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ODM 產品開發導入六標準差設計流程之作法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ODM 產品開發導入六標準差設計流程之作法

六標準差設計流程有許多種,本研究採用其中常見的DMADV 程序,並在產品開發 過程中搭配幾種適用的品質工具來提升ODM 產品設計品質,以滿足客戶需求。

DMADV 六標準差設計的主程序在本研究主題範圍的代表意義說明如下:

(1) D 界定(Define):訂定專案目標,找出產品開發案最重要的主題與方向。

(2) M 衡量(Measure):衡量顧客需求與規格要求,將顧客聲音轉換成公司關鍵品質特性 (Critical to Quality,CTQ)。

(3) A 分析(Analyze):分析功能要求,針對關健品質特性分析與提出設計改善要點與步 驟。

(4) D 設計(Design):因應顧客要求開發設計,利用品質工具觀念,協助擇優設計,徹底 地消除或降低潛在不良。

(5) V 驗證(Verify):確保研發品質,藉由驗證測試,證實最佳可行的設計方法,達到顧 客的要求。

我們可將產品設計開發階段與DFSS 流程,再加上適用的品質工具做觀念上的整合,其 關連性如圖3.2 所示。本研究建議的 ODM 產品設計開發作業流程如圖 3.3 所示,詳細 的步驟如下所述:

產品設計開發階段 DFSS 使用的品質工具

概念設計階段

產品設計階段

D M

A

D V

Kano 模式

環境可靠度 驗證試驗 電子元件失效率與

應力分析

產品驗證階段

圖3.2:DFSS 與產品設計開發階段、品質工具關連性概念

ODM 產品設計開發流程 DFSS 程序

步驟1

步驟8

樣品準備與送交客戶驗證

步驟5

步驟6

步驟7

產品環境可靠度驗證測試 產品設計變更

電子零件失效率與應力分析

步驟4

決定關鍵項目與產品設計 Kano 模式分析

步驟3 步驟2

客戶產品需求確認 產品設計開發專案選擇

D

M

A D

V

圖3.3:以 DFSS 為架構的 ODM 產品設計開發作業流程與步驟

步驟 1:產品設計開發專案選擇

在公司內眾多的產品開發專案中,要先選擇那些專案是需要以 DFSS 程序進行的。一 般認為ODM 產品與 OBM 產品是較適合導入 DFSS 程序,但 OBM 與 ODM 在實施方 式上基本上是不同的,不論是在界定客戶需求與選取適用品質工具上都會有所差異。

本研究基於M 公司產品特性,是以 ODM 電子產品為研究對象與範圍,因此在後續 DMADV 程序的分析上都是以 ODM 產品之特性為基本要件。

步驟 2:客戶產品需求確認

由於 M 公司產品主要是屬於工業產品,並非消費性產品,因此在客戶需求分析上,

相對的較為簡單與明確。ODM 工業產品的客戶一般是公司行號,在產品設計開發委 託案上都會詳列明確的產品工程規格需求,不需要透過品質機能展開(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將客戶心聲轉化為設計需求。在此步驟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整蒐集與 確認產品規格需求,一般是透過合約審查與客戶溝通來瞭解與確認最終之客戶需求。

步驟 3:Kano 模式分析

在充份與客戶溝通後,以及考量過去與客戶交易的經驗與市場回饋之資訊,本研究建 議可用Kano 二維品質模式,分析那些需求是必須一定要滿足的,那些需求是客戶期 望能做到的。

在Kano 模式分析中常使用的方法是客戶調查,客戶調查時可使用交叉式問題(Kano’s Paired Question),也就是同一個問題運用兩種方法調查客戶的心理想法,第一個問法 為如果某件事存在時(或某需求獲得滿足時)你的感覺為何? 第二個問法為如果某件事 不存在時(或某需求無法滿足時)你的感覺為何? 透過這種相互交叉式的客戶需求項目 資料蒐集,可幫助我們能準確與深切的瞭解與掌握VOC,並找出產品研發團隊努力的 方向與優先次序。

