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簡述 ERP 發展問題對於企業績效的影響與重要 性,並進一步提出本研究動機。第二節敘明研究目的與預期研究貢獻,第三節描 述研究架構,並運用流程圖的方式呈現。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6)統計資料,台灣中小企業目前占全國企業家數 達 97%,創造 78%的就業機會。整體看來,中小企業家數持續成長,由 1982 年 的 70 萬多家增加至 2016 年的 138 萬多家,幾為倍增。中小企業一直都是台灣整 體經濟結構的主體及骨幹。隨著經濟發展,國內企業規模雖然有大型化的趨勢,

但是小規模企業仍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中小企業仍以經營服務業為主要,自 2009 年金融海嘯以來,中小企業就業人數呈持續穩健的小幅增加,顯示中小企業為提 供全國就業市場上穩定的力量。就業人數前 5 大行業依序為製造業、批發及零售 業、營造業、住宿及餐飲業和農林漁牧業。

早期中小企業採用勞力密集的生產方式,在管理上多以人工管理為主,傳統 的資訊管理系統是由各部門分散管理,缺乏整合和串連的條件,導致公司組織間 部門取得資訊不一致,缺乏資訊整合的有利基礎。伴隨企業擴展,中小企業這種 傳統的人工管理的方式已不敷因應,無法滿足管理階層的需求,中小企業所陎臨 的挑戰愈來愈艱難。

隨著公司營運版圖逐漸的國際化,經營環境的改變,具有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就需要有產業結構調整、消費觀多樣化、通訊技術創新與發展、建構電子商務系 統,尤其以跨國方式經營,需要跨部門及跨國資訊互相傳遞時,資訊的傳遞及各 系統管理間之整合越顯重要。

競爭環境的變遷,使得許多企業於 1990 年代建置及應用的 ERP 系統(企業資 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以下簡稱 ERP),需要重新定位與調整 (Jenson and Johnson,1999;游育蓁與何玉美 1999)。企業早期導入 ERP 系統,旨 在滿足降低庫存成本、提高存貨週轉率、提升資料正確性與及時性等需求。但對 中小企業而言,導入資訊系統是一筆投資,如於千禧年(Y2K)間只建構電腦中心 的人力成本(以五人估計),每年即需新台幣二百萬元。

Martin(1998)指出大約有九成的企業在導入 ERP 系統後,發生進度延後或超

出預算的狀況;Gartner(1999)報告指出,中小企業並沒有足夠的組織資源支援冗長 的導入期及導入時所產生的高額費用,因此對於導入 ERP 都抱持相當謹慎的態 度,大多以強化資訊應用為前提,針對缺口與瓶頸提出行動方案,以強化內部流 程、過程管理與監控能力,提升所要的營運目標執行能力。

周樹林(2000)、李珮如(2003)提到,雖然中小企業也逐漸體認到 ERP 所帶 來的效益與資訊科技對中小企業的重要性,但是中小企業採用 ERP 系統所陎臨 到的問題與挑戰,遠比大型企業易受到更多限制,如財務、技術、人才的不足等。

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在生產或行銷網絡上的相依關係,促使中小企業建置 ERP 系統的動機與大型企業大同小異;尤其是隨著網際網路及電子商務的盛行發展,

資訊委外模式也逐漸發展成型,然而,中小企業建置 ERP 系統,多採用軟體租 賃服務,即以應用服務業(ApplicationService Provider,ASP)模式,做為進行 e 化 之解決方案。

黃美華(2003)指出,隨著新經濟的運轉,全球化、國際化、多角化的展開,

產品生命週期短暫,產業、資本結構急遽生變,企業需要調整其組織與營運模式,

帶動資訊取得、管理與流通方式的改變。如何掌握到一致性、整合性的資訊,擴 大其經濟規模,又頇顧及區域性市場和儘量滿足顧客的特殊性,甚至達到客製化 的服務,正是中小企業危機與轉機的關鍵。在此情況下,母公司如何擴張及調整 ERP 系統或建立有效的整體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機制,做好對子公司或海 外分公司的管理,就更顯重要。

熊若華、王若蓮與李蕙如(2012)以經營者的角度來看,如何成功的導入 ERP 系統,將效益發揮至最大化,避免導入後不符預期或失敗,是許多經營者所陎臨 的重要課題。目前也有很多文獻對於系統導入績效評估,以檢視其導入成效,然 而大部份仍以成功個案方式進行探討導入後獲取的效益,或者是以其相關統計研 究方法檢驗其系統導入後之營運績效。另一方陎,企業因內部控制未落實或內部 控制不良而導致企業倒閉而造成重大損失的案例在國內、外可說是時有所聞。這 樣的思維下,網路的應用及 ERP 系統整合就顯得相當重要,兩岸三地的交易日 趨複雜,台商要提升競爭優勢,確保永續經營,如何洞察先機、快速行動及鞏固 競爭優勢,而 ERP 系統的跨國整合,也是企業強化內部控制的一個方式。

在陎對營運模式的變更之餘,企業如何重新評估導入新 ERP 系統後所產生 的風險及建立相對應的措施,而如何藉由內控機制發揮 ERP 效能。換句話說,

企業對初期的 ERP 系統基礎建置,擴展到 ERPΠ 階段,進而進化到 ERPⅢ時期,

這一連串的擴充、調整、整合過程,在既有的研究文獻上相對不足,故本研究將 從 ERP 系統之建置組成和調整、營運績效及內部控制角度深入分析,期望能讓 更多的實務界和研究界在 ERP 系統與營運績效的議題上有更深一層瞭解。

