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匯流中西文化的島嶼

第一節 島嶼的台灣

多面性,共構成為更為壯大的符號系統–水墨藝術(Ink art)。

第二章 匯流中西文化的島嶼

第一節 島嶼的台灣

台灣的地理環境四面環海。西隔台灣海峽遙望福建,東瀕太平洋,南臨巴士 海峽遠眺菲律賓,地理位置介於歐亞大陸、日本和東南亞之間,具有「中樞」和

「轉運」特質之地理位置,再加上亞熱帶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地,遂吸引了許多外 來者。按段義孚所言:「逃避的過程也是文化創造的過程。4」台灣過去作為「逃 避的外來者」根據地,也因此推進了台灣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延綿發展,近 四百年來,那些來去更迭並以掠奪資源為主的「殖民者」,和那些生根安住並辛 勤開拓的「移民者」,共同開展累積出屬於台灣特有之歷史文化。

在外來者尚未踏上台灣以前,島上散聚著不同的土著民族,其語言和血源均 和太平洋南島民族有著密切關係,即所謂的原住民,而原住民在漢人不斷移居通 婚下,其語言和血統已漸漸消逝或融入於漢人社會。在 1624 年荷蘭據臺殖民之 前的漢人多屬季節性移居(如洄游性烏魚的捕撈),之後因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獎 勵稻米和蔗糖的種植,才形成台灣漢人社會之雛型,其中並經歷西班牙 1626 年 短暫據臺灣淡水一帶,並於 1642 年為荷蘭人驅逐,直至 1662 年鄭成功驅逐荷蘭 人,並以台灣作為反清復明之基地,也是漢人在台設立政府的開始,之後 1683 年清將施琅攻占台灣,鄭氏王朝結束,台灣納入清朝版圖。

到了 1895 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隸屬清廷兩百餘年的台灣再次割讓予日

4 段義孚,《逃避主義–從恐懼到創造》,(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10),頁 13。

7

8

因為在薩伊德(Edward Said, 1935-2003)《東方主義》的觀點中,殖民者和被殖 民者的關係是一種上對下的、單向性的、固定的文化輸出,顯然少了動態彈性;

9 同一種文化翻譯的「錯誤規則」(misrule of cultural traslation):它 遊移於語言系統或文化傳統之間,從而在實施過程中引入一種偶然性因素

10 之父笛卡兒(Rene’Descartes,1596-1650)於 1637 年提出「我思故我在」,指出了

「理性」和「主體」的概念,也就是有思考的、有意識的主體存在,並由此開啟

11

12

13

14

15

16

17 日本據台分為三個階段,為安撫時期(1985-1918)、同化時期(1919-1937 和皇民 化時期(1937-1945),但從水墨繪畫在日治時期的發展來談,筆者將以 1927 年第 一屆官辦美展「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作為分界點,分為前、後兩期: 年的美國人費諾羅沙(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 1853-1908)發表演說〈美術真說〉

(The True Theories of Art)後,接著岡倉天心(1863-1913)創辦東京美術學校並 提倡日本美術復興,而開始了日本美術協會(舊派)和日本美術院(新派)之爭;

18

19

畫會」,並於 1908 年在台灣書畫會的場地台北俱樂部舉辦畫展,或如須賀蓬城,

1987 年來台,任職郵便電信局,1901 年擔任總督府國語學校助教授,1909 年任 職高等女學校的教職,至 1918 年退休返日。他擅長詩書畫,以傳統南畫為主,

