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技想像傾向量表之發展及其與恆毅力、網路成癮之關聯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科技想像傾向量表之發展及其與恆毅力、網路成癮之關聯研究"

Copied!
1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雨霖. 博士. 科技想像傾向量表之發展及其與 恆毅力、網路成癮之關聯研究. 研究生:林銘慧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六月.

(2) 致謝辭 韶光荏苒,轉瞬間已是夏日蟬鳴的季節,也是研究所生涯畫下句點的時節。 在師大心輔所的三年,是求學生涯中最快樂也最充實的三年,師大教授們開設的 課程,讓我學習到豐富的知識,奠定論文的背景知識。這些日子,由衷感謝指導 教授張雨霖博士悉心指導。我從英語教學跨進教育心理領域,學科基礎不夠扎實, 雨霖老師深入淺出的教導,甚至在假日幫我們補強統計、軟體操作的技能,使我 在統計應用上獲益良多。本論文的完成,除了感謝雨霖老師全力協助外,尚須感 謝科技部計畫 105-2511-S-003-050-MY3 補助支持。 本論文使用問卷調查法,感謝吳清麟教授、邱發忠教授、洪素蘋教授、莊雅 婷教授、黃博聖教授、指導教授以及高中學長簡廷因教授、好友吳海銘、盧佳宜 協助發放問卷,使我得以蒐集足夠的資料。資料的分析要感謝陳謐穎大哥耐心指 導,幫助我順利進行因素分析。感謝邱發忠教授及陳學志教授百忙之中抽空擔任 口試委員,在論文撰寫、統計等方面給予實質建議,一場口試讓我收穫滿滿,不 僅讓我學到諸多論文寫作技巧,也使得論文內容更臻完善。 做論文的過程中,謝謝 636 研究室的成員協助問卷資料的整理。一路上有沛 蓉、映璇一起相互扶持、幫忙與提醒,讓我寫論文的過程不會孤單寂寞覺得冷, 有你們在,心理便安心、踏實許多。這段時間,謝謝竹北國小的校長、主任、老 師們鼓勵我完成學業,並協助我排課、調課,讓我順利修完研究所的課程。 感謝家人全力支持、鼓勵我就讀研究所,父母在我買房又要付學費的經濟壓 力下,支援我學費。父母及公婆體諒我課業繁忙無法常回家,也不給我生小孩的 壓力。謝謝貓咪圈圈圓圓長得那麼可愛,能舒緩我煩躁的心情。最後要感謝我的 摯愛禹舜,考量我要開長途上課,買了安全性和價格較高的車給我開,在我寫論 文期間,不但包辦許多家事、提供論文寫作的建議,還時常嗆我、唱衰我、盯我 論文進度,激發我寫完論文的潛能。 2019.06.22 於竹北 i.

(3) ii.

(4)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於發展「科技想像傾向量表」,並探討科技想像傾向、恆毅力 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科技想像傾向量表」 、 「恆毅 力量表」 (Duckworth & Quinn, 2009) ,以及「網路成癮量表」 (陳淑惠、翁儷禎、 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科技想像傾向量表之預試以 301 名大專院校 學生為研究參與者,正式研究則以 326 位大專院校學生為參與者。本研究以描述 統計、相關係數分析、信度分析、t 檢定等進行預試項目分析;正式研究以驗證 性因素分析瞭解科技想像傾向量表之信效度;以 Pearson 相關分析、階層迴歸分 析、拔靴法來考驗研究假設。研究結果如下:一、研究者以「科技想像傾向」之 構念自編量表,六個測量面向包含「超越現實」 、 「創新改造」 、 「感質表徵」 、 「驗 證評估」、「正向喜好」和「功能價值」。信度與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本量表有良 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建構效度與效標關聯效度,可評量大學生的科技想像傾向。 二、科技想像傾向與恆毅力、網路成癮呈顯著正相關;恆毅力與網路成癮呈顯著 負相關。恆毅力對科技想像傾向與網路成癮之關係有調節效果,當恆毅力高時, 科技想像傾向與網路成癮程度的相關較低;恆毅力低時,科技想像傾向與網路成 癮程度的正相關較高。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提供後續研究參 考。. 關鍵字:恆毅力、科技、想像、網路成癮. iii.

(5) iv.

(6) Developing the Scale of Technology Imagination Dispositi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Grit and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Ming Huei Lin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 Scale of Technology Imagination Disposition, and investigate its correlation with grit and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In this study, the pretest participants were 301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item analysis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arson correlation,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t-test. After analyzing and editing the pretest, the formal scale was confirmed. The formal scale, Grit Scale (Duckworth & Quinn, 2009) and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hen, Weng, Su, Wu, & Yang, 2003) were the questionnaires of the present study, which participants of were 326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analyzed by EFA; research hypothesis, Correlation and Bootstrap.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 1. The six factors of technology imagination disposition are: beyond reality, creativity, qualia representation, evaluation, positive emotion, and function value. The reliability and EFA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ale of technology imagination disposition is good in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s, construct validity and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Hence, it can evaluate the technology imagination of collage students. 2. Technology imagination disposition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grit and internet addiction; while grit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Moreover, grit as a moderator of technology imagination disposit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That is, the higher the grit score is, the lower the internet addiction score is. However, if the grit score is low, the higher the technology imagination disposition score is, the higher the internet addiction score i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v.

(7) KEYWORDS: Grit, Imagination, Internet Addiction, Technology.. vi.

(8) 目錄 致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錄..............................................................................................................................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科技想像傾向 ........................................................................................ 7 第二節 網路成癮 .............................................................................................. 19 第三節 恆毅力 .................................................................................................. 25 第四節 科技想像傾向、網路成癮與恆毅力之關聯 ...................................... 31 第三章. 科技想像傾向量表的編製.......................................................................... 37. 第一節 預試量表發展 ...................................................................................... 37 第二節 正式量表施測與信效度研究 .............................................................. 44 第四章. 科技想像傾向、恆毅力與網路成癮之關聯..............................................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5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6 第四節 實施程序與資料分析 .......................................................................... 61 vii.

(9)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各研究變項的描述統計 ...................................................................... 63 第二節 科技想像傾向、恆毅力與網路成癮之關係 ...................................... 65 第三節 恆毅力之調節效果分析 ...................................................................... 6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研究結果討論 ...................................................................................... 7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76 參考文獻...................................................................................................................... 79 中文部份.............................................................................................................. 79 英文部份.............................................................................................................. 83 附錄.............................................................................................................................. 93 附錄一:科技想像傾向量表(預試用).......................................................... 93 附錄二:正式研究問卷...................................................................................... 97 附錄三:網路成癮量表使用同意書................................................................ 101. viii.

(10) 表目錄 表 3-1. 預試抽樣人數與有效樣本人數表 ............................................................... 39. 表 3-2. 「科技想像傾向」預試項目分析結果 ....................................................... 40. 表 3-3. 科技想像傾向量表預試之因素分析結果 ................................................... 43. 表 3-4. 正式施測有效樣本人數 ............................................................................... 45. 表 3-5. 效標關聯效度施測有效樣本人數 ............................................................... 46. 表 3-6. 科技傾向量表 Cronbach’s α 係數值 ........................................................... 48. 表 3-7. 科技想像傾向各向度與題項參數估計表 ................................................... 49. 表 3-8. 科技想像傾向量表六因子斜交模型適配性結果 ....................................... 51. 表 3-9. 科技想像傾向各分量表與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各分測驗之相關矩陣 ....... 53. 表 3-10 科技想像傾向各分量表與威廉斯創造傾向各分量表之相關矩陣 ........... 53 表 3-11 科技想像傾向各分量表與 STEAM 傾向各分量表之相關矩陣 ................ 53 表 4-1. 正式研究問卷有效樣本人數 ....................................................................... 56. 表 5-1. 各研究變項得分情形 ................................................................................... 63. 表 5-2. 科技想像傾向、恆毅力與網路成癮之信度與因素相關分析 ................... 66. 表 5-3. 科技想像傾向、恆毅力對網路成癮階層迴歸分析 ................................... 68. 表 5-4. 科技想像傾向與恆毅力效果顯著區域表 ................................................... 69. 表 5-5. 恆毅力高低分組與科技想像高低分組之網路成癮得分 ........................... 69. ix.

(11) x.

(12) 圖目錄 圖 3-1. 科技想像傾向架構圖 ................................................................................... 37. 圖 3-2. 六因子斜交模型適配性圖 ........................................................................... 51. 圖 4-1. 研究架構圖 ................................................................................................... 55. 圖 5-1. 恆毅力高低分組與科技想像高低分組之網路成癮得分圖表 ................... 70. xi.

