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音樂與文學的結合已經有相當長久的歷史,音樂藉由文學內容來描寫各種不 同的情景與意象,文學提供音樂靈感發想,筆者認為這樣的結合,讓較為抽象的 音樂能夠更具象的表達出作曲家的想法。

象徵主義(Symbolism)是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出現在法國的藝術思潮,

以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為首,主要出現在文學中詩 作上的藝術思潮。1象徵主義詩人不具體地描繪事物的明確線條和固定輪廓,他們 所追求的藝術效果不是要使讀者理解詩人想要傳達的意念,而是要造成讀者似懂 非懂、恍惚若有所悟的感覺。象徵主義的文學作品多重視韻律感,強調音樂性的 效果;但是詩句的音樂性卻不是單純透過機械性的韻律來完成,而是透過詩句內 在的節奏與旋律來傳達。象徵主義的代表詩人馬拉梅(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利用詩作中的文字,傳達其神秘的意念與和諧的音樂特質,這樣的創 作理念影響同時代的許多作曲家,包括印象樂派(Impressionism)作曲家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法國作曲家 米堯(Darius Milhaud, 1892-1974)與二十世紀的作曲家布列茲等等,皆採用馬拉 梅的詩作成為音樂與文學的實驗結合。

1 音樂之友社(主編),《新訂標準音樂辭典》(林勝儀譯)(臺北:美樂出版社,1999),1817。

2

布列茲根據馬拉梅的詩作,創作了五個樂章的作品《層層疊疊》(Pli selon pli, 1957-1962),其中第二樂章《馬拉梅之即興一》(Improvisation I sur Mallarmé, 1958)

所使用的詩作《天鵝》(Le vierge, le vivace et le bel aujourd’hui, 1885),時以暗示、

隱喻、象徵的方式來呈現事物,並且描繪超乎事物之外的意境;而其中音樂的角 色除了傳達詩的內涵之外,在布列茲精心巧妙的設計之下,「對稱」的概念在多面 向之層次中展現,包括段落穿插安排的設計、聲樂與詩詞之間的相對關係,在在 表現出布列茲理性邏輯的思考方式與作曲手法。

本論文先概述布列茲之生平風格與重要作品,而至詩人與詩作的探討。在樂 曲分析部分,由創作背景、整體架構、逐漸深入內部到各段落分析,並且探討音 樂與歌詞之間的互動關係。最後,筆者藉由分析本作品所得到的知識與概念,轉 化至自我音樂創作之實踐。

3

第二章 布列茲生平及重要作品介紹

第一節 布列茲生平簡介

1925 年 3 月 26 日布列茲誕生於蒙特布里松(Montbrison),父親為工程師。他 從小就對數學與音樂非常有興趣,青年時期他曾入里昂大學學習高等數學,對他 的音樂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以致後來被人稱為「音樂科學家」。21943 年布列 茲中學畢業後前往巴黎,進入巴黎高等音樂院(Conservatori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Paris),隨梅湘(Olivier Messiaen, 1908-1902)、魏本(Anton Webern, 1883-1945)的學生萊波維茲(René Leibowitz, 1913-1972)、與渥布拉格

(Andrée Vaurabourg, 1894-1980)等人學習作曲。

布列茲在1946 年經由作曲家奧內格(Arthur Honegger, 1892-1955)之推薦,

在馬里尼劇院擔任巴黎‧雷諾歌劇團(Compagine Renaud-Barrault)的音樂指導與 指揮,他帶領樂隊曾在南、北美洲、歐洲等各大城市演出。3布列茲因為從事指揮 的工作到處活動,而使得聲名遠播,由於這個緣故,他更有機會能夠宣傳現代音 樂。4