(1871-1927)、洪雍帄(?–1950)、羅秀惠、魏清德等人…在他們出席台 灣書畫會的揮毫活動中,以書法或四君子題材為主。尤其是洪以南的水墨

20

源,二來台灣水墨繪畫的發展,亦未遭明顯排擠,因此也無出現明顯抵抗,但日 本畫革新派強調的寫生、寫實之觀念,卻逐漸改變人們對水墨繪畫的鑑賞品味和 視覺習慣。

日治後期的官辦美展。1915 年台灣爆發日治時期以來規模最大的抗爭事件

「西來庵事件」,1918 年一戰後,美國威爾遜總統提出「民族自決」,民族主義 興起於全球受殖民之地區,台灣社會爭取自主的政治運動亦不斷持續,直至 1919 年 3 月,韓國爆發「三一運動」,韓國人藉韓高宗去世,發表獨立宣言並要求獨 立,後遭日本暴力鎮壓後死傷無數,1920 年,東京的台灣留學生提出「自治主 義」以台灣人民的意願做為主體,挑戰日本當時的「同化主義」,日本內閣原敬 隨即進行殖民地官制改革,並提出「內地延長主義」,日本對台後期的統治策略 則在文官總督田健治郎上任後展開,所謂的「內地延長主義」的主張為將包括台 灣在內的殖民地以「雖與內地有稍許不同,但視為內地的延伸,直接適用本國法 律,將之做為本國領土來統治」此一方針做為基本政策,在同化政策中,藉由逐 漸在台灣實施與內地相同的制度,消除殖民地與日本內地的差異。台灣美術展覽 會(簡稱台展)最初的推動亦是由民間發起推動,後來卻轉由官方接手舉辦,其 中轉折林明賢認為「1920 年代台灣社會已減少武力的抗爭活動,但卻出現非武 力的文化抗日活動。」也就是 1920 年,東京的台灣留學生提出「自治主義」,對 日本「同化主義」提出挑戰,因此殖民政府認為藉由美術展覽除了可以提升充實 青年的精神生活,亦符合內內地延長主義之精神,遂參照「日本帝展」和殖民地

「朝鮮美術展」的展覽制度,成立台展。

1927 年第 1 屆的台灣美術展覽會於樺山小學展出,之後持續舉辦至 1936 年,

共計 10 屆,台展制度的設立,是以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和朝鮮美術展覽作為參 考依據,帝展設置「日本畫」、「西洋畫」和「雕刻」,1926 增設「美術工藝部」,

21

22

23

明的〈鵝鑾鼻〉和第九回荒木十畝的〈芭蕉群雀〉等,但是正如霍米巴巴所言殖 民體制從來就不是單方面的輸出,而是雙向的「文化互動」或混雜的協商空間,

也就是說在日本(中央)畫家以典範之姿向台灣畫家輸出「寫生」審美品味的過 程中,同時間,他們對台灣(邊陲)風景描寫,也已經讓在「台灣(邊陲)」的 日本畫家之南畫不同於在「日本(中央)」的日本畫家之南畫了,換句話說殖民 語言輸出到殖民地的過程中,被混雜的殖民語言亦同時失去了正統性。

從被殖民的角度來看,在日本主導的台展範典示範下,的確有效的建立具「寫 生」風格的台灣水墨繪畫,除台展第一屆郭雪湖的〈松壑飛泉〉未具有明顯「寫 生」外,其餘多能辨視其「寫生」意味,如林玉山台展第一回的〈水牛〉與〈大 南門〉、第二回林玉山的〈山羊〉、黃靜山〈水牛〉和第三回林玉山的〈周濂溪〉、 黃靜山的〈犢〉、潘春源的〈浴〉、第四回朱芾亭的〈公園小景〉、第六回郭雪湖 的〈朝霧〉、潘春源的〈武帝〉、朱芾亭的〈雨去山色新〉、第七回郭雪湖的〈南 瓜〉、朱芾亭的〈宿雨收〉、第八屆郭雪湖的〈野塘秋意〉、朱芾亭的〈水鄉秋去〉、 第九回黃靜山的〈水牛〉、第十回朱芾亭的〈返照〉;府展第三回朱芾亭的〈暮色〉、