(13) xii.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科技想像傾向之構念及測量有待探究 二十世紀以來,人類生活迅速變遷,以電話為例,從單一通話功能的有線電 話到可隨身攜帶的手機,再到現今可解決人類大小事的智慧型手機,如此大的科 技轉變,與近代科學的發展息息相關(余鑑,2003)。而想像力是科學的研究重 要功臣,創造與發明始於豐富的想像力,人們運用想像力,經由不斷的思考、嘗 試,發現許多科學理論,以及創造改進生活的科技(王佳琪、鄭英耀、何曉琪, 2016;Wang, Ho, Wu, & Cheng, 2014)。對近代極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亦認同想 像力對科學發展的重要性,費曼認為科學研究需想像未存在的事物,想像的內容 不但要創新,還須符合觀察到的細節;愛因斯坦認為科學的進步需要創造性的想 像力。由此可知,科學和技術的進步,是人類將想像組合精進,再具體描繪而產 出的成果(賈馥茗,1970)。 科技的發展對國家的經濟、國力有重大的影響,而想像力與創造力主導現今 科技與文化的轉變(McCormack, 2010) ,個體想像的情意特質如態度、價值觀、 動機等,是能成功發揮創造潛能的重要因素(Clark, 1992) 。近年來,國內外開始 意識到想像力的重要性,開始發展相關的培育計畫、教育、研究與測量,例如美 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開設「想像未來」 (Imagine the Future)的課程,教導學生寫作技巧及形式,以文字創作或數位溝 通等方式來想像與建構未來情境、英國巴斯泉大學(Bath Spa University)的資格 鑑定及課程管理局(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QCA) 、全球與未來教 育中心(Centre for Global and Futures Education)和教育學院的未來想像課程, 引導學生連結過去經驗,並以創意的方式來建構未來世界,在這過程中,學生瞭 解關於未來的態度、價值觀及基礎知識,來判斷可能未來與期待的未來。國內方 面,教育部於 2011 年開始實施「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 ,其主軸為培育 1.

(15) 「對未來的想像、關懷與行動能力」,透過工作坊與營隊傳達未來想像與創意人 才的理念予教育行政單位與教育人員、強化「想像力、創造力與未來思考能力」 的教學師資、發展合宜的想像評量工具以利於選才等方式培養永續發展的人才。 檢視目前研究,關於想像的研究以藝術領域為主,僅有少數與科技相關的科 學想像及未來想像研究,科技領域的想像研究屈指可數。目前已發展的想像測量, 可分為想像測驗及自陳量表,想像測驗有想像思考測驗、科學想像力圖形測驗等; 自陳量表則有未來想像傾向量表、想像力量表等,卻尚無科技想像的量表,即便 是與科技想像相關的科學想像量表也為數不多,且無適切的測量科技想像傾向的 工具。然而在現代,人們追求更迅速、方便、舒適的生活,因此科技日新月異、 人類生活方式快速變遷。「科技想像」便是科技進步的關鍵能力,且科技的發展 關係著一國的經濟與國力(McCormack, 2010) ,為提升國人科技競爭力,各縣市 辦理許多 STEAM 教師培訓課程及學生營隊,各級學校如火如荼展開 STEAM 教 育。無論在科技發展與 STEAM 教育,「科技想像」是極為重要的角色。而科技 想像傾向為何?對於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栽培富有科技想像的學生?要培養學 生哪些能力,才能具備科技想像傾向?有哪些向度?如何協助教師評估學生學習 效果?種種問題值得深入探討,並進一步釐清概念,將有助於 STEAM 教育的推 展。. 二、科技想像傾向、網路成癮與恆毅力的關聯 無論是何種想像,個體都是經由個人過去經驗而累積想像的靈感。而網路能 迅速、大量地提供圖像、影片、文字訊息,在上網設備發達的現在,想像者可隨 時隨上網尋找靈感,滿足了想像者的好奇心與知識需求,更是提供了想像的靈感 來源。因此,有科技想像傾向者,可能成為「網路資訊超載」類型的網路成癮。 再者,網路成癮者的抽象思考能力較高(Young & Rodgers, 1998) ,由於抽象思考 能力與想像力有關,故其想像能力亦較高。 2.

(16) 恆毅力是個體專注於單一目標,無論遭遇失敗或困難,皆能保有熱情,堅持 並努力達成目標,是故高成就者,其恆毅力較高(Duckworth, Peterson , Matthews, & Kelly, 2007) 。熱情、動機、正向情緒為想像傾向的情感因素,也是恆毅力的內 涵。有想像傾向者,有較高的成就動機,較能付諸行動(Phan, 2009) 。科技想像 的正向喜好與功能價值向度,與恆毅力的熱情為相似的概念,也就是說,若個人 對科技想像有動機、熱情、感興趣的目標,便可能具備恆毅力,可能會不顧一切 困難,完成想像任務。 科技想像傾向與恆毅力的內涵有諸多相似之處,有科技想像傾向者,可能也 具有恆毅力。但有科技想像傾向者,或許因資訊蒐集而花過多時間在網路上,進 而造成成癮情形,故科技想像傾向可能會與恆毅力及網路成癮有相關,且想像傾 向、網路成癮和恆毅力三者皆有嚴謹性跟開放性的性格特質。但根據過去文獻, 恆 毅 力 能 使 人 遠 離 網 路 成 癮 的 風 險 ( Maddi, Carmody, Villarreal, White, & Gundersen, 2013),其他研究也間接顯示恆毅力與網路成癮呈現負相關。恆毅力 對科技想像傾向與網路成癮有正面助益,且恆毅力可透過環境塑造、刻意練習而 提高,故本研究採用恆毅力為科技想像傾向與網路成癮間的調節變項。. 3.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 發展科技想像傾向量表。 (二) 探討科技想像傾向與網路成癮、恆毅力之關聯。. 二、待答問題 (一) 科技想像構成因素為何? (二) 科技想像量表之信、效度為何? (三) 科技想像傾向與網路成癮、恆毅力三者之關聯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科技想像傾向 科技想像傾向意指個體有動機思考未來科技產品的心智習慣,能結合舊經驗、 現有物品等進行想像,創造出現今未有的科技產品,並產生正向的情感。包含以 下六種內涵: (一) 超越現實:個體習於運用想像力,跳脫、超越現實世界,在腦中建構未 有的生活型態或科技產品,想像出超越現實特性的情節或人事物。 (二) 創新改造:個體習於運用流暢、變通、獨創、精緻或敏覺等特質,想像 出原創且新穎的科技產品,或產生針對現有科技產品改造之想像。 (三) 感質表徵:個體對於產品具有豐富多元的知覺意識或感覺感受,經常能 想到使用時的感官感受、產品的外觀、使用的過程、觸感等。 (四) 驗證評估:個體能經常想像產品的可能性、實用性、能否量產、為大眾 接受並廣泛使用等效益。 4.

(18) (五) 正向喜好:個體對想像科技產品有正面的情緒、喜好,會產生快樂、有 趣的感覺、設法增進自身的想像能力的動機。 (六) 功能價值:個體對想像科技產品的價值評估,認為想像科技產品對工作 上及生活上的助益程度。 受測者在總量表及各分量表上得分越高,表示其自評的科技想像傾向或該向 度的特質越高。. 二、網路成癮 個體沈迷於網路使用,即便已明顯造成人際、工作、學業、健康等問題,仍 無法控制上網的慾望,出現近似於物質成癮的耐受性與戒斷症狀。本研究採用之 網路成癮量表,係由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編製之 量表,以測量網路成癮程度。受測者在總量表及各分量表上得分越高,表示其自 評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或者在網路成癮的核心症狀或相關問題越嚴重。. 三、恆毅力 Duckworth 等人(2007)指出恆毅力是熱情與毅力的結合,個體對目標懷抱 熱情,且長期不變投入其目標。即使遭遇失敗、瓶頸、困難或挫折,皆能努力向 前,堅持不懈,以達到目標。本研究採用 Duckworth 發展的恆毅力量表,以熱情 與毅力為向度,測量個體的恆毅力程度。受試者在總量表得分越高,其自評在追 求目標時,有較高的恆毅力。. 5.

