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行車坐墊位置變化對女性的下肢關節運動學與運動表現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自行車坐墊位置變化對女性的下肢關節運動學與運動表現的影響"

Copied!
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運動競技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自行車坐墊位置變化對女性的下肢關節 運動學與運動表現的影響 . 研 究 生:吳婉鈴 指導教授:相子元. 中華民國 104 年 8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自行車坐墊位置變化對女性的下肢關節運動學與 運動表現的影響 2015 年 8 月 研究生:吳婉鈴 指導教授:相子元. 摘要 目的:正確調整騎乘者的騎乘姿勢與結構調整,會讓傷害的產生減少、 達到更好的運動表現,因此藉由坐墊位置的調整,並建立找出適合女 性騎乘的最佳坐墊位置。故本研究的目的為針對一般女性改變自行車 不同坐墊位置對運動學、動力學、肌肉活化、踩踏效益的影響。方法: 招募14名女性,透過動作分析系統、踏板量測儀、肌電儀分別探討不 同坐墊位置 (上下、前後) 共九種情境之影響。統計方法採用二因子重 複量數變異數分析,顯著水準訂為α=.05。結 果 : 坐墊位置越高膝、 踝關節活動度範圍會越大,髖關節未達顯著差異;臀大肌、股二頭肌 與腓腸肌越大有顯著差異;踩踏效益越差。坐墊位置越後面,各關節 活動度範圍越大,垂直踩踏衝量越大。結論:建議中間坐墊位置比較 適合一般女性之騎乘。. 關鍵詞:座墊高度、EMG、踩踏效益、動力學. i.

(3) Effect of cycle saddle position on low limb joint biomechanics and performance in female August, 2015 Author: Wu, Wan-Ling Advisor: Shiang, Tzyy-Yuang. Abstract Purpose: The correct riding posture would reduce damage, and bring a better cycling performance. Hence, the research aims to find out the best saddle position for the female by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bike saddle. The study focus on how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of bike saddle for the female will influence on kinematics, kinetics, EMG and the pedaling efficiency. Method: We recruited 14 healthy female in this study. We observed different of nine paddle positions (high to low; forward to backward) on the kinematics, kinetics, muscle activation and pedaling efficiency. The repeated measure two-way ANOVA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ine positions. Significance level was set at α=.05. Results: The higher the paddle position is, the mor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knee joint and ankle joint will be, whil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hip joint. Second, the subjects with stronger Gluteus maximus, Biceps fermoris and Gastrocnemius have worse efficiency of paddle forces. Last, the backer the paddle position is, the bigger the range of motion and impulse will be. Conclusion: The middle paddle position is ideal for average female.. Key words: Saddle height, EMG, Pedaling efficiency, Kinetics. ii.

(4) 謝 誌 回首兩年前,在臨床工作多年的我,默默的考上了台師大研究所,在內心的 下了離職的決定後,突然間丟了大家一個震撼彈,我要去唸書,引發了很多人一 開始的反彈,經過一番的家庭會議討論後,終於讓大家能接受,辭職唸書這件事。 兩年的研究所,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足夠讓我在這兩年過得很精彩,或許,我不 是頂尖的學生,也有很多的缺點。但,在這兩年的期間,讓我更認識自己,並努 力去克服自己不足的部分,希望讓自己變得更好,永遠不嫌晚! 在這期間,最重要的是感謝我的指導教授相子元教授的指導,在老師這邊了 解到了速度、創新、邏輯、時間分配的重要性以及對運動的活力,這些深深地影 響並重新教育了我。再者,感謝我的啟蒙老師張曉昀副教授,沒有她給予我鼓勵 與推進,我也不會跨出決心,讓自己走出去看一看不同的學習及環境。感謝實驗 室的大家:家祥學長、尹鑫學長、依蘋學姊、振芳學長、彥竹、佑全、書瑜、雅 淇、啟賓、贊仰、冠為、旭芳、倍瑄、余謙、仲廷,感謝你們在這條路上的陪伴、 教導與包容。另外,感謝我的口試委員何維華教授與王興國副教授給予寶貴的指 導與建議,才能讓我順利完成論文。 最後,在這一路走來的路上要感謝默默支持我的父母,以及我的老公施智恒, 在我最不穩定的階段,提供我背後最強大的支柱。結束是另一個旅程的開始,套 一句相老師常說的“沒有速度就不叫創新“,未來的日子,我會朝著這句話繼續 的努力下去,並持續的學習與前進! 婉鈴 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新運動科技研究室 2015.8. iii.

(5) 目. 次. 中文摘要表 ................................................................................................... I 英文摘要表 .................................................................................................. II 謝 誌 . ...................................................................................................... I II 目 次 . ...................................................................................................... I V 表 次 . ...................................................................................................... V I 圖 次 . ..................................................................................................... V II 第壹章 緒論 .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3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3 第六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不同坐墊位置對傷害的關係 .................................................................................... 5 第二節 自行車肌電圖分析 ....................................................................................................... 6 第三節 踩踏頻率對肌肉活化的影響 .................................................................................. 10 第四節 動作的協調與順暢性 ................................................................................................... 12 . iv.

(6) 第五節 綜合應用與文獻總結 ................................................................................................. 1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1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15 第二節 測量儀器與設備 .......................................................................................................... 15 第三節 實驗步驟 ......................................................................................................................... 16 第四節 實驗流程 ......................................................................................................................... 18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 19 第六節 統計分析 ......................................................................................................................... 20 第伍章 結果 . ............................................................................................ 21 第一節 運動學表現 .................................................................................................................... 21 第二節 動力學表現 .................................................................................................................... 29 第三節 肌肉肌電活化表現 ..................................................................................................... 32 第四節 踩踏效益表現 ............................................................................................................... 45 第陸章 討論與結論 . ................................................................................. 47 第一節 坐墊位置對各關節活動度的影響 ......................................................................... 47 第二節 坐墊位置對動力學的影響 ....................................................................................... 49 第三節 坐墊位置對肌肉活化的影響 .................................................................................. 50 第四節 坐墊位置對踩踏效益的影響 .................................................................................. 51 第五節 結論 .................................................................................................................................. 53 引用文獻 ..................................................................................................... 54 . v.

(7) 表 次   表 3-1 受試者基本資料表 .......................................................................................................... 15 表 4-1 不同坐墊位置之各關節運動學表現平均數與標準差 ......................................... 28 表 4-2 不同坐墊位置之動力學表現平均數與標準差 ....................................................... 31 表 4-3-1 不同坐墊位置之臀大肌、股直肌、股二頭肌肌肉活化表現平均數與標準差 ..................................................................................................................................................................... 36 表 4-3-2 不同坐墊位置之股外側肌、股內側肌肌肉活化表現平均數與標準差 ........ 40 表 4-3-3 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脛前肌、腓腸肌肌肉活化表現平均數與標準差 ... 44 表 4-4 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踩踏效率表現平均數與標準差 .................................... 46  . vi.

(8) 圖. 次. 圖 2-1. 自行車踩踏自行車踩踏過程,主要作用肌群 ............................................ 8. 圖 2-2. 踩踏時下肢主要肌群活化程度與時間順序圖 ............................................ 9. 圖 3-1. PLUG-IN-GAIT 反光球標記名稱及位置 ...................................................... 16. 圖 3-2. 實驗流程圖 .................................................................................................. 18. 圖 4-1-1 髖關節最小角度 .......................................................................................... 22 圖 4-1-2 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 .................................................................................. 23 圖 4-1-3 膝關節最小角度 .......................................................................................... 24 圖 4-1-4 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 .................................................................................. 25 圖 4-1-5 踝關節最小角度 .......................................................................................... 26 圖 4-1-6 標準化路徑 .................................................................................................. 27 圖 4-2-1 最大踩踏力量 .............................................................................................. 29 圖 4-2-2 踩踏垂直衝量 .............................................................................................. 30 圖 4-3-1 臀大肌完整踩踏表現 .................................................................................. 32 圖 4-3-2 臀大肌完整踩踏表現 .................................................................................. 33 圖 4-3-3 股直肌下踩期表現 ...................................................................................... 34 圖 4-3-4 股直肌回升期表現 ...................................................................................... 34 圖 4-3-5 股二頭肌完整踩踏表現 .............................................................................. 35 圖 4-3-6 股二頭肌下踩期表現 .................................................................................. 35 圖 4-3-7 股外側肌下踩期表現 .................................................................................. 37 圖 4-3-8 股外側肌回升期表現 .................................................................................. 38 圖 4-3-9 股內側肌下踩期表現 .................................................................................. 39 圖 4-3-10 股內側肌回升期表現 .................................................................................. 39. vii.

