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行動學習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文獻探討共分四節,第一節主要探討行動學習的意義及相關研究;第二節 針對情境感知技術進行探究;第三節則是針對華語文學習的趨勢及相關研究進行 探討。

第一節、 行動學習

科技的普及,3G 行動上網將觀看數位內容的載具變的更輕巧、更可攜,說 明了數位學習不再遙不可及,已變的隨手可得,使學習者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學 習(劉仲鑫、陳威宇,2009)。數位學習的領域在網際網路以及多元媒體的發展下 不斷的進步,其中,新興領域的無所不在的學習漸漸地吸引了許多研究人員的關 注(Wu,Sung,Huang & Yang,2010)。行動學習是行動裝置與無線網路結合,搭配 著行動學習的數位化學習系統僅行學習,這樣的學習模式使學習者不受時間、地 點的限制,並且享受著行動學習所帶來的立即性、便利性(張基成、林建良、顏 啟芳,2011)。行動學習突破時間、空間,透過行動手持裝置進行學習,而目前 科技的蓬勃發展,在所有的行動學習裝置中,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在年輕族群 使用率相當的普遍,我們希望能夠藉由這些新興的科技工具讓學習者擁有更佳的 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莊坤鴻,2010)。

科技之發展迅速,尤其是無線網路的蓬勃發展,改變了在教育領域上的學習 模式,知識內容透過無線網路傳遞取代了傳統的模式,目前的智慧型手機硬體體 積不斷縮小、運算能力不斷增加,使學習者在學習上更有自由。除此之外,電腦 輔助教學中的虛擬溝通方式已達到普及化,因此,社群網站將成為主要發展的潮 流,無線網路加值了學習者在行動學習上的學習互動(林世昌,2012)。許多學習 系統的創新正推動著行動學習,雖然各種行動學習之平台提供了更靈活的學習方 式和學習經驗,但是各種行動裝置的條件和限制,也成為了我們必須要克服的挑 戰與障礙(Hwang,Chu,Shih,Huang & Tsai,2010)。

7

一、行動學習的意義

科技的發展讓數位學習的工具不再侷限於電腦,人們漸漸擺脫了一定要使用 電腦才能夠上網的思考模式。PDA、電子書包、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與無線 網路的結合,讓我們的學習開始跟著它們移動了,學習不再被空間、時間限制住,

因此,發展出了不同以往的學習方式─行動學習(M-learning)(謝東澄,2011;

Kraig Finstad,2006)。而行動學習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習者可以在不同的地點進 行學習,因此,行動學習大部分應用於戶外的學習活動(張阜民、王秀郎、林意 凡、高勝助,2013)。

行動學習的涵義為「在不同的時間與地點能即時提供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 交流」,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也能夠即時的獲得教學者想傳達的教學內容 或其他相關資訊(Danesh,Inkpen,Lau,Shu & Booth,2001)。行動學習是科技教育 的擴展之一,行動學習是在各種不同的行動裝置上進行,不論在任何地點或是各 種時間,只要學習者有了學習動機就可以進行學習,這是以學習者的便利性為主 要訴求,學習者可針對自己的需求自我學習(Galagan,2012;Kraig

Finstad,2006)。而行動裝置必須在任何時間、地點皆能夠完整呈現學習的內容,

並且維持著學習者與教學者之間的無線溝通管道(Liao,Chen,Chen,Hsu,Chiang

& Pai,2013),也就是說,完整的行動學習具備了以下五項基本的要素(Ozdamli &

Cavus,2011),如圖 2-1 所示:

(一)、學習者(Learner)

(二)、教學者(Teacher)

(三)、環境(Environment)

(四)、內容(Content)

(五)、評估(Assessment)

8

圖 2-1 行動學習的基本要素

行動學習的給予了學習者相當大的學習自由,讓學習者對於學習是享受的、

有興趣的(Seppälä & Alamäki,2003),以下六點說明了行動學習的特性(郭玨伶,

2012;Chen,Kao,Sheu & Chiang,2002):

(一)、學習需求的迫切性

急於取得關鍵資訊以解決目前的學習問題,行動學習將提供莫大的幫助。

(二)、知識取得的主動性

在行動學習中資訊內容可說是隨手可得,發揮了以學習者為主的自我導向學習。

(三)、學習環境的機動性

行動學習藉由無線網路擁有了行動化、隨身性、個別化,使的學習地點與相關學 習的設置可以隨時就地形成。

(四)、學習過程的互動性

學習者不單單只是操作行動裝置,更可以透過行動裝置與其他人進行互動,是個 行動學習

M-Learning

環境 學習者

評估 教學者

內容

9

多元的學習環境。

(五)、教學活動的情境化

行動學習將日常的生活融入學習之中,讓學習者更能感同身受。

(六)、教學內容的整合性

行動學習整合了許多種資訊,能夠提供全方位、跨學科的學習。

二、行動學習運用於學習的相關研究

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行動學習將不同形式的媒體、技術整合於學習之中,

提供給學習者豐富的感官刺激(Baddeley,2000)。陳怡容(2010)將 PDA 運用於英 語聽力學習上,研究分為兩組進行實驗,一組為純聽力之學習,另一組則是有 PDA 顯示文字作為輔助,研究結果發現,學習者的英語能力透過多媒體內容呈現 的輔助產生顯著進步。Danesh、Inkpen、Lau、Shu 與 Booth(2001)開發了一個 PDA 基因配對軟體,將紅外線作為學習者之間的互動媒介,學習者在基因池中進 行配對,達成配對後,PDA 上即會顯示配對的魚以及配對後的小魚特徵,此軟體 大大增加了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也提升了學習者對於基因學習的興趣。晁瑞明、黃 建圖、張伊婷(2005)在研究中得到了一個結論,PDA 在整理學習資料的過程中比 較於傳統學習更有系統化,因此讓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較佳的學習效果。

