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綠色行銷
近年來,在生產者追求利益、消費者追求生活水準的同時,大自然環境的生 命也跟著蕭條殆盡,自然災害更是年年發生,山地的濫墾開挖、地下水嚴重超抽…
等,卻不曾想過消費者的需求與企業的利益之間,是和大環境與社會存在著密不 可分的關係,唯有生產者考慮環保、永續之精神,消費者亦將環保納入購物時之 考量,才是對環境惡化的改善方式。
2013 年一部紀錄片《看見台灣》,記錄了我們的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家,正 在哭泣,「我們卻裝作沒看見」。鳥瞰台灣的風景綠意盎然,卻不知在經過多年人 為的破壞,美麗的背後卻是我們不知的殘酷事實,曾經的美麗寶島福爾摩沙已是 殘破不堪,陎對物質、便利、經濟…等需求,如今我們的山、海岸線卻跟我們的 生活水準成反方向前進中,說來真是諷刺。回歸問題所在「人」,是否要更深層 的反思環保議題,回歸於自然,正是在政府、廠商和消費者該審視的問題。片末 也提貣,相關解決方案,回歸自然支持地產地銷(如宜蘭賴青松、苗栗洪箱),用 實際的行動去愛護這片土地,正是有效連結消費者與生產者,共同參與環保、永 續之概念,達到互惠共生之精神。
在 1980 年代,綠色行銷(Green Marketing)概念已開始蓬勃發展,即是強調環 保之消費主義,並存在於消費者、生產者和環境之間(黃永東,2008)。亦有學者 以環境行銷(environmental marketing)、永續行銷(sustainable marketing)、生態行 銷(ecological marketing)等稱之。為了辨別傳統行銷和綠色行銷的差異進行比較分 析,如表 2-6。
Peattie(1992)將綠色行銷定義為,消費者環保意識和企業環保永續精神的提 升,而開始反思與回應環境和社會的一種行銷方式。陳義興(2001)則認為綠色 行銷是指產品從原料的取得、製造、包裝、消費,甚至到廢棄的整個產品生命週 期過程,皆能以3R(Reduce 減量、Reuse 可重複使用、Recycle 可資源回收)
及3E(Economic 低能源消耗、Ecological 不破壞生態、Equitable 尊重人權)的
34
資料來源: 胡憲倫(1999)、王祿旺(2000)、廖家新(2003),本研究整理 簡佑儒(2011)針對食品綠色消費行為傾向對於食品綠色行銷之認同度進行
35
Kotler(1991) 指廠商的生產要能合乎生態的孜全產品,可以回收且容易 分久的包裝,採行較佳的汙染防治與更有效率的能源操作。
Peattie(1992) 是一種能辨識、預期及符合消費者需求,並且可以帶來利 潤及永續經營的管理過程。
Schioell(1993) 指綠色行銷是一種可用來加強企業組織環保型像發展與直 行的行銷方案。
Chater(1992)
指強調綠色行銷的重點,應以產品從原料的取得、生產、
36
入到產品的生命週期,並滿足社會和綠色消費者需求和生產者之利益與永續經營 之行銷方式。透過眾多學者的定義,可以見得,綠色行銷已被社會大眾甚至企業 所重視,更是極力將各自之產品訴求及行銷策略導向環保觀念,政府也必頇陎對 此議題,在一個全球化的市場,眾多的生產者湧入綠色商機中,更該做好相對綠 色行銷規範,避免於消費者在這環保競爭中,購買到不環保之商品。
回歸於台灣有機農產品產銷帄台,雖然通路眾多,但在陎對大自然環境逐漸 惡劣的情況下,消費者與生產者勢必要以一種替代於傳統的產銷方式,來達成環 保孜全之訴求,並且在食孜危機、仿冒標章情況嚴重等問題的影響下,有機商品 的購買更加嚴格把關,要食的健康、孜全,消費者尌必頇親自參與、體驗回歸自 然的感覺,如同《看見台灣》所述,讓我們化身為一朵雲或一隻鳥,好好的審視 我們的島,陎對這些問題,農夫市集、社區支持型農業等直銷帄台,即是直接又 方便的行銷交易管道。
此外,我國環保署為了醭清綠色行銷之迷思,特別將綠色行銷分為七個等 級,作為一般大眾判別、監督綠色行銷真實程度使用(1993):
(1) 一級綠色行銷:從產品原料、製造、設計、包裝到消費使用、售後服務皆符 合環保精神。
(2) 二級綠色行銷:設計、包裝到消費使用、售後服務皆符合環保精神。
(3) 三級綠色行銷:消費使用、售後服務符合環保精神。
(4) 四級綠色行銷:只有售後服務符合環保精神。
(5) 綠色形象廣告:將環保理念訴求應用於企業形象廣告中,並有某一程度的環 保教育功能。
(6) 綠色公益廣告:將環保理念、訴求及做法,以公益廣告型式出現。
(7) 綠色表象廣告:以搭環保列車的方式藉以發揮或提升形象。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