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於人體肌肉收縮時會產生電位變化及肌纖維震動變化,而產生的生理訊號的過程,

透過紀錄肌肉的產生電位,可用來判別肌肉收縮大小的情況及肌肉的疲勞程度,稱為肌 電圖 (electromyography, EMG)。一般研究通常使用兩種方式來量測,一種是針刺肌電 圖 (Needles EMG),另一種則是採用表面肌電圖 (Surface EMG),由於表面肌電圖操作 簡單、重複性高、沒有侵略性容易被受試者所接受,而且不只限制用於靜態的肌肉量測,

7

同時也可提供在動態的過程中,紀錄連續肌肉活化程度的表現,所以漸漸的常在生理學 實驗與運動相關的實驗中被使用。基本上表面肌電圖,主要紀錄有關於由脊髓提供神經 訊號,所產生運動單元徵招的數量及變化,因此可以運用在了解產生任何動作時各肌肉 徵招的大小與時間順序,並提供評估動作的實用性價值。在自行車運動中,絕大多數的 實驗也採用表面肌電圖,來觀察騎乘時下肢各肌肉徵招的大小程度,及肌肉活化的時間 順序。

自行車運動,是屬於下肢規律繞圓圈的動作型態。騎乘時,評估下肢活化的程度有 兩種方法,一種是積分肌電圖 (Integral electromyography,IEMG) (M. Ericson, 1985; Jorge

& Hull, 1986; Takaishi, Yamamoto, Ono, Ito, & Moritani, 1998),另一種則是均方根值 (Root Mean Square,RMS) (Dorel, Couturier, & Hug, 2008; Duc, Bertucci, Pernin, & Grappe, 2008; Laplaud, Hug, & Grélot, 2006),目前主要被建議使用的是均方根值 (Hug & Dorel, 2009; Laplaud et al., 2006)。由於每位受試者的肌力與肌耐力皆不相同,因此需要針對個 人肌電圖資料做標準化的處理,然而自行車的動作型態屬於動態的情形,會受到坐墊位 置改變、關節角度的改變、關節角速度的改變、肌肉的延長和縮短的影響 (Farina, Macaluso, Ferguson, & De Vito, 2004)。有研究針對三種提供肌電圖標準化方法進行可重 複性、可靠性和靈敏度的比較,結果發現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Isometric 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 (靜態) 的組內變異差距太大,而且肌肉收縮的性質不同,因此不適合用於自 行車研究,建議以動態收縮的方式來做為標準。其中動態收縮又以最大衝刺 (Sprint method) 10 秒的方法最適合用於標準化處理 (Albertus-Kajee, Tucker, Derman, & Lambert, 2010)。

自行車踩踏過程中,主要的作用肌群有1.臀大肌 2.腿後肌群 (股二頭肌、半膜肌) 3.

股內側肌、股外側肌 4.股直肌 5.腓腸肌 6.比目魚肌 7.脛前肌 (圖 2-1)。

圖 2-1 自行車踩踏自行車踩踏過程,主要作用肌群 (Hug & Dorel, 2009)

根據先前研究指出,在120W 的阻力下,股內側肌、股外側肌、比目魚肌三條單關節肌 肉活化的程度分別為45%、44%、32%,股二頭肌與與腓腸肌活化程度為 22%、18%,

兩者相較之下單關節肌肉活化程度明顯比雙關節肌肉來得高 (M. Ericson, 1985)。因此有 研究認為,踩踏時下肢單關節肌肉為主要的作用在於產生力量,雙關節肌肉為主要負責 協調控制方向 (van Ingen Schenau, Boots, De Groot, Snackers, & Van Woensel, 1992)。

不同的作用肌群,肌肉活化的時序與程度也不盡相同,各肌肉會依照踩踏的動作型 態與肌肉收縮的動作方向,在適當的時機給予不同程度的作用 (Hug & Dorel, 2009) (圖 2-2)。

9

圖 2-2 踩踏時下肢主要肌群活化程度與時間順序圖

(Hug & Dorel, 200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