Chen、Kao 與 Sheu(2003)利用無線網路與 PDA 的結合,建置了一個 PDA 賞鳥學習 系統,此系統用於輔助戶外的學習活動,學習者可以透過 PDA 來觀看鳥類的圖片 以及相關介紹。Chen、Kao、Yu 與 Sheu(2004)將 PDA 和相機運用於學習之中,學 習者透過相機拍下所看到的飛蝶,利用 PDA 進行圖像的搜尋、比對並且即時的傳 送資訊給予學習者,讓學習者更容易獲得想知道的知識。張基成、林建良、顏啟 芳(2011)在研究中探討 PDA 用於學習中學習者持續使用的意圖,以台灣中部地區 125 位高中學生為研究的對象,學習者透過 PDA 進行英語的學習,研究結果顯示,

學習者對於多媒體較純文字有好奇心,而在持續使用上有著正面的影響。黃仕棋 (2004)建置了一個自然科的行動學習的環境,學習者在此學習環境中利用 PDA

10

進行實驗、蒐集數據、分析資料、同儕間相互討論,研究中發現,利用 PDA 輔助 於國小自然科實驗有著正面的幫助。

Thornton 與 Houser(2005)將目前普遍於生活中的手機運用於學習之中,研 究結果發現,此種學習模式使學習侷限於手機螢幕之中,運用於學習英語字彙上 學習者觀看是吃力的,加上皆以文字呈現使學習過於單調,因此,較容易使學習 者失去學習動機。Mahat、Ayub 與 Wong(2012)對於行動學習的自我學習之效能進 行評估,研究中利用目前極為普遍的手機作為學習工具,實驗對象為高等教育的 學生,實驗時間為一學期,學習之中透過短訊息服務給予學習者資訊、課程考核,

研究結果顯示,此一學習方式有著隨時隨地接收的特性,對於自我學習是有所幫 助的。鄭淑真、劉炳宏與周振傑(2007)將無線網路、PDA、GPS 結合並運用於學 習之中,建置了一個植物的查詢系統,學習者透過此系統能夠比對植物並且得到 植物的正確相關資訊。林明玉(2005)在研究中設計了一個有關於蕨類的學習系 統,每位進入此系統的學習者皆可編輯系統內的學習資料、圖片,透過同儕間的 知識分享與整合能夠讓學習者更快速的查詢到想要學習的知識。余岐智(2010) 建置了一個行動式寓教於樂型的學習系統,行動裝置上結合了擴增實境的技術,

學習內容為象棋的學習,學習者可以使用虛擬的 3D 棋盤進行象棋遊戲或是學習 棋譜。研究的結果顯示,此系統確實給予學習者了正面幫助,也讓學習者能夠持 續進行學習,因此,以擴增實境的技術開發行動式寓教於樂型的學習系統是極其 可行的。

由上可知,在行動學習方面除了工具的輔助之外,學習內容需與主題相關,

且能融入學習情境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本研究之實驗背景為互外的場域 並且具有活動性的華語文學習情境感知環境,其活動的需求與相關的資源條件特 別適合發展具備活動性特質的行動學習,因此,以行動學習相關領域的發展以及 應用作為研究之參考,透過行動學習的發展思維,協助相關研究之發展。

茲將行動學習的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1 所示。

11

表 2-1 行動學習相關研究彙整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簡介

Danesh,Inkpen,Lau,Shu

& Booth(2001)

GeneyTM: designing a collaborative activity for the palmTM handheld computer

開發一個 PDA 基因配對軟 體,此軟體增加了學習者 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習者 對於基因學習的興趣。

Chen,Kao & Sheu(2003) A mobile learning system for scaffolding bird watching learning

建置了一個 PDA 賞鳥學習 系統,此系統用於輔助戶 外的學習活動,學習者可 以透過 PDA 來觀看鳥類的 圖片以及相關介紹。

Chen,Kao,Yu &

Sheu(2004)

A Mobile

Butterfly-Watching Learning System for Support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將 PDA 和相機運用於學習 之中,學習者透過相機拍 下所看到的飛蝶,利用 PDA 進行圖像的搜尋、比 對並且給予即時回饋。

Thornton &

Houser(2005)

Using mobile phones in English education in Japan

12

13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簡介

Mahat,Ayub &

Wong(2012)

An Assessment of Students’Mobile

Self-Efficacy,Readiness and Personal

Innovativeness towards Mobil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Malaysia

行動學習的自我學習之 (Wu,Sung,Huang & Yang,2010)。而情境感知技術能夠隨著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的 狀態變化,動態的調整使用者的資訊,並且依照使用者所使用之行動裝置的特 色,也有適當的服務與內容(曹偉駿、鄭博元、李建邦,2013)。近幾年來,智慧 型的行動裝置蓬勃發展,上網速度、運算能力皆越來越快,以及行動裝置上的嵌

行動學習的自我學習之 (Wu,Sung,Huang & Yang,2010)。而情境感知技術能夠隨著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的 狀態變化,動態的調整使用者的資訊,並且依照使用者所使用之行動裝置的特 色,也有適當的服務與內容(曹偉駿、鄭博元、李建邦,2013)。近幾年來,智慧 型的行動裝置蓬勃發展,上網速度、運算能力皆越來越快,以及行動裝置上的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