(19) 6.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科技想像傾向 一、科技想像 (一)想像 1.想像的意義 「想像」是人們共通的心智思考經驗,它可協助人們透過思考虛幻、抽象的 事物以形成概念。大眾對「想像」的解釋多為幻想、天馬行空、新奇、直覺等抽 象而虛幻的概念。然而研究者對「想像」的定義尚未有一致的定論。哲學的觀點 認為想像是將虛幻、不存在的東西,化為圖像的能力(邱發忠等人,2011;Beaney, 2005),且能形塑有效的想法及追求的目標,可以把以往熟悉的事物,轉變成新 的經驗,不會脫離現實世界(Dewey, 1916, 1934) 。個體有理解、解決問題、或創 造的興趣等動機,進而促發目前未有的可能方案(Huebner & Lawson, 1990)。 心理學者亦認為想像是將舊經驗綜合整理而產生新意象(imagery) ,並將之 視為屬於大腦運作的動態心理歷程(朱智賢,1989;張春興,1989) 。不同的是, 心理學家認為想像是一種獨特的思考能力,通常用以思考不真實、抽象、不存在 或是可能存在,但未察覺之事物(Beaney, 2005; Finke, Ward, Smith,1992; Liu & Noppe-Brandon, 2009)。亦是一種思考、幻想、記憶、發明、創造及形構意見的 心智過程,為內在思想和外在實體間的中介及連結(Perdue, 2003)。 由以上可知,想像並非單純的意象出現,而是一種動態歷程。王秀槐、黃金 俊(2015)認為想像始於易感,即經由刺激產生想像的靈敏度,再經由幻想、虛 構與投射,超越現實的框架,進入想像,最後對記憶表象進行連結,產生想像力。 Lindqvist(2003) 、Eckhoff & Urbach(2008)綜合 Vygotsky 的理論,整理出想像 產生的四個法則: (1)基於自身的生活經驗,連結、拓展這些經驗,將之轉換成 不同元素,創造出嶄新的事物; (2)個體透過故事、他人描述等方式得知他人的 社會經驗,透過同理、模擬等方式,累積成為自己的想像素材; (3)情緒會影響 7.

(21) 及促發想像,情緒會連結想像與現實,再透過語言等相關認知媒介,連結、創造 與發展出更細緻的想像圖像; (4)個體聚焦於特定人、事、物的想像,與現實元 素相結合,透過系列製成,把想像轉變成真實的產品。. 2.想像的分類 雖然過去有眾多學者將想像分門別類,但不脫離以「再造想像(reproductive imagination)」和「創造想像(creative imagination)」為主軸的區分模式,此模式 係依心智運作加工的型態區分(Vygotsky, 1971, 1995) 。再造想像與記憶有相同的 認知歷程,人們以過去經驗為基礎,憑藉刺激物的觸發,經由組織與整理,在腦 中形成新形象,也就是重現在記憶中的歷程。換言之,再造想像是過去經驗的重 現(邱發忠等人,2011),其不具有創造性的成分,亦無創新的特質,屬「有中 生有」和「再製性的想像力」 (reproductive imagination) (張春興,1989;Vygotsky, 1987, 2004) 。再造想像涵蓋了四項特徵: (1)具象力(crystallization):用具體的意 象表達抽象想法; (2)辯證力(dialectics) :反覆修正、改善想像的內容; (3)轉 用力(trainsformation) :能進行不同作業間的轉換、應用想像的內容; (4)有效 力(effectiveness):產出的想像內容符合目標(許育齡、梁朝雲,2012)。 創造想像則是個體使用工作記憶的運作、想像技巧的應用等方式,來思考超 越現實的事物(邱發忠等人,2013) 。為有意識地重組過往經驗或運用外在刺激, 發想出獨一無二、全新、原創的構想,因此有較高的獨立性和新穎性(張春興, 2006)。雖然創造想像的靈感有可能來自過去經驗的元素,但經由轉換而無法精 確找到來源,故具有創造力的意涵,亦有創造的過程,屬於「無中生有」 、 「創造 性的想像力」(creative imagination)(Vygotsky, 1987, 2004)。其能力特徵包涵: (1)探索力(exploration) :持續探究未知、新的事物; (2)直覺力(intuition) : 瞬間連結不同訊息而產生想像;(3)感受力(sensibility):有敏銳的情緒去感受 想像的內容;(4)新穎力(novelty):別出新裁或有別於傳統的想像內容;(5) 專注力(concertrate):能持續聚焦於想像的內容並醞釀成形;(6)生產力 8.

(22) (productivity): 大量產出想像的內容(許育齡、梁朝雲,2012)。 許育齡、梁朝雲(2012)以再造想像與創造想像為基礎,分析出想像的三個 向度能力: (1)創始想像:屬於創始想像能力,包括探索、新穎、生產的特徵。 (2)構思想像:涵蓋了創造性想像力與再造性想像力的能力。包含直覺、感受、 專注、有效及辯證的特徵。 (3)轉造想像:個體用具體的方式來表達抽象概念, 並能把想像的內容轉換並應用在不同領域、情境之能力,具有具象與轉用的特徵。 並總結出:創始想像是創造性想像的核心,轉造想像是再造性想像的實質,透過 創始想像與轉造想像所產生的心智意象,將在構思想像中獲得醞釀以成形。 另外,有其他學者提出除了再造想像與創造想像外的想像,李璞珉(1996) 將想像依想像的特性,提出再造想像、創造想像和幻想。張春興(2006)則另提 出預期想像。預期想像是個體想像未來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思考要如何達到預 期的目標。蔡淑桂(1999)跳脫「再造想像」與「創造想像」的範疇,將想像的 模式分成記憶想像力、逼真想像力、幻想想像力及夢之想像力。記憶想像力為串 聯與組合記憶事件;逼真想像力為細察及擬真某特定事件;幻想想像力是自由、 隨興的冥想;夢之想像力則為延伸夢境。. 3.想像的特徵 實驗及 MDS 分析指出,大眾認為想像最重要的特徵為超越現實,即超越時 空或現今未存在的事物(邱發忠等人,2012)。關於想像的內涵,國內外學者著 手研究。Vygotsky(2004)指出想像力有四個面向:超越現實、有賴於豐富的生 活經驗、包含情感的元素、以及建構新的可能性。Sartre(2004)認為想像是有意 識的、自發性的,是個準觀察現象,以想像的意識在看目標物時,其觀察是超乎 目標本質的。許芳彬、張雨霖、曾千芝、邱發忠(2014)探討文獻並發展想像思 考測驗,分析結果支持想像力的關鍵特質為超越現實與鮮明,鮮明即為想像的鮮 活程度。王秀槐、黃金俊(2015)亦藉由文獻分析及發展想像力量表方式來探討 想像力的可能面向與內涵,結果顯示想像可分為易感性、超越性、連結性與可能 9.

(23) 性四大構面,各構面又分出小因素:屬易感性的有感官易感、情感易感、經驗易 感;超越性則含:幻想性、虛構性、角色投射;連結性有:多樣性連結、不相關 連結、圖像式連結;可能性含:替代方案、未來性。綜合各學者的研究可發現, 想像力的最大特徵為「超越現實」,個體透過自身的經驗,經由連結舊經驗與情 感元素,構成鮮明的圖像。. 4.想像與創造力之區別 想像與創造(creativity)往往被混用(Gaut, 2003)。兩者能力關係密切,皆 可能涉及擴散性思考認知成分:流暢、變通、獨創、精進。擴散性思考是創造力 重要的來源,而想像是創造思考前期發想的重要機制,亦可能運用到上述之認知 成分(邱發忠等人,2012)。 但想像與創造兩者是不同的構念,Vygotsky(2004)提出想像力是創造力的 基礎。Eckhoff & Urbach(2008)指出,因為創造力是釋放知識與想像力後的結 果,故想像力是激發創新活動的催化劑。以思考運作的結果區分兩者,想像力將 各種想出的意念加以具體化,是一種可能性、超越現實限制的心智能力;而創造 力是產出兼具新穎(novel)和適當(appropriate)產品的能力。想像力不強調思 考結果的實用性,但創造力須符合現實性(許芳彬等人,2014)。據此,學者認 為想像是創造力、創新、原創力、發明的源頭,是培養創造思考能力的基礎,亦 是創造思考前期發想的重要機制(邱發忠等人,2012)。透過想像,再轉化成實 際的概念或結果,便產出創造力。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Gidley, 1998; Vygotsky, 2004)。Liu 和 Noppe-Brandon(2009)提出 ICI 連譜(ICI Continuum)的概念, 認為想像與創造、發明是連續的歷程,其歷程為:想像—創造力—發明(innovation, novel, creativity),亦 表示想像是創造發明之始。想像是創造力的重要角色 (Roskos-Ewoldsen, Intons-Peterson, & Anderson, 1993)。. 10.

