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頻譜樂派可說是延伸於聲響學派的一個派別,它注重聲音的本質,以聲音最 原始的參數建構音樂,在美學上,這是一種客觀對待聲響的態度。頻譜音樂擁有 以科技輔助的優勢,但它卻不只是冷冰冰毫無情感、純粹來自於科技的產物,因 此,它可說是一門結合科學與美學的音樂藝術。  

分析頻譜音樂的作品,可發現它是極其細緻的。在一個廣闊無邊的聲響當中,

蘊含了許多及其細微的音樂內容,許多小聲音建構成一個大聲響,聲音最初的形 狀以很小的元素開始開展、蔓延,如細胞分裂一般,然而,頻譜音樂在音響上聽 到的是一片融合的整體,仔細剖析樂譜後,才會發現其中蘊藏著驚人的細節與秘 密。  

總結頻譜音樂家的作曲手法,以音色、時間與曲式三個面向整合之,音色方 面,他們以音響生態學的角度處理音程或是噪音的使用,並且關心於音色的整合 的問題,如與正弦音與噪音的整合,另外,對於和諧與不和諧與的思考,他們投 以更開闊的視野面對。時間方面,他們探索時間延伸與壓縮的手法,並在兩個極 端的時間裡尋求可能的音樂語彙,但是,他們更重視時間的感知現象學,以聽眾 的心理因素為優先。而在曲式方面,聲音的自我繁殖特性為建構樂曲的的基本原 則,運用聲響原形來增加記憶與感知層面,並且致力於聲音持續與融合之間的相 互作用,以及聲音的連貫性與不連貫性問題。簡言之,頻譜作曲家更重視心理與 感知的問題,以聲音本質為主軸看待音樂的各個層面,致力於開創全新且豐富的 音樂語彙。

此外,頻譜音樂對於音樂轉化過程十分的謹慎,葛里塞曾在文章中發表他的

看法:在音樂史上,必須有個時間點來探討關於時間的極度膨脹,及如何精準掌 控兩種音響之間的過渡。38正如他所言,頻譜作曲家非常重視不同的聲響區塊之 間的銜接,他們讓聽眾感知聲音從這個區塊「溶」入另一個區塊的感覺,這是由 於即便轉換了段落,還是以聲音的原形在成長,變化,如此將聲音運用至極致的 手法勢值得仔細研究與品味的。

在《時間的漩渦I》當中,筆者以宏觀到微觀的方式去剖析其音樂內容,結 構上它是三個聲響區塊,也是三個時間的區塊,葛里塞以極清晰的思慮設計這三 個段落,雖性格上截然不同卻可窺探出音樂的方向感,例如音樂線條由橫向逐漸 拓展為縱向,音域由集中走向開闊,音色由豐富走向單一、和聲由協和走向不協 和,除此之外,第三部分作曲家刻意置入令人耳目一新的安排,增添音樂的變動 感。  

分析此作品的過程中,筆者見識到葛里塞如何利用簡單元素建構樂曲,在第 一部分中只運用一個聲響動機,但運用反覆,疊加,變形等技巧,使樂曲產生不 斷的變化,無限的延展。因此,根據此作品的分析,筆者創作了《雲層之上》, 臨摹頻譜音樂處理聲音的態度,並且在音色及時間的掌控上加以著墨,試圖接近 與頻譜音樂在時間與心理層面的連結。而循環式的節奏與音高,也是打破筆者多 年來認為音樂應該不斷的轉變,而試圖創造許多元素來添加樂曲豐富性之執迷。

當然,過猶不及是音樂創作過程中必須仔細處理的問題,好的作品除了作品本身 所要表達的意義內涵傳達之外,也應重視樂曲帶給人的聽覺感受與音樂本身表達 情感的特質。

透過對頻譜樂派的理解以及《時間的漩渦I》的研究,筆者更近一部了解聲                                                                                                                

38   Grisey, Gérard. "Did You Say Spectral ", 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Vol.19, part3.(2000):1-3.

 

 

音的本質,也了解到音樂從未是單方面的藝術,透過科技,音樂能創造無限可能,

頻譜樂派作曲家們令人敬佩的特點在於雖然擁有科技的加持,卻也沒有遺忘音樂 觸及人心的重要性,在於音樂研究之路,這是永遠無法抹滅的議題。

   

 

參考書目

【中文專書】

王公誠。《現代錄音技術指南》。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7。

吳粵北。《先鋒派實驗音樂之涅槃》。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1。

高惠宗。《電子音樂理論與實作》。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4。

陳鴻鐸。《利蓋蒂結構思維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

趙菁文。《由文化素材與電子音樂技巧探討我近期的音樂創作》。台北:小雅音樂 出版社,2008。

【外文專書】

Cope, David. Techniques of the contemporary composer.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9.

Stone, Kurt. Music Not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1980

【學術論文】

肖武雄。〈頻譜音樂的組織結構〉。上海音樂學院,2008。

蔡建純。〈頻譜音樂中音色、時值與結構-葛雷西《穿越臨界的四首歌》初探〉。

中央音學院,2011。

錢仁平。〈1/4 作曲技法研究-以五部代表性作品為例〉。上海音樂學院,2010。

嚴福榮。〈潘德列茨基《廣島受難者的輓歌》中音響技法的探尋〉。關渡音樂 學刊,第三期( 2005 年 12 月):149-184。

【期刊文章】

Grisey, Gérard. "Did You Say Spectral ", 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 Vol.19, Part3. (2000): 1-3.

Harvey, Jonathan. "Spectralism." 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 Vol.19, Part3. (2001):

11-14.

 

P. A. Castanet. " Grisey Gérard and the Foliation of time ", 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Vol.19, No.3. (2000): 29-40.

Robert Hasegawa. "Tone Representation and Just Intervals in Contemporary Music ",

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Vol.25, part3. (2006): 263-281.

Robert Hasegawa. "Introduction: ‘Sound for the Sake of Perceptual Insight’ ",

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Vol.27, No.1. (2008): 1-5.

Robert Hasegawa. " Gérard Grisey and the ‘Nature’ of Harmony ", Music Analysis.

(2009): 28/ii-iii

Rhonda Janette Taylor. "Gérard Grisey’s Anubis et Nout: A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Perspective. "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2005.

【網路資源】

章朝盛。〈Gerard Grisey 與頻譜音樂〉。http://www.douban.com/note/215416194/.

摘錄於19 June 2012。

Grisey, Gérard.  "VortexTemporum"  

http://mondayeveningconcerts.org/notes/grisey-vortex.html (accessed 19 June,2012).

Julian Anderson. "Grisey, Gérard" I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http://0-www.oxfordmusiconline.com.opac.lib.ntnu.edu.tw/subscriber/article/gro ve/music/45479 (accessed 19 June, 2012).

Julian Anderson. "Spectral Music" I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http://0-www.oxfordmusiconline.com.opac.lib.ntnu.edu.tw/subscriber/article/gro ve/music/50982 (accessed 19 June, 201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