(9) 圖 4-3-11 脛前肌下踩期表現 ...................................................................................... 41 圖 4-3-12 腓腸肌完整踩踏表現 .................................................................................. 42 圖 4-3-13 腓腸肌下踩期表現 ...................................................................................... 43 圖 4-4-1 踩踏效益表現 .............................................................................................. 45. viii.

(10)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近年來由於環保意識、與健康概念的抬頭,使得騎乘自行車的人口數逐年攀升,男 性、女性騎乘自行車的比率皆大幅提升,更有國內某自行車大品牌,看好國內、外女性 騎乘自行車的市場,特別針對女性單獨設立自行車品牌,希望給予女性更舒適、更安全 的騎乘狀態。在選擇車款時必須先經過評估,考量車架大小、坐墊高度、上管長度、曲 柄長度,是否符合購車者的身體結構。自行車經過適當的調整可以增加運動表現、減少 傷害的產生,然而該如何達到,人車合一?目前市面上針對如何調整自行車車架,仍眾 說紛紜。如何正確調整騎乘者的騎乘姿勢與結構調整,讓傷害的產生減少,並達到更好 的運動表現,仍是目前自行車研究領域的重點發展。 目前近年來相關自行車的運用,包括如何增進選手、業餘選手的運動表現 (Ansley & Cangley, 2009; Lucia et al., 2004; Marsh & Martin, 1995; Rossato, Bini, Carpes, Diefenthaeler, & Moro, 2008) ; 如何提高一般人的日常活動量,讓騎乘時更為順暢 (Whitty, Murphy, Coutts, & Watsford, 2009) ;在臨床方面的應用,也因為騎乘自行車是一 種規律的下肢動作,可提供病患用於協調訓練、誘發自動產生交替動作的概念 (Hansen, Voigt, Kersting, & Madeleine, 2014)、提供關節活動度、增強心肺耐力…等 (Lopes, Alouche, Hakansson, & Cohen, 2014),都顯示了不管任何形式的自行車,在目前的市場應 用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教練、選手或自行車愛好者甚至到病患,都可以藉由 目前研究提供的參數,進行適當的調整,獲得合適的騎乘方式。然而,上述的相關研究 大多著重於職業選手、一般男性或患者的實驗參數與運動表現,但這些數據是否適用於 女性族群仍有疑問,女性的生理結構、身材比例、肌耐力及踩踏策略都與男性不盡相同。 由於男性女性先天上骨盆寬度的差異,女性骨盆較寬,造成股骨與脛骨之間的角度變大, 容易有膝關節外翻的情形,對於膝關節傷害是有高風險的存在。根據之前的研究統計, 1.

(11) 約有 60%的自行車愛好者,有下肢傷害的情況 (Schwellnus MP & Derman, 2005)。除了 不正確的騎乘姿勢,生理結構也是有可能影響下肢傷害的原因之一,腿長差異、異常的 足部姿勢,在每一圈的踩踏都會造成微小的傷害,長時間下來就會影響膝關節過度使用 的情形 (Callaghan, 2005)。因此對於女性來說,騎乘自行車時如果不做騎乘姿勢上的調 整,也許會比男性有更高膝關節受傷的風險。 騎乘自行車時,人體會受到內在、外在的影響而改變踩踏力量與肌肉力量的使用策 略,進而可能影響到運動表現,長期使用不適當也會累積疲勞並容易造成傷害。有鑒於 此,就有研究探討不同的影響因子,包括座位高度的設定方式 (R. R. Bini, Hume, & Kilding, 2014; Ferrer-Roca, Roig, Galilea, & García-López, 2012) 、踏板調整、手把高度 (Emanuele, Horn, & Denoth, 2011) 、阻力變化 (Candotti et al., 2007; MacIntosh, Neptune, & Horton, 2000; Neptune, Kautz, & Hull, 1997; Rossato et al., 2008) 對於人體運動學及動 力學的影響。實際上,在自行車的車體結構中最容易調整的就是坐墊位置,坐墊位置的 些微改變會對下肢整體的運動學、動力學、踩踏效益有著極大的影響。有研究指出坐墊 高度調整 5%,會改變 25%的膝關節活動範圍 (Sanderson & Amoroso, 2009) ,當坐墊高 度調整 3%就會造成踝關節活動度範圍改變 13% (R. R. Bini, Tamborindeguy, & Mota, 2010)。因此,若能先藉由針對坐墊高度調整,並建立找出適合女性騎乘的最佳坐墊位 置,建立屬於女性的參考資料,更能推廣女性騎乘自行車的風氣。. 第二節 研究問題 當前熱烈討論的議題包括如何提升騎乘自行車時的經濟效益,與減少運動產生的傷 害。然而在一般女性與男性的身體結構有差異,之前研究大部份都主要以一般男性或男 性選手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而推算出認為合適的調整位置,只有少數的文獻有收納女性 選手參與者的資料,但是否真的適合運用於一般女性,在過去的文獻中並無明確的定義 與探討,因此本研究想單獨探討一般女性在不同的坐墊位置對下肢的影響與提供更進一 步的探究。 2.

(1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包含: 一、探討自行車不同坐墊位置的改變對運動學的影響 二、探討自行車不同坐墊位置的改變對動力學的影響 三、探討自行車不同坐墊位置的改變對肌肉活化的影響 四、探討自行車不同坐墊位置的改變對踩踏效益的影響.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進行研究假設如下: 一、不同坐墊位置 (上下、前後) 會影響下肢運動學參數 (髖、膝、踝關節角度) 及膝 關節軌跡變化。 二、不同坐墊位置 (上下、前後) 會改變動力學參數 (踩踏力量) 。 三、不同坐墊位置 (上下、前後) 會改變肌肉活化參數 (臀大肌、股內側肌、 股外側肌、 股直肌、股二頭肌、脛前肌、外側腓腸肌) 。 四、不同坐墊位置 (上下、前後) 會改變踩踏效益參數。.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本研究預計針對一般女性進行測驗,因此無法適用於其他不同族群或競技運動表現 進行推論。 二、本研究假設左右兩側下肢肌力大致相同,故採用受試者右側下肢肌群為收取肌電資 料之依據。  . 3.

(13) 第六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一、標準座墊及車把位置 乘坐時,將坐管高度設定為當曲柄位於 180° (垂直地面) 時,踏板位置水平於地平 線,膝關節屈曲角度接近 30° (M. R. Bini, Hume, & Croft, 2011; Holmes, Pruitt, & Whalen, 1994) ,設為標準坐墊位置。車把高度則與標準坐墊位置齊高,軀幹彎曲 的角度與水平線呈現約 45°角的位置 (Silberman, Webner, Collina, & Shiple, 2005), 位置確定後即不再改變。 二、阻力 為一外在力量,可改變人體於動作時的速度與改變肌肉收縮程度的力量。本研究的 阻力由自製電動自行車固定 150W 之阻力量,單位瓦特 (Watt, W)。 三、肌肉活化程度: 動作執行時,截取之肌電訊號加以濾波與修勻並進行均方根計算,所得之數值可以 用來表示肌肉用力程度,並除以最大自主收縮時的數值,所獲得的百分比即可作為 用力程度的比較值。 四、踩踏動作分期 (一) 上死點:踩踏週期中右腳踏板的最高點,且曲柄垂直地面,指完整一圈踩踏時 0°的位置。 (二) 下死點:踩踏週期中右腳踏板的最低點,且曲柄垂直地面指完整一圈踩踏時 180°的位置。 (三) 上踩期 (Down-stroke):曲柄 0°至 180°為下踩期,即由上死點開始到下死點。   (四) 回升期 (Up-stroke):曲柄 181°至 360°為回升期,即由下死點到上死點。   五、標準化路徑 (Normalized Total Displacement, NTD) 定義膝關節於三度空間中的總路徑,除以膝關節在三度空間中的最大垂直移動距離, 此比例是代表運動軌跡的流暢度,比例越接近 1,代表越為流暢。    . 4.

