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隨著時間的變遷,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衛生條件的改善,國人的平均 壽命延長,加上出生人口急速的下降,台彎 65 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增加,

1990 年底為一百六多萬人,約佔總人口之 6.2%,至 2005 年已增為兩百二十一 萬人左右,佔總人口之 9.7%,已邁向高齡化社會。隨著台灣人口結構高齡化所 致,勞動力老化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如中高齡勞動力比率由 1987 年的 25%提升 至 2005 年的 31%,也就是每三位勞動人口中就有一位是中高齡者。根據就業服 務法第 2 條規定,所謂中高齡者是指年滿四十五歲至六十五歲之國民。他們大 多是家庭經濟的主要負責人,加上本身已屆退離勞動市場的時刻,因此不論是 身心或是工作所得都有其特性存在(吳惠林,2001),因此關於中高齡男性的勞動 參與議題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注意。

然而由於過去男性勞動力相較於女性勞動力而言較穩定,因此有較少的討 論,相反地由於經濟的發展、教育的普及、女性地位的提升等因素的影響,家 庭不再是婦女生活唯一的重心,越來越多的婦女投入勞動市場,使得女性勞動 參與呈現多樣的面貌,因此以往許多勞動相關文獻所探討的對象多集中在女性 的勞動力供給狀況的討論。但根據主計處的資料顯示(見表 1-1),台彎的中高 齡勞參率在這 23 年(1978-2005)來一直在 60%上下擺動,變化不大,但這並不表 示台灣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行為一直處在平穩的狀態。如果仔細分析,可以發 現中高齡男性勞參率從 1978 年的 86%,到了 2005 年已減少至 78%,下降 8 個 百分點左右,跌幅約 9%,其中 1978-1985 年和 1998-2005 年均各有一次約 4 個 百分點的下降;相反的,中高齡女性勞參率在這段期間內逐步的上揚,大約上 升 6 個百分點。

表 1-1 中高齡勞動參與率以年齡與性別分

若把中高齡勞參率細分為 45-54 歲與 55-64 歲兩個年齡組,可以發現 45-54 歲組的勞參率在 1978-2005 年間是小幅增加 3 個百分點,反倒是 55-64 歲組的勞 參率呈現大幅度下滑的趨勢,下滑的幅度為 20%,下降約 10 個百分點,其主要 下滑的期間為 1988-2005 年。再分別觀察其各年齡組男性與女性的勞參率,則 可發現這兩個組別的男性勞參率均呈現下降的趨勢,其中值得注意的是,55-64 歲組的男性勞參率下跌幅度最大,在 1978-1985 年與 1997-2005 年這兩個年組 中,均有一波下跌的趨勢,總跌幅有 21%之多,而 45-54 歲年齡組則是在 1995-2005 這十年間小幅下跌 5 個百分點。然而,就各群組女性的勞參率來看,

兩組別的勞參率在這 23 年間都呈現上升的態勢,尤其以 45-54 歲組的女性勞參 率上升 20 百分點為最多,而 55-64 歲組的女性勞參率則上升 6 個百分點。

因此整體來說,台灣的中高齡勞參率在這 23 年來平穩的在 60%上下徘徊,

主要的原因是中高齡女性勞參率的上升與中高齡男性勞參率的下降相互抵消所 造成的。另一方面若把台灣與國際間中高齡男性勞動參與率相比(見表 1-2),台 灣地區中高齡男性勞動參與率相較於日本、韓國、新加坡呈現大幅的下降,不

表 1-2 各國 2004 年中高齡男性勞動參與率 單位:%

年齡 台灣 韓國 新加坡 日本 美國

45-49 90.97 92.50 96.30 97.00 89.30 50-54 83.63 89.00 93.20 95.70 85.40 55-59 68.49 80.70 78.00 93.20 77.60 60-64 49.88 64.80 52.00 70.70 57.60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中高齡勞動統計

管各年齡層的中高齡男性勞參率皆比韓國、新加坡、日本、美國低,其中又以 55-59 歲與 60-64 歲這兩個年齡層與其他國家相差較大,而日本在各年齡層的中 高齡男性勞動參與率都是最高。並且可以明顯的發現台灣地區在 45-49 歲的勞 參率是最高的,但與日本相比相差了 6.03 個百分點;到了 55-59 歲這年齡層的 勞參率突然下降很快,為 68.49% ,與日本相比相差了 6.57 個百分點;而在 60-64 歲的勞參率更是低,為 49.88%,而與日本相比竟相差了 6.57 個百分點。因此本 文欲探討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台灣中高齡男性勞參率這麼大幅度的下降?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影響台灣地區中高齡男性下降之因素,但由 於影響之因素相當的多,例如景氣的波動、產業結構轉變、政府的外勞政策等,

無法一一的加以深入研究討論,因此本研究以眾多可能影響因素之一 ─ 全民 健康保險為探討主軸,進行深入的研究。

首先大約簡單介紹與本研究相關的台灣健康保險的背景,在 1995 年以前,

健康保險大約可分為三大體制,分別為勞工保險、公務人員保險、農民健康保 險,主要保險的對象分別為勞工、公務人員以及農民,投保資格為必須要有工 作才可投保,是屬於「在職保險」,並不包括眷屬保險;直到 1982 年公務人員 保險首開先例,將公務人員的配偶納入保險範圍,使得公務人員的配偶即使離 開勞動市場仍可享有保險;到了 1995 年社會保險制度出現重大的變革 ─ 全民 健保的實施,只要是持有中華民國國籍或在台灣地區設籍滿 4 個月以上的人都 必須參加健康保險,是屬於「強制保險」,這意味著在台灣任何人即使沒有工 作也可獲得保險。

而台灣於 1995 年開始實施的全民健保,不僅僅對我們的醫療支出、醫療品 質造成影響,對台彎的勞動市場也造成不小的衝擊,因此在健保實施後關於健

保相關議題廣受到學者之討論,其中在勞動參與方面,Chou and Staiger(2001) 以 1979~1985 年以及 1992~1997 年的家庭所得與支出調查來分析 1982 年公務人 員保險將公務人員的配偶納入保險範圍,對丈夫為公務人員的已婚婦女與 1995 年全民健保實施對丈夫在非公部門的已婚婦女的勞動參與的影響,結果顯示健 康保險的實施對台灣已婚婦女的勞參率有負的影響,下跌約 4 個百分點,而對 丈夫沒受高等教育的婦女來說影響更大,下跌約 6 個百分點。

本文參考 Chou and Staiger(2001)文獻之研究方法,在台灣社會保險政策從

「在職保險」之制度,轉而於 1982 年公務人員保險將公務人員的配偶納入保險 以及 1995 年全民強制投保健康保險的背景下,利用 difference–in–difference method 以 1995 年為分界點,將妻子在公部門的已婚中高齡男性設為對照組(沒 工作之丈夫借由妻子在公部門工作而獲得保險),妻子在非公部門的已婚中高齡 男性設為實驗組(妻子在非公部門工作之沒工作男性則等必須等到全民健保實 施後才獲得保險),分析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實施對中高齡男性勞參率有何影 響。

第三節 論文架構

本文共分為六章,其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主要是針對研究動機、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論文架構作一 完整的描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