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育有特殊需求幼兒之母親的處境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育有特殊需求幼兒之母親的處境

Glenn(1994)指出,不同的時空、環境與種族、階級,會有不同的母職 經驗與倫理,因此,母親角色處境或身心特質的差異,都會影響每個女人的 社會條件,使得他們的母職經驗各不相同。生養一個特殊需求幼兒,對母親 而言是阻力或是助力,研究者試著從幾篇文獻所鋪陳的內容來探討其處境:

ㄧ、對個人而言:

社會所建構的傳統母職形象,使得母親成為家中照顧特殊需求幼兒無可 取代的角色。也就是,育有特殊需求幼兒母親對特殊需求幼兒的關愛和協助 是促使特殊需求幼兒融入生活的重要推力。陳俞君、朱曉慧(1995)以早期 介入計劃觀察特殊需求幼兒與母親間的互動,研究發現母親與特殊需求幼兒 在互動時的教導策略與其對特殊需求幼兒的認知及其壓力感受有顯著相關。

同時,曹純瓊、章玉玲(2007)的研究也指出對特殊需求幼兒的正確認識與 期待、教養與分工、親密的親子關係營造與共享,是促成母親正向心理適應 的重要因素,面對母親教養特殊需求幼兒所產生的問題與心理壓力將會挑戰 母親的自我觀感與價值。劉毓芬(2005)以個案訪談探討自閉症兒童的母親 之心理歷程及其影響的因素,研究結果發現影響自閉症兒童的母親之心理歷 程的外在環境為:家庭、醫療單位、朋友、學校單位等四方面;內在自我成 長方面為:參與研習活動、參加協會和讀書會、宗教信仰、閱讀書籍及因應 壓力的策略等五方面。羅鈞令、蕭小菁(2006)以質性研究方法,探究有腦 性麻痺幼兒的母親之日常職能活動與職能經驗,研究結果發現母親的日常職 能活動之內容與安排主要受其對母親角色的觀念之影響,並且大多以照顧孩 子為生活的重心,忽略個人的休閒娛樂、休息或工作需求,同時母親的職能 經驗包括沒有自我、缺少控制感、時間與體力均感不足、生活步調緊張、以 及生活單調缺乏變化等,而家人的態度是影響母親職能經驗的重要因素。

二、對家庭而言:

母親和家裡的其他成員對特殊需求幼兒的不同期待與態度,對其家庭造 成影響,包括:家庭關係緊張、親職教養困難、家庭經濟壓力及心理情緒的 困擾等問題,廖珈琪(2007)探討影響學齡前兒童女性家庭照顧者托育資源 使用與學齡前兒童女性家庭照顧者生活品質之因素,研究發現配偶收入會顯 著影響市場資源的使用;配偶工作狀況、配偶職業類別會顯著影響國家資源 的使用;同時,使用國家資源者的整體生活品質較好,表示使用國家資源對 增進女性家庭照顧者的生活品質仍有幫助。曹純瓊、章玉玲(2007)的研究 指出,母親會因為母職本能而辭職專心照護自閉症幼兒並為其成長需要主動 尋求與獲取社會支持及自我增能,而有正向心理適應,而父親則因擔負家庭 經濟因素而採配合態度。施怡廷(1998)對發展遲緩兒童的家庭進行訪談,

研究指出可協助照顧發展遲緩兒的人力較少,即使有協助者,並不足以解決 因兒童發展遲緩的特殊性需求,配偶的角色和支持在核心與折衷家庭中顯得 重要。研究指出透過早期療育服務的提供,除協助發展特殊需求幼兒及早接 受相關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相關資源,得以消除或是降低惡化其遲緩現象,

並且提供家庭支持,減少家庭的壓力,協助家庭成員對特殊需求幼兒遲緩與 障礙狀況之理解,提供家庭所需之支持,使家庭得以正常的運作並發揮應有 之功能(王天苗,1994;Bailey & Wolery, 1992)。

因此,育有特殊需求幼兒的母親需要家庭中所有成員與其一同面對照顧 特殊需求幼兒的生活,而且家庭功能越高者,母親所獲得的社會支持越高,

其健康狀況也越好。

三、對社會而言:

每位母親所面對的境遇,會因為個人的特質、所掌握的資源而有所差異,

如照顧經驗、年齡、教育程度、養育信念、夫妻感情、家庭的社經地位、家

庭融洽程度、社會文化情境,與母親所經歷的挑戰有極大關係(王天苗,1994;

黃玉苹,1999)。施怡廷(1998)研究指出社會福利給一般民眾是救濟的印 象,社會福利服務對象和方案仍多元以符合發展遲緩兒童需求,療育資源的 可近性與可得性為影響照顧者使用療育資源的重要因素。Meiseles(1989)

提出早期療育的理由是基於嬰幼兒的只能和發展是動態的,而且會受到環境 的影響,經由一連串持續性和系統性的努力,可協助有障礙或發展危機的家 庭和及兒童發揮最大的潛能。社會大眾對特殊需求幼兒的標籤化,使得特殊 需求幼兒的母親陷入自卑的情緒中,但是各種社會關係中給予特殊需求幼兒 參與的機會和支持,將會建構其不一樣的生活樣貌,例如:家庭支援服務可 以增進母親心理穩定、正向教養態度,提供家庭指導,對幼兒行為和發展有 正向的影響。

綜合上述之研究,本研究期待能呈現特殊需求幼兒母親所面臨的挑戰與 經歷之面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