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1 結論

六標準差已在國內外風行了許多年,也有大量的成功案例發表,而DFSS 在六標準 差之後,也逐漸流行與成熟,陸續也有不少成功案例發表。但許多企業在接受六標準差 相關訓練後,仍無法有效運用於本身案例上。本研究希望藉由六標準差設計觀念導入於 產業界,讓理論能適用於實務,且經簡化作法後以實際案例說明其確實可行。

一個好的論述若是透過有系統的推導而成,應具有下列幾個特點:

(1)好的觀點,簡單清晰,深入淺出,連外行人都看得懂。

(2)好的理論,架構清楚,言簡意賅,沒有迂迴繁複的說明。

(3)好的理念,具有洞見的特質,前瞻的視野,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擁有容易執行的方法。

若能跨越領域,成為一通百通的基礎知識暨工具,則是最為可貴。六標準差設計同六標 準差一樣,就是一個很好的程序與論述,有完善的處理事情的邏輯,只要能掌握其精神 並找出適當的品質工具搭配運用,應可發揮良好的成效。

一般在探討六標準差或六標準差設計議題時,常會將思考局限在可達到多少標準差 的統計數字,也有一些說法認為DFSS 至少應達到 5σ 水準,其實 5σ 或 6σ 一詞應不是 目的,而是在整個六標準差或六標準差設計的活動中,真正要關注的是經營顧客心,從 顧客觀點與市場需求去確認關鍵流程的品質要項,正確運用科學方法與品質工具,能有 效解決問題與改進品質,並期望為企業創造利潤及提升市場競爭力。

本論文係以客戶需求較單純且容易解析的ODM 產品為研究探討對象,在選擇適當 的產品開發專案計畫後,以簡捷的手法處理產品設計品質的問題,實施的結果不但能有 效符合客戶需求並順利通過客戶驗證,最後以產品退貨指標YRR 的相對表現來說明 DFSS 確實具有良好的效益。我們還可以用另一個角度說明成效,就是凡通過 TL9000 認證之公司每季要上網申報特定的品質指標數據,M 公司的 YRR 指標經與通訊產業的 其他公司比較後,已位於最佳等極(Best Class)水準,這也足以說明若採用 DFSS 程序可 使公司在相同產業內之相互比較上(Benchmark)有傑出的表現。

DFSS 專案的目標通常著重在長期成果,這點也正是 DFSS 有別於六標準差之處;

DFSS 的工具及方法也都是依此設計的。我們努力透過 DFSS 程序開發的產品,希望能 大幅提升客戶的滿意度,進而協助公司擴大市場占有率,不過這並非一夕之間或幾個單 一專案就可以達到的。所以應以DFSS 邏輯協助架構成公司良好的作業程序,並建議將 產品在設計開發改善過程中所累積的技術,有系統的導入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資料庫中運用,這才能達成公司最終目標及為未來創造持續性的長期 利益。

5.2 未來研究方向

一般所謂成功的專案計畫通常是要符合下列三大要素:a.時程;b.品質;c.成本。本 研究雖已在產品設計開發的品質要素上做了完整的探討與實施方法建議,也具有一定的 成效。但產品設計開發專案計畫若要有巨大的成果,尚需在時程掌握與成本控管上,能 有進一步的探討或整合性最佳化的研究。另外本研究只探討了客戶需求較為單純的 ODM 產品開發,未來若能對 OBM 產品與創新開發設計投入心力研究,應可為企業產 生更高的附加價值。

建議未來DFSS 的研究,最重要的是要先充份抓住客戶的需求,並盡早分配公司可 運用之資源,發展出公司自己的所謂「產品平台」(product platform),透過這個平台,

可讓產品一代一代順利的推出,不但能充份符合客戶與市場需求,並進而提升企業整體 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久米均(Kume, Hitoshi),設計開發的品質管理,張書文譯,中衛發展中心,台北,民 國九十一年。

[2] 格雷.布魯(Greg Brue),羅勃特.朗斯比(Robert Launsby),六標準差設計立即上手,

丁惠民譯,希爾國際出版公司,台北,民國九十三年。

[3] 舒伯.喬賀瑞(Chowdhury, Subir),六標準差設計/打造完美的產品與流程,胡瑋珊譯,

經濟新潮社,台北,民國九十一年。

[4] 舒伯.喬賀瑞(Chowdhury, Subir),我懂了!六標準差/產品和流程設計一次OK!,胡瑋 珊譯,經濟新潮社,台北,民國九十二年。

[5] 喬治.艾克思(George Eckes),實現六標準差的第一本書,蘇朝墩,陳麗妃譯,商周 出版,台北,民國九十一年。

[6] 彼得.潘迪(Pete Pande),賴瑞.賀普(Larry Holpp),六標準差簡單講,樂為良譯,

希爾國際出版公司,台北,民國九十一年。

[7] 柯輝耀,可靠度保証-工程與管理技術之應用,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台北,民國八 十九年。

