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關於約翰 . 尼波穆克 . 胡麥爾

第二節 約翰.尼波穆克.胡麥爾的創作與成就

由於胡麥爾一生中多數時間任職於宮廷中,許多創作是為了宴會、娛樂用途,或是 獻給當時傑出的器樂演奏家,胡麥爾的創作幾乎包含了所有類型,11而又以其擅於演奏 的鋼琴作品佔大多數:包括奏鳴曲、協奏曲,管樂器及絃樂器的協奏曲、複協奏曲(double

concerto) 、室內樂作品…等,戲劇音樂包含:歌唱劇(Singspiel)、歌劇、芭蕾音樂,宗 教作品如彌撒。

精明的胡麥爾了解市場需求,在創作自己的作品之餘,也接受委託改編其他作曲家 受歡迎的樂曲。12有趣的是深諳樂器特性的胡麥爾唯獨沒有交響曲形式的作品,筆者推 測或許是出於對貝多芬的尊崇與肯定,自覺無法贏過貝多芬的作曲才能,再加上對家庭 的責任而放棄了追求挑戰的雄心壯志。

胡麥爾的樂曲風格大致上會有一個主音織體(homophonic texture) ,13以裝飾音帶 出歌唱性旋律為主導,並運用阿貝堤低音(Alberti bass)襯托華麗燦爛的半音音階,14

11 胡麥爾的創作幾乎涵蓋了所有樂器種類、所有曲式(除了交響曲),有編號的作品多達 127 首, 44、100 號交響曲;其他包含凱魯比尼(Luigi Cherubini, 1760-1842)、葛路克(Christoph Gluck, 1714-1787) 、 羅西尼(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等人的著名歌劇片段或序曲。

13 有多聲部,但以一條主要旋律線為主(通常是高音聲部),其餘聲部以和聲或是節奏來陪襯。

14 以分解和絃伴奏旋律,經常被用於古典時期的作品當中。

12

theoretisch-practische Anweisung zum Piano-Forte-Spiel),共分為 3 冊,甫出版旋即銷售千

本,此書是維也納表演藝術相當重要的資料來源,尤其針對裝飾音的演奏方式有詳盡的 說明,書中也包含不同主題:從基本的彈奏姿勢、基礎樂理、運指練習、即興演奏與裝

13

飾音、速度的量化…等,15由淺入深,內容鉅細靡遺、實用並兼具理論基礎,透過此書也 讓我們體會到古典時期的音樂發展及美學品味。

除了演奏與教學,也從事文字整理工作,替其他作曲家整理傳記,如莫札特傳記…

等,但這些作品歷經時代更迭已失傳。我們可以看見胡麥爾的才華及對環境的關心,致 力各面向的音樂發展,除了為音樂家爭取版權保障,更在威瑪時期成立寡婦孤兒基金會,

或許在現今胡麥爾這個名字已被多數人遺忘,但他在音樂歷史上的貢獻與成就,是值得 被研究記錄的。

15 胡麥爾在書中整理了當時節拍器發明後量化出的速度,節拍器為 1816 年由梅爾撤(Johann Mälzel, 1772-1838)發明。

14

15 席中的莫札特,又驚又喜地告訴父親,而莫札特對胡麥爾說「做得好,兒子」(Bravo, mein

Sohn),可見莫札特對胡麥爾的重視,師生情誼密不可分。

眾多學生之一,希勒(Ferdinand Hiller, 1811-1885)在其著作中曾提到當時他在威瑪跟 隨胡麥爾學習時,曾詢問胡麥爾並證實許多作品的主題動機是依莫札特風格創作的 (mostly in the style of Mozart)。16

胡麥爾在巡迴演奏期間經常演奏莫札特的作品,1803 年後擔任宮廷樂長,仍經常指 揮莫札特的器樂曲及聲樂曲。正因為直接傳承莫札特的精神,我們在胡麥爾作品的歌唱 性旋律、平衡優雅的過渡樂段當中,經常聽見恩師的影子。胡麥爾的堅守傳統,在 1830 年代後被視為過去的流行,炫技新秀李斯特及帕格尼尼的崛起,人們不再滿足於平均和 諧的音樂,而追求具開創性、顛覆過往的新時代音樂。

16 Mark Kroll: Johann, Nepomuk Hummel: A Musician’s life and World, Scarecrow Press, October 15, 2007, P. 17-1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