(1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不同坐墊位置對傷害的關係 良好的騎乘姿勢,對於喜愛騎乘自行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指出雖然騎乘自行 人口逐漸增加,但同時傷害及過度使用的發生率也逐漸攀升,騎乘自行車的人口中有 85%的人有過度使用的情況 (M. R. Bini et al., 2011) ,尤其膝關節的傷害是最常發生的, 約有 25%的發生率,當然這也會是造成姿勢不良的情形。. 騎乘自行車時身體的姿勢、坐墊的高低,也是會影響運動表現的因素之一。目前 研究大多數研究非常關注的一個部分就是坐墊高度的改變,有研究針對坐墊位置與運動 表現、能量消耗、功率輸出、下肢運動學、踩踏力量、膝關節力矩及肌肉活化表現分別 做探討。自行車坐墊的高度最常被使用當做量測車架結構裡最重要的一環 (Silberman et al., 2005),因為影響的因素不只在改善運動表現,同時也可以減少傷害產生 (R. R. Bini, Hume, Lanferdini, & Vaz, 2013) ,不同的高度影響下肢的生物力學層面非常廣泛。 在不同的座位形態與踩踏的方式也會明顯改變肌肉徵招的時序,而且同時會改變肌 肉使用的形態 (Lopes et al., 2014)。對於非運動員來說,改變高度同時會改變踩踏力量 與關節作用力,同樣的在運動員也不例外。有研究針對,專業自行車選手與三鐵選手, 在四種不同高度下,進行關節角度、踩踏力量、作功的比較,結果發現總踩踏力量與總 效益,在不同高度下組內比較,無太大差異。但有趣的是,三鐵選手對於在自行選擇位 置的坐墊高度下,在腳踝作功比腳踏車選手小,但在髖關節的活動度卻大很多,但整體 的踩踏效益並沒有差很多。 有關自行車的傷害中,與膝關節最直接相關的就是,膝關節的角度變化 (運動學) 與 膝關節的作用力,在運動學方面的探討,整體來說,髖關節活動角度約在45度,膝關節 活動範圍約在75度 (25-100度),踝關節約20度 (正中位置的上下約10度) (Faria & Cavanagh, 1978)。最容易受到坐墊位置的變化影響的是膝關節與踝關節 (Diefenthaeler et al., 2006; Sanderson & Amoroso, 2009; Shennum, 1976),髖關節 的變化較小。但調整多 5.

(15) 少坐墊高度,才會對關節變化有影響?有研究指出,改變坐墊位置約4-5%會影響25%的 膝關節活動範圍,另外當踏板在下死點的位置時會影響40%的膝關節角度與25-51%的踝 關節角度 (Bini et al., 2011)。改變關節的活動度,都會影響肌肉的長度與收縮的速度, 進而影響到肌肉活化的程度與踩踏力量 (Sanderson & Amoroso, 2009)。 在膝關節作用力方面,有研究 (Bressel, 2001) 針對水平移動之坐墊位置的調整探討 膝關節作用力的變化,結果發現當坐墊位置向後移動的時候,會產生較大的踩踏力量與 膝關節彎曲角度變大,而造成髕骨股骨壓力增加。自行車坐墊高低前後位置對膝關節有 很大的影響,有研究指出 (Bini, 2013),在踩踏過程中,股四頭肌張力越大,對於髕骨 股骨關節的壓力會越大,而髕骨肌腱力臂減少,會造成脛骨股骨壓力上升,脛骨向前剪 力下降,使得前十字韌帶的張力下降。為了讓騎乘表現更好,選手會依照不同的騎乘目 的改變騎乘姿勢,在相同輸出功率條件下,坐墊向後時,膝關節角度下降,使得髕骨肌 腱角度和力臂上升,但是,這些些微的改變依舊不足以造成前十字韌帶的傷害。車手向 前坐可能會使得髕骨股骨和脛骨股骨壓力上升,脛骨股骨的向前剪力會下降,而騎乘坐 姿越前面,髕骨股骨接觸面積會因為膝關節角度上升而增加,可以減少髕骨股骨關節上 的壓力,自然就會減少對軟骨的損傷。另外也有文獻認為當膝關節彎曲的角度介於25度 -30度時,會有最佳的功率輸出與最少的傷害產生 (Holmes et al., 1994)。. 第二節 自行車肌電圖分析 由於人體肌肉收縮時會產生電位變化及肌纖維震動變化,而產生的生理訊號的過程, 透過紀錄肌肉的產生電位,可用來判別肌肉收縮大小的情況及肌肉的疲勞程度,稱為肌 電圖 (electromyography, EMG)。一般研究通常使用兩種方式來量測,一種是針刺肌電 圖 (Needles EMG),另一種則是採用表面肌電圖 (Surface EMG),由於表面肌電圖操作 簡單、重複性高、沒有侵略性容易被受試者所接受,而且不只限制用於靜態的肌肉量測,. 6.

(16) 同時也可提供在動態的過程中,紀錄連續肌肉活化程度的表現,所以漸漸的常在生理學 實驗與運動相關的實驗中被使用。基本上表面肌電圖,主要紀錄有關於由脊髓提供神經 訊號,所產生運動單元徵招的數量及變化,因此可以運用在了解產生任何動作時各肌肉 徵招的大小與時間順序,並提供評估動作的實用性價值。在自行車運動中,絕大多數的 實驗也採用表面肌電圖,來觀察騎乘時下肢各肌肉徵招的大小程度,及肌肉活化的時間 順序。 自行車運動,是屬於下肢規律繞圓圈的動作型態。騎乘時,評估下肢活化的程度有 兩種方法,一種是積分肌電圖 (Integral electromyography,IEMG) (M. Ericson, 1985; Jorge & Hull, 1986; Takaishi, Yamamoto, Ono, Ito, & Moritani, 1998),另一種則是均方根值 (Root Mean Square,RMS) (Dorel, Couturier, & Hug, 2008; Duc, Bertucci, Pernin, & Grappe, 2008; Laplaud, Hug, & Grélot, 2006),目前主要被建議使用的是均方根值 (Hug & Dorel, 2009; Laplaud et al., 2006)。由於每位受試者的肌力與肌耐力皆不相同,因此需要針對個 人肌電圖資料做標準化的處理,然而自行車的動作型態屬於動態的情形,會受到坐墊位 置改變、關節角度的改變、關節角速度的改變、肌肉的延長和縮短的影響 (Farina, Macaluso, Ferguson, & De Vito, 2004)。有研究針對三種提供肌電圖標準化方法進行可重 複性、可靠性和靈敏度的比較,結果發現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Isometric 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 (靜態) 的組內變異差距太大,而且肌肉收縮的性質不同,因此不適合用於自 行車研究,建議以動態收縮的方式來做為標準。其中動態收縮又以最大衝刺 (Sprint method) 10 秒的方法最適合用於標準化處理 (Albertus-Kajee, Tucker, Derman, & Lambert, 2010)。 自行車踩踏過程中,主要的作用肌群有 1.臀大肌 2.腿後肌群 (股二頭肌、半膜肌) 3. 股內側肌、股外側肌 4.股直肌 5.腓腸肌 6.比目魚肌 7.脛前肌 (圖 2-1)。. 7.

(17) 圖 2-1 自行車踩踏自行車踩踏過程,主要作用肌群 (Hug & Dorel, 2009) 根據先前研究指出,在 120W 的阻力下,股內側肌、股外側肌、比目魚肌三條單關節肌 肉活化的程度分別為 45%、44%、32%,股二頭肌與與腓腸肌活化程度為 22%、18%, 兩者相較之下單關節肌肉活化程度明顯比雙關節肌肉來得高 (M. Ericson, 1985)。因此有 研究認為,踩踏時下肢單關節肌肉為主要的作用在於產生力量,雙關節肌肉為主要負責 協調控制方向 (van Ingen Schenau, Boots, De Groot, Snackers, & Van Woensel, 1992)。 . 不同的作用肌群,肌肉活化的時序與程度也不盡相同,各肌肉會依照踩踏的動作型. 態與肌肉收縮的動作方向,在適當的時機給予不同程度的作用 (Hug & Dorel, 2009) (圖 2-2)。 . 8.

(18) 圖 2-2 踩踏時下肢主要肌群活化程度與時間順序圖 (Hug & Dorel, 2009) . 9.

