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F 大調低音管協奏曲》之樂曲分析

第二節 調性與和聲分析

在本作品中,由於第一、第三樂章篇幅較龐大,在調性轉換與和聲處理上也比較複 雜,相較之下第二樂章顯得簡單、規矩許多,調性僅在主調、屬調之間轉換,因此在演 奏時,對於整體架構、段落安排的詮釋,也相對容易。胡麥爾經常在段落連接處使用如:

過渡樂段(Transition)、38連句(link) 、39小尾奏(Codetta) 、40省略終止(Elision)…41等手法,

擴充段落篇幅並轉換各樂段間的情緒。

38

39

主題的C 大調。

【譜例六】:第一樂章,第一呈示部 第一主題對答句

第二主題同樣是由兩次對答句所組成的樂段【譜例七】,伴奏再度以第一主題使用 的八分音符分解和絃,將情緒帶回舒適的氣氛中。

40

【譜例七】:第一樂章,第一呈示部 第二主題對答句

在第二主題的45 至 58 小節過渡樂段中,密集的十六分音符改以音階方式呈現【譜 例八】,此段的音樂張力是為了突顯主奏的優雅旋律進入鋪陳,在第54 小節的第三拍以 重音(fz)演奏德國增六和絃(Ger65),之後三十二分音符的分解和絃向上推進,直到和聲解

決回到F 大調 I 級【譜例九】。

41

【譜例八】第一樂章,mm. 45-46

【譜例九】第一樂章,mm. 54-57

胡麥爾在第一呈示部的最後加上一段小尾聲,與先前緊張的十六分音符不同,以鋼 琴非常輕柔(sotto voce)的二分音符為律動帶出低音管主奏。筆者將此句視為小尾聲的原 因在於其功能性與特色,一來,此句與先前的第一主題、第二主題同樣是由弱起拍開始,

在素材上具有統一性,但內容不具有總結意涵;再者在此樂句中分為前、後句,但長度

42

僅有3 小節,不構成樂段,在此擔任的角色為段落的連接與氣氛轉換【譜例十】。

【譜例十】第一樂章,mm. 58-61

第二呈示部的第一主題,組成方式與第一呈示部相似,在兩組對答句之後擴充 進入關係小調的過渡樂段,由d 小調開始逐漸發展,到了 100 至 106 小節,和聲不斷以 C 大調 V-I 交錯,直到 107 小節出現使音色轉變的降 A,預告第二主題的調性【譜例十 一】。第二主題與第一呈示部相同,但調性來到了降 E 大調,由低音管奏出第二主題之 後,交給鋼琴彈奏出C 大調的第二主題,由於之後發展部即將進入屬調,在這個段落的 和聲發展也會跟著預備,因此大部分的調性都停留在C 大調上,126 小節低音管接續鋼 琴(樂團)的 C 大調第二主題並進行擴充,之後的過渡樂段及小尾聲同樣圍繞在屬調上進 行,其中小尾聲扮演連接角色,以省略終止的方式終止在發展部的開頭【譜例十二】。

43

【譜例十一】第一樂章,mm. 105-108

【譜例十二】第一樂章,mm. 166-169

發展部分為四個部分,在調性安排上從C 大調轉移到平行小調,再由主調的關係小 調 d 小調發展至 A 大調。其中筆者認為第四部分使用 A 大調,是胡麥爾相當精心的設 計,由於A 大調是 4 個部分中唯一的遠系調,前一節我們提過此曲的發展部與其他協奏

44

曲相比篇幅較大,調性模糊的時間也較長,A 大調安排在 c 小調與 d 小調之後的出現,

除了更加突顯A 大調給人開闊的感受,也暗示即將進入再現部;在第三部分連接第四部 分時,胡麥爾運用了假終止(Bocken cadence),使和聲停留在 A 大調 V 級,並以延長休 止符製造忽然音響空白的效果,之後解決在第四部分的樂句開始【譜例十三】;第一至第 三部分以全新的素材進行發展,第四部分則以呈示部的第二主題為素材,利用調性帶來 光明的感受之外,熟悉的主題出現也會給人一種終於回到家的感受,準備迎接主題再現

