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主要目的是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第一節的部分就本研究 的結果作精要論述,第二節則是針對未來的研究或是有興趣進行擬題教學的 教師提供相關的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九年一貫新版本第一冊國一數學課程,各個單元所 進行的擬題活動,因此研究者選取任教班級中的一班利用每週一節的自 修課程時間進行了四次的合作擬題課以及三次的個別擬題課,除了想瞭 解學生在擬題課程中合作擬題或個別擬題的學習情形,也分析不同單元 進行擬題教學的適切性,作為日後教學之參考。以下就分成三方面論述 本研究的結果:

一、擬題教學單元的建議

研究者在擬題教學結束之後,設計一份擬題能力評量卷,以第一冊 的各個單元為主要範圍(共有七個單元)讓學生進行擬題,每個單元最 多可擬 2 題,再根據學生的題目給予評分,由表 3-3「全班擬題評量分 數表」中可發現,在七個單元之中得分最高到最低依序為為第七單元(負 數)、第五單元(體積、容積與容量)、第四單元(近似值)、第二單元(分 數的除法)、第一單元(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第三單元(四則運 算)、第六單元(數量關係)。

因此研究者建議教師如果想透過擬題活動來引導學生釐清數學概 念、以得分較高的單元比得分較低的單元更適合進行擬題教學活動。得 分較低的單元可能是單元內容及觀念學生不易瞭解,因此較適合進行一 般教學,由教師來進行觀念的講解及課程的引導。以上是回應第一章的 待答問題一。

二、擬題教學的學習過程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總共進行七次的擬題教學,第一階段合作擬題,

第二階段是個別擬題,為了不影響學校原本的課程進度以及為了比較進 行擬題教學和一般教學時,學生在學習過程、班級氣氛方面有何差異,

因此研究者在上學期進行完數學第一冊的一般教學後,在下學期開學 後,每週選擇一節自修課進行第一冊各個單元的擬題教學。

(1)在合作討論方面:學生從一開始不知如何討論而各自為陣的情形,

進入到瞭解小組合作並出現團隊默契,這一點可從每個組別採用了哪位 組員的題目得知,因為很多組別剛開始都是用組長或功課較好的同學的 題目,並沒有真正經過討論,一直到第四次的合作擬題課已經有四個組 別(第一組、第三組、第五組、第六組)是經過討論之後選擇了其它組 員所想出來的題目。

(2)在題目取材方面:學生所想出來的題目,最常使用的名字是任課教 師的綽號、同學的名字、電視劇中的影星、明星、或是政治人物,而題 目中的事件描述也都是與學生周遭生活相關的、有些則是運用時事新聞 或是屬於青春期的男女孩所感興趣的話題。

(3)在評鑑他人的題目方面:學生一開始要評鑑他人的題目,似乎不知 如何給建議,有些人無法發現別人的錯誤,有的人給的建議前後矛盾,

漸漸地學生會針對題目中數據的大小提出討論並試著給予具體的〝數據〞

建議,再來研究者發現,學生會評估題目中的單位量是否合理、題目是 否合乎教師所給定的條件,這顯示學生在評鑑的部分逐漸進步了。

(4)在修正自己題目方面:開始時有學生並不理會同學所給的建議而不 做修正,有些則是看了建議之後有修正題目,但卻修正的更糟,一直到 後來,學生逐漸學習根據同學的建議對原本的題目做出適當的修正。

由以上的結果可知,學生在進行擬題教學課程時,學習到的並非只是解 題,更重要的是如何與同儕進行討論並且加入自己的創意想出一個適合 的數學題目、學習如何解他人的題目並給予建議以及如何修正自己原先 題目中錯誤的地方,這些學習不僅符合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各單元的主

要目標,更重要的是學生達到了「連結」的能力指標,具有察覺、轉化、

解題、溝通、評析的能力(參考表 2-2「83 年版數學課程與九年一貫數 學課程之對照」),以上就是進行擬題教學和一般教學有所不同的地方,

這一點回應了第一章待答問題二。

三、實際教學的發現

在進行第一階段合作擬題教學時,面對第一次的合作擬題,各組學 生的互動多數由組長或功課好的同學來帶領整個擬題的過程,但經過幾 次的練習學生便可以分工合作、共同參與,形成較好的討論氣氛,在各 組中非學習行為人數逐漸降低,透過小組合作可以讓學生增加數學觀念 溝通、釐清的機會,並且經由同儕力量促進低成就學生的注意力與參與 感。從訪問中,得知學生認為自己在這四次的合作擬題課程中,越來越 進步,能夠慢慢加入自己的想法、增加題目的變化性。

