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論文對於日治時期臺灣少年團運動之考察,探討臺灣總督府引進與修正少 年團訓練方法之背景、動機與目的,分析日治時期臺灣少年團運動的組織發展,

以及討論日治時期臺灣少年團的活動與訓練特色。經由本論文各章節的鋪陳與分 析,筆者總結以下三項重要結論:

一、 強調國際連動與日本帝國軍事動員需要之訓練方針

少年團運動是由英國的貝登堡於殖民地進行軍事活動時,組訓青少年之經驗 而演變而成的青少年訓練方法,這些自殖民地戰爭經驗(尤其是第二次波耳戰爭 的經驗)所整理的知識,在野外生活具有延續生命徵象與保持身體健康的功能性,

並被認為可以改善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也可以增進青少年的精神修養,這樣具有 現代文明的概念下,《Scouting for Boys》的出版促使了英國等殖民母國,開始組 織訓練自己的青少年。而這樣的訓練方法在一戰,被介紹進入了臺灣,並由軍隊 成立「少年義勇團」。這是面對一次大戰爆發後的世界潮流所做出的回應,所以 在教練內容上面,強調軍事教養和訓練。也因此,殖民者視少年義勇團為現代文 明國家重要的青少年訓練方法,希望藉由少年義勇團,改善殖民地人民的身體素 質,培養青少年成為軍國民之組織,並希望藉由少年義勇團的訓練,讓國民素 質能夠盡快跟上文明國家的腳步。雖然讓少年接受軍事化訓練並不是貝登堡當初 創立少年團運動的初衷,卻也讓少年團訓練方法,引進臺灣實行,使臺灣人開始 有機會接觸當時世界主要的青少年訓練方法。

一次大戰後,隨著國際主義的興起,世界和平的概念影響了世界思潮,在 1920 年第一次少年團國際大會後,貝登堡與全世界的代表確認少年團是國際性 與非軍事化的組織。依循少年團運動國際性、普遍性的價值,日本的少年團開始 淡化軍事化的色彩,並成立中央管轄的機構,依循當時少年團國際事務局的方針 去進行活動,1924 年日本正式加入世界少年團運動組織,並得到帝國議會的金 援支持。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曾支持軍事修養的民政長官內田嘉吉,在成為內田嘉 吉總督後主張廢止軍事的訓練,而要培養善良、奉公的市民,甚至舉辦講習會、

制服展覽等活動,為少年團日本聯盟即將來臺發展預備。在少年團日本聯盟於臺 灣成立加盟團後,曾派遣在臺日人前往參與世界大露營,並有跟其他國家的少年 團有交流之機會。他們在返臺後出書、舉辦分享會來傳播自身的經歷,使當時在 臺灣參與少年團運動的人們,能夠有機會接觸到當時世界正在進行的少年團資 訊,藉由他們的報導而讓臺灣的少年團員能夠知道當時世界少年團的資訊。

81

1936 年二二六事件後,日本少年團與國際少年團運動開始脫鉤,而轉向參 考希特勒青年團的訓練模式,但社會服務(奉仕)的精神,就這樣從少年團日本聯 盟一路延續戰時體制的青少年團,而沒有走回拿起步槍的少年義勇團,或許少年 團運動的非軍事化與平和斥候的理念,也對日本當權者的思維產生轉變。但也或 許是因為這樣的轉變,使當時臺灣的少年團領袖開始主張以少年團訓練作為臺灣 青少年的主要訓練方法,並認為從少年團訓練有助於內臺融和與培養南進人才,

總督府也在此時開始將臺灣青少年團體的逐步整合,以期望落實皇民化運動與國 民精神總動員運動。但

合併後的臺灣青少年團,被認為是共榮圈的一部份,並期望能夠培養協助南 進的人才,可見就算失去了國際少年團運動的連結,戰時體制下臺灣的青少年活 動在日本二戰時的擴張行動中,依然是要與其他地區的青少年互動,甚至總督府 希望藉由青少年團跨地域的連結,嘗試建構臺灣在帝國擴張行動中的角色,相信 這也是臺灣地理位置位於東亞交通要衝所帶來的少年團特色。

總結來說,日治時期臺灣的少年團運動與日本政治和世界的局勢變動有緊密 的連結,而臺灣作為一個具有多民族居住的殖民地,日本在不同的時期,因不同 的目的逐步開放不同族群的少年加入少年團,使當時臺灣島上的各族群都有機會 一同接受當時世界流行的青少年訓練方法,當然這不能否認這與當時世界各國希 望藉由尊重種族與宗教,以達到世界和平的風潮有關。另外,殖民者也希望藉由 少年團的推行,逐步將臺灣島上的少年,鍛鍊成符合帝國需要,也符合歐美殖民 國家標準的「健兒」。

而國際少年團運動強調公民的責任與服務的行動,其實也為後來戰時體制的 組織動員能力留下了一定程度的基礎,也證明當時臺灣與世界和日本在少年團訓 練上,對於加入的少年團員,是有產生影響的。只可惜這些精熟的技術隨著中日 戰爭爆發,成為了戰爭的工具,少年團世界和平的價值逐漸被「皇民奉公」觀念 取代,在與青年團合併為青少年團後,「Boy Scout」的信念可以說是從少年團內 被驅逐,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日本嘗試建構具有亞洲特色的跨國青少年組 織的構想,總督府在這樣的背景下藉由青少年團,去詮釋臺灣作為「南拓」、「興 亞」政策的基地,強調臺灣在南方共榮圈的重要地位,以及臺灣青少年團作為培 養青少年投入南拓事業之角色,雖然所接觸的團體大多為日軍占領區下扶植起來 的魁儡政權所認可的團體,但其跨地域交流與國際串連的行動,依然沒有改變,