DFSS 的目的是要從源頭著手,並要能大幅提升客戶滿意,在搭配 Kano 模式分析下,

原則上應以魅力品質(Attractive Quality)項目為首要努力的重點方向,其次為一元品質 (One-Dimensional Quality),至於當然品質(Must-be Quality)則是基本要求。但本研究在 探討ODM 產品時,由於客戶需求大都來自於與客戶合約之規定,較難發掘出具魅力 品質之特性。不過經Kano 模式分析後,有些客戶期望項目仍可歸類於魅力品質,但 是現實面還需要衡量目前整體市場環境條件與供應鏈能力,以及我們是否有足夠資源 與能力去達成。如果屬於外在條件限制,無法靠自己努力完成時,則建議可暫時擱置,

將大部份資源投向重要的一元品質提升。Kano 模式分析能讓我們在有限的資源下作

最適當的分配與努力,以獲取最大的客戶滿意與整體綜效。

步驟 4:決定關鍵項目與產品設計

經 Kano 模式分析後,除了「當然品質」為基本要件外,在魅力品質之 RoHS 與 WEEE 因受限於目前整體供應鏈尚無法充份支援,因此可暫緩施力,不過2006 年 7 月以後 目前這項魅力品質可能將轉為當然品質,成為輸歐產品的基本要求。本研究認為現階 段可將「一元品質」列為關鍵的品質要項(CTQ),也就是產品成敗的重要關鍵。在本 研究的ODM 工業電子產品分析中,產品品質與可靠度被列為此關鍵品質要項,在後 續幾項步驟與程序都是以滿足此品質要項(客戶需求)為目的。

步驟 5:電子零件失效率與應力分析

本研究是採用 Telcordia (Bellcore) SR-332 國際標準規範的數學分析模式,預估產品的 失效率,以提早發掘潛在設計問題,預估結果並能與客戶所要求的可靠度規格比較,

了解目前狀況與目標值的差距,可作為設計改善的參考資料。

使用 SR-332 國際標準規範分析電子零件失效率有下列幾項的假設條件:

-只考慮電子零件的失效率

也就是說本分析是假設產品在焊接與組裝良好且無瑕疵(Defect)的條件下作電子零 件失效率的分析計算。

-所分析的失效率是指產品壯年期的穩態失效率(Steady-State Failure Rate),所使用的 失效率單位為FITs (Failure in Time,the constant failure in 109 operating hours)。

-SR-332 國際標準所提供的基本失效率(Generic Steady-State Failure Rate,λG)是在 90%的信賴水準下已考量各零件間的可能變異。

-如果產品設計工程師未提供零件的溫度、電應力、品質等級資訊,規範建議以40

℃、50%、品質水準(Quality Level) II 來估算零件失效率。

在SR-332 國際標準規範所定義的電子產品失效率數學模式如下:

電子零件失效率(Device Failure Rate) λp = λG πQ πS πT (3.1) 電子產品失效率(Unit Failure Rate) λU = πE

λ

= n

i

Ni 1

ui (3.2)

參數說明:

λG = 電子零件基本失效率(generic failure rate) πQ = 品質因子(quality factor)

πS = 電應力因子(electrical stress factor) πT = 溫度因子(temperature factor) πE = 環境因子(environment facor) Ni = 第i個零件型式的數量

λui = 第i個零件或模組的失效率

從(3.1)式可得知電子零件失效率λp是由λG、πQ、πS與πT等因子所決定,茲將這四種因 子分別說明如下:

(1)基本失效率(λG)

電子零件的基本失效率是由零件屬性(類別)來決定,一般電子零件可分類為積體電 路(IC,Integrated Circuit)、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半導體(Semiconductor)、隨 機存取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光電零件(Opto-Electronic Device)、

電晶體(Transistor)、電阻(Resistor)、電容(Capacitor)、電感(Inductive Device)、連接 器(Connector)、開關(Switch)、繼電器(Relay)與其它雜項零件(Miscellaneous Device) 等。各類別零件分別有其不同的基本失效率,Telcordia公司依據許多電子零件供應 商所提供之資料彙整而成λG對照表,可參見SR-332 國際標準規範之表 7-1,如附錄 一所示。

(2)品質因子(πQ)

電子零件品質等級分成 0、I、II、III 共四個等級,各等級之說明如下:

