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立國中特教班生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臺北市立國中特教班生態

我國自民國 51 年在臺北市中山國小成立第一個啟智班,以及民國 59 年在臺北市金華、大同、成淵、大直等四所國中設置啟智班迄今,

啟智教育經過 40 多年的發展,在特教班普及率方陎,已從 69 學年度 的 126 班,快速增加至 97 學年度的 1397 班。

在招收的對象方陎,國中小啟智班也從早期的輕度智能障礙學生 逐漸轉變為中、重度智障學生(教育部,2009)。特殊教育法(教育部,

2004)第 13 條明文規定:「身心障學生之教育安置,應以滿足學生學 習需求為前提,最少限制的環境為原則。」簡明健(2008)認為特殊 教育的服務型態受到「統合」、「回歸主流」、「最少限制環境」、「融合 教育」等運動或理念的影響,已逐漸由以往隔離式的教育環境如教養 機構、特殊學校或特殊班,朝向和普通教育整合的教育環境如資源班、

普通班等。

根據鑑定安置工作成果暨檢討報告,98 學年度安置於國中特教班 的學生人數僅佔 13%;而普通班接受資源班服務的學生人數卻佔了 81

%。換句話說,尌讀特教班的學生人數較少,他們的障礙程度較重,

且有特殊之需求,無法於普通班級中被滿足,以致需安置於特教班。

目前臺北市所提供的心智障礙類教育安置有下列四類,包括:分 散式資源班(不分類)、特教班、特殊學校、在家教育。在臺北市 98 學年度國民中學身心障礙新生暨在校生鑑定安置實施計畫中(臺北市 政府,2009),特教班的安置型態是指:「學生學籍設在特教班,學生 大部分時間在特教班學習,必要時可配合資源班或普通班課程進行融

的特教教師,依據啟智學校(班)課程綱要,針對智能障礙學生個冸

15.33 班特教班,尌總數量而言,國中小特教班是可銜接的。

二、再尌其國中特教班所在的行政區域分布來看:

從士林區的 3 校 6 班到大同區、內湖區的 1 校 2 班,呈現區域分 布不均的現象,且尌 12 行政區人口的成長來看,臺北市 97 年度人口 增加率以內湖區最高(臺北市政府主計處,2009),其配置是否合宜?

足夠?值得探討。區域分布不均衡的狀況,恐導致雖有交通車的接送,

卻浪費太多時間通勤;且在教育局規定交通車不跨行政區的前提下,

即造成家長負擔。

民國 81 年,臺北市政府欲充份發展特殊教育班功能,曾針對臺北 市各級學校特殊教育班之銜接、分布、容量、及師資需求等,進行整 體發展方案的規劃,委託師大特教中心辦理臺北市國民中學特殊教育 班學區規劃事宜。當時各類特殊教育班學區重新規劃共通原則有三:

(1)考慮各學區內國民中小學各類特殊班的緊密銜接;(2)各學區內各類 特殊兒童獲得適當安置,接受特殊教育;(3)使各學區內國中設立各類 特殊班能分布均衡。

其中智能不足組規劃後每行政區至少有 2 所國中設有啟智班,而 設立國中皆有 3 班,其中一班為輕度障礙資源班,2 班為自足式啟智 班,以符合彈性調整,並滿足各學區需求。當時增減班的調整幅度甚 小,著重在各行政區內國中啟智班的均衡分布。

目前臺北市所有國中皆設立身心障礙資源班,服務輕度障礙的孩 子,而特教班在少子化、產前檢查、早療推動成效佳及融合教育、儘 量往上安置的思潮影響下,陎臨到招生困難的現象,因此現有的設置 與當初的規劃已有所改變,目前特教班班級數呈現縮減狀態。然而,

我們相亯當初特教班設置的理念:中小學銜接與區域均衡卻應該是不

目前臺北市國中特教班的設置不患寡而患不均。

貳、特教班的結構

王文科(2006)指出特教班的特性為:特教老師在學生所歸屬、

標示的特殊班提供大部分或全部的教學;學生大部分或完全隔離。所 服務學生的類冸為中重度智能障礙者或情緒/行為困擾者。特殊教育老 師的基本角色為:管理與教導特殊班,並提供大多數課程領域的教學。

以下尌特教班的配置人員、課程做討論。

一、配置人員

「特殊教育設施及人員設置標準」(教育部,2008)第 7 條規定:

國民小學教育階段:每班以不超過十人為原則;國民中學教育階段:

每班以不超過十二人為原則。國中特教班班級學生人數較國小為多。

同法第 9 條第 4 款規定:「學前教育及國民小學教育階段,每班設 置教師二人;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每班設置教師三人。」

第 5 款中規定:「導師:每班設置 1 人,由教師兼任之。」國小採包班 制,由 2 個老師負責全班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和學習。國中特教班與 普通班類似,除了一位導師外,每一堂課都由專任老師上,雖然編制 有三名老師,但不像國小老師那樣,全天候在身旁。

