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1 線性理論的結果與分析

為了驗證根據前章以輸入孤立波造波板運動方程式作為初始條 件推求而得的暫態解,本節取水槽長度為 36m,水深為 0.3m,波高 為 0.03m 為孤立波造波之測試條件。根據(3-8)式與(3-9)式,其 對應之線性化造波板位移及速度對時間之關係圖如圖 4-1 與圖 4-2 所示。

圖 4-3 至圖 4-7 為在不同時間時瞬時水面波形與理論解之比較 圖,由此一系列圖可以明顯看出孤立波造波時的水面變化。在造波初 期(圖 4-3),造波板位移僅有微量變化(參考圖 4-1、圖 4-2),至圖 4-4 時,造波板速度急遽增加,水面也因此跟著逐漸抬升,此時造波 板位移曲線位於反曲點,造波板速度達到最大值,至圖 4-5,造波板 速度逐漸遞減至 0,水面抬升量亦跟著下降,圖 4-6 在t =τ 時造波板 靜止,波浪自由向水槽尾端傳遞(如圖 4-7)。由圖中亦可發現,由於 分散效應的影響,計算而得的波形相較理論解隨時間增加有分散而拉 長的現象,波形亦略有偏斜的現象,同時,在造波過程中波形尾端即 有尾波的產生,且隨時間而增大,其整體波速也較理論波速慢。

Boussinesq 方程式與其延伸之 KdV 方程相當適合用來探討淺 水長波的運動特性,此點已經被許多文獻證實(可參考 Svendsen,

2006),而根據 Boussinesq 方程式的基本假設:

( )

1

2O μ

δ (4-1)

式中δ =H h代表相對波高,μ =h L為相對水深。一般在文獻中多以δ 代表波浪非線性效應強弱與否,而以μ代表分散性的多寡。此假設意 指δ 與μ2必須非常接近,且由於 Boussinesq 方程式為一以δ 及μ為微 小參數展開之三階方程式,δ 與μ必均為小值,Boussinesq 方程式之 解才會與現實狀況相符,而孤立波即為此假設下的一個水面波形解,

故在波形不變的前提下,孤立波可視為是由於非線性項引起之變形效

應與分散關係造成之擴展效應相抵消而成的定常波形波浪。

前節所提出之線性理論解並未考慮非線性項,且因為對整個水槽 的自由水面以 Fourier 級數展開之緣故,其成份波之波長可視為:

n l l

kn n n 2

=

= π λ

(4-2) 由(4-2)式中可知成份波波長由 2l 至無限小遞減,週波數 k 則 隨成份波數 n 增加而遞增。由第二章理論推導過程中得到之分散關係 式:

( )

k h Tanh gkn n

n2 =

ω (4-3)

可知由於成份波波長變化極大之緣故,造成強烈之分散效應而導致前 文所述之尾波與波形歪斜,此結果亦與孤立波的原始假設不符合。

線性波理論波速為:

( )

k h k Tanh

g

c k n

n n n

n = 2 =

2

2 ω

(4-4)

在長波時,kh→0,故c= gh。與孤立波理論波速c= g

(

h+H

)

比 較之下,可知由於未考慮非線性項的緣故,線性波速將會較非線性波 速慢。

圖 4-1 造波板位移曲線

l =36mH =0.03mh=0.3m

圖 4-2 造波板速度曲線(條件同圖 4-1)

圖 4-3 計算結果與理論波形的比較

l=36mH =0.03mh=0.3mt=0.25τ )

圖 4-4 計算結果與理論波形的比較(條件同圖 4-3,t=0.5τ)

圖 4-5 計算結果與理論波形的比較(條件同圖 4-3,t=0.75τ )

圖 4-6 計算結果與理論波形的比較(條件同圖 4-3,t =τ )

圖 4-7 計算結果與理論波形的比較(條件同圖 4-3,t=2τ )

4-2 線性理論的修正

由前節之討論,可以歸納出本文線性解析解存在兩個問題:

1. 整體波速較非線性波慢。

2. 由於分散效應過強,導致波形產生與現實不符的變化,同時 與實際淺水長波為弱分散性的認知相違悖。

此二問題都與非線性有關,為了求取更正確的解,可能需要較高 階的解析,但由於第三章推導之孤立波線性解析解的型式中含有 hypergeometric 函數,難以用攝動法(perturbation method)的形式推 展至高階以探究非線性的影響。

Zhang 與 Schäffer(2004)在其數值造波研究中,曾以修正其分 散關係來減少其方程式中高頻波的效應,以符合所套用之 Boussinesq 數值模式之水深限制。為了修正線性解析解與理論孤立波在分散性假 設的差異,本文參考 Zhang 與 Schäffer(2004)的方法,將原解析解

中之線性分散關係式改寫為:

關於波速較理論波形慢的問題,則參考線性化之 Boussinesq 方 程式之分散關係需經過修正以減少其在相對水深(H h)增加後造成之 Hedges,1987)。

二階的 Stokes 分散關係式為:

(

D

)

Tanh

( )

kh

gk 2

2 1 ε

ω = + (4-7a)

式中: Dalrymple,1986)。為了克服水深限制,Kirby 與 Dalrymple(1986)