0 級:指一般商規等級,零件未經製造商或外包商執行批量(Lot-to-Lot)管制與產品 驗證,而且未能有效的依市場回饋資訊執行矯正措施。

I 級:這級也是商規等級,與 0 級類似條件,但要符合 a.確保其零件能與設計製造

程序相符合;b.其可以有效的依市場回饋資訊執行矯正措施。

II 級:除了能滿足等級 I 之 a,b 條件外,還要再加上 c.零件規格要能明確定義其重 要特性(如電性、機械、熱、環境等),與批量管制的允收品質等級(如 AQL,

DPM 等);d.電子零件與其製造商必須經鑑定合格,並名列在合格的零件與製 造商名單內;e.零件製造商執行的批量管制,必須在適當的 AQLs 或 DPMs 管制條件下,以確保品質的一致性。

III 級:除了能滿足等級 I 與等級 II 的 a 至 e 要求外,還要再加上 f.零件族群必須執 行定期的合格資格再鑑定;g.批量管制措施必須包含早夭期的 100%篩選(溫 度循環與預燒);h.使用預燒時,允許的缺陷百分比(Percent Defective

Allowed,PDA)不能超過 2%;i.電子零件與其製造商應實施可靠度持續改善 計畫。

各品質等級的πQ值對照表如表3.1 所示。

表3.1:電子零件品質等級的πQ

品質等級 πQ

0 6.0 I 3.0 II 1.0 III 0.9

(3)電應力因子(πS)

電應力因子πS的推導算式如下:

πS = em(p1-p0) (3.3) p1:操作應力百分比

p0:參考應力(50%)

m:適合參數,電應力曲線 A∼K 所對應的 m 參數值如表 3.2 所示。

表3.2:電應力 m 參數值對照表

曲線 A B C D E F G H I J K

m 0.006 0.009 0.013 0.019 0.024 0.029 0.035 0.041 0.046 0.059 0.006

依據(3.3)式與表 3.2 的m值推導出電應力因子πS在不同百分比時各曲線的對應值如

表3.4:各主要電子零件電應力的應用指引

零件類別 電應力計算模式

電容 直流電壓和交流的峰值電壓的總和/額定電壓

固定電阻 應用功率/額定功率

可變電阻 V2in/總電阻/額定功率

繼電器、開關 接觸電流/額定電流(跟據負載的型式,如電阻、電感、燈泡)

一般用途的二極體 平均順向電流/額定順向電流

積納(zener)二極體 實際的積納電流或功率/額定的積納電流或功率

變容器 實際的耗散功率/額定功率

電晶體 耗散功率/額定功率

如果電子零件應用兩種電應力因子時,則取這兩種電應力因子的乘積

(4)溫度因子(πT)

溫度因子πT的推導算式如下:

T k

1 1 0 1 T Ea

πT = e (3.4)

T0 = 參考溫度(°k) = 40 + 273 T1 = 操作溫度(℃) + 273 Ea = 活化能

k = Boltzman常數 = 8.62×10-5

各溫度應力曲線所對應的活化能數值如表3.5 所示。依據(3.4)式與表 3.5 推導出溫 度因子πT在不同操作環境溫度下各曲線的對應值如表3.6 所示。

表3.5:各溫度應力曲線所對應的活化能數值

曲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Ea 0.05 0.10 0.15 0.22 0.28 0.35 0.40 0.45 0.56 0.70

表3.6:溫度因子πT在不同操作環境溫度下各曲線的對應值

(5)環境因子(πE)

環境因子πE依據各環境條件可分成五類,詳如表3.7 所示。

表3.7:各環境條件下的環境因子πE

環境 符號 πE值 環境條件說明

地面,固定,有空調 GB 1.0 在幾乎沒有應力的狀態下擁有最佳的工程操作與

維修條件。一般適用於中央控制室、具有環控的儲 藏室、具環控的遮蔽室等。

地面,固定,無空調 GF 2.0 會受到振動、衝擊、溫度與氣壓變化影響之地點。

地面,機動 (安裝於車輛上或攜帶式)

GM 6.0 比GF的環境條件嚴苛,一般適用於行動電話、可攜 帶式的儀器設備。

商用航空 AC 10 在壓力、溫度、振動、衝擊的環境條件比GM嚴苛,

商用航空 AC 10 在壓力、溫度、振動、衝擊的環境條件比GM嚴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