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查證

第三節 老人與身體活動的關係

身體活動對老人是極為重要的,規律身體活動可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 及增進身心健康,而規律身體活動在生理層面上好處包括有:可以維持身 體最大攝氧量,藉此增加換氣量及心輸出量進而增加血流,放鬆毛細血管,

肌肉運動自然收縮牽動動靜脈,促使血液向心臟回流進而增加心肺功能,

增加新陳代謝率,減輕肥胖程度,降低總死亡率。在肌肉骨骼系統上,促 進肌肉力量、彈性及耐受力進而降低骨質疏鬆症及跌倒的發生率(蔡,

1996;劉等,2004;Allison, Keller, & Hutchinson, 1998; Jacobs et al, 1993;

Schuster, Petosa, & Petosa, 1995; Washburn & Ficker, 1999)。規律身體活動在 心理層面上包括,身體活動可以增強自尊及自信、提昇自我概念,減少焦 慮、憂慮症(Resnick, 2003)。也可以使人較能抵抗疲勞(Laforest, St-Pierre, Cyr, & Gayton 1989),維持心智功能,提高自我照顧能力(劉等,1998)。

相反不運動的壞處,如 Schuster 等人(1995)的研究指出身體肥胖及靜坐 生活型態者,會使氧合能力下降,造成身體功能下降與功能限制,進一步 導致導致失能。如何使老人晚年有較好的生活品質,適當的身體活動是重 要影響因素(陳,1995; Pender et al., 2002)。

雖然身體活動益處有很多,仍有許多的老人沒有規律的身體活動,尚

(1999)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從事規律身體活動減少,於是造成各種 文明病(例如:癌症、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使得老人體力下降,健康 狀況惡化。其他學者也指出不活動的人年過三十之後,體力開始走下坡,

身體功能將以每年 0.75﹪的速度下降,55-60 歲之後退化更明顯,所幸這種 衰退可藉由規律的身體活動延緩將近一半(Birrer, 1989; Bruce, 1984)。Blair 等人(1992)認為身體活動對健康的利益應分不同等級,而不能用二分法

(有無規律身體活動)來評定健康利益的有無,並強調中度身體活動的優

點,建議每天累積 30 分鐘的步行(或相當的能量消耗),即能獲得臨床上 顯著的健康利益。而 Brawley 和 Rejeski(2003)指出老人因體力及功能上 的限制,可以將 30 分鐘的身體活動劃分成三等份,所得利益與一次活動 30 分鐘是相等的。許多研究者指出即使在高齡七、八十歲的年紀,諸如運動 仍能增進身體之功能、降低跌倒,並可降低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之發生率

(陳,1997)。研究指出,要使身體活動達到理想效果,必須持續活動八至 十週,而這些活動效益會在停止活動十週內,大半會消失,所以老人必須 要有持續身體活動,才可維持身體活動所帶來的成效(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 1999)。

由於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繁榮,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習慣,例如交通工 具的便利性,使得身體活動的機會日漸減少,靜態的生活方式成一種趨勢,

身體活動的機會相對地愈來愈少,一般老人普遍有活動不足的現象,根據 行政院衛生署家庭計畫研究所(1999)訪查 5,125 位 50 歲以上的中年人及 老人結果發現,他們日常從事的休閒與娛樂活動之項目與頻率依序為:看 電視(95.1%)、宗教活動(61.2%)、泡茶聊天(60.9%)、散步(53.3%)、

園藝(9.9%)、團體活動或運動(8.0%),可見我國大部分的中年人及老人 還是以靜態生活型態為主,缺乏足夠身體活動。其他研究亦顯示老人普遍 身體活動不足,吳(1993)在台北都會區的調查中,發現只有 23.2﹪老人 每週至少從事兩次身體活動。在國外研究的研究方面,根據 Schuster 等人

(1995)的研究中指出,73% 65 歲以上女性沒有規則運動。Caspersen 等 人(1985)研究中則有 42.6% 65 歲以上老人是不從事任何身體活動。所以 綜合上述文獻,可發現國內外老人皆缺乏足夠規律的身體活動。

機構中的老人與社區中的老人執行身體活動的情形,又會因居住環境 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例如機構活動環境不便利及生活型態的改變而導致老 人減少身體活動。學者指出許多居住長期照護機構的老人,會因害怕跌倒 或健康狀況不佳而不運動(Booth & Baunan, 1997)。一旦這些不從事身體活 動的老人持續此種生活型態,其結果就會如同許多文獻所顯示,因為身體 不活動易導致老人關節退化更加厲害、身體功能退化等等,嚴重者可能罹 病而導致臥床不起,進一步導致生活品質下降。所以規律身體活動對老人 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夠針對此一族群進行身體活動的相關措施,則 會有很大的益處及收穫,例如:可以降低老化速度、減少罹病率、縮短病 程及降低醫療照護成本等等(Hatziandreu, Koplan, Weistein, Caspersen, &

Warner, 1985; Larson, 1988)。

綜合以上文獻可知,許多的實證性研究支持規律的身體活動,對老 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皆有明顯的效果。Willian(1991)指出人類身體本為 活動而設計,越活動其功能越好,不像機械會因為使用而迅速磨損,個人 若不從事相當程度身體活動,將無法維持健康。Washburm 等人(1993)指 出身體活動是老人維持健康和身體功能運作的重要因素。而安養機構老人