可是更加強調日本為中心的振興亞洲的概念,但隨著日本節節敗退,這個原具有 統合亞洲青少年企圖的組織也遭到解散,成為軍事動員的一部份,最終消失。直 到日本戰敗後,日本的少年團才在 GHQ 的監督下,以日本童軍總會(ボーイスカ ウト日本連盟)的名義重新開始「Boy Scout」活動。而臺灣則脫離了日本統治,

由中華民國接管,中華民國所帶來的「中國童子軍」,讓「Boy Scout 」運動在 臺灣重新展開,走向與日本截然不同的道路。

82

二、 政府引入支持的社會教化團體

從少年義勇團、少年團日本聯盟加盟團、臺灣聯合少年團到臺灣青少年團,

皆是由總督府或是公部門來支持少年團運動的推行。1910 年代臺灣不同於日本 本土各地對於「Boy Scout」運動有多元的詮釋與各樣不同的少年團體(如:基督 教團體的少年團、各地教員自發性成立的少年團…等),臺灣的「Boy Scout」運 動是為了呼應一次大戰時強調軍事教養的需要,由陸軍帶入臺灣,並由總督府與 軍隊負責組織訓練,縱使有鐵道部子弟的少年團,以及臺人期望成立少年義勇團,

其實到最後都是被歸在總督府的官員與軍人的管轄之中。

到了 1920 年代,隨著少年團日本聯盟的成立,國家出現官方的、由文教單 位管轄的少年團組織,隨著支持非軍事化的少年團運動的總督來臺,以軍事教育 為主的少年義勇團遭到批判,也失去總督府的支持。此時的總督府轉而協助少年 團日本聯盟進入臺灣,並以小公學校作為基地推廣少年團活動。

在內務局文教課的支持下,為少年團在臺灣的發展打下了基礎。細野浩三來 臺後,臺中州以全部小公學校都有少年團為目標,用官方與教員的力量推廣少年 團組織,並創立了少年團日本聯盟在殖民的第一個聯合體。這些人在接掌相關職 務前,其實都對少年團運動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再加上人際網絡的連接,使少年 團日本聯盟總部的資源,可以直接跟殖民的臺灣對口,讓組織的品質與運作更加 完善。

不同於英國採取殖民地少年團自己組織成立總會與種族隔離的活動方式,臺 灣的少年團活動是在臺日人、臺灣人與原住民都可以餐與以及一同野營、社會服 務(奉仕)的組織。在進入 1930 年代後,甚至開始出現日臺融合以及多民族有愛的 論述,但從少年團的比例和小公學校的比例來看,還需要更多的討論。然而,臺 灣的少年團在學校之外幾乎沒有社區自發性組成的少年團,就算有在經營上也有 相當程度的困難。

中日戰爭爆發後,少年團等青少年團體隨著皇民奉公運動而開始進行整併,

以配合總督的政策,到了與青年團合併,成為總力戰下的少年動員組織,甚至是 後來青少年團解散,也都是由總督府主導進行組織的調整的。

雖然臺灣的少年團看似從頭到尾都是在政府的控制底下,不過三個時期的所 屬單位與價值觀都有相當大的不同,少年義勇團是由軍隊掌控,強調軍事教養的 養成。少年團日本聯盟加盟團在組織上則是由文教單位與小公學校負責,活動方 針則主張拒絕軍事教育,希望培養奉公善良的國民,和少年義勇團的理念可以說 是衝突的。戰時體制下成立的臺灣聯合少年團與青少年團由皇民奉公會與總督府 文教局練成課來負責,在活動方針上強調培養南進人才與支持戰爭,和少年團日 本聯盟時期的活動也大不相同,由此可見臺灣的少年團組織隨著政治局勢的改 變,組織也因為政治的需要而在各階段有明顯的改變,但也都沒有改變臺灣的少 年團運動是由總督府為方便訓練少年而引進推廣的組織,並主導臺灣少年團組織

雖然臺灣的少年團看似從頭到尾都是在政府的控制底下,不過三個時期的所 屬單位與價值觀都有相當大的不同,少年義勇團是由軍隊掌控,強調軍事教養的 養成。少年團日本聯盟加盟團在組織上則是由文教單位與小公學校負責,活動方 針則主張拒絕軍事教育,希望培養奉公善良的國民,和少年義勇團的理念可以說 是衝突的。戰時體制下成立的臺灣聯合少年團與青少年團由皇民奉公會與總督府 文教局練成課來負責,在活動方針上強調培養南進人才與支持戰爭,和少年團日 本聯盟時期的活動也大不相同,由此可見臺灣的少年團組織隨著政治局勢的改 變,組織也因為政治的需要而在各階段有明顯的改變,但也都沒有改變臺灣的少 年團運動是由總督府為方便訓練少年而引進推廣的組織,並主導臺灣少年團組織

在文檔中 日治時期臺灣少年團之研究 (頁 88-11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