(19) 第三節 踩踏頻率對肌肉活化的影響 對於從事自行車運動的人來說,運動表現是關注的焦點之一。然而影響運動表現的 主要因子之一認為是由踩踏頻率所影響 (Faria, Parker, & Faria, 2004, 2005)。踩踏頻率是 主要用來調整運動表現與疲勞時的變量,因此,很多研究都在探討,如何在適當的踩踏 頻率下得到最佳的功率輸出與肌肉活化的程度,以增進運動的表現?然而目前對於踩踏 頻率的效果作用於踩踏效率還不是非常明確 (Ansley & Cangley, 2009)。 眾學派各有不同的說法,有研究指出非經過訓練的人在實驗室的環境下,自由選擇 踩踏頻率是提供最佳輸出功率的方法 (Ansley & Cangley, 2009),也有研究指出當維持 60rpm 的踏板轉動速率時比受測者自覺舒適的速度下出現較高的踩踏效率 (Candotti et al., 2007; Ericson & Nisell, 1988)。但是有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自由選擇踩踏的頻 率時的總效益在 70-90 rpm 比 50-60 rpm 來的高出許多(Marsh, Martin, & Foley, 2000; Takaishi et al., 1998)。然而有經過訓練的選手與未經過訓練的人相比,踩踏頻率相差不 大,但肌肉活化有略越顯不同,並且提出了自由選擇踏頻並不會是肌肉活化最小的狀態 (Marsh & Martin, 1995)。對於有經驗的選手,在高踩踏頻率的情況下還能持續維持固定 的踩踏效率,並提供穩定的輸出 (Candotti et al., 2007; Rossato et al., 2008),在超過 2 0% 的自覺舒適的速度下踩對於踏效益是沒有變化的 (Rossato et al., 2008)。 至於在固定的輸出功率下改變踩踏頻率與肌肉活化的程度有許多學者已經提供了 不同看法。在不同輸出功率及不同踩踏頻率下,下肢肌肉亦會有不同的活化程度。多數 的研究也提供不同踩踏速率下,下肢各肌肉活化的程度。先前研究指出在固定 250W 的 輸出功率下,不同的踩踏頻率 (範圍從 45-120rpm),發現腓腸肌、股二頭肌、股內側肌 三條下肢肌肉會隨著踩踏頻率的增加而線性增加改變肌肉活化的程度 (Neptune et al., 1997)。而且在 250W 的輸出功率下,建議騎乘頻率在 90rpm 最為省力 (MacIntosh et al., 2000; Neptune et al., 1997)。另外有學者在 2000 年時提出分別針對不同輸出功率下,有 各別適合的踩踏頻率,當輸出功率增加時最佳踩踏的頻率也會也會增加,最佳踩踏是指 在肌肉活化作用最小及最省力的情況。當踩踏在 100W 的輸出功率下最佳的踩踏頻率在. 10.

(20) 40-60 rpm,當踩踏在 200W 的輸出功率下最佳的踩踏頻率在 70 rpm 上下,當踩踏在 300W 的輸出功率下最佳的踩踏頻率在 86 rpm 上下,當踩踏在 400W 的輸出功率下最佳的踩 踏頻率在 100 rpm 上下 (MacIntosh et al., 2000)。以上的研究是針對非專業自行車選手所 進行實驗。 對於專業的自行車選手當然也有相關的探討,研究中發現,固定輸出功率在 370W 時,當踩踏頻率增加股外側肌及臀大肌肌肉活化的程度反而減少 (Lucia et al., 2004)。對 於膝關節間的壓力比較,當阻力增加變重時,騎乘於 90rpm 的情況下比 70rpm 的迴轉速 更能減少 29% 的關節壓力,顯示 90rpm 的迴轉速可以減少關節壓力,並降低過度使用 後傷害的發生率 (Bini et al., 2013; McCoy & Gregor, 1989)。從以上的研究文獻結果可以 發現,合適的踩踏頻率可以增進運動表現,而且配合不同的輸出功率及不同等級的自行 車運動者能達到更佳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將以 90rpm 作為實驗踩踏頻率的標準。 至於踩踏效率是評估運動表現的指標之一,根據效率的概念在運動生理學書籍上 (林正常、林福貴、徐台閣、吳慧君,2002,頁 105) 有提及「消耗的能量越少而輸出的 作工越多,則效率越佳」。因此,延續這個概念,如果能夠使用較少的肌肉活化對踏板 踩出較大的力量,則可以代表踩踏效率越好,可用來代表運動表現的指標。. 11.

(21) 第四節 動作的協調與順暢性 動作的協調 (movement coordination) 是指在執行動作時,單關節 (兩個肢段)或雙 關節間的協調性、穩定性、與控制力相互配合,而做出完整的動作。根據動態系統理論 指出,動作系統是個複雜的合作 (cooperative) 系統。個體會協調環境與自身次系統 (Subsystem) (下肢動作型態產生、姿勢控制、肌肉張力控制、單關節控制力、視覺資訊、 動機…等) 的自我重組 (self-organization) 方式,使身體能在複雜的控制中自然地出現規 律的動作 (胡名霞, 2006)。在多數的活動中,都可以由不同的動作型態完成,不同動作 型態間的改變是不連續的,讓系統由一種狀態改換到另一種狀態的因素稱為控制參數 (control parameter),為了連接兩種不同動作型態間的改變就叫相移 (phase shift) 現象 (胡名霞, 2006),舉例來說,當速度為行走的控制參數時,很小的改變可以讓原本是走路 的型態轉變成小跑步的型態,就是相移現象的發生 (Shumway-Cook & Woollacott, 2001)。 目前動態系統理論已被應用於關於行走與上肢動作協調等方面的研究,透過評估兩 個肢段或雙關節間的協調,並提供關節角度間的相互關係,探討動作的策略 (穩定性、 協調性) 及順暢度的情況 (Lu, Yen, & Chen, 2008)。以踏車運動時來說,假設騎乘時想 要產生很大的力量時,會希望會希望所有的肌群都能產生最大功率輸出,由於人體結構 上的限制、肌肉纖維的限制及韌帶的限制,不會讓所有肌肉都做出最大極限的收縮,因 此,如何在最省力、最順暢的情況達到想要的目的,協調就變得很重要。過去的研究也 指出在下肢運動的功率輸出及經濟效益中肌肉的協調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Wakeling, Blake, & Chan, 2010),在 25 分鐘的踩踏下,擷取相同的輸出功率中的踩踏 100 圈做分 析,發現踩踏時肌肉活化程度低的圈數,相對於活化程度較高的圈數,有較佳的踩踏效 益、較低的心跳、較低的迴轉速以及較佳的角速度。改變下肢踩踏策略時下肢的神經肌 肉協調性也會跟著改變 (Neptune et al., 1997),自行車衝刺運動時腓腸肌與腿後肌會隨著 踩踏頻率增加而增加其肌肉的活性,顯示當改變踩踏策略時各肌肉之間的協調性、穩定 性皆會影響踩踏時的順暢度。. 12.

(22) 探討動作變化的流暢度及完整性是利用運動學分析,主要是看動作完成的時間與空 間特性,並提供將動作的中樞指令以量化的方式描述,進而推測動作的整合與策略方式 (Caimmi et al., 2008; McCrea, Eng, & Hodgson, 2002)。一般醫學臨床研究上會使用的參考 參數,包括反應時間 (reaction time, RT)、最大瞬時速度 (peak velocity, PV)、最大瞬時 速度時間百分比 (percentage of movement time where PV occurs, PPV)、標準化路徑 (normalized total displacement, NTD) 與運動單位 (movement unit, MU),透過運動學的分 析了解動作的策略性與順暢性 (張雅棻等,2009; 黃雅瑛、吳菁宜、洪維憲、陳嘉玲、 林克忠,2006; Caimmi et al., 2008; Wu, Wong, Lin, & Chen, 2001)。動作完成的時間特性, 主要是將運動速度與運動時間作為效能指標,當反應時間越短,代表動作計畫所需的時 間越短 ; 最大瞬時速度越高,代表動作時可誘發的力量越大 ; 最大瞬時速度時間百分 比越大,代表路徑修正的時間越短,運動策略越佳 (黃雅瑛等,2006)。動作完成的空間 特性,代表的是動作的流暢度,通常以運動單位數與標準化路徑作為效能指標,隨著運 動的表現越差,表示運動過程中會不斷的修正軌跡,運動單位數就會增加,代表動作越 不流暢,相反的,當運動單位數越少時,代表運動軌跡的調整次數越少,動作流暢性越 佳 (Wu et al., 2001) ; 標準化路徑比例越接近於 1 時,代表運動軌跡越趨於順暢 (黃雅瑛 等,2006)。. 13.