(24) 5.影響個體想像的因素 人格特質能預測個體的想像能力,國內學者針對設計及工程領域學生研究人 格與想像的關係,得到一致的結果。開放性是高創造力者的主要性格(Barrick & Mount, 1991; Batey Batey, Furnham, & Safiullina, 2010) ,而創造力與想像力息息相 關,故能推論開放性人格能亦是高想像力者的人格特質。研究顯示開放性人格能 預測創始想像、構思想像與轉造想像。由於開放性具有好奇心、心胸寬大、冒險、 思想開明、願意接受新思想等特質,使他們在想像的過程中,產出全新的點子、 在不同的場景重現知識、抓住現象的核心概念及構思點子以達成目標。是故開放 性為想像力的主要人格特質。嚴謹性者專注、組織、具有達成目標的動機,因此 嚴謹性能預測構思想像及自我效能,也就是說,嚴謹性有助於在科技想像時,其 嚴謹性能協助個體發展自我效能,並運用認知能力去達成目標。外向性能預測創 始想像,外向者能發掘未知事物以及產生不同凡響的點子,故創始想像的表現較 其他兩者佳。若同時具備嚴謹性及開放性者,則有益於創始想像的發展。低神經 質與怡人性的交互作用有益於構思和轉造想像,有此特質者,能專注於他們的認 知努力上,進而達成目標(張文山,2015)。 個體本身的情緒、動機、自我效能等皆會影響想像。正向情緒對於激發想像 具高度影響力,若為個體有興趣的想像主題,便能促發想像的動機,而個體對於 想像主題的喜好、來自內心的快樂等,皆會影響想像的歷程(許育齡,2013;梁 朝雲、陳聖智、黃英修,2012)。自我效能與做中悟亦能促發想像,自我效能顯 著地影響創新想像、構思想像與轉造想像,且開放性、怡人性及謹慎性之性格會 透過自我效能來影響想像能力(許育齡、許盛貴,2015) 。黃博俊、陳惠惠(2014) 研究發現,越勤勉的學生,其自我效能越強,構思想像就越豐富,另外還發現做 中悟則需透過自我效能的中介來預測想像力。 除個體自身的因素外,圖像能觸發想像力,有豐富元素的抽象圖像能助於新 穎和多產的想像,抽象或超現實等不尋常或令人驚奇的圖像,有助於探索與轉用 的想像及培養經驗轉移的想像力,寫實圖像能增進事物與設計經驗的連結,增進 11.

(25) 具象想像(賈千慶、劉諭承、梁朝雲,2016)。. (二)科技想像 「科技」為人類運用知識、工具、資源和技能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或擴展能 力的適應環境工具(Hacker & Barden, 1987; Mohr, Sengupta, & Slater, 2011)。科 技是建立在「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所推展的技術(周秋香,2006),科技與科學 的關係密不可分。檢視過去文獻,與科技想像的相關文獻甚少,因此本研究從與 科技想像息息相關的「科學想像」探討科技想像的內容。 科學家愛因斯坦、費曼等人皆指出科學發展需要想像力。想像力是一般科學 方法以及科技創造學習所需運用到的能力,例如在產品的設計與開發階段,「情 境故事法」是協助研發者設計產品的方法之一,透過想像的故事,來想像未來產 品的使用情形,來設計、創造出合適的未來產品(Nardi, 1992) 。在設計產品過程 中,透過想像或以科技導向的方式完成想像,有助於個體以合宜的方式解決問題 (Gharabaghi, 2008; Hansen & Kozel, 2007)。想像力不僅是科學生活演化的必要 動力,也是科學研究的必要成分(Lindqvist, 2003; Miller, 1984) 。據此,科技發展 仰賴科學的進步,而科學發展需要想像力的幫忙,科技、科學與想像三者相輔相 成。 許育齡等人(2014)研究指出科學想像包含創始想像(initiating imagination) 、 構思想像(conceiving imagination)和轉造想像(transforming imagination) 。科學 創始想像有新穎、探索、生產等特徵(許育齡等人,2014;Eckhoff & Urbach, 2008; O’Connor & Aardema, 2005; Thomas, 1999; Vygotsky, 2004)。即個體面對問題情境 時,以心智模擬,進行各種想像探索,並且由新穎的角度進行問題想像,最後產 出許多點子。科學構思想像是個體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時,心智活動的醞釀,為科 學想像運思歷程之精華。不僅能使個體更深入問題的本質,亦能擴展其運思的廣 度。有感受、專注、辯證、有效、直覺等特徵(Grøn, 2002; Loasby, 2001) 。個體 面對問題情境時,能融入自身感受,聯結原先不連貫的內容,並弭平具象與抽象 12.

(26) 的落差( Glenberg, 1997; Shin, 1994)。個體持續專注於想像,並反覆推敲、改善想 像的內容(O’Connor & Aardema, 2005; Reid & Solomonides, 2007) ,思考其內容 是否有效達成目標,不至於讓想像流於空泛(Glenberg, 1997; Pylyshyn, 2002) 。 直覺則是協助個體掌握複雜現象的規則,且能瞬間洞悉整體狀態而產生頓悟感 (Duch, 2007)。轉造想像則有具象與轉用的特徵(梁朝雲等,2014),具象是個 體使用具體的意象或生活的實例來想像,使問題能以較清晰的圖像呈現(Kosslyn, 1996; Thomas, 2014)。而轉用則是個體試著轉換不同經驗所得的想像,運用到當 前的情境裡(Barr & Steele, 2003; Taylor, 2006) ,類似於「再造性想像」的特徵。 Ho、Wang 與 Cheng(2013)指出科學想像偏重於有目的的想像,是一種連 結科學與生活經驗而產生創新點子的心智活動。科學想像歷程有三階段與四能力, 分別為:發想階段、動態修正階段與虛擬實作階段。每一階段包含四種能力:漫 想力、聯想力、奇想力和妙想力。發想階段是科學想像運作的開端,個體用想像 力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在這一階段,個體跳脫傳統的框架或結構,產出許多點 子,並做初步連結,因此發想階段包含「妙想力」與「聯想力」的能力。動態修 正階段則包含「妙想力」、「聯想力」與「奇想力」。個體運用妙想力,盡可能產 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點子。再使用「聯想力」將之連結,找出其中的關係,經由 不斷地修正後,產生新點子,再系統性的闡明解決問題的方法,連結、重組、分 離及找出點子關係,最後發揮「奇想力」修正、重組、連結的點子並產生新點子。 虛擬實作階段是實行前兩階段所發想的點子,並且能在未來使用。可藉由創造模 型或畫設計圖等方式呈現作品的原型,此階段包含組織、形成、概念化的過程屬 於「漫想力」的心理運思能力。. (三)科技想像傾向 巫宜錚、張雨霖、邱發忠與陳學志(2013)整理出「傾向」 (disposition)包 含了認知及情意兩個層面的意涵,認知層面的意涵為一種心智習慣(Facione, Sanchez, & Facione, 1994; Perkins & Ritchhart, 2004),是個體在思考時,會習慣採 13.

(27) 用特定方式與能力(Norris, 1995),此心智習慣是影響傾向的重要因素(Perkins & Ritchhart, 2004) 。當個體於思考時,常出現某種方式及技巧,表示此人有其心 志習慣,有從事思考活動的傾向。. 1.科技想像傾向的認知因素 「超越現實」與「意象鮮明」為想像的核心特徵(許芳彬等人,2014)。 Vygotsky(2004)認為想像是超越現實的活動。超越現實是由現實的框架中跳脫 出來,包含以下三個構面:「幻想」、「虛構」及「投射」。「幻想」是個體之前未 有過經驗,而自發幻想看到或聽到東西、創造新經驗以形成圖像;「虛構」為虛 構想像從沒有見過或不存在的事物,進行思索組合與描繪圖像;「投射」則是個 體透過投射至其他人、事、物的情節中,以他人的角度想像他們的思想與感受(王 秀槐、黃金俊,2015)。在科學想像中,超越現實是個體運用想像力,跳脫、超 越現實世界,在腦中建構未有的生活型態或科技產品,想像出超越現實特性的情 節或人事物。 欲思考「超越現實」的科技產品,則需運用「創造想像」的能力(邱發忠等 人,2011) ,以發想獨一無二、全新、原創的產品(張春興,2006) 。創造想像具 有創造力的意涵,也有創造的過程(Vygotsky, 1987, 2004) ,探索、新穎、生產為 其特徵(許育齡、梁朝雲,2012)。想像與創造皆運用到擴散性思考之流暢、變 通、獨創、精進的認知成分(邱發忠等人,2012) 。本研究稱創造的傾向為創新 改造,其定義為個體習於運用流暢、變通、獨創、精緻或敏覺等特質,想像出原 創且新穎的科技產品,或產生針對現有科技產品改造之想像。 「意象鮮明」為想像的鮮活程度,近似於覺察真實物品或事件(Morris& Hampson, 1983) 。個體進行想像時,以鮮明的意象對想像的事物之細節加以想像 和擴充。其概念上與擴散性思考的精進能力相近,皆為將產出點子的細節加以擴 充(許芳彬等人,2014)。個體進行科技想像時,是否能以鮮明的意象,對未來 科技產品的外觀細節、質感、觸感等加以想像和擴充,稱為「感質表徵」,是個 14.

