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由學校畢業後靠著一技之長在職場上打拚到退休的傳統 已成為過去式。終身學習的觀念逐漸為民眾所接受而成為一種趨勢,唯有不斷學 習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

然而,因為學習、工作與家庭階段不再分明,使在職進修生面臨了多重角色 的扮演而造成角色衝突。台灣在職碩士班的學生平均年齡為39歲,而行政院主計 處在民國92年統計2001年我國初婚平均年齡男性為31歲、女性則為26歲,可見在 碩士職進修的學生除了學生角色外,大多還有工作職場的責任,而家庭中的角色 更是多重(蔡淑芬,2004)。

工作-家庭-學習衝突的結果,就產生了工作壓力及家庭壓力,而影響這兩種 壓力的前因變數包括了性別(Greenhaus & Beutell, 1985; Duxbury & Higins, 1991;

Frone et al, 1992)及家庭生命週期(Herman & Gyllstrom , 1977; Pleck et al., 1980;

Bohen & Viveros-Long, 1981)等構成角色衝突的變數,本研究研究目的之一即欲 探討性別及家庭生命週期對商學院碩士在職進修生工作及家庭壓力造成的差異。

工作壓力及家庭壓力的主要來源為時間分配上的衝突(謝美蘭,2001),在 職進修生必須在家庭、工作及學生等角色間保持平衡,時間的管理對其而言非常 重要。因此本研究亦探討商學院碩士在職進修生時間配置的情形,及性別及家庭 生命週期對其時間配置的影響。

而工作及家庭壓力的大小,應會表現在時間配置上,故本研究希望在區分出 壓力大及壓力小的族群後,觀察其在時間配置和其它人口統計變數上的特徵,尋 找形成高壓力族群的指標性變數。最後,本研究分析國籍所造成的差異,探討台 灣及美國商學院碩士在職進修生在工作、家庭壓力的感知和時間配置上的不同。

第二節 研究步驟與步驟方法

本研究分六個步驟進行,如圖1-1 所示。敘述如下:

一、確定研究方向及目的:產生研究動機,閱讀相關文獻並確立研究方向。

二、相關文獻閱讀與探討:根據主題及各個研究變數進一步探討文獻。

三、原問卷翻譯審核:台灣地區的研究數據資料及中文版本的問卷延用自 蔡淑芬(2004)的研究,美國地區使用的問卷需翻譯為英文版本。翻譯時 間為2004 年 9 至 10 月,經指導教授、UHCL 兩位人力資源專長教授、及 UHCL 語言中心多位精通中/英文的老師審核問卷效度以及英文用語是否 正確。

四、實施問卷調查:在取得CPHS(Committee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Subjects)的研究調查許可後在休士頓大學明湖校區採樣,在商學院建築中 庭以便利採樣方式發放並請受測者現場填答或以回郵寄回問卷。發放時間為 2004 年 10 月 20 日至 12 月 10 日。

五、台美兩地資料分析比較:美國數據建檔後,與台灣數據一起剔除無效 問卷,並篩選商學院碩士班每週工作20 小時以上的受測者建立樣本。接著 進行差異比較、相關分析、及進一步的資料探勘。

六、撰寫結論:根據資料分析的結果以及相關文獻的佐證,本研究提出七 點重要發現及結論。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為文獻探討法及問卷調查法。文獻探討法如先前所述,為 閱讀並探討工作壓力、家庭壓力、時間配置、工作-家庭衝突、及在職進修生所 面臨的角色衝突等相關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時間配置 的內容及其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以及統整影響這些變數的前因變數,用以確定 分析數據時所需要的變數,並在撰寫結論時能有更深入的見解。

問卷調查後的分析方法主要分為三個部份:

一、不同群體在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時間配置上的差異。使用MANOVA,

以國籍、性別、婚姻狀況等等前因變數為自變數,探討其對工作壓力、家庭 壓力、與時間配置造成的差異。

二、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時間配置間的相關性。以相關分析探討工作、家庭 壓力及各個時間配置的細項間的相關性。

三、壓力高低群體的差異。以集群分析將樣本分為高低壓力群後,使用ANOVA 及卡方檢驗,分析群之間在時間配置及人口統計變數上的差別,以尋找高低 壓力群的區別指標及特性。

研究方向及目的

文獻閱讀與探討

原問卷翻譯審核

實施問卷調查

台美兩地資料分析比較

結論撰寫

圖1-1 研究步驟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並不考慮。

在前因變數方面,本研究在整理先前學者的研究發現後,以探討家庭生命週

三、本研究為一延續性的研究,著重在補強先前學者的研究及理論。換言之,本 期及性別對時間配置及工作/家庭壓力的影響為主,並因探討台灣美國間的 差異再加入國籍為自變數。但其它可能影響的潛在變數如個人的主觀偏好、

人格特質、角色期待、家庭中的權力結構等則未能納入研究中。而且國籍所 造成的差異其實其真正的原因應該是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觀念、價值觀等的 不同所引起的,本研究並未以文化相關的變數為前因變數進行分析。

研究分析的情況為大部分的一般行為,但並無法細部分析例外行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