(23) 第五節 綜合應用與文獻總結 以上研究探討,大部份是針對男性及職業選手進行研究,但由於女性天生骨盆較男 性 寬 , 導 致 女 性 的 股 四 頭 肌 - 髕 骨 角 度 (Q angle) , 以 及 股 骨 - 脛 骨 角 度 (anatomical-mechanical axes) 都比男性高,造成股骨前傾或內轉,因為距下關節會有個 螺旋機制的情形產生,為了要符合螺旋機制,小腿又會相對於它做更多的內旋,會導致 股四頭肌角度變大 (會使髕骨外翻使角度過大) 因而造成女性膝關節內側及髕骨關節外 側受力都比較高,因此更容易提高膝關節相關之傷害的發生率,因此本研究希望針對一 般女性進行探討,了解坐墊高度設定對一般女性下肢的影響。並希望之後能提供相關之 建議給廠商或想要藉由騎乘自行車,來達到某些肌群訓練的人作為參考的依據。. 14.

(24) 第參章 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一、本研究招募 14 名未經過自行車訓練之健康女性參與者進行實驗,受試者基本資料 如下表 3-1。 二、研究對象必須一年內皆無下肢骨骼肌肉傷害、無中樞或周邊神經病變之相關疾病 史。. 表 3-1 受試者基本資料 平均數 ± 標準差 身高 (cm) 體重 (kg) 年齡 (year) 腿長 (cm). 163.82 ± 4.36 56.06 ± 4.64 23.64 ± 1.80 78.64 ± 3.44. 第二節 測量儀器與設備 一、自製踏車測功儀: 本研究採用自製的踏車測功儀,並調整設定適合之實驗位置。 二、肌電訊號量測器: 本實驗使用 Noraxon (TELEmyo DTS, Noraxon, USA) 公司製造的雙極表面電極 (bipolar surface electrodes) 肌電儀器,其功能主要用於截取表面肌肉活化的程度,取 樣頻率為 1000Hz。 三、踏板量測儀: 踏板量測儀 (Mulit-axial force transducer) (Bioforcen system inc, China) 可截取自行 車踩踏時的作用力,取樣頻率為 500Hz。 四、三維動作分析系統 (Vicon Motion Analysis System): 15.

(25) 透過紅外線捕捉參與者身上之反光球,在固定的標準姿勢下騎乘的動作形態,透過 Nexus 分析系統,計算關節角度及活動範圍,取樣頻率為 100Hz。 五、肌電截取位置: 本實驗截取臀大肌肌電訊號位置為大轉子至薦椎中線間終點之肌腹;股內側肌肌電 訊號位置為內側髕骨上四指間距之肌腹;股外側肌肌電訊號的位置為外側髕骨上五 指間距之肌腹;股直肌肌電訊號的位置為髂前上棘至髕骨中點之肌腹;股二頭肌肌電 訊號位置為坐骨至股骨外髁中點之肌腹;脛前肌肌電訊號之位置為脛骨粗隆下四指 間距之肌腹;外側腓腸肌肌電訊號位置為膕窩皺褶下五指間距之外側肌腹 (Perotto & Delagi, 2005)。 六、反光球截取位置: 本實驗反光球黏貼位置以 Vicon Motion Analysis System 內建模組 Plug-in-Gait 之軀幹 下肢位置進行黏貼,以下為反光球標記名稱及位置。. 圖 3-1 Plug-in-Gait 反光球標記名稱及位置. 第三節 實驗步驟 先請受試者填寫同意書,並告知實驗流程及方法後,先收集參與者身體各肢段參數, 進行調整適當之座位高度及位置,並將踩踏測力計裝置於踏板,接下來,統一由同一位 16.

(26) 研究人員依照以 Vicon Motion Analysis System 內建模組 Plug-in-Gait 之軀幹位置進行 39 顆反光球 (marker sets) 的黏貼。爾後,8 顆肌電儀 (EMG) 固定於右腳肌肉臀大肌、股 直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股二頭肌、脛前肌、外側腓腸肌,共 7 條,黏貼表面肌電 儀的過程,均除毛並以酒精清除。使用之電極直徑 1 公分,兩個電極片中心相距 2 公分, 為了使所有訊號可以同時擷取,本研究利用一個外部驅動 5V 方形波電壓訊號的上升點, 作為同步訊號 (Synchronization signal) 的起點。接著進入實驗熱身,首先在自行車上進 行 5 分鐘的熱身。在各部位皆設定完成後,以 200 W 的負荷強度,進行最大努力 10 秒 的踩踏,作為肌肉活動標準化的依據 (Albertus-Kajee et al., 2010; KaMen, Robertson, Hamill, Caldwell, & Kamen, 2004)。休息 5 分鐘後進行主要實驗。實驗過程中,每次測試 會請受試者皆固定 90 rpm 踩踏迴轉速,阻力固定 150W,並填寫舒適量表。實驗開始前 會先請受試者自行調整舒適之坐墊位置,並進行持續 20 秒之踩踏。之後開始依平衡次 序法 (counter balance) 之安排,進行 9 種不同坐墊位置的踩踏,以排除適應或學習造成 之隨機誤差 (random error)。實驗結束前,會請受試者再次嘗試自行調整至最舒適之坐 墊位置,並進行踩踏。每次所有情境皆測試兩次,每次持續 20 秒之踩踏,兩次之間休 息 1 分鐘,不同坐墊位置間各休息 5 分鐘。. 17.

(27) 第四節 實驗流程 耗材準備、儀器校正 . 受試者報到: 實驗說明、填寫受試者同意書 . 黏貼反光球、量測身體肢段參數 踏車座位高度調整、固定肌電儀 熱身 5 分鐘 最大努力測試 10 秒衝刺 . 不同坐墊位置(9 種) (依平衡次序法) . 運動學參數: 各關節活動度範圍 各關節最大角度 各關節最小角度 標準化路徑 . 動力學參數: 最大踩踏力量值 垂直踩踏衝量 . 各肌肉肌電活化值 . 資料收集與結果分析 . 找出踩踏阻力轉換的力學效應 圖 3-2 實驗流程圖. 18. 踩踏效益 .

(28)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一、肌電儀: 使用肌電訊號儀截取臀大肌、股內側肌、股外側肌、股直肌、股二頭肌、脛前肌、 腓腸肌肌肉活化的情形,本實驗截取之肌電訊號,以 Matelab R2007b 版 (The MathWorks, MA ,USA) 分析肌電訊號,進行肌電訊號的濾波與修勻。肌電訊號先採 用帶通濾波 (4th order Band pass filter,低頻 10 Hz,高頻 500Hz),再將訊號進行全 波整流翻正,並用低頻 6Hz 進行修勻,得到線性封包 (Linear envelope) 圖形 (KaMen et al., 2004)。最後再以最大轉速 10 秒的踩踏的肌電訊號 (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 MVC) 進行標準化 (Albertus-Kajee et al., 2010)。 二、踏板量測儀: 截取自行車在不同騎乘情境下踩踏的力量及力矩,將所得的參數進行修勻 (low pass filter 6 Hz)。並比較不同座墊位置下,垂直踩踏力量的分佈。 三、運動學參數: 將 Vicon 動作分析系統所收集的反光球資料,經由 Nexus1.85 版軟體進行補點及修 勻 (low pass filter 6 Hz) 後,輸入參與者的身高、體重及肢段參數以建立 Plug-in-Gait 模型,計算在踩踏過程中,髖、膝、踝關節間的角度變化及關節角度活動範圍。. 19.

(29) 第六節 統計分析 一、以描述性統計 (descriptive statistics) 呈現個量測參數的表現及參與者基本資料,包 含年齡、身高、體重及腿長。 二、本研究使用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法 (repeated measures two-way ANOVA),進 行不同坐墊位置之運動學、動力學參數 (垂直踩踏力量)、肌肉活化參數 (臀大肌、 股內側肌、股外側肌、股直肌、股二頭肌、脛前肌、外側腓腸肌) 的影響比較。 三、本研究使用 SPSS 17.0 for windows 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各項顯著差異水準皆訂為 α = .05。. 20.

