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此章節將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問題以及目的,並針對研究主題與變 項進行名詞界定。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國外重鬱症之女性終身盛行率為10~25%,而男性是 5~12%(First & Tasman, 2004)。2002 年衛生署以臺灣人憂鬱量表所做兩萬多人的社區人口調查發現有 14.1%臺灣人有中度以上憂鬱。分析 1997 至 2006 年健保資料庫顯示,九年來健保 新診斷為憂鬱症的就醫人數增加了3.6 倍(張、賴、李,2009)。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以 2004 年調查結果預估全球有 1.51 億人罹患憂鬱症

(WHOa)。憂鬱症是社會整體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的第二名,預 估2020 年憂鬱症不僅是引起失能的首要原因,2030 年更可能是社會整體疾病負擔 的第二名(Mathers & Loncar, 2006; WHO, 2010)。以 2009 年健保統計資料來看,

憂鬱症患者多處於40-54 歲之間(行政院衛生署,2010, 2010/11/02),適逢生產力 旺盛與家庭發展穩定的階段,可見憂鬱症所造成的失能與社會資源影響甚鉅。憂 鬱症和自殺更是息息相關,有2/3 的重鬱症患者曾有自殺意念,有 15%的重鬱症患 者會自殺成功(Isometsa, Henriksson, Aro, Heikkinen, Kuoppasalmi & Lonnqvist, 1994),每年在全球約奪走 85 萬條生命(WHOb)。台灣的研究亦顯示有 87%的自 殺身亡者,死前達到重度憂鬱症的診斷標準(Cheng, Chen ,Chen & Jenkins, 2000)。

由於憂鬱症人口的增加、對整體社會經濟和自殺行為相關之影響,使得憂鬱症照 護議題成為關注的焦點。

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常被用來當作醫療處置、介入的評量標準之一。WHO 發展的簡版生活品質問卷包含四大範疇:生理健康、心理、社會關係與環境,研 究發現不僅是憂鬱症狀嚴重度會影響生活品質(陳,2009;陳、熊、陳、潘,2008;

余,2005;Chung, Pan & Hsiung, 2009; Berlim, McGirr, Fleck, 2008),藥物副作用 亦會因影響患者性功能而降低其生活品質(蔡、林,2008;Chen, Yang, Lee, Yeh, Lu

& Chen, 2008),而社會支持可顯著預測重鬱症患者之生活品質與憂鬱程度(余,

2

2005;吳、翁、李、王、熊,2006;Chung et al.,2009)。國內外研究皆發現重鬱 症患者的社會支持與衝突主要來源為伴侶(吳等,2006;Rehman, Gollan & Mortimer, 2008),重鬱症患者與伴侶的親密關係或許是形成社會支持的基石,研究證實與 伴侶的親密關係會影響憂鬱症狀(Rehman, Gollan & Mortimer, 2008; Whiffen, 2005),可推測重鬱症患者和伴侶的親密關係應對其生活品質有重要影響,而性 功能或許也影響了其與伴侶間的親密關係。但目前研究多探討重鬱症患者的社會 支持,少有研究探討重鬱症患者和其伴侶的親密關係、性功能與生活品質之間的 相關性。若能從社會支持層面切入,更清楚了解當中的關聯,或許就能提供相關 協助,並藉由改善親密關係來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減輕罹病痛苦,故引起本人 之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問題及目的

本研究問題為了解重鬱症患者與其伴侶之親密關係、性功能以及生活品質之 相關性,根據上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重鬱症患者的生活品質、憂鬱程度、對其伴侶的親密關係與性功能 現況。

二、 探討重鬱症患者之憂鬱程度與生活品質的相關性。

三、 探討重鬱症患者對其伴侶之親密關係與生活品質的相關性。

四、 探討重鬱症患者之性功能與生活品質的相關性。

五、 探討重鬱症患者人口學特性、憂鬱程度、對伴侶的親密關係與性功能中,

影響生活品質的主要因素。

4 depressive disorder)的患者。

二、生活品質

(一) 概念型定義:個人在所生活的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感受程度,這種感受與個 人的目標、期望、標準、關心等方面有關。它包括一個人在生理健康、心 理狀態、獨立程度、社會關係、個人信念以及環境六大方面(姚,2002)。

(二) 操作型定義:以WHO發展的生活品質量表台灣簡明版(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brief of Taiwan, WHOQOL BREF-TW),包含生理健康、心理、社會關係與環境四大範疇之測量,共 28題的自陳式問卷測量得到的分數,即為受試者的生活品質(姚,2002)。

三、憂鬱程度

(一) 概念型定義:憂鬱症狀之嚴重程度。

5

(二) 操作型定義:以貝克憂鬱量表第二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II, BDI-II)

測量之總分,當總分13分以下為沒有憂鬱或極小,總分14~19分為輕度憂鬱,

20~28分為中度憂鬱,29分以上為重度憂鬱,分數越高代表憂鬱程度越高

(Beck, Steer & Brown, 2000)。

四、親密關係

(一) 概念型定義:親密是一種複雜且動態的過程,是屬於個體內在層次的感受,

乃人與人之間互動而形成,為兩個人之間所建立的獨特關係,關係中的兩 人具有高度互相依賴、彼此信任、互相揭露,並且能夠互相分享情緒、給 予支持,是在認知、情感與精神上的親密關係,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余,

2004)。

(二) 操作型定義:以親密關係量表(The experi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Revised questionnaire, ECR-R)測量之結果,此量表為36題的自陳式問卷,測量愛情 關係中與伴侶的親密關係,其測量構面包括親密關係中兩種依附行為:焦 慮(自我)與逃避(他人)(Sibley, Fischer & Liu, 2005)。

五、性功能變化

(一) 概念型定義:由生理或心理層面引起的性功能障礙,包含性慾(desire)降 低、性興奮(arousal)障礙、性高潮(orgasm)障礙,例如性衝動減少、勃 起困難、延遲射精、陰道乾澀等(Rizvi, Yeung & Kennedy, 2011)。

(二) 操 作 型 定 義 : 以 簡 版 性 功 能 變 化 問 卷 ( Changes in sexual functioning questionnaire short-Form, CSFQ-14)測量性功能,包含性愉悅(pleasure)、

性慾/頻率(desire/frequency)、性慾/興趣(desire/interest)、性興奮(arousal)、

性高潮(orgasm)五種構面,總分越高表示性功能越好(Keller, McGarvey &

Clayton, 2006; Rizvi et al., 2011)。

6

國外重鬱症終身盛行率為女性 10~25%、男性 5~12%(First & Tasman, 2004)。重鬱症平均發病年齡約 27 歲,女性盛行率為男性之 2~3 倍(First &

Tasman, 2004)。有 2/3 的重鬱症患者曾想過自殺,有 15%的重鬱症患者會自 殺成功(Isometsa et al., 1994),國內研究發現有 87%的自殺身亡者,死前達 到重度憂鬱症的診斷標準(Cheng et al., 2000)。重鬱症的病因可分為生物化 學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生物化學方面可能源自 serotonin、norepinephrine、

dopamine 等神經傳導物質濃度過低,內分泌與荷爾蒙的異常,或是具遺傳傾 向。心理社會因素則認為除了個人體質上的脆弱性,還與生活事件及環境壓 力有關,例如婚姻困擾與親密關係中的不安全型依附關係。亦有學者提出性 格傾向與認知理論,說明憂鬱成因是「生理、心理、社會」三要素互相作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