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討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60-64)

第五章 實證分析

5.4 討論

本研究參考過去的相關研究,以台灣物流服務業者與其夥伴間之關係作為 研究對象,驗證資訊科技的應用與策略聯盟夥伴關係對物流服務業企業績效的 影響。從分析結果可發現,本研究所建立的概念性架構大部份路徑皆達到顯著 水準,使假設皆得到驗證,僅夥伴關係與企業績效此段路徑未達到顯著水準,

使假設 H3 未能得到完全驗證。藉由分析結果與假設驗證結果,分別探討其理 論層面與管理層面的意涵。

一、理論層面的意涵

經過實證分析後得以驗證本研究假設 H1,台灣物流服務業本身以及夥 伴間的「資訊科技的應用」對「夥伴關係」有顯著直接正向的影響,與 Whipple 等【65】、Panayides 等【49】的研究一致,但卻與 Mohr 等【41】

有相當大的差異。Whipple 等針對北美地區食品與健康及個人保健產業製 造商與其供應商進行雙向研究,探討夥伴之間的資訊交換對於聯盟績效是 否有顯著的影響,並驗證對於聯盟夥伴雙方而言,增加資訊交換的數量、

即時與正確的資訊對聯盟績效有顯著正向的影響,認為“分享更多的資訊”

為促使企業參與聯盟的動機之一,以創造出更高的利潤與聯盟夥伴雙方連 Chi-Square=95.01, df=32, p-value=0.00000, RMR=0.04

結的協調性。Panayides 等則針對香港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者探討其與顧客 之間的關係定位,以評估潛在的利益與形成之策略面含意。研究驗證夥伴 之間能夠藉由共同運作以提升營運範疇,並導入創新以創造即時的績效與 有效的資訊分享,強調投資資訊科技系統能夠提升整合與延續關係的壽 命,認為強力、持久與彈性化的企業關係在企業競爭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能夠幫助企業即時回應顧客的需求並且比競爭者更有效率地適應市場需 求。然而,Mohr 等的研究是針對個人電腦(PC)業者與其製造商以夥伴關係 屬性、溝通行為和衝突解決技術來探討夥伴關係成功的特色,研究顯示資 訊科技的應用對夥伴關係無顯著的影響,認為夥伴關係成幾何倍數的成 長,反而易導致忽略分享資訊的本質,資訊分享無益於獲取利益,因此,

應用資訊科技無法確實帶來效益。Mohr 等研究中將資訊分享視為 PC 業者 與製造商彼此之間的”共同財產”,即 PC 業者藉由資訊分享創造出的利益 必需與製造商共享,因此,對於 PC 業者而言,進行資訊分享後獲得的利 益便少於未進行資訊分享的利益。

研究假設 H2 的成立,即物流服務業本身以及夥伴間的「資訊科技的 應用」對「企業績效」有顯著直接正向的影響,與 Shang 等【57】、Sanders 等【54】、Closs 等【17】的研究一致,但與 Zhao 等【67】有部份的差異。

如同 Shang 等所言,資訊能力對企業績效有顯著正向的影響,認為在台灣 製造業中,先進的物流資訊系統與資訊分享能夠促進企業整合正確、具回 應性、有益的資訊,以及實體資產與人員技術,有效提升物流和財務績效,

創造難以模仿的競爭優勢,此外,若強化夥伴之間合作的網絡關係,主動 與夥伴分享資訊、加強資訊管理的能力,亦能帶來更大的價值;Sanders 等則針對美國 2000 間大型製造商探討組織的競爭優勢、特定資訊科技的運 用與績效衡量三者之間的關係,提出資訊科技是一能夠有效提升企業機能 與組織利益的工具,因此,管理者需將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與成本、時間、

