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07-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7

98

棲地選擇。除上述規範原則外,但仍須注意不可違背形狀、尺寸等其他指數之規範原 則,方可確保景觀為有利物種生存形式。

(四)聚集度指數(C)

聚集度指數變趨勢分為兩種,舊市區、縣治中心、高鐵區等位於都市計畫範圍內 地區嵌塊漸趨分散;都市計畫範圍以外地區則聚集度逐漸升高,網格等級由第二級轉 變為第一級。對於聚集度降低地區,可選擇於較適合物種棲息之嵌塊間建置生態廊道,

藉由多處小規模地區聚集度改善,提高網格內整體聚集度。

(五)分維指數(Fd)

分維指數變遷多為第二級網格變遷為第三級網格,範圍廣達整個研究範圍,顯示 研究範圍內嵌塊形狀漸趨不規則形。故欲維護研究範圍景觀,應採用整體開發之方式 進行,避免景觀被分割為畸零地。此外,縱貫公路以西至海岸區東界地區、高鐵區以 東至研究範圍邊界地區幾乎為農地組成,故可藉由農地重劃方式進行開發。進行農地 重劃具備兩項優點,其一可統整農地避免個別開發將土地分割過於細碎;其二可藉由 審查過程規範開發面積、規劃形式與施工工法等,將土地導向較不破壞自然景觀之開 發行式維護環境景觀。

二、綜合變遷趨勢

綜合五類指數分析結果,顯示竹北市農地景觀變遷範圍以舊市區、縣治中心與鳳 山溪以北部分農地為主,變遷趨勢為第二級網格轉變為第三級網格。雖然近年來高鐵 區及生醫園區開發快速,但其開發時間尚短,除開發主體外周邊地區變遷幅度仍有限,

故高鐵區與生醫園區變遷幅度較縣治中心小。景觀變遷主要係因經濟發展所需,而將 土地使用類別變更為較高經濟效益使用別,若要求土地再度變更為農地以恢復景觀實 有其困難。故可將位於第一級網格之農地保留,並藉由生態廊道提高其與周邊地區連 結度,逐年以小規模改善方案恢復農地景觀。對於未開發地區或開發中地區則可藉由

99

總量管制、開發區位、開發強度限制、都市設計原則與環境影響評估等方式,避免農 地無限制開發,進一步破壞農地景觀。

三、空隙度變化

三處取樣地區歷年變遷趨勢分為空隙度下降及空隙度上升兩種,空隙度下降地區 以海岸區為代表,空隙度上升地區則以高鐵區與生醫園區為代表。對於空隙度下降地 區,仍須制訂土地開發總量管制,限制開發總量與範圍,尤其以基質網格周邊,應限 制農地開發作變更為其他土地使用別,避免基質網格分佈範圍快速擴散,導致空隙度 劇降。空隙度上升地區,可於仍保留農地景觀嵌塊之網格間建置生態廊道。建置廊道 雖然對於農地景觀改善幅度有限,但生態廊道建置後除改善農地景觀外,尚有提供物 種遷徙道路之功能,使物種與能量於嵌塊間流動,間接改善竹北市農地景觀與生態環 境品質,亦可保留較多土地作為開發用,符合經濟效益,為可行性較高之規範方式。

四、農地發展潛勢

最具發展潛力農地多位於河川沿岸及海岸區,其次為鳳山溪、頭前溪與縱貫公路 範圍內農地,發展潛力較低者多位於已開發區周邊,如舊市區北側與縣治中心東北等 數處。故竹北市土地開發應將最具潛力之農地保留,制定總量管制避免土地過度開發,

並限制已開發土地周邊地區之開發方式及範圍,並保留既有農地景觀嵌塊及環境資源,

提高嵌塊類型與避免環境品質持續惡化,再配合生態廊道的設置,使物種與能量可於 各區域間流動提高生物多樣性,方可維護竹北市農地景觀不再朝向環境品質較低之發 展趨勢變遷。

100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07-11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