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臺灣金融拆款市場的參與機構有不同的借貸差異,本文回顧過去的相關文獻 後,修正 Bech and Klee (2011) 的 Nash 談判議價力模型,並以雙方設限的 Tobit model 來進行實證研究,分析決定臺灣金融拆款市場貸方議價力的因素。

首先,就本文理論模型的設定進行簡述。模型中的均衡利率會分別受到議價 力變數與借貸方破裂點的影響。由於臺灣金融拆款市場並不存在如美國聯邦基金 市場中的 GSE,此種市場交易比例較大的異質參與者,因此市場區隔的情況並 不明顯,本文中的理論模型較為精簡,不存在不同市場的借貸方破裂點,金融拆 款利率直接由準備金付息利率、短期融通利率以及議價力變數所決定。

就實證分析的部分來看,本文研究期間為 2003 年 1 月至 2012 年 5 月的 月資料。首先藉由理論設定的數學式推估出貸方議價力數值,由於估計出的議價 力變數介於 1 到 -1 之間,不符合最初對議價力的假設,故採用雙方設限的 Tobit model 來進行實證分析。解釋變數採用準備金總額、公債附條件利率、金 融機構逾放比率、政策虛擬變數以及準備金集中度變數,最後放入信託投資公司 金融拆款比例與票券金融公司金融拆款比例來分析異質參與者的影響。從全部實 證結果來看,可發現公債附條件利率、政策虛擬變數、金融風暴虛擬變數、以及 信託投資公司拆出比例對貸方議價力有顯著影響。與原先預期比較,準備金集中 度變數並未與預期相同,其餘變數的影響則與預期大致相符。由於信託投資公司 拆出比例在本文研究中的實證結果有一定程度的顯著,故可推論異質參與者對金 融拆款市場還是會有影響。

本文以「高信託投資公司拆出比例」與「低信託投資公司拆出比例」為比較 基礎,進一步分析各解釋變數變動後對金融拆款利率的影響,此部分的圖形分析 將本文的重要結論做了更清晰的描述。從預測出來的金融拆款利率路徑可以觀察 到,準備金總額對數值、公債附條件交易利率及準備金集中度與金融拆款利率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現同向變動的關係,而當金融機構逾放比率上升時,金融拆款利率則呈現反向變 動的關係。

本文的研究是著重在臺灣金融拆款市場,不同金融機構的借貸差異對金融拆 款利率的影響,並期許研究結果能夠對相關貨幣政策有所幫助。未來的研究方 向,可針對其他國家的特色,進一步分析其金融拆款市場是否也存在借貸差異,

並分析是否對金融拆款利率造成影響。舉例來說,南韓規定需提領準備金的金融 機構僅有銀行業,在非銀行業的機構也可參與金融拆款交易的前提下,就可能存 在借貸差異。另外,日本大多的金融機構有參與 BOJ-NET 資金移轉系統,其提 供免息的單日貨幣交易。11

11 BOJ-NET 為日本中央銀行設立,其業務包括銀行間貨幣市場交易、證券交易、結算系統 的清算義務、貨幣政策交易等。參加系統的金融機構中,直接參加者約 300 多家,間接參加者 約 200 多家。

若無參與 BOJ-NET的機構也參與金融拆款交易,可 能存在借貸的差異。最後,歐元的金融拆款交易除了可在歐盟的市場進行交易,

也可以在英國的拆借歐元,故未來也可進一步研究是否形成區隔的市場。另外,

由於本文的研究受到資料限制,僅能做月資料的實證分析,未來我國或其他國有 時間單位更短的資料,可以進一步進行更詳盡的分析。

Bartolini, L., G. Bertola and A. Prati (2001), “Banks’ Reserve Management, 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 Timing of Federal Reserve Intervention,”

,26:4,

51-72。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 29, 2541–2556.

Bartolini, L., S. Hilton and A. Prati (2008), “Money Market Integration,”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 40, 193–213.

Bech, M. L. and E. Klee (2011), “The Mechanics of a Graceful Exit: Interest on Reserves and Segmentation in the Federal Funds Marke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58, 415–431.

Bech, M., E. Klee and V. Stebunovs (2011), “Arbitrage, Liquidity and Exit: The Repo and Federal Funds Market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Mimeo, Federal Reserve Board, January.

Binmore, K., A. Rubinstein and A. Wolinsky (1986), “The Nash Bargaining Solution in Economic Modelling,”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7, 176–188.

Ennis, H. M. and T. Keister (2008), “Understanding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 Economic Quarterly, 235–263.

Furfine, C. H. (1999),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Federal Funds Market,”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 8, 24–44.

Furfine, C. H. (2000), “Interbank Payments and the Daily Federal Funds Rat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46, 535–553.

Furfine, C. H. (2001), “Banks as Monitors of Other Banks: Evidence from the Overnight Federal Funds Market,”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4, 33–57.

Griffiths, M. D. and D. B. Winters (1997), “The Effect of Federal Reserve Accounting Rules on the Equilibrium Level of Overnight Repo Rates,”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24, 815–832.

Papke, L. E. and J. M. Wooldridge (2002), “Econometric Methods for Fractional Response Variable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401(K) Plan Participation Rates,”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11, 619–632.

Thornton, D. L. (2004), “Tests of the Expectations Hypothesis: Resolving the Anomalies when the Short-term Rate is the Federal Funds Rate,”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 29, 2541–255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