 學校 生活

身心抱怨

父母 健康 狀態

社會 支持

自尊

社經 地位

(38)

表 4.3-8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修正模式之結構模式估計 參數一覽表

參數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參數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參數 標準

化估 計值

t值

β14 0.03 1.04 γ19 -0.12 -4.91* ζ 1 0.69 10.17*

β16 0.03 0.76 γ29 -0.02 -0.64 ζ 2 0.93 12.04*

β17 0.13 2.95* γ31 -0.03 -0.86 ζ 3 0.99 17.98*

β18 -0.03 -0.62 γ32 0.06 2.06* ζ 4 -0.52 -5.59*

β19 -0.06 -1.42 γ33 -0.03 -1.06 ζ 5 0.98 7.57*

β21 0.53 12.57* γ34 -0.06 -2.14* ζ 6 0.68 10.32*

β26 0.02 0.43 γ35 0.12 3.72* ζ 7 0.76 12.96*

β27 0.03 0.70 γ39 -0.04 -1.51 ζ 8 0.92 11.59*

β28 0.00 0.06 γ41 0.11 3.15* ζ 9 0.75 18.40*

β29 0.05 1.15 γ42 0.12 3.40*

β32 0.21 6.47* γ43 0.09 2.63*

β36 0.03 1.10 γ49 0.10 3.42*

β37 0.00 0.14 β38 0.05 1.70 β39 -0.06 -2.22*

β46 -0.11 -1.08 β47 0.20 2.65*

β48 0.27 3.34*

Β49 0.11 1.74 β54 1.24 12.57*

β56 0.69 6.61*

β57 0.24 3.14*

β58 0.01 0.15 β59 -0.16 -2.17*

β69 -0.03 -0.72 β79 -0.03 -0.76 β89 -0.43 -11.80*

* p< .05

數據

表 4.1-1 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情形(n=2,759) 社會人口學變項分佈 人數 ﹪ 1. 性別 男 1342 48.6 女 1410 51.1 未填 7 .3 2. 年級 五年級 1193 43.2 六年級 1566 56.8 3
表 4.1-4 身心抱怨之比較:性別、年級、與父母居住情形及家庭社 經地位的差異(n=2,759) 樣本數 平均值 標準差 變異 離均差平方值 F 值 事後比 較 抱怨頻率 總和 性別 女生 1357 14.21 6.44 組間 1367.21 37.14 女&gt;男 男生 1277 12.77 5.65 組內 96890.71 *** 年級 1.五年級 1124 13.67 6.36 組間 46.25 1.24 2.六年級 1517 13.41 5.92 組內 98570.87 p = .266 居住情
表 4.1-4 身心抱怨之比較:性別、年級、與父母居住情形及家庭社經地 位的差異(n=2,759)(續) 樣本數 平均值 標準差 變異 離均差平方 值 F 值 事後比較 抱怨症狀 總數 性別 d 女生 1357 2.58 2.26 組間 105.13 21.42 女&gt;男 男生 1277 2.18 2.16 組內 12916.10 *** 年級 1.五年級 1124 2.31 2.21 組間 10.73 2.17 2.六年級 1517 2.44 2.23 組內 13044.46 p = .141 居住情
表 4.3-1 為所有觀察變項的平均數、標準差及峰度與態勢的考 驗。由於 LISREL 的最大概似法(Maximum likelihood)估計有常 態分配的假定,故需先審視所有觀察變項的分配情形。本研究首先 以 PRELIS 2.30 進行多變項常態分配假設的考驗,結果發現本研究 所蒐集的觀察資料其態勢絕對值介於.014-1.728,峰度絕對值的分 布介於 0.029 -1.370 間,其分佈狀態均未達到偏差值態勢(&gt;3)與 偏差峰度(&gt;10)(Kline, 1998),而態勢值若 25 ≧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 「唯以分別安立」 ,表示對對象觀察透過分別心找出「性質」 「定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快的時 候,像我的女兒一樣,每 件事情都只會抱怨,只會 羡慕其他人,希望她看過

年齡階段 N(2-3歲班) K1(3-4歲班) K2 (4-5歲班) K3 (5-6歲班) 生活經驗 家庭與學校 家庭與學校 學校與社區 家庭、學校與社區. 重點培養 孝 禮

KU 群至常奪透遊 性家希、過戲 的庭望甚學規 發以別至習則 展外人攻 -o 依擊漸 一由從性漸 這於他的變 時他們行成 期們的為使 的仍主出與 兒處意現別 童於行。人

專業選修 至少應選修28學分(含模組選修10學分) 模組類別 社會照顧服務、兒少與家庭社會工作 自由學分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r]

2A 與健康、社會 關懷、個人與社 會福祉有關的結 構性議題. (4) 家庭問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