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訓練前後助跑過程之運動學分析

在文檔中 IR:Item 987654321/4185 (頁 28-38)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訓練前後助跑過程之運動學分析

本節主要針對訓練前後助跑過程各階段速度的變化作一探討,主 要內容分為以下四部分加以闡述:一、訓練前後最大速度之改變;二、

訓練前後踏板速度之改變;三、訓練前後踏板前 5m 速度之改變;四、

訓練前後步幅與步頻之改變。

一 、 訓 練 前 後 最 大 速 度 之 改 變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要瞭解如何讓運動員在助跑過程中取得最佳 的踏板速度,而實驗過程當中要求運動員能模擬比賽情境,期能讓實 驗數據能更接近真實情境。表 2 是有關參與實驗的運動員,在訓練前

後四次測驗中助跑最大速度的運動學參數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由表 2 中可看出經過訓練後的運動員在助跑最大速度部分,呈現 往上提升的狀況,尤其是在實施個人最高起評分動作時,第四次測驗 所測得的平均助跑最大速度可達 8.89±0.02m/s。

在助跑最大速度出現位置部分,運動員在實施個人最高起評分動 作時其助跑最大速度出現位置均較實施前手翻團身前空翻動作的位 置為佳,尤其後測時的平均位置更是在 20.07±1.13m 才出現。

在最大速度出現時間部分,運動員在實施個人最高起評分動作 時,其最大速度出現時間有延遲的現象,第四次測驗時出現時間為 3.79±0.24s,這表示運動員可能是採取後半段加速的方式來進行助跑 動作。

在助跑最大速度出現位置百分比部分,運動員在實施個人最高起 評分動作時,其助跑最大速度出現位置百分比,佔全程助跑距離的 94.26±2.98%,由此可看出運動員的助跑最大速度是出現在助跑的後 半段,幾乎是快接近踏板位置才出現。

在助跑最大速度離馬距離部分,運動員實施前手翻團身前空翻動 作時並無多大變化,但是運動員在實施個人最高起評分動作時,其助 跑最大速度卻是在離馬 2.59±0.65m 的位置才出現。

由此可知,運動員經過訓練後其助跑最大速度的能力已有顯著改

善。

(一)訓練前後助跑最大速度之改變 最大速度 8.38±0.34m/s(F(3,21)=5.069,p<.05,?2 =.420,Power= .86)。

另外,研究結果中亦發現訓練後運動員在實施個人最高起評分動作時 的第四次測驗助跑最大速度達 8.89±0.22m/s 顯著大於訓練前第一次 測驗助跑最大速度 8.54±0.37m/s(F(3,21)=17.761,p<.05,?2 =.717,Power

=1.00)。

圖 4:訓練前後四次測驗(Test)區間的 a.前手翻團身前空翻(HS)

動作助跑最大速度;b.個人最高起評分(HV)動作助跑最大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0

Velocity (m/s)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0

Velocity (m/s)

速度平均數與標準差曲線圖。*p<.05

由於本實驗訓練內容特別針對姿勢修正的部分加強改善,而參與 實驗的運動員均是國內優秀的體操選手,其本身下肢肌力部分都具有 相當的能力,但是跑步姿勢卻未能有一定的協調性,往往阻礙助跑最 大速度的呈現而失去助跑的作用,相對於後半段推撐所需的速度也受 到影響。因此,透過姿勢修正的訓練後由圖 2 中可發現第四次測驗時 運動員的助跑最大速度方面有獲得明顯的提升。

(二)訓練前後助跑最大速度出現位置之改變

圖 5 為訓練前後四次測驗(Test)區間的前手翻團身前空翻(HS)

動作及個人最高起評分(HV)動作的助跑最大速度出現位置平均數 與標準差曲線圖。研究結果中發現,訓練前運動員在實施前手翻團身 前 空 翻 動 作 時 , 在 第 一 次 測 驗 的 助 跑 最 大 速 度 出 現 位 置 為 17.91±2.83m 與 訓 練 後 第 四 次 測 驗 的 助 跑 最 大 速 度 出 現 位 置 17.66±1.19m 並 無 顯 著 差 異 ( F(3,21)=0.158 , p>.05 , ?2=.022 , Power=.07)。另外,研究結果中亦發現,經過訓練後運動員在實施個 人 最 高 起 評 分 動 作 時 的 第 四 次 測 驗 助 跑 最 大 速 度 出 現 位 置 為 20.07±1.13m 顯著大於訓練前第一次測驗的助跑最大速度出現位置 18.46±2.02m(F(3,21)=3.155,p<.05,?2 =.311,Power=.65)。

圖 5:訓練前後四次測驗(Test)區間的 a.前手翻團身前空翻(HS)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01

