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結論

在許多對於經理人或高階經營團隊的研究都顯示,不同的經理人特質的確會影 響到企業的決策過程。而在本研究中,發現在創業投資這個領域中,創投的經理 人年齡都相當年輕,40 歲以下的人數,就已經超過了 76.73%,造成這種現象的 原因可能有兩個,首先是創業投資產業隨著高科技的進步而蓬勃發展,而整個產 業快速成長的情形下,造成創業人才的短缺,故創投業者必須盡快引進新血到這 個產業中,這時最快能夠上手的人才可能是具有高科技產業或金融產業經驗的 人,而這兩大產業的人才的平均年齡,相較於傳統產業都明顯的年輕許多,故因 此造成創業投資產業的人才也相對較年輕。此外,創業投資是一個具有相當大風 險的行業,故創投經理人不能太過於保守,而過去研究也顯示高階經理人較年 輕,會較願意追求高風險且高報酬的事業(Child, 1974 ,Hart & Mellons, 1970),

故較年輕的創業投資經理人可能會較符合整個產業的特性。而在學歷背景上,我 們可以看到 86.05%的創投經理人都擁有碩士以上的學歷,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 來創業投資產業是一個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的產業。以學歷背景來看,目前創業投 資經理人的學歷背景還是以商學背景居多,這可能是因為過去從事投資分析的人 員大多是商學背景出身,不過根據實地的訪談,創投業者表示從事創業投資評估 最好的人才應該是具理工與商學背景的 MBA。

此外從本研究的結果來看,在許多評估準則中創業投資者的各別特質並沒對其 造成太大的影響,造成這個現象的可能原因是,這些評估準則已經是過去學者研 究出來會受到創投經理人重視的準則了,所以一般而言大家的重視程度都不會差 距太大,但也因此,在本研究中創投經理人的某些特質還是對某些評估準則有重 大的影響,像是商學背景會較重視行銷,具理工背景則較不重視財務… 等,更顯 示了在這些評估準則上,創投經理人的特質可能造成在這些認知上還是有很大的 差異的,而在了解這些差異後,可以作為創投經理人衡量自己在做評估分析時是 否會因為過於重視某項準則,而忽略了整體的考量。

先前許多研究曾探討企業經理人個人特質與高階經營團隊之特質對於其行為 及態度之影響,在此將其原理運用於台灣之創投產業,企圖發掘台灣創投經理人 及創投公司本身特質與條件,以及創投經理人本身之投資態度與行為兩者之間的 關連性。經過本研究實證研究結果分析之後發現,創投經理人的投資態度與行為 受到許多因素之影響,而這些因素對於這些行為及態度之影響並不一定如預期之 影響方向,且許多因素彼此之間亦會有彼此干擾或重複解釋的情況,甚至會有某 些隱而不見的變數難以透過操作化加以衡量,以導致研究結果之扭曲。

舉例來說,相較於無產業經驗或金融產業經驗之創投經理人,具有高科技產業背 景之創投經理人對於行銷活動之涉入程度應有顯著之正向影響,然而結果並不顯 著;而創投經理人是否具有商學或理工背景,對於涉入行為的影響仍不顯著。除 此之外尚有許多結果亦呈現不顯著甚至反向之影響,深究此類結果的背後原因,

主要有下列兩點:

首先,台灣創投產業之創投經理人本身特質及背景是否具有多樣化,而這些不 同的背景或經歷的經理人彼此之間是否有根本上的差異,此為值得深究之問題;

其次,投資行為或態度亦可能受到創投經理人及創投公司本身的其他特質及條件 所影響,例如創投公司本身的投資政策、決策方式,以及背後的資金來源,或是 經理人在公司內部的層級高低、或是經理人本身的成就動機或是權力慾望等等。

從許多學者的研究中可以歸納出,創投公司所需具備的能力不外乎市場、財務、

技術、經營能力。然而,若以較宏觀的角度對創投所需的核心能力進行分析,本 研究認為,對於創投公司來說,具備下列兩項專業的能力才是最為重要的:一是 選擇優良投資標的之能力,二是有效的輔導投資標的獲致成功並獲得滿意的報酬 之能力,對於創投公司來說,擁有兩種能力固然最佳,但若無法兼顧時,自然需 要專注於某一種能力的培養。有的創投公司以選股能力著稱,在輔導投資標的上 便不需花費過多的心力,然而這類型公司在投資標的之選擇上也具有某種特色,