品質或開發新產品等各方面的組織績效有效整合,並訂定實際可行性的策 略;Closs 等也提出為因應近年來供應鏈導向與供應鏈聯合的趨勢,擁有與 外部顧客、供應商有效交換資訊的能力,並樂意分享資訊才能顯著提升企 業整體物流能力,創造績效。然而,Zhao 等卻認為資訊科技的應用對企業 績效無顯著的正向關係存在,強調資訊科技所造成的影響不僅是硬體方面 的影響,亦包括供應鏈上的資訊分享與聯結,因此,企業的資訊科技能力 必需在瞭解、滿足顧客,與顧客建立持久的關係,確定目標、潛在顧客和 市場的需求、期望與愛好,以創造顧客價值的前提下,才能與企業績效有 間接的正向關係存在。本研究與 Zhao 等在夥伴關係和企業績效兩構面的 探討內容有許多不同之處,本研究之夥伴關係構面主要是以物流服務業的

期的顧客需求與營運作業情況以衡量企業的顧客整合能力;且 Zhao 等以 總資產報酬率與顧客滿意度來衡量企業績效,也與本研究的績效衡量指標 不同。同時,Zhao 等的研究對象主要為北美地區的製造商、批發商、配送 商與零售商,含蓋的範圍多達十種產業 (建築、石化、電子、食品等),與 台灣物流產業競爭激烈的環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本研究研判在不同的 國家、產業別、研究前提與探討構面下,導致研究結果有些許的差異,但 特別注意的是我們皆強調夥伴的重要性,不論是在 Zhao 等研究中所提到 的顧客整合(B2B 與 B2C)或本研究中的夥伴關係(B2B),皆驗證若透過夥伴 的共同合作,應用資訊科技將有助於創造出卓越的企業績效。

研究假設 H3 的部份成立說明台灣物流服務業者認為夥伴關係對企業 績效有顯著直接正向的影響,但兩者之間不具有回溯因果關係,表示企業 績效與夥伴關係兩者之間不具有回饋循環的效果。針對本研究獲得夥伴關 係對企業績效有顯著直接正向的影響,此結果與 Panayides 等【49】、

Narasimhan 等【46】的研究一致。Panayides 等認為管理者應對建立客戶關 係有高度的自信以獲取利益,有力的夥伴關係不僅影響組織競爭力的發 展,也直接影響物流服務業者的效率與供應鏈績效。Narasimhan 等也認為 買賣雙方的關係結構對績效有直接正向的影響,研究中提到買者與上游供 應商之間透過良好的信任和資訊分享,建立完善的關係,能夠有效提升產 品品質、資產收益、市場佔有率與競爭定位。

而針對企業績效與夥伴關係兩者之間不具有回饋循環的效果此結果,

由於本研究是以物流服務業者為主要研究對象,問卷設計是站在業者的立 場思考,並沒有針對策略聯盟的夥伴同時進行雙向探討,所以也無法確實 掌握夥伴對所建立的關係與績效的看法,因此,企業績效與夥伴關係之間 的回饋循環效果無法得到驗證。

經由上述針對各研究假設的討論後,發現物流實務在台灣也能創造出 效益,但由於國家、產業特性、研究前提和構面的不同,導致在資訊科技 的應用、夥伴關係上所重視的層面與美國有些許差異,因此,本研究即針 對台灣物流服務業提出管理層面的建議,詳述如下。

二、管理層面的意涵

為因應大環境的變遷與社會需求的改變,台灣物流服務業已朝向藉由 網際網路予以整合、有效運用資訊科技以進行物流管理與促進物流整合,

為物流管理創造利益。因此,本研究認為欲有效提升台灣物流服務業者的 夥伴關係與企業績效,必需重視資訊系統的協調性與資訊分享,建議管理 者可朝三大方向來發展--

(一)建立整合性資料庫,並運用適當的方法以促進資訊分享。

(二)投入技術改良,以促進跨組織之間的資料交換。

(三)重視與外部供應商和顧客分享標準化、客製化的資訊。

在強化夥伴關係上,本研究建議管理者應體認到相較於一昧尋求夥伴

合作的意願,那麼與夥伴擁有一致性的願景,並且共享損益,以及以開放、

信任的心態和夥伴產生互動對於台灣物流服務業者而言才來得更重要。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台灣物流服務業者除了在資訊科技的應用上應 重視發展整合性資料庫,創造即時、具回應性與有用的資訊,以提供適當 的報價、準時送達貨物之外,亦應思考如何與夥伴共享資訊,藉助夥伴所 創造出的附加價值,如此對於提升企業整體績效才有更大的效用。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60-6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