【譜例十四】。

【譜例十三】第一樂章,mm. 230-231

45

【譜例十四-1】第一樂章,發展部第一部份 mm. 170-171

【譜例十四-2】第一樂章,發展部第二部份 mm. 191-194

46

【譜例十四-3】第一樂章,發展部第三部份 mm. 208-209

【譜例十四-4】第一樂章,發展部第四部份 mm. 232-234

發展部與再現部以連句手法連接,由低音管的上行音階導入主題【譜例十五】。再現 部的安排如同呈示部,所使用的素材也與再現部一致,第一主題與過渡樂段為具歌唱性、

長線條的旋律,第二主題與過渡樂段為活潑生動的素材與密集的十六分音符樂段,我們

47

可以發現從第一主題─過渡樂段─第二主題─過渡樂段,這四個段落皆立基於 F 大調的主 調上。

【譜例十五】第一樂章, mm. 250-252

295 小節由低音管先現的掛留長音 C(同時也是 F 大調 I 級的 5 音),將音樂帶入華 麗的尾奏段落【譜例十六】,十六分音符的8 度大跳音程、分解和絃是此段的主要素材,

直到307 至 308 小節持續兩小節的震音,才再將焦點交棒給樂團(鋼琴),此時的樂團(鋼 琴)演奏第一呈示部的過渡樂段及小尾聲旋律,做為尾奏及全樂章的結束【譜例十七】。

【譜例十六】第一樂章,mm. 295-296

48

【譜例十七】第一樂章,mm. 318-326

49

胡麥爾與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的《F 大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 75》(Concerto for bassoon in F Major, Op. 75)相同,兩人皆選擇下屬調(降 B 大調)作為第二樂章的調性。

50

【譜例十八】第二樂章,mm. 37-38

在精簡的B 段中,調性不斷轉換從 F 大調、G 大調、a 小調再到降 B 大調,搭配上 升級進的模進動機使音樂有向前推進的感受【譜例十九】,雖頻繁轉調卻沒有使用複雜 的和聲,此段落結尾以鋼琴的連句作為連接,並以省略終止導入A’段主題。

A’再現段落中,a、b 兩段依舊維持著主題呈現、過渡樂段的功能性,在進入 c 段落 前,樂團(鋼琴)及低音管停在 I64和絃長音,為裝飾奏樂段鋪呈。值得一提的是尾奏部分,

由鋼琴演奏主題,低音管在旋律句尾演奏音階及分解和絃,作為鋼琴樂句連接,兩者一 同在降B 大調 I 級和絃中結束此樂章。

51

【譜例十九】第二樂章,mm. 53-60

52

53

54

換成密集的 16 分音符阿爾貝堤和絃,製造主奏與伴奏間的音響差異。在低音管與鋼琴 輪流演奏主題兩次後,胡麥爾運用低音管與鋼琴演奏小尾聲作為此樂段的結束。

【譜例二十】第三樂章,mm. 1-8

與第一疊句中帶有舞曲風格的旋律相反,第一插入句(E1)以歌唱性的旋律進行發展

【譜例二十一】,此樂段中多使用了分解和絃、琶音、大跳等技巧來進行擴充,並以迴音 型態的音階作為連句,將音樂帶入的第二疊句(R2)主題再現;在和聲部分使用省略終止,

83 小節停在 F 大調 V7上,85 小節進入第二疊句後才解決【譜例二十二】。第二疊句中 低音管僅吹奏主題旋律的對句部分,答句部分交由鋼琴演奏,並以第一疊句的小尾聲做 為呈示部分(R1、E1、R2)的結束。

55

【譜例二十一】第三樂章,mm. 44-47

【譜例二十二】第三樂章,mm. 83-84

由於第二插入句(E2)具有發展段落的意義,因此在調性及動機上與第一疊句有相當 的差異。筆者將第二插入句細分為 A、B、A’三個段落:A 段落以降 B 大調接續前段 F 大調的小尾聲,並使用弱起拍分解和絃加上裝飾音作為動機,在聽覺及和聲上有相當明