2 鍾子林,《20 世紀西方音樂》(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6),192。

3 馬清,《二十世紀歐美音樂風格》(台北:揚智,2000),162。

4 Machlis Joseph, 《當代音樂介紹》(Professor of Music),蘇同右 譯(台北:譯者發行,

1989),355。

4

布列茲向梅湘學習作曲與樂曲分析,同時也接受萊波維茲「十二音列技法」

(Twelve-Tone Techniques)作曲法之教導,5之後,布列茲著手研究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與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的音樂,沉溺 於兩人的音樂魅力之中,而更重要的是序列主義的代表人物魏本,他的音樂在戰 後幾年達到了鼎盛,他對布列茲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1949 年梅湘在「國際達姆斯達特音樂營」(Internationale Ferienkurse fure Neue Musik Darmstadt),發表鋼琴作品《四首節奏練習曲》(Quatre études de rythme, 1949)

中第二首《音值與力度的調式》(Mode de Valeur et d’Intensité)之後,6震撼了當代 的作曲界;布列茲立即與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7)等作曲 家一起進行新的實驗,他們將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的音列技巧 加以擴大,將所控制的要素從音高,進而延伸到時值、力度、音色也進行了排序,

開啟「全序列主義」(Total Serialism)的門徑。7

1954 年布列茲在劇院主持人巴隆特(Jean-Louis Barrault)的協助之下,成立

「音樂領域」(Domaine Musicale),並親自擔任任指揮,8而且在巴黎定期舉辦現代 音樂發表會,介紹荀白克、魏本、與貝爾格(Alban Berg, 1885-1935)等人的音樂

5 Machlis Joseph 1989, 355。

6 在這首鋼琴曲中,梅湘使用了三十六個不同的音高、二十四種音值以及七種力度記號,並

分別將他們併入三種調式組合中,這首經過排列組合後所完成的作品,可說是完全由理性所設計。

7 Paul Griffiths, 《現代音樂史》(A Concise of Modern Music),林勝儀 譯(台北:全音,

1989),159。

8 潘皇龍 1999, 88。

5

作品,9但是由於當時的人尚不能接受布列茲的音樂,導致他在法國的發展受到了 阻礙,10因此布列茲離開了法國前往德國。

布列茲在德國順利發揮了他的音樂才華,1955 年擔任「國際達姆斯達特音樂 營」的講師,三年過後他擔任「西德西南廣播電台」(SüdWestrundFunks)管弦樂 團的指揮,從1963 年開始擔任美國哈佛大學與瑞士巴塞(Basel)音樂學院作曲教 授,同年在巴黎歌劇院指揮貝爾格的歌劇《伍采克》(Wozzeck, 1962)。接下來的幾 年間擔任美國克里夫蘭管弦樂團(Cleveland Orchestra)客席指揮。之後,在 1971 年他開始擔任英國BBC 交響樂團指揮,布列茲是首度把現代的前衛派

(Avant-Garde)音樂作品帶入音樂廳的音樂家。11而他在擔任英國BBC 交響樂團 指揮的同時,也任職美國紐約愛樂交響樂團(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 音樂總監,讓當時的美國大眾開始認識並且熟悉這位大師。12

1976 年布列茲應法國政府之邀創立並擔任巴黎龐畢度文化中心「音樂與音響 聯合研究中心」(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Coordination Acoustique/Musique,簡稱 IRCAM),與擔任所屬「現代音樂室內樂團」(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簡稱

6

科學家合作探索新的音響,成為全球最引以為傲的現代音樂中心;因為機構財務 獨立,加上研究環境十分優渥,布列茲得以發揮其音樂理念與才華,成為現代音 樂界中的領導地位。14

在1970 年舉辦的拜魯特音樂節中,布列茲指揮演出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歌劇作品《帕西法爾》(Parsifal, 1882),並且錄音出版,這張唱片 成為布列茲在DG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發行的首張唱片。之後,布 列茲又被應邀在拜魯特音樂節百周年慶中,特別指揮了華格納的作品《尼貝龍根 的指環》(Der Ring des Niebelingen, 1853-1874),因為他與 DG 唱片公司合作關係 良好,在1989 年布列茲與 DG 公司簽訂終生專屬錄音合約。