第二節 研究目的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達,物聯網的興貣,企業經營的環境也不斷的改變,競爭 條件亦不斷變化更替,為尋求永續經營,大都借重資訊科技來提升營運效能。陳 文誼(2010)指出,國內 ERP 系統的建置率約為 78%,其中製造業之建置使用 率更達九成以上,顯示 ERP 系統對製造業流程效率提升的重要性是相對提高。

ERP 系統不一定是套裝軟體,不同的廠商各有不同的導入方案。如 SAP 的 ASAP(Accelerated SAP)、Oracle 的 AIM(Ap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Methodology)、

鼎新電腦 ERP 系統和普揚資訊的 VPROERP,同時輔以顧問師;前二者為國外 進口的廠商,後二者為國內軟體開發商。因此軟體廠商所提供之導入方法論就成 為關鍵的成功因素之一。企業在 ERP 上線後導致失敗之例,如 Scott(1998)美國第 四大藥廠配貨商 FoxMeyer Drugs;Davenport(1998)指出,Dell 電腦發現 ERP 不 適用於新式的分權管理制度,中途停止了導入。

相關 ERP 之研究領域相當的廣泛,目前國內外探討 ERP 文獻不勝枚舉,部 分研究將 ERP 分為幾大區塊進行探討,例如:游育蓁與何玉美(1999)、王怡 心(2001)探討 ERP 導入的效益、ERP 在不同的產業的建置過程、ERP 導入之 關鍵成功因素、ERP 使用滿意度、ERP 的評選、ERP 導入之調適性等相關研究。

ERP 系統為跨組織整合的軟體,其中包括了多重功能的應用程序(例如:財 務、產銷、供應鏈、人力資源、採購庫存)之共享資料庫。幫助企業組織以最佳 且 有 效 率 的 方 式 管 理 , 為 ERP 系 統 主 要 的 業 務 (Noudoostbeni, Ismail, Jenatabadi, and Yasin, 2010)。

各行業都具有各本業的專業知識及特性,個案公司是以生產製造為主的傳統 產業,專門從事生產,電腦用的變壓器及線圈等,其主要的運用材料為鐵芯、銅 線、銅箔及膠殼等,設計研發都是以客製化為準,為了創新及創造更大的附加價 值不斷研發新的產品,是個案公司的目標,主要是爭取更多新的客源和訂單,擴 展公司的銷售業績。

為了能使業務拓展更順利,資料及報表數據能準確即時、且可信賴度高、加

強資訊的透明度,提高跨國整合經營績效,所以選擇 ERP 系統整合。剛開始所 選擇 ERP 系統為國內最大之軟體公司—鼎新電腦公司之 DOS 版本 ERP,主要 著眼於鼎新為國內 ERP 系統軟體廠商之龍頭業者,且系統專門針對台灣企業所 開發,具備優異客製化能力和強大的後援系統,能提供系統化的建置支援,使流 程與系統達到最適化程度。

在 ERP 的實際導入過程中,原來接單及生產都在台灣,因為各種營運因素 的改變,轉變成接單在台灣,大陸升級為主要生產基地,產能逐年成長,很多資 訊需要即時整合,增加資訊透明度、報表的正確性及有利於決策的擬定。個案公 司決定與 ERP 廠商跨聯盟開發有利於公司的 ERP 系統的運作,使其更符合公司 的需求。包括跨國整合、售後服務、還有成本的考量。初期之專案以台灣總公司 為核心,大陸廠則等台灣總公司上線後再進行移植(Roll-out)。

由於本人是個案公司「ERP 專案中心」跨國整合統籌的負責人,親身參與主 要階段 ERP 跨國轉型及整合經驗,故從實務應用角度探討分析 ERP 系統在經營 上的績效。

本研究為針對 ERP 導入模式歷程、導入過程的作業流程、過程中遇到問題 及正式上線之後續問題如何改善,導入前後之經營績效加以分析比較,進行完整 的歸納分析。

研究目的之一在於探討的個案企業早期經濟發展階段,在陎臨新資訊科技、

新商業模式發展之際,ERP 開始導入模式至 ERP 跨國整合過程中陎臨擴建調整 之歷程。

研究目的之二在以個案公司為主體,研究導入後之績效為基準點,利用個案 公司之財務及統計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探討企業於導入後的實質效益,並比較已 導入 ERP 系統的企業績效表現,是否能在競爭的環境中,取得相對的優勢或具 備競爭力。

早期針對 ERP 的研究多以「導入」角度進行,例如:(游育蓁與何玉美,1999:; 王怡心,2001;張碩毅、游勝孙與張益誠,2008);Chand, Hachey, Hunton, Owhoso, and Vasudevan(2005)等,有關「平衡計分卡 ERP 的相關研究」。隨 ERP 的普及化,

陸續出現 Huber(1991),「ERP 與組織學習」相關的研究。自安隆案發生以來,沙

陸續出現 Huber(1991),「ERP 與組織學習」相關的研究。自安隆案發生以來,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