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5 線性規劃理論

線性規劃(linear programming)自從 1947 年由美國數學家 Dantzing 所 提出求解方法之後即蓬勃發展,從此建立了系統分析之基礎。線性規劃 在早期已廣泛被應用於各類生產規劃上,目前在工業、農業、經濟、交 通等領域都獲得了重大成果。

一般而言,優化模型基本架構包括下列兩項:

1. 目標函數(objective function):

在一個被妥善界定的環境問題中,對欲追求或改善之目標所定義 之數學函數式。

2. 限制式(constraint):

在一個被妥善界定的環境問題中,系統所面臨之內部或外部制約 條件稱為限制式。

在優化模型中,有兩種不同之變量:

(1) 決策變數(decision variable):

在一個含有目標函數及限制式之模型中,與決策方案有關之待決 定的變數稱為決策變數。

(2) 系統參數(system parameter):

在一個含有目標函數及限式之模型中,與決策變數有關之係數稱 為系統參數。

線性規劃所能解決的問題通常包含下列特性:

1. 其目的為將某個相依變數(dependent variable)極大化或極小化,該 相依變數可以由線性的目標函數(objective function)所定義,通常

代表某種經濟上或機能上的目標,如利潤、產量、成本或品質指 標等。

2. 目標函數中含有許多變數,這些變數的數值描述不同的決策可能 性,通常代表某種資源的使用數量如資金、時間、人力、材料等 等達成目標所必須使用的項目。

線性規劃之模型之建模主要是找出系統中明確之優化分析或最佳方 案,但優化前與優化後需要一些輔助分析,以掌握或降低不確定因素之 影響,包括:

(1)優化前之分析(Pre-optimal analysis) 參數之決定(parameter determination):

系統參數有時不易決定,需要詳細調查,資訊不足時將產生不確 定性,造成優化方案產生偏差。

函數之確認(function identification):

系統中目標函數或限制式在左側之線性函數有時需用系統預測之 方法(例如迴歸分析)加以確認。

(2)優化後分析(post-optimal analysis) 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

系統決策方案對個別參數之變化是否敏感?此項問題可由求得優 化解後,去調整單一參數可能變化之範圍而得到解答。但是一次 只能針對某一個別參數進行測試。

藉由線性規劃求得妥協解,在滿足各項限制的同時也達到目標函數 之最大值或最小值。線性規劃已被廣泛應用在各領域也獲致許多成果,

目前在各類環境系統分析問題中,亦廣泛被應用,在環境規劃上之應用 其中包括廢棄物管理系統規劃、廢水處理系統規劃、空氣資源管理系統 規劃等環境相關規劃。

Bouman et al.(1998)利用線性規劃來解決環境與經濟之間衝突問題,

模式中以最大經濟收益為目標。Jödicke et al.(2001)以混合整數線性規劃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探討廢水處理廠之廢水再利 用,以總成本最小化為目標並考慮投資成本及操作成本,並達到所設定 限制條件,求得最佳解,廖恒凱(2005)提出多水庫聯合營運最佳化模式,

以最小懲罰成本為目標,並考量水庫整合營運條件及相關限制。在水資 源規劃方面,張仲宇(2002)以線性規劃理論為基礎,研究在滿足所有限制 條件下分析休耕或轉作時水資源再分配之最佳化模式,將水資源做有效 調配。王招錦(2003)研究藉由數學規劃技巧探討家戶垃圾清運規劃及收 費,並擬定最佳化之營運方案。

經過以上各領域研究之論述後,顯示線性規劃理論可以解決多目標 規劃的問題,本研究將以數學規劃技巧來解決環境與經濟兩者間之衝 突,目標以經濟收益最大化,並達到所設定限制條件,以推求最佳化之 土地利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