等到所有同學都熟悉如何擬題之後,在進入第二階段的個別擬題,

由學生自己獨自完成擬題卷,此時,因為有了先前合作擬題的經驗,大 部分學生都能達成任務,從學生的數學日記中發現,有些同學覺得個別 擬題可以完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出題、可以發揮自己的擬題實力、可以 加入自己的創意,而且自己擬題很有成就感,也有部分同學覺得自己擬 題比較難、沒有同學可以討論、不能相互合作。

簡單來說,合作擬題的優點是可以透過同儕的互動提供討論的機會 促進小組的學習,而個別擬題的優點則是能讓同學激發個人擬題的創意 與實力,增加自我的成就、發現自己在數學觀念上的錯誤。以上是回應 第一章待答問題三。

第二節 建議

本節就未來國中教師在進行擬題教學和未來研究等方面提供建議。

一、在課程設計方面

首先教師在進行擬題教學時應該先挑選觀念較簡單的單元進行擬題 教學,因為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數學學習的方式大部分都是由教師講 解課本的例題之後由學生練習解題,一旦讓學生自行擬題可能有其困難 度,因此教師在進行擬題教學的初期應該選擇比較淺顯易懂的單元讓學 生嘗試自己出題目。其次可以利用模仿法讓學生先熟悉擬題,教師在擬 題素材的設計方面,適合利用模仿法讓學生進行擬題的練習或是透過讓 學生改變題目中的數據、情境讓學生能夠早一點熟悉擬題。再者研究者 建議擬題方式應先進行合作擬題再進入個別擬題方式,因為先進行小組 合作可以讓低成就學生透過同儕互動學習擬題,當面臨個別擬題時才不 置於不知所措。

二、在實際教學方面

在分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異質分組,透過小組合作擬題來 降低非學習行為人數,再設計個別擬題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個人的創意,

除了讓學生擬題之外,可以互相交換解題,並且針對同學所想出來的題 目給予建議,利用評鑑他人的題目來幫助學生釐清自己的數學概念,也 可以讓教師瞭解學生不易懂的觀念並且進行補救教學,最後可以多留一 些作品分享、討論的時間,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分享作品時透過實物 投影機可節省時間、增加效率,而在擬題卷的設計上可加入學生的數學 小日記,從日記中可以瞭解一些老師上課不易發現的事件。

三、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本研究是針對一個班級的個案研究,研究的重點是探討九年一貫課 程新版本(仁林版)數學第一冊的單元國一學生進行擬題教學活動的學 習情形,教學的方式分為二階段,合作擬題和個別擬題,所以未來的研 究可以朝著探究不同版本或不同單元之數學課程在進行擬題教學方面適 切性的實驗研究並針對教學方案的設計、實際融入數學課堂教學的成效

作探討;也可以和學校其他數學科同事合作,進行國一、國二、國三學 生的擬題教學活動,比較不同年段的學生,在擬題教學活動的學習情形 以及擬題能力和解題能力之間的影響。

參考文獻

張春興(民 86)。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民 8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周幸儀、梁淑坤(民 83)。國小四年級乘除法文字題的擬題與解題的初步調 查。載於中華民國第十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401-414)。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印。

林碧珍(民 78)。國小學生數學解題的表現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生(民 85)。一個國小數學教師佈題情境及其對學生解題交互影響之分 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淑坤(民 83)。「擬題」的研究及其在課程的角色。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 概說(低年級)。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彙編。

梁淑坤(民 84)。師範生擬題行為之研究。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的成果報告。

(NSC 83-0111-S-023-007,NSC 84-2511-023-001)

梁淑坤(民 86)。擬題能力之評量:工具之製作。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4-2511- S023-006。

梁淑坤(民 88)。從擬題研究提出數學教學建議。載於高雄市政府公務人力 資源發展中心(編),新典範數學(184-220)。高雄:高市府人發中心編。

陶惠昭(民 87)。從一年級教室看數學教師的佈題。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芳妃(民 87)。合作擬題活動融入國一數學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文鈺(民 85)。擬題教學策略對國小兒童分數概念的解題能力、擬題能力 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孫秀芳(民 86)。國小二年級學生加減法擬題能力之研究。國科會補助大學 生研究專案成果報告(NSC86-2815-C-023-005-H)

楊惠如(民 89)。擬題活動融入國小三年級數學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