平均年齡比一般老人更高,若採取規律身體活動行為,可增加獨立身體活 動功能,更可延緩老化帶來不適,減少醫療成本,更可以提昇晚年生活品 質。

第四節 身體活動的影響因素

身體活動是一項複雜的行為決策機制,受許多個人與環境因素的影響

(Bouchard & Shephard, 1994),雖然規律的身體活動已被支持對健康是有 益的,但是仍然有很多老人不從事身體活動,這種現象於中老年族群尤其 特別明顯(Bandura, 2001)。從事規律身體活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會受到 內外在因素影響,其中包括:過去的經驗與習慣、健康狀況、憂鬱、自我 效能和環境因素等等。所以探討身體活動的影響因子,有助於臨床照護人 員可以針對實際原因,進而研擬合適老人身體活動的計畫。

一、過去的習慣

老人過去的活動經驗會直接影響其目前的活動行為(Bouchard &

Shephard, 1994; Boyette et al., 2002; Pender et al., 2002),一般而言,在年輕 時已有活動習慣,自然而然會把這個習慣帶至老年期,維持規律身體活動 的比率就會較高。相反的,如果個人在成人期或青春期沒有規律活動,在 老人期執行規律性身體活動比率相對的偏低。根據陳(1999)以臺北市基 督教長老教會松年大學五十五歲以上老人為對象之研究,結果顯示年輕時

有規律活動者, 78.4%會持續規律活動。王(1994)以 65-94 歲老人為對 象,發現年輕時有規律活動者,在體能活動的參與上,顯著高於年輕時無 規律活動習慣者。李(2004)研究發現指出,機構老人從事規律活動行為 與進住機構前是否有規律活動習慣有正相關。Dishman, Sallis 和 Orenstein

(1985)研究指出在年輕時期曾從事兩項以上身體活動者,約有三分之二 的人在老年期仍有規律身體活動。相對的,不曾有活動經驗的老人,研究 指出比較不願意從事規律身體活動,而且沒有規律身體活動經驗的老人,

因為從未由活動中感受活動帶來的好處,維持規律身體活動機率明顯偏低

(Resnick & Spellbring, 2000)。綜合以上文獻可知,個人過去是否執行規律 身體活動的習慣,會影響老年期的身體活動的情形。

二、健康狀況

健康狀況對身體活動的影響在可分為四方面來看,包括自覺健康狀 況、慢性病罹患數、症狀干擾及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分別陳述如下。

在自覺健康狀況方面,「自覺健康狀況」是指個人對自己的健康情形 做一個整體性評估(Pender et al., 2002; Svedberg, Lichtenstein, & Pedersen, 2001),也就是對自己健康狀況做一番總結(Bjorner et al., 1996),而自覺健 康狀況比客觀的健康評估更會影響個人從事健康促進行為的頻率(Bath, 1999)。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1)針對 18,412 名 65 歲以上老 人的調查結果指出,認為自己健康狀況不好者 65.1%,而且自認目前健康狀

況比一年前差者,隨著年齡增加而遞增,並且認為目前健康狀況會影響平 日的身體活動,尤其是費力及中等費力的身體活動上,以及受限制項目會 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李等(1995)針對板橋地區 65 歲以上老人調查研究 發現,自覺愈不健康者,愈不運動。王(1994)亦發現自覺健康狀況與去 年比較,在身體活動參與上自覺健康狀況愈差者,身體活動愈少。在國外 的研究方面,Shphard(1993)的研究中顯示,當個人自覺健康狀況較差時,

較不願從事運動,即使有也僅是小量運動。相對的 Volden, Adamson 和 Oechsle(1990)針對社區 65 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自覺健康狀況較好者,

維持規律身體活動習慣比率較高。高和黃(2000)針對 50 歲以上社區民眾 的研究亦支持自覺健康狀況愈者,其參與活動愈多。王(1994)針對社區 中老人研究中也發現自覺狀況較同年齡好者,從事規律活動的比率較高。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自覺健康狀況會影響從事規律性活動意願;也就是自 覺健康狀況愈佳時,老人有較高比率從事規律身體活動,反之亦然

在慢性病罹患數方面,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05 年台灣地區老人主要死 因前十位,分別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腎 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自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支氣 管肺炎及氣喘(行政院衛生署,2006),除第七名自殺外皆屬於慢性疾病。

研究顯示,老人平均罹患一種至二種以上的慢性病,而安養機構老人與一 般社區老人相較之下,平均年齡較高且健康狀況有較差的傾向(葉,1998;

鄭,1998)。也因為老人本身有不等程度的慢性疾病(Jones &Nies, 1996),

所以一般老人普遍認為活動是有傷害性的,認為自己不宜規律活動,其結 果往往讓老人體力下降更快,導致身心功能下降,反而快速惡化健康狀況,

使得老人可能因為患病而逐漸脫離社會,最後侷限於家中或養護機構中

使得老人可能因為患病而逐漸脫離社會,最後侷限於家中或養護機構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