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觀察指標的測量變異量

在文檔中 一、社會人口學變項 (頁 58-62)

第四節、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潛在變項間效果及 對觀察指標的效果

2. 觀察指標的測量變異量

根據圖4-3-2所示,父母管教態度的兩個觀察變項的誤差變 異量依序為0.37與0.50,亦即管教態度可以解釋這兩個觀察變項的 變異量為63%及50%,督促壓力調適與督促人際關係兩項的解釋 量均超過50%,顯示誤差在可接受的範圍中。父母的心理健康行 為方面,兩個觀察變項(父母人際關係與壓力調適行為)其誤差 變異量分別為0.38與0.46,顯示父母的心理健康行為可解釋這兩個 觀察變項的變異量為62%與54%,均達到50%以上的解釋量,可 見這兩項指標均為理想的觀察變項。另外,在父母的健康狀態方 面,共有四個觀察指標,其誤差變異量依序為:0.25、0.16、0.84 及0.76,代表父母健康狀態可解釋此四項觀察變項的變異量為75

%、84%以及16%與24%,其中過去健康與生病頻率兩項的解釋 量均低於50%,而以自覺健康狀態與比較同齡者健康狀況是較佳 的觀察變項。

在個人層面的因素中,學校生活因素有兩項觀察指標—學校 滿意度與課業表現,其誤差變異量分別是0.70與0.57,兩者的解釋 量為30%與43%,均未超過50%,顯示學校生活對這兩項指標解 釋量並不佳。在社會支持方面,共有父母支持、教師支持及同儕 支持三項觀察變項,其誤差變異量分別為:0.82、0.56、0.71,顯 示其誤差變異量並不小,代表社會支持可以解釋者三個觀察變項 的變異量的18%、44%以及29%,其中以對教師支持的解釋量最 高。

在社會心理因素上,自尊共有5個觀察變項,各誤差變異量 分別為:0.58、0.49、0.60、0.41、0.60,顯示自尊可解釋各觀察變 項的變異量為:42%、51%、40%、59%以及40%,對自覺不錯 一項解釋量最高,與人一樣及自我滿意兩項則解釋量最低。於壓 力調適一項中有三項觀察指標(減輕困擾、放鬆技巧、找人幫忙),

其誤差變異量依序是:0.43、0.50、0.52,代表壓力調適對於這三 項觀察變項的解釋量依序為:57%、50%、48%,其中以減輕困

擾及放鬆技巧兩項的解釋量較高且達到50%,而找人幫忙一項的 解釋量最低。再就自覺社交狀態來看,孤單、被排斥、無助感三 項觀察變項的誤差變異量分別是0.60、0.39、0.40,其可解釋變異 量為40%、61%與60%,除孤單一項較低未超過50%外,其他兩 項的解釋變異量均達到50%,顯示被排斥與無助感是社交狀態的 理想觀察變項。

身心抱怨的兩項觀察變項—身心抱怨頻率與身心抱怨數目 的誤差變異量分別為:0.09與0.13,顯示身心抱怨可解釋這兩項觀 察變項的變項量為91%與87%,亦即此兩項觀察指標是非常理想 的身心抱怨的觀察變項,其解釋量均達到80%以上。

圖 4.3-2 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模式修正圖

註:各項觀察指標與潛在變項的中英對照

潛在依變項 潛在自變項

父母心理健康管教態度(Parent_E) 性別(Gender)

壓力督促 (parent_1)

人際督促 (parent_2)

男女別(sex)

父母心理健康(Parent_M) 年齡(Age)

父母人際(par_r) 父母壓力(par_s) 實歲(year) 父母健康

(Parent_H)

與父母同住(Marriage)

自覺健康(par_h1) 同齡比較(par_h2) 與父母同住否

(marr)

過去健康(par_h3) 生病頻率(par_h4)

社經地位(SES)

學校生活(School) 家庭月收入

(income)

教育程度(edu) 學校滿意度(sch_s) 課業表現(sch_w) 職業(occu)

社會支持(Support)

父母支持(sup_p) 教師支持(sup_t) 同儕支持(sup_c)

自尊(Esteem)

有價值(se_1) 優點多(se_2) 與人一樣(se_3) 自覺不錯(se_4) 自我滿意(se_5)

壓力調適(Stress)

減輕困擾(stress1) 放鬆技巧(stress2) 找人幫忙(stress3)

社交狀態(social)

孤單(mental1) 排斥(mental2) 無助(mental3)

身心抱怨(PSC)

抱怨頻率(com_f) 抱怨數目(com_s)

在文檔中 一、社會人口學變項 (頁 58-6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