(28) 體對科技產品具有豐富多元的知覺意識或感覺感受,經常能想到使用時的感官感 受、產品的外觀、使用的過程、觸感等。 「可能性」為想像的模式之一。日前的科技日新月異,讓未來有無限的可能, 人們對未來的事物有者好奇與思考的需求。想像關注可能存在未來世界的事物, 是至今尚未有人經驗的圖像形式,運用想像,人們能在不同時空中,一步步建構 在幾個月、幾年、甚至是幾世紀後的時空,形塑未來的文化、科技、故事、社會 和政治,甚至是生態系統,解決目前生活上遇到的問題、不便與困難,實現想像 的世界(王秀槐、黃金俊,2015;Michele & Robert, 2006) 。科技想像的事物除了 超越現實外,能否在未來實現、產品的實用性、目前技術與知識是否能做到、量 產的可能性,都是實務上的考量點。據此,本研究將想像的可能性稱之為「驗證 評估」,其定義為個體能經常想像產品的可能性、實用性、能否量產、為大眾接 受並廣泛使用等效益。. 2.科技想像傾向的情意因素 情意層面由動機及正向情感所組成,傾向的動機層面包含個體對想法的熱情、 信念與價值(Cacioppo & Petty, 1996; Costa, 1991; Facione, Sanchez, Facione & Gainen, 1995) ,也就是動機的「形成意圖」階段的三個內涵。熱情為對科技想像 的投入與享受,無論遇到困境或失敗,皆能持續挑戰而不放棄,類似於動機的內 在目標導向(Intrinsic Goal Orientation) ,個體若傾向目標導向時,可能會花較多 時間進行科技想像、體驗其中樂趣,想像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不會輕易放棄等; 信念則是個體對自身表現能力的信念(Wigfield & Eccles, 2000),也就是個體認 為自己的科技想像能力可達成任務,屬動機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價值是 個體認為任務的重要性與價值,等同於動機的任務價值(task value)。在科技想 像的任務中,個體認為想像科技產品是有價值且重要的(巫宜錚等人,2013)。 邱發忠等人(2011)指出正向情感為想像思考引發的新奇、快樂等正向心理 感受。情感是激發想像之重要因素,想像力以情感為出發點,透過感知作用,用 15.

(29) 圖像式的方式,重新組合冶煉已儲存於記憶中或眼前的圖像,進而創造新意象的 過程。人們在生活中有各種正負向情緒,而這些情緒都可能易感想像,負向的情 緒例如恐懼會使個體欲想像如何逃避,正向情緒讓人感到安全、愉悅,能促使個 體在愉快的心情下進行天馬行空想像(王秀槐、黃金俊,2015;滕守堯、朱疆源, 1988)。研究發現,進行完想像活動後,受試者認為想像是有趣、快樂的,還會 產生奇幻、新奇的感覺,且會更用心、努力及堅持完成任務,更能提升創造作業 的表現(Hirt, Melton, McDonald, & Harackiewicz, 1996 )。本研究結合情意層面的 正向情感、動機的熱情與信念,稱之為「正向喜好」,為個體對想像科技產品有 正面的情緒、喜好,會產生快樂、有趣的感覺、設法增進自身的想像能力的動機。 另外將動機中的價值獨立成一個向度,稱之為「功能價值」,意指個體對想像科 技產品的價值評估,認為想像科技產品對工作上及生活上的助益程度。 職此,研究者將科技想像傾向定義為個體有動機且具備科技想像的心智習慣, 能結合舊經驗、現有物品等進行想像,創造出現今未有的科技產品,並產生正向 的情感。若稱此人具備「科技想像傾向」,在認知層面為此人有科技想像思考的 心智習慣,在情意層面,指的是此人有從事科技想像思考的正向情感與動機。具 體而言,包含以下六種內涵: (1)超越現實:個體習於運用想像力,跳脫、超越現實世界,在腦中建構未有 的生活型態或科技產品,想像出超越現實特性的情節或人事物。 (2)創新改造:個體習於運用流暢、變通、獨創、精緻或敏覺等特質,想像出 原創且新穎的科技產品,或產生針對現有科技產品改造之想像。 (3)感質表徵:個體對於產品具有豐富多元的知覺意識或感覺感受,經常能想 到使用時的感官感受、產品的外觀、使用的過程、觸感等。 (4)驗證評估:個體能經常想像產品的可能性、實用性、能否量產、為大眾接 受並廣泛使用等效益。 (5)正向喜好:個體對想像科技產品有正面的情緒、喜好,會產生快樂、有趣 的感覺、設法增進自身的想像能力的動機。 16.

(30) (6)功能價值:個體對想像科技產品的價值評估,認為想像科技產品對工作上 及生活上的助益程度。. 三、科技想像傾向測量 過去國內外曾發展關於想像的測量,例如 Barber 與 Wilson(1979)的「創 造性想像量表」(creative imagination scale),是開放式的暗示性虛擬想像評量。 2010 年以降,由於對想像力的重視,國內開始發展想像相關測量,例如未來想像 傾向量表、想像力量表等。目前尚未有特定為「科技想像傾向」發展的測量工具, 因此探討與科技想像傾向相關的測量工具,這些工具可分為自陳量表及圖文測驗 量表。以下先簡介相關量表,接著以科技想像傾向的角度分析測量,並比對每份 量表與科技想像傾向相關的認知與情意向度:. (一)未來想像傾向量表 巫宜錚等人(2013)編製的「未來想像傾向量表」內含四個分向度:超越現 實、鑒往知來、情感價值、情節建構,每個向度有五題,共二十題。題目型式採 李克特氏六點量表,分向度或總分得分越高,代表該向度或示未來想像傾向度程 度越高,反之則越低。各分量表及全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值界 於.83~.92 之間。分析與科技想像傾向相關的認知構念為「超越現實」、「情節建 構」,分別個體想像現今未存在科技產品及想像未來使用科技產品的情景,包含 使用方式、產品外觀、質感等;與科技想像傾向相關的情意構念為「情感價值」 , 即個體對科技想像有正向的觀感與情感,且認為有意義與價值。. (二)想像力量表 王秀槐、黃金俊(2015)基於曹筱玥、林小慧(2012)的想像力量表,參考 相關文獻後,發展出自陳式的想像力量表。此量表共 38 題,包括四個分量表: 17.

(31) 易感性、超越性、連結性、可能性。各向度又分成不同向度,易感性有感官易感、 情感易感與經驗易感;超越性包括幻想性、虛構性與角色投射;連結性則有多樣 性連結、不相關連結、圖像式連結;可能性涵括替代方案與未來性。研究量表使 用李克特氏四點量表,以分數加總計分。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 值介於.72 到.87 之間,具良好的內部一致性。分析與科技想像傾向相關的認知構念為「感官易感」 由感官的刺激而觸發想像、 「經驗易感」從經驗或周遭的人事物進行想像、 「連結」 是連結各種需求、可能方案或不相關的事物,或將心中的記憶表象相互連結成一 個鮮明圖像、「替代方案」是指想出各種替代方案來持續修改現有想法,或想出 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以達成事物需求的功能或目的、「未來性」是指想像未來、 針對現今生活上的不便,來思考未來可能的改善及需求。. (三)探究想像力的意涵與特徵量表 許育齡、梁朝雲(2012)基於「創造性想像力」和「再造性想像力」的論點, 並進一步細究想像力的九個能力特徵。問卷題目採用李克特氏五點的自陳量表, 探索性因素分析指出創造性想像的各特徵之間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 .777);再造性想像力的特徵間有次佳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 .659)。 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發現想像力可分為「創造性想像力」與「再造性想像力」, 屬創造性想像力的有:「直覺力」、「探索力」、「專注力」、「新穎力」、「感受力」 及「生產力」 ;屬「再造性想像力」的有: 「辯證力」 、 「具象力」 、 「轉用力」以及 「有效力」 。分析與科技想像傾向相關的認知構念, 「感受能力」能敏銳感受到想 像的內容、「直覺」瞬間連結想項內容、「新穎」創新、「探索」關心、探究未知 事物態度與能力、 「轉用」把想像的內容用在不同的情境或領域、 「辯證」反覆思 考與改善想像的內容。. (四)探究想像力內涵暨評測量表研發(想像力量表) 梁朝雲、許育齡、林威聖(2014)以科學想像之創始想像、構思想像及轉造 18.

