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縮放與相似單元中的相關研究

一、 課本中的縮放與相似單元

就97 數學領域課綱及現有的課本,可以看到縮放與相似分年細目包含下列 五點:

⚫ 9-s-01 能理解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

⚫ 9-s-02 能理解多邊形相似的意義。

⚫ 9-s-03 能理解三角形的相似性質。

⚫ 9-s-04 能理解平行線截比例線段性質及其逆敘述。

⚫ 9-s-05 能利用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觀念,解應用問題。

對照課本可以分為1.平行線截比例線段性質與逆敘述、2.圖形縮放的定義 與性質、3.多邊形相似的定義、4.相似三角形的判別性質,及 5.相似三角形的應 用五個主題,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圖形的縮放與性質及多邊形相似的定義兩 個部分。

17

過去92 課綱相似形教學主要從圖形的樣貌出發,由相似形的邊角性質定義 相似,這導致了很多學生在比較兩圖形是否相似時,只能透過對應邊與對應角 的比較。且在教學上,教師在以放大縮小作為引入動機後,便很快地進入三角 形相似性質,使學生在未來進行相似形判斷時只記得零碎的判別方法,無法完 整的掌握相似概念。從97 課綱開始強調縮放與相似是相關的概念,學生應確實 理解幾何圖形在縮放前後的變化性質,並了解相似的定義為「一圖形經縮放後 與另一圖形全等,則稱此兩圖形相似」。透過幾何變換的觀點談相似,不只可以 更貼近實際生活,也期望由圖形變動的觀點引入圖形相似的意義能使學生更容 易注意到幾何圖形的相似,而不會受限於邊角的關係。

二、 縮放與相似單元臆測活動的相關研究

部分研究者會讓學生使用縮放尺(Pantograph)讓學生進行縮放與相似的活 動探索。縮放尺由C. Scheiner 發明,其功用為將圖像放大或縮小。縮放尺由四 個旋轉桿組成(如圖 2 - 8 所示),其中 𝐴𝐵𝑃𝐶 四個點會形成一平行四邊形,且 𝑂, 𝑃, 𝑄 三點共線,使用時固定 𝑂 點,則 𝑄 點所繪製的圖像為以 𝑂 為伸縮中 心, 𝑂𝐴̅̅̅̅

𝑂𝐵̅̅̅̅ 為伸縮比例將 𝑃 點繪製的圖像放大。

圖 2 - 8 縮放尺示意圖

利用縮放尺進行臆測活動屬於圖形軌跡追蹤的探索活動。Athanasopoulou,

18

Stephan and Pugalee(2019)的教學實驗顯示學生可以從測量的行為中形成臆 測,並進行比例的推論與論證,在這過程中縮放尺所扮演的腳色有二-單純的 是不夠的。Martignone and Antonini(2010)指出活動中要形成臆測推論,首先 要能夠掌握工具的結構,且之後更進一步表示探索論證的源自使用工具產生的

19

第參章、研究方法

本章共有五部分:第一節為研究設計;第二節為研究對象之介紹;第三節 詳述研究工具;第四節為研究流程;第五節則說明本研究之限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