Position (m)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0

Position (m)

與標準差曲線圖。研究結果中發現,訓練前運動員在實施前手翻團身 前空翻動作時,在第一次測驗的助跑最大速度出現時間為 3.19±0.49s 與訓練後第四次測驗的助跑最大速度出現時間 3.42±0.30s 並無顯著

差異(F(3,21)=3.022,p>.05,?2=.302,Power=.63),但是實驗處理效

果的 ?2=.302 是屬於高處理效果(?2 達 0.2 以上為高處理效果、達 0.200~0.025 為中處理效果、達 0.025 以下為低處理效果)。另外,研 究結果中亦發現,運動員經過訓練後在實施個人最高起評分動作時的 第四次測驗助跑最大速度出現時間為 3.79±0.24s 顯著大於訓練前第 一次測驗 3.24±0.45s(F(3,21)=4.591,p<.05,?2=.396,Power=.82)。

圖 6:訓練前後四次測驗(Test)區間的 a.前手翻團身前空翻(HS)

動作助跑最大速度出現時間;b.個人最高起評分(HV)動作 助跑最大速度出現時間平均數與標準差曲線圖。*p<.05

由圖 6 中可看出運動員經過短跑的訓練後,在實施個人最高起評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0.0

Time (sec)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0.0

Time (sec)

分動作時,其助跑最大速度出現的時間與訓練前相比較有延遲出現的 現象,這亦代表運動員從開始起跑時可能並未將最大速度表現出來而 是在最後階段才將最大速度表現出來,避免因最大速度過早出現而造 成減速的現象,相對也影響踏板的速度。

(四)訓練前後助跑最大速度出現位置百分比之改變

圖 7 為訓練前後四次測驗(Test)區間的前手翻前空翻(HS)

動作及個人最高起評分(HV)動作助跑最大速度出現位置百分比的 平均數與標準差曲線圖。研究結果中發現,訓練前運動員在實施前手 翻團身前空翻動作時的第一次測驗助跑最大速度出現位置百分比為 84.80±10.28%與訓練後第四次測驗時助跑最大速度出現位置百分比 83.28±8.11%並無顯著差異(F(3,21)=0.156,p>.05,?2=.022,Power=.07)。 另外,研究結果中亦發現經過訓練後運動員在實施個人最高起評分動 作時的第四次測驗助跑最大速度出現位置百分比為 94.26±2.98%與訓 練前第一次測驗 87.45±5.58%雖然無顯著差異(F(3,21)=3.049,p>.05,

?2=.303,Power=.63),但是實驗處理效果的 ?2=.303 是屬於高處理效 果。

圖 7:訓練前後四次測驗(Test)區間的 a.前手翻團身前空翻(HS) 將最大速度的出現維持到全程助跑的 94.26±2.98%,這也表示運動員 在實施個人最高起評分動作時會較盡力。

(五)訓練前後助跑最大速度離馬距離之改變

圖 8 為訓練前後四次測驗(Test)區間的前手翻團身前空翻(HS)

動作及個人最高起評分(HV)動作助跑最大速度離馬距離的平均數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0

Position (%)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0

Position (%)

與標準差曲線圖。研究結果中發現,運動員在實施前手翻團身前空翻 動作時,訓練前後四次測驗間經過單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後發現 有顯著差異(F(3,21)=4.01,p<.05,?2 =.364,Power=.76),經過杜凱法 事後考驗發現第四次測驗助跑最大速度離馬距離 5.01±1.86m 與訓練 前第二次測驗助跑最大速度離馬距離 7.80±2.54m 有顯著差異。另外,

研究結果中亦發現訓練前後運動員在實施個人最高起評分動作時,四 次 測 驗 間 在 統 計 上 有 顯 著 差 異 ( F(3,21)=8.964, p<.05 , ?2=.562 , Power=.99)。經過杜凱法事後考驗後第二次測驗的助跑最大速度離馬 距離 7.27±2.47m 與第四次測驗 2.59±0.65m 有顯著差異。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0

Distance (m)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0

Distance (m)

馬的位置都出現了較遠的現象,可能因為姿勢修正後大部分的運動員 為了適應動作型態,因此造成最大速度的提早出現,但是經過持續的 訓練後,運動員跑步姿勢穩定性提高後,就能讓最大速度出現位置更 靠近跳馬,這亦表示運動員可能已經克服姿勢修正後的不適應性及不 穩定感。

二 、 訓 練 前 後 踏 板 速 度 之 改 變

由表 3 中可看出,經過訓練後的運動員在踏板速度部分,呈現加

在文檔中 IR:Item 987654321/4185 (頁 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