包括頗具規模、且組織制度或架構已有較完整的發展,而價格通常也較高;另一 類型的創投公司則以豐富的資源及強大的輔導能力吸引新創公司,所吸引的投資 標的自然有顯著的不同。正因為每個創投公司在策略定位上的不同,因而限制了 創投經理人在投資上的考量及行為。

儘管創投經理人之行為受到許多外在及內在因素影響,導致許多變數並非想像 中之顯著,但仍有某些因素對於投資行為與態度具有全面且關鍵性的影響,例 如,創投公司之成立年資以及創投經理人之年齡越長,創投經理人對於風險偏好 的態度及對於投資標的的積極性通常會越低,而創投經理人在創投產業之年資越 長,對於投資標的便有較積極且願意承擔風險的態度。

創投公司進行投資,最後仍是以獲取滿意的利潤為主要目的,然而,了解經理 人及公司之某些特性與投資行為及態度之相關性,是否代表某種特性的經理人或 公司便較有較高的績效呢?實際上並不盡然,風險偏好程度高,不代表容易獲得 高利潤,而各方面涉入程度高的經理人是否能保證其投資績效較為優良,也難以 定論,俗語說:「愛之適足以害之」,正說明了每個投資標的的條件不同,需要不 同的協助或投資態度。

在此可以運用先前之研究結果加以解釋。學者針對涉入行為之活動類型與績效 進行研究,將創投公司以介入程度高低分為三類:Laissez faire(放任型)、Moderate

(中庸型)、Close tracker(緊迫盯人型)。每種類型的創投公司在採取不同的介 入活動時會對績效造成不同的影響,例如緊迫盯人型的創投公司若過於重視人才 的尋找,會導致績效的下降,但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則有正向相關。而中庸型的 創投公司在管理人才尋找方面也會導致績效的下降,而放任型的創投公司則僅適 合扮演支持性(supportive)的角色,僅需建立一個專業的協助團隊在背後支持 新創企業,若有需要再伸出援手即可。

從上述的立論可看出,創投公司進行管理活動上的涉入是否具有效益,恐怕令 人懷疑。某家創投之總經理以其在台灣創投產業十數年的投資經驗為例,指出:

『以台灣創投公司本身的資源及時間,要協助新創事業的實際運作,恐怕很難,

創投經理人對於該公司的營運狀況就算再了解,也不會比公司內部的員工了 解』;也曾有創投業者提及:『創投公司為新創公司進行管理人才的尋找與更換可 能會導致團隊的完整性及和諧性喪失,可能造成績效的降低』,因此,經理人是 否應進行過多的涉入行為,程度又應該多高,難以出現定論。

然而,不可否認地,創投產業在高科技產業發展歷程上所體現的價值是難以抹 滅的,美國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有相當大的助力是來自於創投資金的注入以 及創投業者對於新創事業的協助,因此,對於涉入行為的效果應該給予正面的肯 定,涉入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是具有價值的。對於創投業者來說,問題並不在於涉 入行為本身正不正確,而是在於進行涉入行為之創投公司是否具有足夠的能力,

其協助能否給予新創公司實質上的幫助,才是問題的重心。這樣的立論也呼應了 前述結論,也證明了:儘管外在之產業趨勢或政策導向對於創投產業具有一定的 影響,但創投公司本身的能力及資源仍主導了其欲採取之投資策略,不同類型之 創投公司只要能夠運用其本身的優勢進行投資行為,自然能夠為自身創造足夠的 價值,也可為國內創投產業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對創業投資公司而言

在本研究的訪問過程中,曾經有創業投資公司的總經理表示,希望將第一線的 評估人員全部必須是具有理工背景的人,因為他認為在作投資評估的過程中看的 懂技術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由本研究中可以發現,不同的投資經理人對於不同投 資評估的準則的重視程度的確不同,尤其是從本研究中顯示,理工背景的創業投 資經理人往往不重視財務能力,而可能的原因是他們對財務分析方式不了解,但 是這往往是很危險的,像之前在網路熱的時候,創投經理人只看到網路所隱含的 潛在市場,故只要有公司能提出創新的網路應用技術,大家就一窩峰的將資金投 入其中,甚至用不實際的本夢比來衡量網路公司的價值,使網路公司即使在沒有 任何收入下大量燒錢,還是會獲得許多創業投資公司的青睞,其實若當時創業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