(30) 第肆章 結果. 依序結果資料呈現,以下分為四個討論項目,分別為運動學、動力學、各肌肉肌電 活化表現、踩踏效益參數的表現。. 第一節 運動學表現 一、髖關節表現結果 髖關節表現在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統計結果如下表 4-1。不同坐墊位置不同坐墊 位置對髖關節角度變化的差異,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得知髖關節活動角度範圍 (F(4,52)=.517, p=.724)、最大角度 (F(4,52)=.922, p=.458)、最小角度 (F(4,52)=1.539, p=.205) 的角度變化。 髖關節活動角度範圍參數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比 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3.124, p=.059) 或水平前後 (F(2,26)=1.845, p=.175) 位置的位移,皆不會影響髖關節總活動度。 髖關節最大角度在交互作用下未達顯著差異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比 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48.344, p=.000) 及水平前後 (F(2,26)=51.294, p=.000)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髖關節最大角度的改變。經事後比較發現:低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高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髖關節最大角度,中的坐墊位置 比高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髖關節最大角度。在後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前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髖關節最大角度,中的坐墊位置 比前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髖關節最大角度。 髖關節最小角度在交互作用下未達顯著差異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比 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77.604, p=.000) 及水平前後 (F(2,26)=54.448, p=.000)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髖關節最小角度的改變。經事後比較發現:低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高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髖關節最小角度,中的坐墊位置 比高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髖關節最小角度。在後的坐墊位置比中 21.

(31) (p=.000 < .05) 及前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髖關節最小角度,中的坐墊位置 比前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髖關節最小角度,如圖 4-1-1。. Hip Min Angle. Angle. 50 45 Upper. 40. Middle. 35. Lower. 3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1-1 髖關節最小角度. 二、膝關節表現結果 膝關節表現在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統計結果如下表 4-1。不同坐墊位置對膝關節 總角度變化的差異,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得知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 (F(4,52)=.501, p=.735)、最大角度 (F(4,52)=1.638, p=.179)、最小角度 (F(4,52)=.100, p=.982) 的角度 變化。 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於交互作用下未達顯著差異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 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122.485, p=.000) 及水平前後 (F(2,26)=26.962, p=.000)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的改變。經事後比較發現:高的坐墊 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 中的坐墊位置比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在後的坐 墊位置比中 (p=.009 < .05) 及前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膝關節活動角度範 圍,中的坐墊位置比前 (p=.006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如圖 4-1-2。. 22.

(32) Knee ROM 90. Angle. 80 70 60 50 40 3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1-2 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 膝關節最大角度在交互作用下未達顯著差異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比 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224.173, p=.000) 及水平前後 (F(2,26)=56.996, p=.000)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膝關節最大角度的改變。經事後比較發現:低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高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膝關節最大角度,中的坐墊位置 比高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膝關節最大角度。在前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後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膝關節最大角度,中的坐墊位置 比後 (p=.01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膝關節最大角度。 膝關節最小角度在交互作用下未達顯著差異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比 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226.282, p=.000) 及水平前後 (F(2,26)=60.516, p=.000)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膝關節最小角度的改變。經事後比較發現:低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高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膝關節最小角度,中的坐墊位置 比高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膝關節最小角度。在前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後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膝關節最小角度,中的坐墊位置 比後 (p=.004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膝關節最小角度,如圖 4-1-3。. 23.

(33) Knee Min Angle. Angle. 50 Upper. 30. Middle Lower. 1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1-3 膝關節最小角度. 三、踝關節表現結果 踝關節表現在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統計結果如下表 4-1。不同坐墊位置對踝關節 總角度變化的差異,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得知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 (F(4,52)=4.649, p=.003)、最大角度 (F(4,52)=1.337, p=.269)、最小角度 (F(4,52)=4.029, p=.006) 的角度 變化。 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之單純主要效果,比較如下,垂直高度位置的位移結果:在向 後的坐墊位置下,高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 較大的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中的坐墊位置比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踝 關節活動角度範圍;在中間的坐墊位置下,高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中的坐墊位置比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在向前的坐墊位置下,高的坐墊位置 比中 (p=.000 < .05) 及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中 的坐墊位置比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水平前後位 置的位移結果:在高的坐墊位置下,向後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3 < .05) 及前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在中間的坐墊位置下,向後的坐墊位 置比中 (p=.000 < .05) 及前(p=.002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在 低的坐墊位置下,向後的坐墊位置比前 (p=.021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踝關節活動 角度範圍,如圖 4-1-4。. 24.

(34) Ankle ROM 60. Angle. 50 40 30 20 1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1-4 踝關節活動角度範圍. 踝關節最大角度參數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比較如 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196, p=.823) 或水平前後 (F(2,26)=1.343, p=.279) 位置的 位移,皆不會影響踝關節最大角度。 踝關節最小角度之單純主要效果,比較如下,垂直高度位置的位移結果:在向後的 坐墊位置下,低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高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 的踝關節最小角度,中的坐墊位置比高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踝關節最小 角度;在中間的坐墊位置下,低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高 (p=.000 < .05) 的 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踝關節最小角度,中的坐墊位置比高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 大的踝關節最小角度;在向前的坐墊位置下,低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高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踝關節最小角度,中的坐墊位置比高 (p=.001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踝關節最小角度。水平前後位置的位移結果:在高的坐墊位置下, 向後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前 (p=.001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小的踝關節最 小角度;在中的坐墊位置下,向後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1 < .05) 及前 (p=.002 < .05) 的 坐墊位置有較小的踝關節最小角度;在低的坐墊位置下,向後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1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小的踝關節最小角度,如圖 4-1-5。. 25.

(35) Angle. Ankle Min Angle. 5 -5.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15 -25. 圖 4-1-5 踝關節最小角度. 四、標準化路徑 (NTD) 表現結果 標準化路徑在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統計結果如下表 4-1。不同坐墊位置對標準化 路徑變化的差異,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得知標準化路徑 (F(4,52)=8.081, p=.000) 的位 移變化。 標準化路徑之單純主要效果,比較如下,垂直高度位置的位移結果:在向後的坐墊 位置下,高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標 準化路徑,中的坐墊位置比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標準化路徑;在中間 的坐墊位置下,高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 大的標準化路徑,中的坐墊位置比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標準化路徑; 在向前的坐墊位置下,高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0 < .05) 及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 置有較大的標準化路徑,中的坐墊位置比低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標準化 路徑。水平前後位置的位移結果:在高的坐墊位置下,向前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1 < .05) 及後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標準化路徑,中的坐墊位置比後 (p=.009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標準化路徑;在中間的坐墊位置下,向前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3 < .05) 及後(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標準化路徑,中的坐墊位置比後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標準化路徑;在低的坐墊位置下,向前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1 < .05) 及後(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標準化路徑,中的坐墊位置比後 (p=.000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標準化路徑,如圖 4-1-6。 26.

(36) NTD Movement distance ratio. 2. 1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1-6 標準化路徑  . 27.

