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與重點產業的關連

6.1 結論

一般人日常生活均與量測標準息息相關而不自覺,如油價高漲時,到 加油站加油對各種油品價格十分敏感,而且經常關切自己實際所購得油 量;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常常發表對各種有機食品或「黑心」商品抽測結果,

經常引來消費者關心、生產者著急、官方機構顏面無光,這些有爭論數據 的標準何在,是誰在維持這些檢驗標準。電子產品外銷歐美各國,因不符 當地國家檢驗規範(如 CE mark),導致整批產品被退貨,製造商蒙受重大損 失,此時國際間協商仲裁的標準為何。這些攸關消費者與產業之安全 (Safety)、健康(Health)、環保(Environment)與貿易(Trade)的議題,均與各經 濟體所維持的量測標準有關,一般也由各經濟體的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 所負責。

國家標準實驗室與台灣其他國家級實驗室如中央研究院、太空計畫室 等,均被賦予特定任務而成立。國家標準實驗室負責建立我國國家計量基 磐或國家量測體系,亦即經由此體系,任何企業、或量測使用者,其使用 量測儀器(不管任何目的或用途)所獲得量測數據(Measurements)均能與國際 公認的SI 單位連結,這就是追溯性(Traceability)的完整。為與其他國家量測 標準接軌,必須經常藉助能力試驗或實驗室比對,確認台灣的量測體系與 世界其他各國相容(Interoperability)。國家標準實驗室的服務是一般性、公益 性(根據度量衡法)、支援性(相對生產製造而言),其服務宗旨與非營利事業 十分神似。然,國家標準實驗室在有限資源之效益最大化的營運上,卻與 一般企業沒有兩樣(雷司,2003;赫茲林格等,2000)。

本論文以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National Metrology Institute)為主題,

探討其對國家整體經濟效益,檢視先進國家標準實驗室面對民營化之經營 策略,考量台灣目前整體現況,應用相關管理理論,研擬適合我國國家度 量衡標準實驗室(National Measurement Laboratory)的企業化經營策略,並討 論初步實證成果。綜整結論可分為全球經營趨勢、經營策略芻議與初步實 證、經營變革初探三部分,茲分別摘述如下。

6.1.1 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之全球經營趨勢

(1)企業化精神導入是全球所有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在面臨經費緊縮共同 現象必須進行的變革。

民營化(Privatization)是近代國營事業必經之路,如同 1990 年代佘契爾

․提供技術諮詢。 (Regional Metrology Organization, RMO)。如北美洲由美國、加拿大與墨西 哥 合 組 的 NORAMET 、 歐 洲 的 EUROMET 、 亞 太 地 區 的 APMP 。 以 NORAMET 為例,美國 NIST 關閉高功率標準系統,鼓勵美國二級實驗室 直接轉送該領域校正能量與品質最佳之加拿大 NRC-NMI。各國 NMI 亦形 成分工競合狀態,以歐盟(European Union)為例,英國 NPL 扮演歐盟光學計 量技術發展中心,而各成員國的NMI 除基本運轉經費外,均需提案向歐盟 申請額外研究經費,類似我國科專與國科會申請競爭機制。

(3)對國家整體貢獻與影響仍是評估國家標準實驗室績效之重大考量。

國家標準實驗室對國家的貢獻主要包含經濟效益(Economic benefit)與 社會公益(Social impact)兩大部分。前者可以嘗試與國家各種經濟指標相連 結(如 GDP);或者基磐建設特有之槓桿放大指標(參見 3.1.2 節)。美國 NIST 甚至成立專責部門(SPEA)研究其對美國的經濟效益(Tassey, 1999),其 BCR(benefit-cost ratio)指標與本文所述槓桿放大指標有異曲同工之妙,且數 字order 若合符節。韓國 KRISS 則委託專業 McKinsey 公司做類似評估。上 述評估報告均承認國家標準實驗室之社會公益價值,但亦均提及數量化的

困難性。 名NBS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於 1980 年代中雷根主政時期,為提 高美國產業整體競爭力,立法(the 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 擴增NBS 以計量提升美國製造能品質的任務(產業計量),並更名為 NIST。 管理與工程技術(如 ISO 17025、ISO 9000、SP 676),國家標準實驗室是全 世界第一個國家量測實驗室率先導入並通過ISO 9000 認證。亦累積標準儀

