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虛擬空間經驗的意識分析在教育上的啟示

廣義而言﹐現象學是現象或表象的學問。對象是在意識中顯示自 己﹐因此狹義的現象學指在意識中顯示自己的現象之學問。而作為一 個哲學學派﹐現象學由胡塞爾所創﹐胡賽爾的現象學是對意識本質的 研究,是一種呈現事物本質的方法學,他首先運用「存而不論」之法

(分成本質的存而不論暫時把自我、認識行為及對象的存在置之度 外﹐只以對象的本質為念﹐但這本質包含整個具體性﹐供人描述。以 及現象學的存而不論把思想內容之不繫於意識的獨立性也置之度外﹐

因此現象學把它的對象僅「視若」對象﹐及暫時關於此對象是否獨立 存在不置可否﹐僅目之為與意識相關之物。),剝除思想中的感性、

理性與心理的認識內容,而把握到能思的主體,進而以企求達到所思 的客體事物之中。也就是,胡賽爾認為,人所了解的事物之現象,亦 即是人意識的意向性之展現,即是到達了事物的本質,這種有關事物 的認識,是名詞(事物)與直覺的統一,意義賦予作用與直覺結合,

或說能思與所思之物的同一,真理即呈現於此。

其在教育上的影響,為強調對於教育現象及問題持客觀如實之觀 察、描述和呈現之態度,由對個人內在體驗之省察,以了解自身與教 育其他主體及活動間之接觸及互動的深層情形。比方說,成績優異的 學生、被當掉的學生、任教的老師、化學專家、校長等人,對於科學 實驗室的體會都不一樣,但是他們都認定它是一個實驗室,現象學給 教育的啟示,即是要教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奠定在一些絕對確定的 基礎上面,尤其是意識自我這樣的本質上,並且要求學生,將所學到 的知識擺在一邊(「放入括弧之中,存而不論」),從意識自我出發,

直觀現象的本質,以求真正認清事物的本質。(教育哲學作業)

壹、概念構圖分析法應用於學生對於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概念研究

ImpacT2 評量乃是採用圖象式的一種概念構圖方法,其主 要目的是在探討學生們在面對網路科技所產生的衝擊(Mavers,D., Somehk,B., & Restorick,J., 2002)。在2000年七月份針對歐洲六個 國家,動用數個研究單位十幾位相關研究學者所施行的前測視導 中,分別在10-11,13-14,15-16歲三個年齡層,將近2000張概念 構圖中作分析,以「我的電腦世界」(Computers in My World)

為題,提出了一個關於學生對於網路科技的外延心智呈現的共通 意識的研究報告,藉由使用現象學之概念圖解法,這種研究方法 定位於以質化研究方式,來分析學生在與概念發展上的不同思考 模式與傾向。在此地圖中,以啟發性的分析方式,提出五種量化 測量變項:點(nodes)、連接(links)、關聯(connectivity)、

思考領域(Spheres of Thinking)、使用範疇(Zones of Use)。

分析此前測地圖的同時,也藉由SPSS統計軟體,參酌了前測問 卷的分析結果,顯示在學生的經驗與他們的構圖之間,有著顯著 相關。由挑選出的11歲學童們的現象學圖解法深入訪談之中,讓 選出的受訪者使用開放式問題,如此能進一步呈現他們的經驗,

從而能了解他們的經驗。一種對年輕學子們的深入訪談法於焉產 生。資料顯示,學生們對於網路科技的本質與他們在今日世界的 角色,有著複雜的次功能產物(second artifacts)與思維模式。

這啟示了ICT,作為學生在學校裏學習的實施途徑與使其成為潛 在工具的可能性。

貳、在ImpacT2評估中採用影像式的概念構圖法的目的

在歐洲數個國家中,ICT將改革學校學生學習之願景的承諾 已有段時間了,ImpacT2 評估是University of Nottingham,Open University 與Manchester Metropolitan 三校之聯合專案計畫,由 DfES/Becta 贊助支持,現在正評估著英國學校中網路科技對教 育成果的衝擊。這評量有兩種面向:

一、透過SAT成績與GCSE考試成績,了解學生運用ICT 與其學習 之成效。 上的必要組成因素(Wertsch,1998),根據Wertsch 所言,這種 媒介行為過程包括了兩種不可分隔的緊繃組成部分:中間介面與

參、採取現象學構圖方法分析概念構圖

此研究採現象學構圖方法(Phenomenographic approach)來 設計概念構圖的任務內容及其分析方法(Marton,1994)。此方 法的目的主要在辨識不同年齡組別之學生的思考發展模式。現象

現象構圖學是一種演譯探索的過程(Renstrom,L. et al, 1990),且為一種啟發性的分析。研究者會尋求某一現象領域的 多重層面之瞭解,並且抱持開放的研究態度(Wood,K., 2000)。

因此研究者採用“第二位格”(second order)的觀點來分析概念 構圖、訪談內容及其他資料,以辨識經驗世界某一面向的方式。

學構圖學的主要特徵,並非僅對現象的類型作深度的描述,並關 注類別間的關係。藉由確認各種意識類別間的邏輯關係,獲致其 類別間的階層順序。至於理論基礎方面,欲分辨某一現象的各種 經驗方式,則採用研究者的直觀判斷,如此更具涵蓋性與特殊 性,也較能夠呈現更多的經驗面向。這種階層化的判斷不可預設 立場,須實証性的獲致結果,而且必須不斷地確認某單一問題的 回答內容和整份測試文件內容,並確定測試範圍切中與測試的主 題,分析方法包括找出相似性、相異性、類比和對比。

在ImpacT2 的圖像式概念構圖施測法中,能引發學生呈現 出自己對虛擬空間的概念,這可確認為一種獲致經驗面貌的主觀 方法,本質上,在二十分鐘的腦力激盪的施測過程中無可避免其 隨意作答的可能,但是現象構圖學提供我們一個理論基礎,讓我 們能確認學生之虛擬空間經驗將呈現在其概念構圖中。我們必須 能辨認出三個年齡組別受試者的4、5種經驗方式,以下兩個概念 構圖的例子,一為13歲一為10歲的學童例子,如圖2-8、圖2-9。

圖 2-9 概念構圖(10 歲男生, 2000 年 6 月) 圖 2-8 概念構圖(13 歲女生, 2000 年 6 月) 資料來源: Mavers,D., Somehk,B.,& Restorick,J. (2002)

肆、研究分析流程

概念構圖是一種虛幻的文化對象,充滿了特殊細節並且在美 感的判斷上廣為採用。欲加以分析,我們需要一套方法以便能支 持我們的論點-概念構圖是構圖者的虛擬空間經驗的指標。這也 包含了量化分析的方法。在ImpacT2 這一套評估計畫中,欲從為 數眾多的概念構圖中歸納出幾種認知模式,並對這些概念構圖作 質化分析。本研究亦在研究設計中,將概念構圖法作為探究學生 虛擬空間經驗的研究工具,相關研究分析流程可參閱第三章所述 設計實施與資料處理方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