56

顯的段落感【譜例二十三】。B 段落則回歸 F 大調,旋律也以時值較長的附點四分音符 做為動機來發展。A’重現 A 段主題,並加入 B 段動機,使此段落有總結的感受【譜例二 十四】。

【譜例二十三】第三樂章,mm. 96-97

【譜例二十四-1】第三樂章,mm. 117-118

57

【譜例二十四-2】第三樂章,mm. 125、137-138

144 小節調性轉回 F 大調,直到 157 小節(R3)低音管再次出現第一疊句的主題之前,

筆者將此段視為導回的段落,鋼琴運用第一疊句動機發展,並在153 小節停在 F 大調 V7

和絃,接著低音管奏出相同級數的分解和絃,再以半音接作為連句將音樂帶入第三疊句 (R3)。與第二疊句手法相同,在音樂進入第三疊句時,胡麥爾同樣使用了省略終止。如 同前一節所述,第二疊句與第三疊句相似,僅伴奏部分稍做改變,43此段結束於完全正 格終止(Perfect authentic cadence) 。44

43 請參考【譜例五】。

44 指 V-I 或 IV-V-I 屬和絃後接主和絃的終止式,且最低音及最高音必須停在主和絃的根音上。

58

胡麥爾在第三插入句(E3)的前後樂段之間,沒有使用任何連接的作曲技法,也有完 整的終止式,筆者認為是刻意區隔,以突顯這個二段體樂段。A、B 兩段皆有反覆記號,

A 段落的結尾停在 d 小調 V 級(Open),故在和聲上為連續式(Continuous),且在 B 段落 中重現A 段素材,曲式上為輪旋二段體。此段落的鋼琴(樂團)部分,令人聯想起韋伯的

《行板與匈牙利輪旋曲,作品35》(Andante e Rondo Ungarese, Op. 35) 中的行板樂段,

同樣使用固定節奏的撥奏(Pizzicato) 作為伴奏【譜例二十五】。

【譜例二十五】第三樂章,mm. 169

在進入第四疊句(R4)之前,再次出現一個導回的樂段,在 188 小節處鋼琴以持續的 F 大調 V7分解和絃作為導奏,而後低音管先現第一疊句的主題動機,再以半音階將樂曲 帶入真正的主題再現(第四疊句)。緊接著 210 小節進入尾奏段落,低音管以十六分音符 演奏F 大調不同級數的分解和絃,使音樂向前推進,在尾奏終止後,230 小節再次出現 第一疊句的小尾聲,正式宣告樂曲即將結束。

筆者在分析完第三樂章後,覺得有三個特色值得討論:一、此樂章大部分使用段落

59

式(Sectional) 的連接手法,45在聽覺上使各樂段間有明顯的區別,在記譜上也多次以雙 小節線來區隔段落。二、此樂章6/8 拍快速的輪旋曲,令人聯想起巴洛克時期經常運用 在組曲最終曲的「吉格舞曲」(Gigue) ,46在律動及節奏上也充滿舞蹈的感受。三、出現 4 次的小尾聲也是作曲家巧妙的安排,使用同樣的旋律讓聽眾產生印象,小尾聲在內容 上並非作為樂段總結,像是額外的餘韻,此處卻具有提示大樂段(呈示、發展、再現)

結束的意涵。

45 在新段落前和聲已有完整的終止式。

46 吉格舞曲是一種 6/8 拍的快速舞曲,源於 16 世紀的英國,在巴洛克舞曲中經常以吉格舞曲作為 結束。

60

61

47 Johann Nepomuk Hummel. Ausführliche theoretisch-practische Anweisung zum Piano-Forte-Spiel.

Section 2nd. Chapter 1 On Musical Performance in General. P. 39. 1828.

48 迪瑞論文An edition for stud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Grand concerto for bassoon and orchestra by J.N. Hummel (1778-1837), and, Four sonatas for bassoon and keyboard, opus 26, by J.B. Boismortier (1691-1765?)中校訂的樂譜後來由 Musica Rara 出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