布列茲在音樂方面的努力與貢獻,讓他獲得各國不同獎項的殊榮,他是在當 今音樂界中唯一獲得26 個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的得主。而在亞洲音樂界 方面,1989 年他成為日本藝術協會第一位「帝國獎」的得主,在德國音樂界為了 表揚他對二十世紀音樂的貢獻,1995 年他獲頒德國唱片評論獎與英國音樂雜誌《留 聲機》的「本年度藝術家」。在布列茲70 歲大壽時獲得法國年度的音樂獎項(Victories de la Musique)。之後,在 1996 年他獲頒柏林藝術,以及瑞典皇家音樂院授予布列 茲「極致音樂獎」(Polar Music Prize)。

布列茲近年完成的作品亦陸續發表,作品具有織度明晰、音響色彩豐富的特 質,品質、效果都十分的優異、傑出。布列茲除了研究現代音樂之外,也研討音

14 楊沛仁 2001, 460。

7

樂和其他科學如:語言學、社會學、物理學之間的關連。151992 年起布列茲專心指 揮與作曲,他辭去「音樂與音響聯合研究中心」所長的職務;1995 年他積極協助 的音樂城(Cité de la musique)在巴黎落成;2000 年他率領倫敦交響樂團與當代樂 集,展開「布列茲2000 年之旅」,足跡踏遍歐美知名的 11 座音樂廳,演出超過 30 場的音樂會,亦編列了許多從二十世紀邁進二十一世紀的最新作品納入演出曲 目,引領愛樂者進入新的欣賞領域,產生新的美感思維,對於當代音樂發展貢獻 卓越。

15 楊沛仁 2001, 460。

8

第二節 布列茲重要作品介紹

布列茲的作品主要有管弦樂、鋼琴、室內樂等,他的作品總數不多,並且十 分講究慢工出細活的精神,特別是後來從事指揮工作之後,創作數量明顯減少,

而這些少數的傑出作品,已足以讓他在二十世紀音樂界中占有一席之地。16 布列茲大部份的作品喜好以兩極端性格的對比來做推進,亦即規則的節奏與 自由的節奏、持續產聲的音響與殘響、聲音與沉默、聲響持續的樂器(如人聲、

木管、弦樂)與聲響短促的打擊樂器(如木琴、鐵琴、打擊樂器)、獨奏與合奏、

和精確地計算與自由的選擇性等等,乃各自成為對比。17

布列茲早期的作品多保有明確的音樂結構,並且包含音樂動機的角色存在。

而梅湘在1944 年針對音樂元素進行研究,追求音列技法組合其他要素的可能性,

這樣的思維影響到布列茲,他開始將音樂中除了音高以外的要素序列化,包括時 值、節奏、力度、音色等等,最佳證明布列茲序列主義手法的兩部代表作品,分 別為《第二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2, 1948)與《弦樂四重奏之篇》(Livre

pour quatuor, 1949)

1946-1949 年間布列茲把荀白克的音列技法與梅湘異國情趣的氛圍,完全消化

16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台北:美樂,2001),459。

17 Paul Griffiths, 《現代音樂史》(A Concise of Modern Music),林勝儀 譯(台北:全音,

1989),173。

9

(Surréalism)法國詩人夏爾(Rene Char, 1907-1988)的詩作,三篇簡潔的詩詞,

譜曲成為人聲和室內樂的作品《無主之槌》(Le Marteau sans maître, 1952-1954)與

《水之陽》(Le Soleil des eaux, 1948)。

1951 年他為十八件樂器所做的《複調》(Polyphonic X, 1951)與雙鋼琴的作品

《結構》(Structures, 1951),可稱為布列茲全序列主義中的代表傑作;作曲家將音 高、音值、強度及起始音,各自分成十二個種類,每個要素皆遵照音列原理被嚴 密的控制,讓音樂在作曲家所設計的框架中不斷的產生變化。19

1956 年後布列茲開始採用「機遇音樂」(Aleatory Music)的理念創作,但是

1956 年後布列茲開始採用「機遇音樂」(Aleatory Music)的理念創作,但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