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青年會發展之社會背景

第一項 臺灣政治社會之發展

1945 年 8 月 6 日及 9 日,盟軍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 2 顆原子彈,8 月15 日,日本帝國接受由同盟國發布的「波茨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

並於是年9 月 2 日正式簽署降書並無條件投降。當日本正式表明投降之意時,中 華民國國民政府於9 月 1 日在重慶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為行 政長官。10 月 25 日,陳儀銜命於臺北公會堂(按:今中山堂)舉行日本的受降 儀式,至此臺灣歸為國民政府統治。40施政方針以三民主義為骨幹,凡日治時期 的法令與之相牴觸者,均予以廢止。41換言之,中華民國所頒布之法令規章適用 於臺灣。

1947 年 1 月 1 日,「中華民國憲法」公布,正式實施憲政體制,旋即撤除臺 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並成立臺灣省政府。然而,儘管臺灣人民鑼鼓喧天地迎接「光 復」,嚮往回歸「祖國」,但等來的國民政府卻以「征服者」之姿對待臺灣。42國 民政府接管臺灣後,全面壟斷臺灣人在政治與經濟上的生存空間,並立即切斷臺 灣對日本的關係,將臺灣經濟聯結成中國經濟的一環。然而,當時結束對日戰爭,

緊接著展開國共內戰的中國,經濟環境早已羸弱不堪,處於崩潰邊緣,此舉更連 帶地波及到臺灣,造成臺灣經濟嚴重的通貨膨脹,所有產業一蹶不振,人民生活 愈陷困苦。43加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集行政、立法、司法、軍事於一體,使臺 灣人意識到,原以為同文同種的中國,其實與心目中的「祖國」相去甚遠,難以 適應。442 月 27 日,臺灣省專賣局臺北分局緝私員,因取締私菸案件,加之過往 臺灣民眾所積累的諸多民怨,擴大引發成「二二八事件」,導致社會嚴重混亂與 族群對立問題。454 月 22 日,臺灣行政長官公署遭到撤銷,改為臺灣省政府,撤 換陳儀,並改派魏道明為臺灣省政府主席。二二八事件後,「中華民國憲法」於 12 月 25 日生效,但隨著國共內戰愈趨激烈,蔣介石主導的國民政府軍在經濟崩

40 李筱峰、薛化元,《戰後台灣史》(臺北:玉山社,2019),12-13。

41 范春源,〈戰後初期台灣小學體育科教育發展之研究〉,《體育學報》,27(臺北,1999.06):52。

42 戴天昭,《台灣政治社會變遷史》(臺北:前衛,2019),907。

43 戴天昭,《台灣政治社會變遷史》(臺北:前衛,2019),911。

44 李筱峰、薛化元,《戰後台灣史》(臺北:玉山社,2019),21-26。

45 鄭又平,〈台灣政治文化的持續與變遷(1945-1995)〉《當前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國立中央大學共同學科編(臺北:編者,1996),224。

32

33

「舊金山和約(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指出:「日本茲放棄其對臺灣及澎湖 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及要求」,因此並未確定臺灣最終的歸屬問題。52但是,

將來臺灣問題的解決,無論如何均須依照聯合國憲章的目的與原則,依住民自決 的原則,詢問該地域住民的歸屬意向,故認為中共政府不應介入臺灣的歸屬問題,

更不應以武力脅迫統一。

1972 年 6 月 1 日,蔣經國就任新閣揆,其完整有效地控制黨、政、軍、特等 4 大脈絡,象徵「蔣經國威權統治」時代的來臨。在蔣經國主政的臺灣社會,因 面臨外交挫敗的困境,民間普遍要求政治民主化等種種改革,故其開始任用臺灣 籍的政治菁英,推動臺灣本土化,被視為「本土化政策」之伊始,乃是開啟臺灣 政治民主化的新頁。53然而,蔣經國表面上雖大力推展本土化政策,但在具體作 法上,始終仍堅持「以大陸人為主軸,臺灣本省人為輔」的原則,對臺籍人士僅 開放地方政權,中央政權則只開放次要部門。54

1974 年 9 月,蔣經國在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時提出:完成南北高速公路、

桃園國際機場、臺中港、蘇澳港、北迴鐵路、鐵路電氣化、大煉鋼廠、大造船廠、

石油化學及核能發電等共10 項建設。由於 10 大建設其主要為基礎建設與重化工 業,對臺灣日後的經濟發展有重大的影響,雖然並非每項產業均獲得成功的發展,

但配合當時國際經濟情勢的漸趨好轉,臺灣的經濟也成功擠身「亞洲四小龍」之 列。55

1978 年,蔣經國經由國民大會選舉成為第 6 任總統,該年 12 月 16 日,美 國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蔣經國總統發布緊急命令,停辦臺灣地區立法委 員和國民大會代表選舉。1979 年 1 月 1 日,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4 月 10 日美 國的「臺灣關係法」生效。

臺灣在1970 年代中期後,以「黨外」為號召的政治反對運動在社會上不斷 擴張,使國民政府的威權體制受到挑戰,加之當時重商主義政策,雖強調快速發 展臺灣經濟,卻也忽略消費者、農民、工人等普羅大眾之利益。561979 年 12 月 10 日,《美麗島》雜誌社在未獲許可的情況下,在高雄新興區大圓環召開「世界 人權紀念會」,即「美麗島事件」。該事件不僅引起海內外極大的關注與迴響,也 成為日後「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的成立種下契機。57