(32) 想像為向度,發展出 29 題自陳式想像力量表,包含想像力的十項特徵:創始想 像的新穎、探索與生產特徵;構思想像的直覺、感受、專注、有效、辯證特徵; 轉造想像的轉用與具體特徵。全量表採用李特克氏六點量表設計,施測對象為學 習數理領域的學生,以他們在學習任務或作業等真實的想像經驗來填答。量表符 合 Rasch 模式,信度指數均在.70 以上,具備良好信度,亦具客觀等具特性,可 進行不同樣本間比較及數量運算,三向度皆與科技想像傾向相關。. 四、小結 想像是一種動態歷程,是個體基於自身經驗與易感,經由幻想、虛構等歷 程產生想像,其最大的特徵為超越現實與鮮明。想像依心智運作的加工型態可 分為「再造想像」與「創造想像」,再造想像是重現過去經驗;創造想像則是重 組過往經驗或運用外在刺激,想像出超越現實且獨一無二的事物。影響想像的 因素眾多,圖像能增進及促發想像。大五人格中,開放性、嚴謹性及神經質的 性格皆有助於想像,此外,正向情緒、自我效能及做中悟皆有助於激發想像。 大眾易將想像與創造混用,但兩者為不同的概念。想像是創造發明的源頭,將 想像轉換成實際的概念或結果,便是創造力。 科技想像傾向包含「認知」與「情意」層面,認知層面意指個體習於採用 的特定方式與能力做思考,屬認知層面的向度有:超越現實、創新改造、感質 表徵與驗證評估,即想像出原創且現今未有的科技產品,同時能思考使用的感 官感受及細節,並且能評估實現的可能性;屬情意層面的向度有:正向喜好與 功能價值,即喜歡想像科技產品,且認為這是有價值的。. 第二節 網路成癮 二十世紀末葉以降,網際網路逐漸普及化,網路使用人口逐年攀升,隨者網 路取得更加方便,以及行動裝置的便利,個人使用網路的時數日漸增長。網路使 19.

(33) 得資訊傳播更為迅速、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卻也誘使人流連忘返,產生沈迷的現 象。Goldberg 於 1995 年提出「網路成癮」 (intemet addiction)一詞來描述此現象, 網路成癮屬於科技成癮(technology addiction)的一種,又稱「衝動型網路使用」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CIU)、有問題的網路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PIU)或自我紊亂症(iDisorder)等(Goldberg, 1996) 。意指人們沈溺於使用網路, 在生理上與心理上皆產生對上網的依賴,造成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且難以控制 想再度使用的慾望,想增加上網時數的張力、忍耐、克制以及退縮等現象(周榮、 周倩,1997)。 學者起初以「疾病的病態性觀點」看待過度使用網路的現象,認為網路成癮 如同酒癮、毒癮等物質依賴,亦有衝動控制疾患之說。但隨後相關研究相繼出現, 疾病觀備受質疑,而有「適應的非病態性觀點」,非疾病態性論者稱過度使用網 路為「頻繁的網路使用」、「過度的網路使用」等去疾病化的用詞。(許韶玲、施 香如,2013)以下以病態性觀點與非病態性觀點分別探討之:. 一、疾病的病態性觀點 文獻上常提到物質成癮與行為成癮兩種類型的病態型網路成癮。早期認為網 路成癮具「成癮症(addictive disorders)」的主要行為特徵,成癮通常指較嚴重的 物質使用障礙症,常有耐受性(tolerance)與戒斷症狀(withdrawal)兩項症狀, 耐受性為需使用更多物質,方能達到想要的效果;或若使用同樣劑量的物質,藥 效明顯降低。戒斷症狀則是一旦減少或停止使用該物質,便會產生負向的生理或 心理反應(張本勝等人譯,2018)。由於網路成癮者沈溺於使用網路,減少上網 時,便會焦躁不安,會持續渴求上網等類似酒癮、賭癮的反應,因此學者藉由成 癮症的標準,來推論網路成癮的可能症狀或病理成因,並暫借或修改物質成癮的 標準來診斷成癮現象(陳淑惠等人,2003;Young, 1996)。 支持行為成癮觀點的學者認為網路成癮類似於賭博行為。網路成癮包含人與 20.

(34) 機器互動的過程,並非化學依賴的成癮,且符合以下行為成癮的診斷標準:顯著 性、耐受性、退縮、情緒調節、衝突、復發(Griffiths, 1995, 2000) ,加上網路成 癮是重複、增加生活問題或生理疾病的行為模式,故網路成癮屬行為成癮 (Brenner, 1997) 。據此,學者將網路成癮為行為成癮疾患定義為:無法控制自己 使用網路,而形成心理、學校、工作及社交上的困境;因心理依賴網路而持續增 加網路的相關活動。離線時,出現不悅感受和否認自我的行為。(Czincz & Hechanova, 2009) Goldberg(1996)與 Young(1998)皆以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esk Reference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DSM)的成癮症診斷標準為基礎,來提出網路成癮症狀。 以下整理兩位學者的建議性診斷標準: (一)耐受性:需要越來越長的上網時間,始能有相等的滿足程度,且不願延長 離線時間。離線後,一直想起網路上的活動。 (二)戒斷性:離線後出現情緒化、憂鬱或煩躁不安等戒斷反應。若突然被迫離 線,容易產生情緒低落、生氣等受挫的情緒。 (三)強迫性:上網時間及頻率遠超於原本預期的時間。 (四)失控性: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或未能減少上網。 (五)牽拖性:花費許多時間在網路活動上,藉由上網來擺脫情緒困擾或逃避各 種問題。 (六)獨占性:因過長的上網時數而大幅改變生活型態、忽略健康、逃避重要活 動、減少或放棄重要的社交、娛樂和工作。 (七)減損性:無視於上網造成花費過多,或危害個人的重要人際關係、職業、 教育機會,仍然持續上網。 Young(1999)依網路的使用方式,把網路成癮區分成五大類型,這些的成 癮強度不一,成癮行為可能橫跨兩類以上,他們分別為: (1)網路關係成癮:沉 迷於相關的人際關係網路活動中。 (2)網路性成癮:沉迷於與性有關的網頁或網 路上的情色活動。 (3)網路強迫行為:沉迷於網路賭博、網路遊戲、網路購物與 21.

(35) 交易。 (4)網路資訊超載:沉迷於蒐集與搜尋網路資訊的活動。 (5)網路操作成 癮:沉迷於探索與網路相關的電腦操作與功能使用的活動。 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 在 1996 年提出網路成癮現象後,國內學者陸續展開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 最早追溯至周榮、周倩(1997)以上癮及電腦上癮的角度出發,分析國內網路成 癮的現象。隨後陳淑惠(1998、1999)從心理與行為方面探究網路成癮,並發展 中文網路成癮量表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CIAS),分析網路成癮者可 能會面臨耐受性、強迫性上網、戒斷反應三個核心症狀,及人際與健康、時間管 理的相關問題。陳淑惠等人(2003)觀察臨床個案及網路成癮者的焦點訪談結果, 並進一步綜合 DSM-IV 的成癮症診斷標準,解釋網路成癮核心症狀(core symptoms of internet addiction)包含(1)網路成癮耐受性(toler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隨者使用網路的經驗增加,個體需要瀏覽更多的網頁內容或更長的上 網時數,方能達到相當於原先上網所得到的滿足程度;(2)強迫性上網行為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無法控制自身的上網渴望及衝動。每當看到或想到電 腦時,會產生上網的慾望或衝動;上網後便停不下來;使用電腦或是上網時,精 神較好;渴望有更多時間上網;(3)網路退隱反應(withdrawl from internet addiction) :若突然被迫離現,易產生受挫的情緒反應,如:生氣、空虛感、情緒 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 二、非病態性觀點 病態型觀點有令人詬病之處,例:診斷指標的重疊、無法解釋其獨立的病因、 未能找到有效的方法,以致無法突顯診斷類別的意義。 (許韶玲、施香如,2013) 是故適應的非病態性觀點從使用者的經驗探究,將過度使用網路稱為「有問題的 網路使用」,認為網路是使用者藉以逃避現實或情緒困擾的空間、提供心理疾病 患者陳述症狀或病態的平台、增進人際互動或提升心靈的媒介(許韶玲、施香如, 22.