[8] 環境工程與試驗技術手冊,中山科學研究院品質保證中心,民國八十二年。

[9] 青田保彥,三田昌弘,安藤紫,6 Sigma手法,TQM研究小組譯,先鋒企管發展中心, 台北,民國八十八年。

[10] 葉忠,江慶崇,「產品企劃與研發流程管制」,品質月刊,第39 卷第 4 期,31-38 頁,民國九十二年四月。

[11] 凌遠芳,「六標準差系統模式」,品質月刊,第39 卷第 1 期,26-33 頁,民國九十二 年一月。

[12] 許柏揚,「六個標準差與可靠度工程應用於新產品開發系統之研究」,國立成功大 學,碩士論文,民國90 年。

[13] 張妤慧,「整合六標準差之通用問題管理歷程之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 91 年。

[14] 許光華,何文榮,專案管理-理論與實務,華泰書局,台北,民國八十七年。

[15] John F. Glaccum, Mary-Ann Hirschauer, “Proactive Reliability: Using the Right

Improvement Tools to Grow Reliability in Product Development”, ASQ’s Annual Quality

Congress Proceedings, Milwaukee, pp.151-165, 2002.

[16] Joseph A. De Feo, Zion Bar-EI, “Creating strategic change more efficiently with a new Design for Six Sigma process”, 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 Vol.3, No.1, pp.60-80, 2002.

[17] David Treichler, Ronald Carmichael, Antone Kusmanoff, “Design for Six Sigma: 15

Lessons Learned”, Quality Progress, pp.33-42, 2002.

[18] Albert Johnson, Beth Swisher, “How Six Sigma Improves R&D”,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46, No.2, pp.12-15, 2003.

[19] Christopher Nachtsheim, Bradley Jones, “A Powerful Analytical Tool”, ASQ Six Sigma

Forum Magazine, Vol.2, No.4, pp.30-33, 2003.

[20] Maurice L Berryman, “DFSS and big payoffs”, ASQ Six Sigma Forum Magazine, Vol.2, No.1, pp.23-29, 2002.

[21] T. N. Goh, “A Strategic Assessment of Six Sigma”,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Vol.18, pp.403-410, 2002.

[22] Don Holcomb, “Design for Six Sigma in Technology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Quality Technology, Vol.35, No.4, pp.427-488, 2003.

[23] Charles Ribardo, Theodore T. Allen, “An Alternative Desirability Function for Achieving Six Sigma Quality”,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Vol.19,

pp.227-240, 2003.

[24] Sang Jun Park, Sang Goo Kang, Jin-Yoon Kim, “Improving Reliability Using

Accelerated Life Test”, ASQ’s Annual Quality Congress Proceedings, 58, pp.323-329, 2004.

[25] SR-332, ”Reliability Prediction Procedur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Telcordia

Technologies (Bellcore), 2001.

[26] MIL-HDBK-217F, ”Reliability Prediction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Department of

Defense USA, 1991.

[27] Gerald Hahn, William Q Meeker, Necip Doganaksoy, “Speedier Reliability Analysis”,

Quality Progress, Vol.36, No.6, pp.58-64, 2003.

[28] S.A. McPhilmy, ”An Approach to Accelerated Life Test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Document HNS-16087, Hughes Network Systems, 2002.

[29] V Lakshminarayanan, “Environmental Stress Screening Improves Electronic-design Reliability”, EDN Magazine, Vol.46, No.21, pp.73-79, 2001.

[30] John Van Baren, Brian Macmillan, “Vibration Test Replication of Operating

Environments”, Sound and Vibration, ProQuest Science Journals, Vol.38, No.8, pp.10-14, 2004.

[31] Timothy J.Clark, Success Through Quality, ASQ Quality Press, Milwaukee, Wisconsin, 1999.

[32] K. C. Tan, X. X. Shen, “Integrating Kano’s model in the planning matrix of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Vol.11, No.8, pp.1141-1151, 200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