52 戴天昭,《台灣政治社會變遷史》(臺北:前衛,2019),1098。

53 李筱峰,《台灣史上 100 件大事》(臺北:玉山社,2002),92。

54 戴天昭,《台灣政治社會變遷史》(臺北:前衛,2019),1221。

55 戴天昭,《台灣政治社會變遷史》(臺北:前衛,2019),1222。

56 李筱峰、薛化元,《戰後台灣史》(臺北:玉山社,2019),129-137。

57 戴天昭,《台灣政治社會變遷史》(臺北:前衛,2019),1254。

34

1980 年代初期,臺灣在外來經貿衝擊下,各種自力救濟,組織社會運動走上 街頭,不斷地挑戰政府,企圖改變施政順位。此時的蔣經國與 1970 年代一般,

仍希望施行有限度的改革,而非驟然的全面開放。因此,蔣經國即明確表示無論 任何新政黨都必須符合遵守「中華民國憲法」、支持反共國策和與臺獨劃清界線 三項原則。58

1984 年 5 月 20 日,蔣經國、李登輝就任中華民國第 7 任正、副總統。1986 年6 月 25 日,美國國會通過「臺灣民主化決議案」,要求國民政府實施:一、承 認在野黨成立;二、廢止新聞檢閱制度,保障言論、出版和集會自由;三、向確 立完全的代議政治邁進,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並使臺灣民眾能直選總統。

591986 年 9 月 28 日,黨外人士集結圓山大飯店,舉行立法委員和國大代表候選 人推薦大會,同時成立「民主進步黨」。1987 年 7 月 15 日宣布臺灣、澎湖地區 解嚴,戒嚴時期的黨禁也隨之解除,故新興政黨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臺灣 的政治發展正式進入「政治民主」時期。

第二項 臺灣基督教會之演變

1945 年,臺灣移交予國民政府統治。1949 年,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失利,

退守臺灣。對臺灣的基督教會而言,意味著許多大陸地區的教會人士將陸續來臺,

為臺灣的宣教事業添加生力軍。但於此同時,國民政府為保障其在臺灣地區的政 權穩固,也積極採用高壓統治與戒嚴令等手段,將臺灣民政的行為完全置於白色 恐怖的環境中,對教會亦不例外。60

1947 年 2 月 28 日,「二二八事件」爆發,引起全臺民眾譁然,由於對當時 國民政府積怨已久,於是臺灣各地開始集結異議人士,衝撞政府並尋求與行政長 官陳儀談判。然而,隨者陳儀以血腥鎮壓與後續的白色恐怖的高壓環境下,對當 時教會的損失,乃在於早期所培育的優秀傳教人才的死亡與流失,且教會的行動 受到限制,許多戶外的福音工作無法進行或被迫停止。除了禁止教會以外的聚會,

即使是教會內部的活動也需注意言行,減少會友間的互動,深怕一不注意就受人 檢舉與逮捕。61

國民政府遷臺初期,臺灣除了本土既有的基督教會與隨國民黨遷徙而來的教 會人員外,此時期也有輾轉來到臺灣的外國宣教會,其數量繁雜,多是有在大陸 地區傳道的外國牧師,或是直接從其他基督教地區派遣來臺的教派。較有名的有,

58 李筱峰、薛化元,《戰後台灣史》(臺北:玉山社,2019),180。

59 戴天昭,《台灣政治社會變遷史》(臺北:前衛,2019),1262。

60 李政隆,《臺灣基督教史》(臺北:天恩,2001),114。

61 李政隆,《臺灣基督教史》(臺北:天恩,2001),117。

35

主張全身浸禮的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初始由徐松石牧師來臺宣道,在臺北市 仁愛路開設教會,因浸信會有多年在大陸地區傳教之經驗,故以當時自大陸來臺 佔多數的軍公教為對象。62由於其主張每一浸信會之聯繫教會各自獨立,所以在 推動事工活動時,就得以聯會的形式進行。1949 年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來臺佈 道,該會在中國傳教以有相當久的時間,1953 年成立臺北衛理會,並在 1955 年 設立東海大學,可惜在 1971 年美國撤回所有在臺的宣教士後,發展空間受限。

63 經過二二八事件與政府播遷等事件的影響,1965 年以前可說是臺灣社會重要 的療傷時期,民眾對於未來的不安充滿恐懼,亟需宗教信仰的介入,雖然基督教 會同樣受到白色恐怖的箝制,但仍使基督教會在此時期有重大的收穫。

然而,自 1970 年代以後,臺灣基督教會的傳道事業開始陷入低潮,主要因 戰後的青年人口以成為此時期的中流砥柱,但在專制體制的掌控下無法參與政治,

且許多知識分子開始排斥神學,遠離教會,認為基督信仰既落伍也與理性衝突。

再者,因此時期經濟快速發展,臺灣工業化使農村社會解體,工廠林立,功利主 義抬頭,也使人際關係淡薄。64但可惜的是,經濟發展與社會組成的轉變引發許 多社會問題,但都未能引起基督教會的重視,以至於錯失進一步發展的機會。65 此時期基督教會衰退的原因,除了民眾的生活品質改善,人們相對減少對於心靈 層面的追求外,教會無法意識到當代社會的需要,依循社會變遷做出改變。

另一方面,此時期的基督教會除了受社會變遷的影響外,政治環境與外交局 勢也是影響基督教會發展的原因。1971 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長老教會即針

另一方面,此時期的基督教會除了受社會變遷的影響外,政治環境與外交局 勢也是影響基督教會發展的原因。1971 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長老教會即針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