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過去許多的實證文獻認為,透過持有各國股票資產組合是實務上分散風險的 主要策略之一;然而各國股市的相關性,隨著全球金融市場自由化與資訊的快速 流通,各國股票市場連結性越趨升高,使得國際投資組合的效益大幅降低,因此,

股票市場間的相關性對國際資產組合配置選擇的影響有多大,便成為一新的重要 實證議題。在近一二十年全球化對全世界各地經濟的影響已經是越趨明顯。時至 今日,世界各地的資金可以互通往來,管道也相當的多,使得每個國家很容易同 時都擁有相當多個不同國家的資產,一旦其中一個國家發生重大金融危機,也就 很容易將此危機蔓延到其他國家。

如次貸危機發生於 2007 年 4 月,以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 司破產事件為標誌,由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蔓延到信貸市場,進而演變為全球性 金融危機。它暴露了金融業監管與全球金融體系根深蒂固的弱點。近年來許多美 國抵押貸款發放是針對次級貸款(簡稱次貸)的借款人;而依照次級貸款的定義,

這些所謂的借款人皆依照綜合標準評量過,其能力可能不足以償清貸款。當美國 房價在 2006 至 07 年度開始下降,抵押價值也下降,抵押違約率上升,而普遍由 金融公司持有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簡稱 MBS),失 去了其大部分的價值。其結果是許多銀行持有的實質資本大幅下降,以致造成世 界各地信貸緊縮。

緊接著在 2008 年 9 月 14 日(星期日)為金融海嘯引爆的日期,創辦於 1850 年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在美國聯準會拒絕提供資助後,正式宣告破產,而在同一 天美林證券宣佈被美國銀行收購。這兩件事揭開接下來這一星期全球股市大崩盤 的序幕。在 9 月 16 日,全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因持有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多信用違約的到期合約而被調低其信用評級,該保險集團自身也陷入了一場流動 性危機(liquidity crisis)。

這一場全球性的金融海嘯由美國本土爆發,直接衝擊到全球的經濟,不只對 其鄰近國家影響很大,連太平洋另一端的亞洲國家也深受其危害。本研究即是想 透過實證資料來印證及檢視當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與亞洲國家究竟是否產生與 過往不同的互動關係。

二、研究目的

在發生重大的危機時,對於一些新興的國家影響,尤其,近幾年,東南亞國 協(簡稱東協)經濟活動發展越來越蓬勃,對於世界經濟所造成的影響亦不容小覷。

亞洲國家在面對當今世界第一大國美國金融體系崩壞時,美國對日本、台灣、新 加坡以及泰國之間是否產生蔓延效果,之所以會選取這四個亞洲國家是因為日本 近年來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活動越趨密切,而台灣與日本的經貿關係一直以來也 是相的緊密。由於亞洲國家大多擁有美國的資產,無論是股票、公債或是其他一 些金融衍生性商品,都是以美元計價,故探討蔓延效果(contagion)的關係,是單 方面的影響,或是彼此互相影響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以及大國對小國的影響,

皆是需要考量近來的因素,本文所採用蔓延效果的檢定,是採用美國對新加坡、

台灣、日本和泰國的影響來做分析。

有關國際股票市場相關性的文獻過去主要利用 Granger 因果關係(Granger causality)、向量自我回歸模型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VAR) 及衝擊反應函 數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等計量方法探討市場間外溢效果 (spillover effect)。

然而,全球在發生多次重大危機事件後,各國的股市透過金融面、實質面、政治 面或一般投資人等心理層面上的因素已日漸緊密連結。

若想配適出多變量的聯合機率分配(Multivariate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其相關的理論推導及計算上極為複雜,尤其當投資組合標的項目太多的時候,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準確估算出聯合機率分配幾乎是不可能的,通常處理的方式為假設標的資產報酬 率服從多變量常態分配(Multivariate normal distribution),並據以進行模擬工作。

本文則採用的關聯結構(copula)方法,此法最早由 Sklar(1959)所提出,直到 1999 年才開始被廣泛應用在財務領域中,近來相關的研究應用數量成長速度非常快速,

利用此方法可將上述的問題簡化處理,以配適出更符合實際資料的聯合機率分配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進而更準確地衡量出銀行本身所可能面臨的風險。

本文強調探討在面臨不同衝擊的情況下,股票市場是否產生蔓延效果。若能了解 在危機發生時,是否產生蔓延的情況,除了有助於分散風險外,投資人亦可根據 這些結論進行投資決策及資產配置組合。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資料來源

本文採用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

日本日經指數、新加坡海峽指數以及泰國股票指數,並將各國的股票指數作自然 對數轉換,計算出日報酬率,以下論述皆以日報酬率來做分析。

本研究所採用的原始數據皆取自於Datastream資料庫。研究期間為自2005年3 月1日至2012年3月13日,共有1836筆觀察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第三節 研究流程論文架構

基本統計分析

檢定是否發 生蔓延效果?

利用經驗累積分配整理報 酬率資料

利用IFM法,將各種關聯 結構模型參數估計出來

利用估計出的參數,生成 模擬值,去配適原始資料

比較AIC或BIC的值,找出 配適最佳的關聯結構模型

結論與經濟涵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