國土資源探勘(內政部地政司),產品測試驗證(工業局柰米標章),儀器設備 用者結合,意即密切瞭解客戶需求,並提出完整性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

在貼近客戶端方面,國家標準實驗室的經營策略為:

(1) 深入對終端使用者的全方位服務(校正、測試、產品驗證、能力試驗、

實驗室輔導、線上檢測/追溯、參考物質研製、標準內含之計量儀器);

(2) 瞭解並提高對各產業量測價值鏈高附加價值部分的比重(以電子產 品或IC 製造為例,設計、製造端計量價值可能高於成品檢驗、修整);

(3) 以使用者導向(User-oriented)反向驅動國家度量衡標準技術研發管 理流程(以需求導向研發管理,取代昔日技術導向管理)。

(4) 加強同仁在產業知識(Domain knowledge)深度,除提供離線校正技 術,更進一步瞭解產品製程,以檢測技術改善製程品質;甚至以實 驗數據建立評估模型,提升設計階段效率與品質。

在擴大廣度方面,意即擴大新領域與新服務內容向度,掌握產業與技 術發展趨勢,運用新興科技(如 MEMS、奈米技術),開發新的檢測技術與量 測儀器,擴大對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如 FPD、LCD-TV)的加值服務。國家 標準實驗室在橫向廣度的經營策略為:

實為各相關計畫參與人員心態(Mind-set)之除舊佈新。包含政府主管業務人 員、工研院院部主管、國家標準實驗室領導人/主管、實驗室基層人員之心 態調整(楊千,民 88)。

譬如國家標準實驗室原來只負責維護台灣地區最高量測標準,提供標 準器與儀器校正,服務對象以二級實驗室及工廠品管人員為主,從不聞問 這些校正數據如何應用於生產製造、產品設計。另,研發人員以追求趕上 英美國家之先進計量技術為目標,從不在意其研發技術指標是否已遠超國 內產業需求。當十年前國內產業只需要 0.1um 精度尺寸計量需求時,國家 標準實驗室早已研發出準確度達1pm 的穩頻 He-Ne 雷射,可用於精密長度 計量,遠高於當時產業需求 5 個 order,滿足現今半導體製程所需之 90nm 線寬檢測需求仍然綽綽有餘。

當工研院要求所屬各單位以滿足產業需求為導向,並強調知識服務與 技術衍生加值時,各項營運指標接踵而來(如每人年生產力 300 萬;產業服 務營收需等於政府補助研發經費),慣於接受政府經費「供養」的國家標準 實驗室基層主管,開始完全無法適應,帶頭消極抵制,遑論配合宣導政策 與領導同仁;至今仍有組長級同仁耽溺於昔日花錢心態,企業經營行銷與 營收成本觀念十分淡薄。可喜是,經過二年來企業化經營理念導入,及相 關行銷系列課程訓練,配合「蘿蔔」「棍棒」齊下,大部分同仁心態已調整,

並表現於營運目標之達成。CMS-NML FY94 運轉績效已從落後階段逼近全 院平均水準,過去二年績效相對顯著改善。

此外主管單位某些長官視國家標準實驗室為其「禁臠」,不願其接受標 準檢驗局以外經費補助,以免無法掌控,甚至同一局處不同組別,亦迭有 爭功情事。甚有希望國家標準實驗室以例行性校正工作為主,無須培養高 級人力,只強調校正件數之增加,而無視其對國家整體槓桿放大效應,以 管工廠心態來管理研發單位。政府組織再造,精簡人力、強調績效管理是 好事,然無法瞭解各單位與計畫的本質特性,企圖以單一管理辦法加諸國 家標準實驗室運轉,則難求其成效顯著,殊為遺憾。

上節國家標準實驗室的經營策略,是筆者綜整過去二十年來從事國家 度量衡標準經驗,及有幸浸淫交大EMBA 課程,在諸位老師教誨與啟發激 辯下所體悟的愚人之得。在過去兩年做中學及理論、實務交互驗證,也獲 得相對顯著成功,希望再接再厲得能協助國家標準實驗室突破營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