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網路成癮

二十世紀末葉以降,網際網路逐漸普及化,網路使用人口逐年攀升,隨者網 路取得更加方便,以及行動裝置的便利,個人使用網路的時數日漸增長。網路使

20

得資訊傳播更為迅速、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卻也誘使人流連忘返,產生沈迷的現 象。Goldberg 於 1995 年提出「網路成癮」(intemet addiction)一詞來描述此現象,

網路成癮屬於科技成癮(technology addiction)的一種,又稱「衝動型網路使用」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CIU)、有問題的網路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PIU)或自我紊亂症(iDisorder)等(Goldberg, 1996)。意指人們沈溺於使用網路,

在生理上與心理上皆產生對上網的依賴,造成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且難以控制 想再度使用的慾望,想增加上網時數的張力、忍耐、克制以及退縮等現象(周榮、

周倩,1997)。

學者起初以「疾病的病態性觀點」看待過度使用網路的現象,認為網路成癮 如同酒癮、毒癮等物質依賴,亦有衝動控制疾患之說。但隨後相關研究相繼出現,

疾病觀備受質疑,而有「適應的非病態性觀點」,非疾病態性論者稱過度使用網 路為「頻繁的網路使用」、「過度的網路使用」等去疾病化的用詞。(許韶玲、施 香如,2013)以下以病態性觀點與非病態性觀點分別探討之:

一、疾病的病態性觀點

文獻上常提到物質成癮與行為成癮兩種類型的病態型網路成癮。早期認為網 路成癮具「成癮症(addictive disorders)」的主要行為特徵,成癮通常指較嚴重的 物質使用障礙症,常有耐受性(tolerance)與戒斷症狀(withdrawal)兩項症狀,

耐受性為需使用更多物質,方能達到想要的效果;或若使用同樣劑量的物質,藥 效明顯降低。戒斷症狀則是一旦減少或停止使用該物質,便會產生負向的生理或 心理反應(張本勝等人譯,2018)。由於網路成癮者沈溺於使用網路,減少上網 時,便會焦躁不安,會持續渴求上網等類似酒癮、賭癮的反應,因此學者藉由成 癮症的標準,來推論網路成癮的可能症狀或病理成因,並暫借或修改物質成癮的 標準來診斷成癮現象(陳淑惠等人,2003;Young, 1996)。

支持行為成癮觀點的學者認為網路成癮類似於賭博行為。網路成癮包含人與

21

機器互動的過程,並非化學依賴的成癮,且符合以下行為成癮的診斷標準:顯著 性、耐受性、退縮、情緒調節、衝突、復發(Griffiths, 1995, 2000),加上網路成 癮是重複、增加生活問題或生理疾病的行為模式,故網路成癮屬行為成癮

(Brenner, 1997)。據此,學者將網路成癮為行為成癮疾患定義為:無法控制自己 使用網路,而形成心理、學校、工作及社交上的困境;因心理依賴網路而持續增 加網路的相關活動。離線時,出現不悅感受和否認自我的行為。(Czincz &

Hechanova, 2009)

Goldberg(1996)與 Young(1998)皆以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esk Reference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DSM)的成癮症診斷標準為基礎,來提出網路成癮症狀。

以下整理兩位學者的建議性診斷標準:

(一)耐受性:需要越來越長的上網時間,始能有相等的滿足程度,且不願延長 離線時間。離線後,一直想起網路上的活動。

(二)戒斷性:離線後出現情緒化、憂鬱或煩躁不安等戒斷反應。若突然被迫離 線,容易產生情緒低落、生氣等受挫的情緒。

(三)強迫性:上網時間及頻率遠超於原本預期的時間。

(四)失控性: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或未能減少上網。

(五)牽拖性:花費許多時間在網路活動上,藉由上網來擺脫情緒困擾或逃避各 種問題。

(六)獨占性:因過長的上網時數而大幅改變生活型態、忽略健康、逃避重要活 動、減少或放棄重要的社交、娛樂和工作。

(七)減損性:無視於上網造成花費過多,或危害個人的重要人際關係、職業、

教育機會,仍然持續上網。

Young(1999)依網路的使用方式,把網路成癮區分成五大類型,這些的成 癮強度不一,成癮行為可能橫跨兩類以上,他們分別為:(1)網路關係成癮:沉 迷於相關的人際關係網路活動中。(2)網路性成癮:沉迷於與性有關的網頁或網 路上的情色活動。(3)網路強迫行為:沉迷於網路賭博、網路遊戲、網路購物與

22

交易。(4)網路資訊超載:沉迷於蒐集與搜尋網路資訊的活動。(5)網路操作成 癮:沉迷於探索與網路相關的電腦操作與功能使用的活動。

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

在 1996 年提出網路成癮現象後,國內學者陸續展開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

最早追溯至周榮、周倩(1997)以上癮及電腦上癮的角度出發,分析國內網路成 癮的現象。隨後陳淑惠(1998、1999)從心理與行為方面探究網路成癮,並發展 中文網路成癮量表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CIAS),分析網路成癮者可 能會面臨耐受性、強迫性上網、戒斷反應三個核心症狀,及人際與健康、時間管 理的相關問題。陳淑惠等人(2003)觀察臨床個案及網路成癮者的焦點訪談結果,

並進一步綜合 DSM-IV 的成癮症診斷標準,解釋網路成癮核心症狀(core symptoms of internet addiction)包含(1)網路成癮耐受性(toler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隨者使用網路的經驗增加,個體需要瀏覽更多的網頁內容或更長的上 網時數,方能達到相當於原先上網所得到的滿足程度;(2)強迫性上網行為