(37) 表 4-1 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運動學表現平均數與標準差 Table 4-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or the two-way repeated-measures ANOVA of lower extremity kinematics (Degree) Vertical Horizontal. Up position Backward. Hip ROM. 47.60 ± 3.76. Knee ROM. 89.46 ± 5.51. Ankle ROM 50.30 ± 8.26. bcef. Middle. Medium position Forward. Backward. Lower position. Middle. Forward. Backward. Middle. Forward. F. P. 48.48 ± 3.03. 48.23 ± 3.20. 47.89 ± 3.11. 48.03 ± 3.39. 48.24 ± 3.09. 46.86 ± 2.93. 47.16 ± 2.99. 47.39 ± 2.99. 0.52. 0.724. 88.20±5.92. 87.39±6.07. 85.57±5.14. 84.49±6.10. 83.03±6.222. 80.96±5.83. 79.45±5.72. 77.80±6.54. 0.50. 0.735. 4.65. 0.003. 44.02±7.79. bcd. 39.68±5.6. bcd. 36.36±4.89. acef. 31.46±3.43. acd. 30.32±4.00. acd. 26.43±4.09. abf. 23.76±3.60. ab. 22.78±3.53. abd. #. Hip Max. 89.21 ± 10.13. 86.03 ± 9.92. 85.00 ± 8.59. 92.25 ± 9.65. 90.27 ± 9.33. 88.05 ± 9.04. 94.73 ± 9.78. 92.40 ± 9.29. 89.57 ± 9.43. 0.92. 0.458. Knee Max. 107.84 ± 2.47. 110.92 ± 3.16. 112.80 ± 3.59. 112.53 ± 2.22. 115.31 ± 3.15. 116.27 ± 3.43. 118.35 ± 3.08. 120.62 ± 3.43. 121.57 ± 4.07. 1.64. 0.179. Ankle Max. 25.12 ± 11.28. 25.18 ± 11.52. 24.24 ± 12.80. 24.14 ± 12.44. 24.48 ± 13.03. 24.99 ± 11.30. 24.96 ± 11.40. 26.68 ± 11.88. 24.05 ± 12.27. 1.34. 0.269. Hip Min. 41.61 ± 9.22. 37.77 ± 8.29. 36.77 ± 8.29. 44.36 ± 9.73. 42.24 ± 9.18. 39.81 ± 9.13. 47.86 ± 9.45. 45.24 ± 8.98. 42.17 ± 9.24. 1.54. 0.205. Knee Min. 18.38 ± 4.92. 22.72 ± 6.23. 25.42 ± 6.07. 26.96 ± 4.91. 30.83 ± 6.25. 33.24 ± 7.08. 37.39 ± 6.88. 41.17 ± 6.24. 43.77 ± 7.74. 0.10. 0.982. Ankle Min. -25.18 ± 10.92bcef. -18.83 ± 11.38bcd. -15.44 ± 10.39bcd. -12.22 ± 9.64acef. -6.98 ± 10.94acd. -5.34 ± 10.60acd. -1.47 ± 9.05abe. 2.91 ± 10.08abd. 1.28 ± 10.69ab. 4.03. 0.006. #. 1.27 ± 0.04bcef 1.31 ± 0.06bcef 1.37 ± 0.04bcef 1.22 ± 0.03acef 1.25 ± 0.03acef 1.28 ± 0.03acef 1.16 ± 0.02abde 1.18 ± 0.02abde 1.20 ± 0.02abde NTD #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 (p < .05) a denot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p position; b deno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dium position; and c deno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ower position. 8.08. 0.000. #. d. denot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ackward position; e deno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iddle position; and f deno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rward position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or Hip Max ( F = 48.34, p < .000;F = 51.29, p < .000).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or Hip Min ( F = 77.60, p < .000;F = 54.45, p < .000).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or Knee ROM (F = 122.49, p < .000; F = 26.96, p < .000).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or Knee Max (F = 224.17, p < .000; F = 60.00, p < .000).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or Knee Min (F = 226.28, p < .000; F = 60.52, p < .000).. 28.

(38) 第二節 動力學表現 一、最大踩踏力量表現結果 最大踩踏力量在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統計結果如下表 4-2。不同坐墊位置對最大 踩踏力量的差異變化,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得知最大踩踏力量 (F(4,52)=.644, p=.634) 的力量變化。 最大踩踏力量於交互作用下未達顯著差異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比較 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1.850, p=.177) 及水平前後 (F(2,26)=.334, p=.719) 位置 的位移,皆不會影響最大踩踏力量的改變,如圖 4-2-1。. Peak Force. N. 500 400 300 200 10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2-1 最大踩踏力量. 二、垂直衝量表現結果 垂直衝量在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統計結果如下表 4-2。不同坐墊位置對垂直衝量 的差異變化,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得知垂直衝量 (F(4,52)=.889, p=.477) 的力量變 化。 垂直衝量在交互作用下未達顯著差異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比較如下, 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4.970, p=.015) 及水平前後 (F(2,26)=10.787, p=.000) 位置的 位移,會影響垂直衝量的改變。經事後比較發現:向後的坐墊位置比前 (p=.005 < .05) 的 坐墊位置有較大的垂直衝量,如圖 4-2-2。. 29.

(39) Impulse. N*s. 180 160. Upper. 140. Middle. 120. Lower. 10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2-2 踩踏垂直衝量. 30.

(40) 表 4-2 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動力學表現平均數與標準差 Table 4-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or the two-way repeated-measures ANOVA of lower extremity kinetics Vertical. Up position. Medium position. Lower position. Horizontal. Backward. Medium. Forward. Backward. Medium. Forward. Backward. Medium. Forward. F. P. Peak force (N) Impulse. 467.88 ± 78.55. 486.37 ± 85.34. 472.15 ± 83.73. 470.67 ± 77.84. 468.99 ± 76.67. 469.50 ± 77.74. 482.35 ± 79.72. 480.84 ± 81.72. 487.42 ± 89.36. .644. .634. 164.47 ± 21.29. 165.81 ± 24.64. 154.20 ± 19.48. 171.30 ± 22.31. 165.47 ± 18.34. 163.78 ± 14.46. 175 .16 ± 19.36. 171.43 ± 19.75. 166.22 ± 18.91. .889. .477. (N*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 (p < .05) a denot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p position; b deno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dium position; and c deno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ower position d denot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ackward position; e deno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iddle position; and f deno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rward #. position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or Impulse ( F = 4.97, p < .015; F =10.79, p < .000).. 31.

(41) 第三節 肌肉肌電活化表現 以下分為七個部分,分別對臀大肌、股直肌、股二頭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脛 前肌、腓腸肌做結果詳述。 一、臀大肌表現結果 臀大肌在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統計結果如下表 4-3-1。不同坐墊位置對臀大肌變 化的差異,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得知臀大肌完整踩踏表現 (F(4,52)=1.627, p=.181)、 下踩期 (F(4,52)=.418, p=.795)、回升期(F(4,52)=.526, p=.717)的肌電活化變化。 臀大肌完整踩踏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 定,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9.703, p=.001) 或水平前後(F(2,26)=7.076, p=.004)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臀大肌肌電活化值。經事後比較發現:高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7 < .05) 及低 (p=.029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向後的坐墊位置比 前 (p=.002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如圖 4-3-1。. GM - Muscle Activation. % MVC. 40 30. Upper Middle. 20. Lower. 1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3-1 臀大肌完整踩踏表現. 臀大肌下踩期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 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4.455, p=.022) 或水平前後(F(2,26)=1.468, p=.249)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臀大肌肌電活化值。經事後比較發現:高的坐墊位置比中 (p=.042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如圖 4-3-2。. 32.

(42) GM - Downstroke Muscle Activation. % MVC. 50 40. Upper. 30. Middle. 20. Lower. 1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3-2 臀大肌下踩期表現 臀大肌回升期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 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3.356, p=.051) 或水平前後(F(2,26)=5.163, p=.013)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臀大肌回升期肌電活化值。經事後比較發現:向後的坐墊位置比前 (p=.002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 二、股直肌表現結果 股直肌在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統計結果如下表 4-3-2。不同坐墊位置對股直肌變 化的差異,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得知股直肌完整踩踏表現 (F(4,52)=.119, p=.975)、下 踩期 (F(4,52)=.196, p=.939)、回升期 (F(4,52)=.500, p=.736) 的肌電活化變化。 股直肌完整踩踏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 定,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231, p=.796) 或水平前後(F(2,26)=1.637, p=.214) 位置的位移,皆不會影響股直肌肌電活化值。 股直肌下踩期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 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466, p=.633) 或水平前後(F(2,26)=17.060, p=.000)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股直肌下踩期肌電活化值。經事後比較發現:在前的坐墊位置比中 (p=.001 < .05) 及後 (p=.045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中的坐墊位置比後 (p=.016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如圖 4-3-3。. 33.

(43) RF - Downstroke Muscle Activation. % MVC. 50 40. Upper. 30. Middle. 20. Lower. 1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3-3 股直肌下踩期表現 股直肌回升期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定, 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210, p=.812) 或水平前後(F(2,26)=6.880, p=.004)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股直肌回升期肌電活化值。經事後比較發現:向後的坐墊位置比前 (p=.011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如圖 4-3-4。. RF - Upstroke Muscle Activation. % MVC. 40 30. Upper. 20. Middle. 10. Lower. 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3-4 股直肌回升期表現 三、股二頭肌表現結果 股二頭肌在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統計結果如下表 4-3-5。不同坐墊位置對股二頭 肌變化的差異,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得知股二頭肌完整踩踏表現 (F(4,52)=1.079, p=.376)、下踩期 (F(4,52)=.765, p=.553)、回升期 (F(4,52)=.686, p=.605) 的肌電活化變 化。 股二頭肌完整踩踏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 檢定,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9.008, p=.001) 或水平前後(F(2,26)=5.549, p=.010)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股二頭肌肌電活化值。經事後比較發現:高的坐墊位置比 34.

