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維持研究品質的方法

一、 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

實務經驗部分,筆者自 2004 年 4 月進入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任職至 今已逾八年的時間,除深入熟悉該中心於華語教學及行政推廣相關業務外,

期間多次與慈濟海外學校(印尼、泰國、美國)及人文學校(美國、澳洲、加 拿大等)有過業務合作及交流經驗,對於慈濟教育志業內部運作方式有一定 程度的了解。

理論知識部分,筆者自 2008 年 9 月至 2010 年 6 月以留職停薪方式進 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進修,透過學 校開設的各類課程,學習海外華人及華語文教學各項理論知識,如僑民教 育、僑校經營與行政、華語文教材教法分析、跨國主義、區域華人研究、華 人社會與文化等,彌補實務面外理論知識的不足。

2010 年 3 月至 9 月,筆者參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信 世昌教授所主持之國科會計畫--「針對美國華譯之華語教學語師資培訓研 究」之師資培訓課程,並前往美國加州智慧中文學校實習,實習結束便直接 前往美國加州七所慈濟人文學校進行田野調查,此行程大大提升筆者於美國 華語教學的實務經驗,增強撰寫時的說服力與可信度。

研究期間,筆者身兼多重研究者角色,不論在研究前、研究初期、研 究中期及研究後期皆扮演著參與觀察的外部角色並進行深入訪談及互動,同 時也兼任內部角色參與部分活動及師訓課程。返台回到工作崗位後,亦持續 關注美國加州七所慈濟人文學校相關訊息及其發展近況,並與當地決策者、

華語教師、行政人員保持互動,以求訊息的持續交流,並期盼開展更多合作 的可能性。

第二章 研究方法

二、 同儕檢核

同儕檢驗(peer examination)主要指研究者語沒有利害關係的同儕團 體進行一種平行、橫向分析,由同儕提出與研究內容相關、具探索性的問題,

以釐清研究過程中的盲點與困難(Lincoln & Guba, 1985)。而同儕又可分為兩 種群體:

3. 分析者(analyst)三角測定:請多個研究人員重新審查研究發現。

4. 理論-觀點(theory-perspective)三角測定:使用多個觀點和理論去銓 釋資料。

本研究就研究者的觀點,協同個案研究中經營者的觀點、行政人員的 觀點、華語教師的觀點、家長的觀點、學生的觀點,加以交叉檢核驗證,以 求資料的正確與完整性,同時確保論文的品質。

圖二-2 本研究三角檢測法使用情形

文獻探討與 相關理論基礎 (海外華人研究、

華語文教育理論)

資料蒐集 (參與觀察、

深入訪談)

資料驗證 及研究可信度

(研究者背景

、同儕檢驗) 研究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