(compulsive internet use):無法控制自身的上網渴望及衝動。每當看到或想到電 腦時,會產生上網的慾望或衝動;上網後便停不下來;使用電腦或是上網時,精 神較好;渴望有更多時間上網;(3)網路退隱反應(withdrawl from internet addiction):若突然被迫離現,易產生受挫的情緒反應,如:生氣、空虛感、情緒 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

二、非病態性觀點

病態型觀點有令人詬病之處,例:診斷指標的重疊、無法解釋其獨立的病因、

未能找到有效的方法,以致無法突顯診斷類別的意義。(許韶玲、施香如,2013)

是故適應的非病態性觀點從使用者的經驗探究,將過度使用網路稱為「有問題的 網路使用」,認為網路是使用者藉以逃避現實或情緒困擾的空間、提供心理疾病 患者陳述症狀或病態的平台、增進人際互動或提升心靈的媒介(許韶玲、施香如,

23

2013;Aboujaoude, Koran, Gamel, Large, & Serpe, 2006)。Suler(1996)以精神 分析取向來解釋網路成癮,他主張網路成癮可追溯到孩童時期的經驗,可能是創 傷或人際關係發展的困難。並假設網路成癮有社會型與非社會型。社會型成癮者 通常使用網路進行人際互動,因虛擬的人際關係不需真實的呈現自己,卻又可以 與社會連接,能滿足被關懷的需求 Suler(2004)。此外,個體若無法在現實世界 建立正常的人際與親密關係,便會轉往網路尋求、彌補現實世界中缺少的歸屬感。

非社會型成癮者則是藉由沈溺於電玩、搜集或探索資訊來逃避生活的不足,這些 不足可能包含自我認同、自尊及自我價值。

「有問題的網路使用」診斷聚焦於對個人的負面影響。Aboujaoude 等人結 合訪談與衝動控制疾患、強迫疾患、物質依賴等診斷標準,歸納出可能的 診斷標準:(1)曾試著減少使用網路卻失敗;(2)上網時間遠超於預期的 時間;(3)造成人際關係的障礙;(4)離線時,一直想上網。Shapira, Goldsmith, Keck, Khosla, & McElroy(2000)據此提出廣泛性的診斷準則:(1)無法控制自 己上網或常超時上網(2)明顯造成心理、學業、社交、財務或工作上的損傷(3)

並非在輕度躁症或躁症發作的期間使用網路。

非病態性論者多以心理層面探討網路成癮情形,陶然、應力、岳曉東、郝向 宏(2007)提出了關於網路成癮的生理層面因素,個體若反覆使用網路,等於持 續地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因而引起神經的內分泌紊亂,進而造成身體、精神症狀、

耐受性、戒斷反應與社會功能活動受損。行為學派則認為網路能滿足使用者的新 鮮感及好奇心,又能同時滿足蒐集資訊、玩線上遊戲、結交朋友等需求,這些正 面的回應相當於增強物,可能增加了網路使用頻率。隨後的研究著重於由成癮者 的依附關係、人格特質、生活習性等方面探討造成網路成癮的原因。國內學者發 現焦慮型依附者、神經質、人際互動不佳者的成癮傾向較高(林旻沛、丁建谷、

賴雅純、柯慧貞,2005),以下就網路成癮相關成因探討之。

24

三、網路成癮因素

網路提供無國界的平台,人們透過網路搜尋各地的新聞、圖片、影片、交友、

玩遊戲等,可滿足人們的好奇心與新鮮感,也能滿足搜集資訊、結識與聯繫朋友、

玩線上遊戲等增加正向情緒之需求(施香如,1999)。因網路成癮與解憂快感、

人際間互動的快感有顯著相關(周榮、周倩,1997),以行為學派的觀點來看,

網路使用相當於增加個人正向情緒的增強物,致使網路成癮的因素包含:間歇增 強與連續增強(有時需努力很久才能得到滿足,有時立即就可滿足)、同步空間 的即時回饋、匿名化身為不同角色,能達到成就與快樂、色情、暴力等刺激感官 的畫面,令人想上網、逃避現實、滿足在現實世界難以達到的需求,例如歸屬感、

成就感、虛擬名聲等,這些如同提供獎賞,個體可能因得到這些獎賞而加強使用 網路的行為(王智弘,2008;陳瑛琪,2013)。

網路有解憂、讓使用者逃避現實的特性,對有憂鬱傾向或家庭不彰的青少年 而言,網路比毒品等非法物質,還要無害且可得的紓壓管道。憂鬱情緒、低自尊、

易焦慮、不善交際、現實中與他人的互動較退縮者,為分散憂鬱的感知及調節負 向情緒,以減輕心理狀態的不適,逃避不悅的情境(張月馨、林旻沛、洪福源、

胡薇瑄、吳詠葳,2017;Anderson, 1999; Petrie & Gunn, 1998)。家庭問題與憂鬱 情緒有正相關,在家庭功能不彰、衝突多、過度情感涉入的家庭裡,青少年憂鬱 情緒越高,他們轉以使用網路來逃避家庭生活的困擾、舒緩在家庭面臨的壓力,

胡薇瑄、吳詠葳,2017;Anderson, 1999; Petrie & Gunn, 1998)。家庭問題與憂鬱 情緒有正相關,在家庭功能不彰、衝突多、過度情感涉入的家庭裡,青少年憂鬱 情緒越高,他們轉以使用網路來逃避家庭生活的困擾、舒緩在家庭面臨的壓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