(36) 2013;Aboujaoude, Koran, Gamel, Large, & Serpe, 2006)。Suler(1996)以精神 分析取向來解釋網路成癮,他主張網路成癮可追溯到孩童時期的經驗,可能是創 傷或人際關係發展的困難。並假設網路成癮有社會型與非社會型。社會型成癮者 通常使用網路進行人際互動,因虛擬的人際關係不需真實的呈現自己,卻又可以 與社會連接,能滿足被關懷的需求 Suler(2004) 。此外,個體若無法在現實世界 建立正常的人際與親密關係,便會轉往網路尋求、彌補現實世界中缺少的歸屬感。 非社會型成癮者則是藉由沈溺於電玩、搜集或探索資訊來逃避生活的不足,這些 不足可能包含自我認同、自尊及自我價值。 「有問題的網路使用」診斷聚焦於對個人的負面影響。Aboujaoude 等人結. 合訪談與衝動控制疾患、強迫疾患、物質依賴等診斷標準,歸納出可能的 診斷標準:(1)曾試著減少使用網路卻失敗;(2)上網時間遠超於預期的 時間; (3)造成人際關係的障礙; (4)離線時,一直想上網。Shapira, Goldsmith, Keck, Khosla, & McElroy(2000)據此提出廣泛性的診斷準則:(1)無法控制自 己上網或常超時上網(2)明顯造成心理、學業、社交、財務或工作上的損傷(3) 並非在輕度躁症或躁症發作的期間使用網路。 非病態性論者多以心理層面探討網路成癮情形,陶然、應力、岳曉東、郝向 宏(2007)提出了關於網路成癮的生理層面因素,個體若反覆使用網路,等於持 續地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因而引起神經的內分泌紊亂,進而造成身體、精神症狀、 耐受性、戒斷反應與社會功能活動受損。行為學派則認為網路能滿足使用者的新 鮮感及好奇心,又能同時滿足蒐集資訊、玩線上遊戲、結交朋友等需求,這些正 面的回應相當於增強物,可能增加了網路使用頻率。隨後的研究著重於由成癮者 的依附關係、人格特質、生活習性等方面探討造成網路成癮的原因。國內學者發 現焦慮型依附者、神經質、人際互動不佳者的成癮傾向較高(林旻沛、丁建谷、 賴雅純、柯慧貞,2005),以下就網路成癮相關成因探討之。. 23.

(37) 三、網路成癮因素 網路提供無國界的平台,人們透過網路搜尋各地的新聞、圖片、影片、交友、 玩遊戲等,可滿足人們的好奇心與新鮮感,也能滿足搜集資訊、結識與聯繫朋友、 玩線上遊戲等增加正向情緒之需求(施香如,1999)。因網路成癮與解憂快感、 人際間互動的快感有顯著相關(周榮、周倩,1997),以行為學派的觀點來看, 網路使用相當於增加個人正向情緒的增強物,致使網路成癮的因素包含:間歇增 強與連續增強(有時需努力很久才能得到滿足,有時立即就可滿足)、同步空間 的即時回饋、匿名化身為不同角色,能達到成就與快樂、色情、暴力等刺激感官 的畫面,令人想上網、逃避現實、滿足在現實世界難以達到的需求,例如歸屬感、 成就感、虛擬名聲等,這些如同提供獎賞,個體可能因得到這些獎賞而加強使用 網路的行為(王智弘,2008;陳瑛琪,2013)。 網路有解憂、讓使用者逃避現實的特性,對有憂鬱傾向或家庭不彰的青少年 而言,網路比毒品等非法物質,還要無害且可得的紓壓管道。憂鬱情緒、低自尊、 易焦慮、不善交際、現實中與他人的互動較退縮者,為分散憂鬱的感知及調節負 向情緒,以減輕心理狀態的不適,逃避不悅的情境(張月馨、林旻沛、洪福源、 胡薇瑄、吳詠葳,2017;Anderson, 1999; Petrie & Gunn, 1998)。家庭問題與憂鬱 情緒有正相關,在家庭功能不彰、衝突多、過度情感涉入的家庭裡,青少年憂鬱 情緒越高,他們轉以使用網路來逃避家庭生活的困擾、舒緩在家庭面臨的壓力, 或滿足被理解和與他人連結的需求,以上家庭問題若未緩解,則會加深了青少年 網路成癮的可能,成為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張月馨等人,2017;Kim & Haridakis, 2009; Zhong, Sha, & Tao, 2009)。 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有關。多項研究一致顯示神經質與網路成癮呈現顯著正 相關(林旻沛,2011),因高神經質者必須控制或降低負面情緒,使用依賴網路 的方式來調節負面情緒,上網時間越來越多,慢慢地沈迷於網路(林旻沛,2011) 。 除了神經質外,嚴謹性與網路成癮呈現顯著相關。神經質或嚴謹性越高,憂鬱和 24.

(38) 社交焦慮程度較高,自尊、外控特質越低,較有網路成癮傾向(林倩如、王智弘, 2012) 。Young 與 Rodgers(1998)比較網路成癮者與非成癮者的人格特質,發現 成癮者的抽象思考能力較高,推估此類人或許是容易受到網路上豐富的資訊所吸 引,而慢慢有成癮的行為。他們較傾向離群索居,防禦、保護自身的隱私,因此 社交生活較不活躍。在網路上的匿名互動,可能提供一個安全的堡壘,能讓他們 與外界進行保距離的互動,藉此來滿足他們在現實世界缺乏的社交需求。 四、小結 對於過度沉迷於使用網路的行為,可從病態性觀點或非病態性觀點探討之。 Goldberg 在 1996 年提出網路成癮一詞,認為網路成癮屬於成癮症狀的一種,有 耐受性、戒斷性、強迫性、失控性、牽拖性、獨佔性與減損性的症狀。陳淑惠等 人(2003)解釋網路成癮包含網路成癮耐受性、強迫性上網行為、網路退隱反應 三大症狀。非病態性論者以心理層面探討過度使用網路的情形,認為網路使用者 藉由上網以逃避現實、紓解情緒困擾、增進人際互動等心理需求,例如行為學派 指出網路如同增強物,能滿足使用者的新鮮感與好奇心,因而增加了使用網路的 頻率。 造成網路成癮的原因有很多,家庭問題、憂鬱情緒等都可能是其中原因。因 網路有解憂、逃避現實、滿足在現實世界難以達成的需求等特性,能減輕個人的 心理不適症狀,造成沉迷於網路的情形。人格特質也可能是網路成癮的因素,神 經質、嚴謹性的人,因較容易有緊張、憂鬱的情緒,容易依賴網路調節負面情緒。 抽象思考能力高的人,較傾向離群索居、保護自己,網路的匿名性提供一個庇護 所,讓他們以保距離方式與外界互動,滿足現實世界缺乏的社交需求。. 第三節 恆毅力 長久以來,學者與大眾對個人成就的歸因,不外乎是智力、努力、運氣、能 力或天份,也普遍認為認知因子(cognitive factors) ,也就是智力,是影響個人成 25.

(39) 功或學業表現的主要因素,過去亦有許多研究支持智力能預測未來成就、收入和 學業表現等(蔣世光、譚偉象,2004;韓貴香,2012;Duckworth, Peterson, Matthews, & Kelly, 2007; Gottfredson, 1997)。個人的成功的因素卻非僅此而已,Terman 和 Oden(1947)的縱貫研究顯示成功者較他人有毅力、自信。 Cox(1992)發現年 輕天才的特質,並非是他們的高智力,而是他們的強烈動機、堅持度及努力。 Duckworth 等人為探究成功的要件,訪問各界的成功人士,探索成功的心理及共 同特質後,提出恆毅力(grit)為成功的因素,引起學術界的關注,隨後相關研究 相繼發展。. 一、恆毅力的意義與意涵 Duckworth 與其他研究者疑惑為何同等智商的人,有些人會較傑出?經觀察 發現,智力高的學生,未必學業表現佳;學業優良者,未必都是智力高的學生。 在相等的智力之下,自律能力較高的學生較不易半途而廢,也傾向投入較多時間, 學業成就亦明顯優於投入較少時間的學生(Duckworth et al., 2007;Duckworth & Seligman, 2009) 。他們認為成功者並非僅僅靠天資、努力、智力等特質,在訪問 了各領域的佼佼者後,發現有些新人前程似錦,遇到狀況便黯然退場,或者自此 興致缺缺。顯然失敗後仍堅持下去實屬不易,卻也相當重要;而極成功者的共同 特質是堅持不懈,且擁有強烈的決心,這個決心是以過人的堅韌、努力和打從心 底認定想做的事呈現。此外,他們還有明確的方向。這種熱情與毅力結合,使他 們出類拔萃。Duckworth 與 Peterson 根據對極成功者的觀察與訪談內容,再依據 過去文獻與實徵研究,認為成功的要件在於非認知因子(non-cognitive factors) , 如:動機、人格特質、毅力等,並提出了恆毅力的概念,研究出恆毅力是成功的 要件。且後續的相關研究結果皆顯示,相較於智力或成績,恆毅力是預測成功最 可靠的指標,後續研究將於第參部分做探討。 根據 Duckworth,恆毅力為個體有持續的熱情,且長期專注於目標,無論遇 26.