第四回郭雪湖的〈廣東所見〉、第六回郭雪湖的〈鼓浪嶼所見〉。但「寫生」除了 是客觀物像的一種描寫外,更深刻的寫生則必須藉由物像的描寫去展現作者的主 觀感受,也就是具有主體意識的描寫,如松林桂月在第三回台展中對東洋畫的評 論:

這次審查中,發現漢系的作品較少,感到不可思議。本來就地理的關 係而言,認為台灣之作品應會攙有中國南方的畫派及南宗畫的系統。但從 送件的作品來看,南宗繪畫風格的作品極少。不僅如此,整個會場的氣氛 勿寧說是內地的畫壇風格的延伸,令人有不足之感。…繪畫是在抒發個人 的性情,而東洋畫之中,南畫及水墨畫最常表現這種精神。但是此類水墨

24

25

26

27 稱其為「無殖民地的殖民主義」42(或稱內部殖民主義(internal colonialism)。

國民政府 1950 年成立「中華文藝協會」,並設文學、美術、音樂、電影話劇

28

29

30

31

32

33 外法案」(Foreign Assistance Act)49到了 1950 年 6 月韓戰爆發,民主陣營和共產

47 倪再沁,《台灣美術論衡》,(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頁 21。

48 林明賢主編,《台灣美展 80 年》,(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10,頁 31。

49 在該年度的該法案中,分配給中國大陸工業部門 7500 萬美元,有 500 萬美元轉撥給台灣糖業 公司、台灣鐵路局及台灣電力公司。吳聰敏,〈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34 處成立於 1945 年,費正清(John K. Fairbank)首先來臺主持美國新聞處,一開始運作的美新處附 屬於美國駐台大使館。1958 年,原本的台灣教育繪館首度由外事單位的美國駐台大使觀承租,

作為「台北美國新聞處」的駐外單位,在戰後台海局勢緊張,國府在台灣實施嚴格的審查管制,

美國新聞處因此成為戒嚴時期台灣人了解歐美、國際資訊的主要管道。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 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臺南:國立成 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5),頁 38-39。

35

36

37

38

39 出聯合國、1972 年的中日斷交、1975 年蔣介石崩殂、1976 年美軍撤離台灣、1977 年台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1979 年中美斷交等,就在如此風雨飄渺的年代

61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蕭勤的歷程 1953-1944》,(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4),頁 36。

40

(the most recent)的藝術,但是對於最晚近的時間光譜則是處於變動中,論者按 不同觀點可得出不同的當代範圍,而西方的「當代藝術」時間範圍,如陳瑞文所 言:「『當代藝術』(L’art contemporain)一詞,總括著自達達運動(Dadaisme 1914)

以來所有錯綜複雜的藝術運動與主張。」63 達達運動是針對現代化之後所帶來的 戰爭及戰後的遺害,所展現出「否定」、「破壞」的一種態度,而這種態度或可說 是「後現代主義」的一種發端或源頭,而如果按 1916 年達達成立那年起算,西 方「當代藝術」於今可謂恰滿 100 周年。另外如夏綠莫(Jean-Luc Chalumeau,1939-)

在《西方當代藝術史批評》中所言「人們稱之為『當代』的藝術大約在 1945 年 之時誕生…這期間一種『反現代』的情緒在西方散佈開來,並在『後現代主義』

62 熊鈍生主編,《辭海》,(中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5),頁 3059。

63 陳瑞文,〈當代藝術的曖昧特徵與假性跡象〉,(台北:雄獅美術,1991.8),頁 166。

41

的概念下找到庇蔭之地。」64也就是將西方「當代藝術」等同於二次戰後的「後 現代主義」蓬勃發展;第三種則如亞瑟丹托的「後歷史藝術」(post-historical art)

的概念下找到庇蔭之地。」64也就是將西方「當代藝術」等同於二次戰後的「後 現代主義」蓬勃發展;第三種則如亞瑟丹托的「後歷史藝術」(post-historical art)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