平滑地連結二階 Stokes 分散關係式與 Hedges(1976)的淺水分散關 係式,提出了一個同時適用於深水和淺水的分散關係式為:

Hedges(1987)改良(4-9)式在 kh 為小值時結果會不準確的問 題,提出了新的聯合分散關係式:

Kirby 與 Dalrymple(1987)同樣提出了新的聯合分散關係式:

( )

Tanh kh D

Li 與 Tao(2004)修正前人提出之聯合分散關係式,以減少其對 二階 Stokes 分散關係式在中間水深時的相對誤差: 以為了計算方便,選取 Hedges(1976)之淺水非線性分散關係式做 為修正線性理論的修正依據,故(4-5)式可改寫為:

圖 4-8 非線性分散關係比較

圖 4-9 長波條件下之非線性分散關係比較

4-4 計算結果與討論

4-4-1 修正線性解計算結果

將(4-14)式套用回原孤立波解析解即可得到修正後之線性解。

圖 4-10 至圖 4-14 為在造波中(t<τ)至結束後(t ≥τ )水面波浪傳 遞的情形,由於減弱其分散效應以及納入非線性分散關係的影響,與 未修正之前的結果比較,可發現其尾波大幅減少,波速亦與理論波速 相近,但在傳遞過程中由於弱分散性依然存在的緣故,其尾波剛開始 並不明顯,但隨著傳遞距離變長仍會逐漸增大,波高亦會因此隨著傳 遞距離而逐漸衰減。但在波浪傳遞時間增加後,波形前端會產生水面 抬升的現象,波形與理論解亦有一位相差。

4-4-2 修正線性解之收斂性與質量守恆

前面於第二章已經討論過線性解的收斂特性,對於修正線性解之 收斂性測試可參考圖 4-15。由於水槽長度較短,此修正線性解之係數 C1nC2n在約 40 項時值即小於 10-6,在約 110 項時值即小於 10-8。考 量級數收斂時係數疊加對收斂值的影響,若以t =3τ,x=60h做為測試 條件,在相對誤差小於 0.01%的要求下,僅需要 63 項即能達到收斂 之要求。

根據質量守恆定理,水槽中之水體積需為一定值,線性解之部份 已於第二章證明,而修正過之線性解可藉由於造波板運動所抬升之水 體積需與水槽內增加之水體積相等判定質量守恆與否,以數學式表達 如下:

( )

t h

( )

x tdx

X0 =

0lη , (4-15)

圖 4-16 為造波過程中造波板推移之水體積與水面抬升之水體積 比較,可見經過修正後之解依然能符合質量守恆定律。

4-4-3 波高衰減與尾波效應

圖 4-17 為波浪於不同相對波高H h時,通過水槽不同位置(30h、

45h、60h、75h、90h)的孤立波波峰高度H'與第一個尾波波高a'與之 百分比值,圖 4-18 則為波浪在不同相對波高時通過水槽不同位置(條 件同上)的波峰高度H'與理論波高H的衰減率,對於HH'、a'等符 號的定義方式,則可參考圖 4-19。

由圖 4-17 與 4-18 中可以發現非線性效應對尾波波高以及波峰之 影響,會隨非線性效應增加而提高,此結果與 Goring 與 Raichlen

(1980)、Katell 與 Eric(2002)等人之實驗結果相近,但 Goring 與 Raichlen(1980)、Katell 與 Eric(2002)分別提出造成尾波的可能原 因為水中摩擦力之影響,Katell 與 Eric(2002)之研究中曾利用 Keulegan 公式(1948)推估由黏滯力造成之波高衰減量,而公式預測 之平均衰減量較實驗結果為低,故必有其它造成波高衰減之原因;

Goring 與 Raichlen(1980)亦曾建議將造波時間(參考 3-7 式)增加 10%,可有效減少尾波產生,推測可能因為造波過程不可能完全滿足 其波長與周期均為無限大的特性,其波形在傳遞的過程由於仍有其它 成份波存在,故必然會發生變形,但對其尾波變形尚需要進一步的試 驗比較。

圖 4-10 修正後計算結果與理論波形的比較

l=36mH =0.03mh=0.3mt=0.75τ )

圖 4-11 修正後計算結果與理論波形的比較

(造波條件同圖 4-11,t =τ )

圖 4-12 修正後計算結果與理論波形的比較

(造波條件同圖 4-11,t=1.5τ )

圖 4-13 修正後計算結果與理論波形的比較

(造波條件同圖 4-11,t=2τ)

圖 4-14 修正後計算結果與理論波形的比較

(造波條件同圖 4-11,t =3τ)

圖 4-15 修正線性級數解係數收斂情形

(造波條件同圖 4-11)

圖 4-16 造波過程中造波板推移之水體積與自由水面抬升之水體積 比較(條件同圖 4-11,t ≤τ )

圖 4-17 在不同位置(x=30h、45h、60h、75h、90h)計算通過波峰 振幅與第一個尾波波高之相對百分比

l=36mh=0.3mh/H =0.1~0.3)

圖 4-18 波峰衰減之相對百分比,造波條件同圖 4-18

圖 4-19 理論孤立波波高、行進波波高與尾波高度之示意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