(44) 低 (p=.007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中的坐墊位置比低 (p=.037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在後的坐墊位置比前 (p=.024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 大的肌電活化值,如圖 4-3-5。. % MVC  . BF - Muscle Activation. 50 40 Upper. 30. Middle. 20 Lower. 1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3-5 股二頭肌完整踩踏表現 股二頭肌下踩期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 定,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6.142, p=.007) 或水平前後(F(2,26)=2.473, p=.104)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股二頭肌肌電活化值。經事後比較發現:高的坐墊位置比 低 (p=.027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如圖 4-3-6。. BF - Downstroke Muscle Activation. % MVC. 70 50. Upper Middle. 30. Lower. 1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3-6 股二頭肌下踩期表現 股二頭肌回升期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 定,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3.816, p=.035) 或水平前後(F(2,26)=2.912, p=.072)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股二頭肌肌電活化值。經事後比較發現:高的坐墊位置比 低 (p=.042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 35.

(45) 表 4-3-1 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臀大肌、股直肌、股二頭肌肌肉活化表現平均數與標準差 Table 4-3-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or the two-way repeated-measures ANOVA of Muscle activation (% MVC) Vertical Horizontal. Up position Backward. Gluteus Maximus 30.69 ± 13.27 Average 43.09 ± 22.27 Down-stroke 18.29 ± 11.09 Up-stroke Rectus Femoris 36.38 ± 18.42 Average 35.63 ± 21.14 Down-stroke 37.13 ± 19.21 Up-stroke Biceps femoris 42.20 ± 11.38 Average 61.92 ± 21.91 Down-stroke 22.48 ± 10.03 Up-stroke. Medium. Forward. Medium position Backward Medium. Forward. Lower position Backward. Medium. Forward. F. P. 29.12 ± 11.10. 25.07 ± 8.05. 25.38 ± 8.35. 22.77 ± 6.66. 23.14 ± 7.04. 25.38 ± 7.32. 22.13 ± 8.09. 22.25 ± 6.82. 1.627. 0.181. 41.61 ± 19.95. 37.89 ± 14.71. 35.59 ± 17.73. 33.21 ± 11.91. 34.27 ± 13.15. 36.73 ± 14.98. 33.21 ± 12.23. 34.44 ± 10.93. 0.418. 0.795. 16.62 ± 10.67. 12.25 ± 4.07. 15.17 ± 7.98. 12.33 ± 6.04. 12.01 ± 6.06. 14.03 ± 9.11. 11.05 ± 4.70. 10.06 ± 3.18. 0.526. 0.717. 37.58 ± 18.42. 37.39 ± 14.55. 34.96 ± 11.26. 38.22 ± 13.62. 36.04 ± 10.52. 37.34 ± 11.35. 39.17 ± 13.82. 38.21 ± 13.14. 0.119. 0.975. 41.58 ± 21.11. 42.61 ± 19.77. 32.50 ± 15.82. 38.31 ± 16.05. 41.76 ± 15.82. 34.96 ± 13.74. 39.91 ± 14.38. 44.04 ±17.97. 0.196. 0.939. 33.58 ± 18.17. 32.18 ± 10.65. 37.42 ± 15.03. 38.15 ± 16.33. 30.33 ± 10.91. 39.72 ± 15.04. 38.44 ± 18.76. 32.39 ± 15.60. 0.500. 0.736. 42.14 ± 14.20. 38.03 ± 10.55. 40.02 ± 11.48. 37.39 ± 11.81. 38.12 ± 12.50. 36.94 ± 8.03. 34.12 ± 9.29. 32.57 ± 7.98. 1.079. 0.376. 63.03 ± 30.46. 55.90 ± 18.76. 58.91 ± 24.13. 56.35 ± 22.22. 55.64 ± 25.08. 54.11 ± 18.08. 50.15 ± 18.44. 48.49 ± 15.36. 0.765. 0.553. 21.25 ± 9.28. 20.16 ± 8.00. 21.12 ± 10.04. 18.43 ± 8.50. 20.60 ± 9.46. 19.77 ± 9.67. 18.09 ± 7.36. 16.64 ± 6.11. 0.686. 0.605. #.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 (p < .05) denot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p position; b deno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dium position; and c deno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ower position d denot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ackward position; e deno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iddle position; and f deno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rward position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or Gluteus Maximus average ( F = 9.70, p < .001; F =7.08, p < .004).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for Gluteus Maximus down-stroke ( F = 4.46, p < .022).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or Gluteus Maximus up-stroke ( F = 9.70, p < .001; F =7.08, p < .004).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orizontal for Rectus Femoris down-stroke ( F = 17.06, p < .000).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orizontal for Rectus Femoris up-stroke ( F = 6.88, p < .004).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or Biceps femoris average ( F = 9.01, p < .001; F =5.55, p < .010).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for Biceps femoris down-stroke ( F = 6.142, p < .007). The main effect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for Biceps femoris up-stroke ( F = 3.82, p < .035). a. 36.

(46) 四、股外側肌表現結果 股外側肌在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統計結果如下表 4-3-3。不同坐墊位置對股外側 肌變化的差異,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得知股外側肌完整踩踏表現 (F(4,52)=.428, p=.788)、下踩期 (F(4,52)=.340, p=.850)、回升期 (F(4,52)=.022, p=.999)的肌電活化變 化。 股外側肌完整踩踏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 檢定,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685, p=.513) 或水平前後(F(2,26)=1.979, p=.158) 位置的位移,皆不會影響股外側肌肌電活化值。 股外側肌下踩期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 定,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1.001, p=.381) 或水平前後(F(2,26)=10.127, p=.001)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股外側肌下踩期肌電活化值。經事後比較發現:向前的坐 墊位置比後 (p=.001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如圖 4-3-7。. VLO - Downstroke Muscle Activation. % MVC. 90 70. Upper. 50. Middle. 30. Lower. 1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3-7 股外側肌下踩期表現. 股外側肌回升期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 定,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513, p=.605) 或水平前後(F(2,26)=4.427, p=.022)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股外側肌回升期肌電活化值。經事後比較發現:向後的坐墊位置比 前 (p=.008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如圖 4-3-8。. 37.

(47) VLO - Upstroke Muscle Activation. % MVC. 40 30. Upper. 20. Middle. 10. Lower. 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3-8 股外側肌回升期表現 五、股內側肌表現結果 股內側肌在不同坐墊位置的變化之統計結果如下表 4-3-4。不同坐墊位置對股內側 肌變化的差異,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得知股內側肌完整踩踏表現 (F(4,52)=1.247, p=.303)、下踩期 (F(4,52)=.746, p=.565)、回升期 (F(4,52)=.286, p=.886)的肌電活化變 化。 股內側肌完整踩踏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 檢定,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039, p=.962) 或水平前後(F(2,26)=1.338, p=.280) 位置的位移,皆不會影響股內側肌肌電活化值。 股內側肌下踩期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 定,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488, p=.619) 或水平前後(F(2,26)=9.770, p=.001)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股內側肌肌電活化值。經事後比較發現:向前的坐墊位置比後 (p=.001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如圖 4-3-9。. VMO - Downstroke Muscle Activation. % MVC. 90 70. Upper. 50. Middle. 30. Lower. 1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3-9 股內側肌下踩期表現 38.

(48) 股內側肌回升期表現肌電活化值未達顯著交互作用 (p > .05),逐一進行主要效果檢 定,比較如下,在不同垂直高度 (F(2,26)=.382, p=.686) 或水平前後(F(2,26)=5.205, p=.013) 位置的位移,會影響股內側肌肌電活化值。經事後比較發現:向後的坐墊位置比前 (p=.004 < .05) 的坐墊位置有較大的肌電活化值,如圖 4-3-10。. VMO - Upstroke Muscle Activation. % MVC. 40 30. Upper. 20. Middle. 10. Lower. 0 Backword. Middle. Forward. 圖 4-3-10 股內側肌回升期表現.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response the increasing competition between banks and it variation in operation, it is an significant issue to upgrade service quality and consolidate customer satisfaction,..

(1) Parents in different ages, education backgrounds, vocations, and numbers of children in school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changes dimension related to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 low-carbon die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could be affected by their comprehension on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 low-carbon diet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whether knowing the Meatless Monday campaign, and how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 low-carbon die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whether knowing the Meatless Monday campaign, and how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 low-carbon diet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whether knowing the Meatless Monday campaign, and how

2.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aning will (includ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enrichment, external enhancement and self-development.) among sexualit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ontrolled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in score of the scale of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Natural Scienc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