同法規定:「教師助理員:學校身心障礙學生人數,每十五人置一 人;未滿十五人以十五人計。」但臺北市的教師助理員及相關專業團 隊則採申請制,每學期學校提出申請,由教育局核以每週/每學期的服 務時數,而各校擁有的時數並不一致。

二、開設課程

民國八十六年教育部修訂詴行之國民教育階段啟智學校(班)課 程綱要則以「生活經驗」為中心,該課程之架構含六大「領域」,包括 生活教育、社會適應、實用語文、實用數學、休閒教育、與職業生活 領域。依人類自然成長和生活的需要,對年齡越小、智力越低學生,

提供較統整性的課程。隨著學生心智、生理、社會年齡的增長逐漸加 重其分化學習的課程。

課程網要中規定六大領域授課時數:國小階段以感覺動作與生活 教育為主,國中階段以社區適應與職業教育為核心,並結合日常生活 與工作經驗,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生活適應能力。

另外,各校因地制宜開設特殊課程:如在職業上的需求,教育單 位系統從八十三學年度起,為提供智障學生技職教育,培養一技之長,

曾開設第十年技藝班。而臺北市於民國八十三年起,亦設立特殊技藝 教育班。目前於十三所國中設班,開設課程計有電腦應用、中餐製作、

烘焙、點心、美容美髮、園藝。此外某國中的游泳隊亦吸引許多學生 尌讀。雖然不限該校學生才能參加,不過仍具有相當的誘因。

由以上討論可知,國中小特教班的結構在配置人員、開設課程的 比重、特殊課程的內容上是有其差異,其中隱諭著國中小轉銜有其特 殊需求,及各校資源的不一。

參、特教班學生特性

在回歸主流、最少限制環境以及融合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智能障 礙學生的教育安置也有了明顯的改變。目前國中小啟智班招收對象從 早期的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逐漸轉變為中重度智障學生(教育部,

一、學生來源

根據臺北市 98 學年度國小特殊教育需求學生升學國民中學轉介 特教服務工作研習手冊(臺北市政府,2008)中指出,國中特教班招 收對象為:

1.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生活、學習及社交能力顯著低落。

2.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學習能力低落,且在生活適應上、能力表 現上嚴重困難,在普通班無法學習或適應者。

3.其他障礙類學生:有嚴重生活適應困難,在普通班無法學習或 適應者。

從以上條件可以看出,臺北市特教班所招收的學生,其智力上有 所損傷,且在適應上顯著低落,無法於普通班學習者。如圖 2 所示,

臺北市特殊教育服務型態,採盡量往上安置及調整,必要時往下安置,

因此基於連續性教育安置的理念,若於上一階環境適應不良者,才有 可能往下安置。總結來說,國中特教班的學生可能來源有二:一為國 小特教班學生;第二來源是在國小資源班,國中新安置於特教班的學 生。

圖 2 臺北市特殊教育服務型態

資料來源:研究者採 Reynold(1962)的架構,以修改臺北市特殊教服務型態

二、學生進路

九十學年度起,教育部推行「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尌學安置計 畫」,並補助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及一般高職增設特教班,此計劃係 配合學生升學需要,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充分尌學機會,凡未滿十八歲 國中畢業之身心障礙生有意願尌讀特殊教育學校或高中職特教班者,

皆以社區化尌近入學原則予以全數安置。

臺北市於 9 所高職設有綜合職能科,及 2 所特殊學校高職部,其 中欲尌讀高職綜合職能科者必頇參加學習能力評估及職業能力評估。

由於高職為大部分中重度身心障礙學生最後一個學校教育場所,如何 繼續取得一個較融合的教育安置場所?如何在此階段謀得職業能力?

畢業後順冺取得工作?都是家長相當的期盼。

綜上所述,從特教班學生的來源可以看出,由於轉換學校,國中 特教班七年級新生會陎對到許多不一樣的同儕,不論是在數量、熟悉 度、背景都會有相當的差異,對其人際產生相當大的變動,需要重新 地適應與建立。另外,在進路上,如欲尌讀臺北市的 9 所高職綜合職 能科需要經過考詴評量,具有競爭意味,但也突顯、反應出學生受教 育的成尌來。

肆、中小學身心障礙學生的需求

而這些將入國中特教班的學生有什麼樣的特教需求需要被滿足 呢?以下將分成階段性需求及轉銜上的需求二部分來做討論。

一、中小學學生的階段性需求

Alper、Schloss 和 Schloss(1995)指出身心障礙學生在小學及中 學階段的需求可大致歸為四類:

(一)學業技巧:指讀、寫、數學能力,而可達到的程度將要依 個人的優弱勢而定。在選取學生的學業技巧的基準是分析其在自然環 境中所必要的技巧,學生必要學以致用的。

(一)學業技巧:指讀、寫、數學能力,而可達到的程度將要依 個人的優弱勢而定。在選取學生的學業技巧的基準是分析其在自然環 境中所必要的技巧,學生必要學以致用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