(40) 到失敗、逆境、瓶頸或停滯期,都會努力不懈,以毅力堅持達成目標。恆毅力是 「熱情」 (passion)與「毅力」 (perseverance)的結合,熱情並非投入的熱切程度. (intensity),而是長期不變的投入(consistency)同樣的終極目標(ultimate concern),即使過程遭遇失敗、挫折,仍始終不渝;毅力是恆毅力的重要因素, 是鍥而不捨的努力,個體以持久的耐力而堅持到底,直到達成目標。 Duckworth 把實現成就的過程比喻成跑馬拉松,有恆毅力的優勢是持久的耐 力,無論過程多艱難、困苦,遇到多少挫折、失望,他們仍然堅持到底。Duckworth 研究成功者的心理,發現成功者運用天份(talent)到成就(achievement)的過程: (1)天份 × 努力=技能(Skill) ,天份是個體努力後,其技術、能力進步. 的速度。天份與努力的乘積,便是技能的習得。. (2)技能 × 努力=成就,技巧與努力的乘積,便是個人的成就。. 若將兩者結合,新的方程式為:天份 × 努力 2=成就。顯示天份固然重要,. 努力更是加倍重要。努力非但能培養技能,還能使技能更加有效力。Duckworth 更進一步說明天資越高與越加努力都能達到越高的學業表現或越高的成就,其中 的關鍵仍在於持續的努力(Duckworth & Eskreis-Winkler, 2013)。 努力雖然在成就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恆毅力並非只是非常努力,其重點在 於個體投入一件非常在乎的事情,在乎到願意一直守著它。恆毅力是促使人們努 力且堅持長遠的目標,為了達成目標,個體會自我控制,因而堅持做重複、乏味 或令人煩躁的事情(Duckworth, Kirby,Tsukayama, Berstein,& Ericsson, 2011)。因. 此,有恆毅力者,對目標有熱情,願意努力、犧牲奉獻。若是目標更有價值、有 意義,或是與自我概念有關,人們會更願意付出努力達成之(Duchworth et al, 2007; Gendolla & Richter, 2010)。. 二、恆毅力與人格特質 大五人格中,能預測學業或個人的成就的性格為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 , 27.

(41) 嚴謹性特質包含了盡職、自律、追求成就與毅力等(Poropat, 2009; Roberts, Chernyshenko, Stark, & Goldberg, 2005)。恆毅力為預測成功的指標,其特質為熱 情與毅力,與嚴謹性的特質有諸多雷同之處,且眾多研究指出嚴謹性與恆毅力呈 現正相關,以 Duckworth & Quinn(2009)的研究為例,嚴謹性與恆毅力的相關 係數為.77,顯示嚴謹性高者,恆毅力也較高。雖然如此,Duckworth 表示,恆毅 力與嚴謹性在預測成功就這方面的概念相同,但重點不同,恆毅力強調的是長期 的耐力,而非短期的強度, (Hough & Ones, 2001; MacCann, Duckworth, & Roberts, 2009; Roberts, Chernyshenko, Stark, & Goldberg, 2005)且恆毅力比 IQ 或嚴謹性更 能 預 測 成 功 , 也 更 能 顯 著 預 測 學 生 畢 業 後 的 收 入 ( Duckworth et al., 2007; Duckworth & Quinn, 2009; Duckworth & Seligman, 2005)。 除嚴謹性外,尚有其他能預測恆毅力的性格,Lin & Chang(2017)研究國內 高中生之恆毅力與人格特質,發現友善性、經驗開放性(Openness)的智力、想 像特質能顯著預測恆毅力,而外向性與恆毅力無相關。由於關係滿足的需求,友善 性高的人能與重要他人的保持良好的關係,他們不僅會協助別人,當他們需要的 時候,也會有人來幫忙。因此,能與他人合作且具有同情心的人,能因維持團隊 的良好氣氛而堅持完成工作,也具有明顯的恆毅力特質。經驗開放性的特徵為創 意、好奇心、智力、想像,富有好奇心且高智力者,有較高的動機去獲得知識, 去找尋有興趣的目標或知識,因此,他們始終專一致志於感興趣的事物,並熱烈 參與其中。甚至日本研究發現經驗開放性與恆毅力有正相關(Suzuki, Tamesue, Asahi, & Ishikawa, 2015),相關程度較嚴謹性高。最後,外向性的人,可能花較 少精力在找尋自感興趣的事物,所以較沒有恆毅力的特質。 神經質人格容易緊張、憂鬱、挫折、低自尊,研究顯示神經質與恆毅力呈現 負相關,具有神經質人格的高中生,情緒不穩,且在發掘興趣、培養領域知識及 完成計畫的精力有限,因此較少有恆毅力的性格特徵( Lin & Chang, 2017; Komarraju & Karau, 2005)。. 28.

(42) 三、恆毅力的相關研究 自 Duckworth 提出恆毅力後,學術界開始興起相關研究。多數研究聚焦於恆 毅力對學業成就的影響,多項結果一致顯示恆毅力能預測測驗分數與學期成績, 也一致顯示恆毅力會影響個人未來的成就。Duckworth 等人(2007)研究追蹤指 出頂尖學校的學生,無論 SAT 分數如何,恆毅力分數較高者,GPA 也較高。同 樣年齡的人,且恆毅力得分高者,教育程度也較高,也較少換工作。有恆毅力的 學童,在全美拼字比賽(National Spelling Bee)的表現也較好。 由以上可知,恆毅力是未來成功的致勝關鍵,其關鍵在於恆毅力能使人投入 更多時間與心力於感興趣的事物上,Duckworth(2016)以各年齡層與各行各業 為研究對象,總結出恆毅力高的成年人,會刻意做多次的練習,出現「心流(flow)」 的次數也較多。心流是一種全神貫注、渾然忘我的專注狀態(Csikszentmihalyi, 2008)。單純刻意練習與心流狀態下的刻意練習之動機不同,單純的刻意練習是 為了精進技能;在體驗心流的刻意練習過程中,個體是享受熱愛的事情,本質上 是愉悅的。也因此恆毅力高者,不僅刻意練習的時數多、過程較愉悅,也較花功 夫下去練習。準備比賽時,恆毅力高的孩子刻意練習的時間較多,能更認真投入 練習過程,且樂在其中,競賽成績也較好。恆毅力高者會更努力地達成目標,在 學業或工作上也越成功。(Katherine, Allan, Yang, & O’Neal, 2016)。 國內學者研究流浪教師考上正式教師之路,受訪者表示雖有過低潮期,但他 們有不放棄、堅持初衷、對感興趣的目標一致性的恆毅力特質,使他們成功考取 正式教職(張訓譯,2018) ,這些有恆毅力的老師,也會教養出學業表現好的學 生(Duckworth, Quinn, & Seligman, 2009)。日本研究發現恆毅力較高者,工作參 與度較高,且恆毅力是最能預測工作成就及學業成就(Suzuki et al., 2015) 。除恆 毅力直接影響成功外,創新扮演調節的角色,亦為影響成功的因素。恆毅力在創 業環境中,會影響其創新與績效。堅持是成功創新的重要因素,會間接透過創新 而影響績效。對興趣的一致性對創新有負面影響,但對績效有正面影響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Keyword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case study, ethnographic survey.. Due to the increasing scale and complexity of public

The prevalence of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is making the study of In-service student satisfaction very important.. This study aims at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satisfaction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The usage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has provided a passageway to satisfy the need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Internet usage/online behavior and Interne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n approach that uses the triangular distribution with the Fractile Method to estimate the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duration of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s, this study inquires the personal and family related factors, online experience related factor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a manufacturer's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cold chain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through a case the with five fo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