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訪談調查結果

本研究訪談四位任職大專院校藝術類系所或參與藝術與人文輔導團之專家學 者,以及臺北市「藝術與人文」領域國小教師五位,共計九位訪談對象,根據擬 定之「從社會多元化探究『藝術與人文』發展趨勢之研究」訪談大綱,將所獲得 之意見,整理歸納為五個部份,分別為「藝術與人文」課程規劃與實施的效能、

藝術教育與藝術文化的結合、藝術融合資訊科技之創意教學、知識管理與企業行 銷概念及「藝術與人文」未來發展趨勢等,分別列述如下:

壹、 「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規劃與實施效能

一、 藝術與人文雖有詳細課程規劃,但的因為將三種藝術形式綜合為一個領 域,在能力指標用語的敘述較簡化,因而教師在解讀能力指標上較不易,

影響教學實施的成效。

在課程規劃方面,能力指標敘述是比較簡化的,所以老師在解讀這些 指標時比較無法確切的掌握指標的意義,對於每個階段的教材內容要教什 麼比較不清楚,所以難免會影饗到教學的成效。(P1)

關於當前「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規畫方面我認為有幾個比較大的問 題:指標用語兼顧三個科目,涉及廣,不明確,不易聚焦;教師須解讀能力 指標的意義方能用到教學層面;教師需分析指標,轉化成教學具體目標方能 實行。(M1)

二、 在教材部分著重在大單元的統整,但是縱的連貫性與橫的銜接性不完

有關教材部分,把音樂、美勞跟表演藝術融入在一起,以大單元做統 整,教材內容比較沒有連慣性,較沒有循序漸進的設計,很多都是為了配 合單元而設計,純粹是填補作用,卻不夠深入、也不夠廣泛,在縱向銜接 部分尚未達到良好規劃,因此在創作的部份學生能力比較弱。此外,學生 對於教材內容沒有興趣,因此學習意願較低,所以我就自己再設計不同的 內容來達到教學目標,例如:自己去找相關的音樂故事、或是影片、或是 適合學生的教材等等。因此以現行的的教材編纂來看,如果教師專業知能 不夠的話,較難有良好的教學效能。(M4)

三、 在受訪學者中有兩位參與98 年課程綱要的修訂,新課綱有特別針對教材 內容做大略的規劃,因此應該可改善原課綱過於簡化的問題,使藝術與 人文老師有所依循。

教育部預計在 98 年公佈一個課綱,就會將教材內容做一個概略性的規 劃。未來分階段將課程的規畫放在附錄裡面,供老師做參考,我們這次的 98 課綱為什麼要再做教材內容的規畫,一方面是呼應老師的需要,另一方 面就是針對表演藝術方面做補強,讓表演藝術的授課老師比較有所依循。

(P1)

98 年的修訂已經朝向教材內容部份在做修正了。因為我有參與 98 年 的課程內容修訂,根據能力指標去訂教材內容,橫向的(音樂、藝術、表 演藝術)有共通性,而這些共通性在各自往下去延伸、深化。所以我認為 如果以這樣來說,應該會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它比較貼近一般學生的能 力。我的建議是,在「銜接基本概念」的這個部份要多加強。(M2)

四、 有部分受訪者肯定「藝術與人文」課程能夠落實「藝術生活化」的目標,

其內容也比較多元、創新,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並獲得全面性的藝術

學習。

其實在學校裡面,藝術與人文課程的專業度較不受到重視,因此很多

我覺得藝術與人文課程把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三者融合的立意 是良好的,期望藝術類的東西是可以共存的,彼此激盪出東西;但是缺乏 通盤具體的規劃,如果從課程規劃的部份、授課時數、教師實施等部分,

其中一個環節若遇到困難時,理想崇高,但是給予的配套是有所限制的,

教師或學校執行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向上反應,也無解決的方案,就影 響到執行的成效。(V2)

七、 受訪者認為,每個藝術與人文的授課老師不論自己是否具有藝術專業背 景,也應進修使自己具備其他藝術教學專業知能,使藝術與人文課程的 教學正常化,落實到教室的教學。

我是認為很重要的是「課程正常化」。不管你是那一個課程的老師,你 被配到藝術與人文課程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老師可以按表操課,即便你不 是這方面的專業老師,也需望你可以經由一些進修研習,將藝術與人文課 程帶到教室裡面去,才是最重要的。藝術與人文的教學要真正落實到教室 裡面,才有意義。否則再好的政策或教材都沒有意義。(P1)

藝術與人文教師除了運用本身領域的專業知能之外,為了達到有關於 其他藝術類型的素養指標,例如肢體律動…等,教師可再進修相關研習來 培養並發展第二專長以輔助教學。(M3)

貳、 藝術教育與藝術文化的結合

一、 受訪學者與教師認為藝術教育能傳承、落實與提升藝術文化,兩者之間 是有密切的關聯性。

藝術教育是有涵蓋藝術文化,藝術教育當然是學校教育的一個根本。

在傳統藝術這一塊,比較強調的是一個對於先輩傳統在地文化的傳承。這 是很重要的一塊,這跟土地認同有很大的關係。目前台灣各區例如客家村

或原住民村落等都開始會發展他們自己的一些特色出來。當然這方面的教

的、當代流行的藝術著手。它可以透過教學落實之後,學生自然是也會比

是人類文化的結晶。」藝術源於生活,也融入生活,生活是一切文化滋長

現今的藝術教育開始重視「台灣鄉土藝術」,從多語文教材歌曲、歌仔

來改善我們的環境,這樣才會讓他有一個創新的原動力。此外還要加強學

在參與展演活動的部份,如果是以精緻藝術方面,當然就是去音樂廳、

鼓勵學生參與藝術活動必須要讓小朋友去體驗,體驗多了以後自然會感

為我需要大量的圖片或作品,讓學生欣賞和評論。一般來說要拿到取材比

網路上有很多數位平臺,教師若具備基本的資訊能力,可以利用網路 powerpoint 製作作曲者的生平、文化背景、曲式、樂器特色…等,來讓學 生藉由視覺、聽覺的配合,達到更全面性,且多元性的了解(M3)

部份,科技的部分都要慢慢加進來。(M2)

三、 受訪教師認為資訊科技融入藝術課程對學生的影響包含:培養透過資訊 能力提昇學習效能、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具備欣賞多元藝術的能力、

表達溝通、勇於嘗試的能力,以及應用資訊進行藝術創作的能力。

我認為資訊融入藝術的教學可以帶給學生的能力,第一是學生有勇於 嘗試的能力,第二個是溝通和自我表達的能力,因為進一步要跨領域時,

要跟不同領域的人做溝通,可以溝通之後才能合作。(M2)

以我認為,資訊科技融入藝術課程,其目的不是在訓練學生成為一個 操作藝術軟體的高手,而是教導學生在藝術領域的求學過程中,如何透過

「資訊能力」來提升學習效能。學生所具備的能力,應該是各方面均衡發 展的。許多人認為,我們只要給學生一台能上網的電腦,就能查遍天下大 小事。但最重要的,我們除了具備「工具」,還要有「方法」。所謂的方法 包含了下列幾點:資料蒐集、呈現與保存的能力。(V2)

我認為訊科技融入藝術課程可培養並增強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M3)

資訊科技的應用工具主要為電腦設備、資訊軟體及網路搜尋,除了教 師利用多媒體呈現教材的能力不在此範疇內,學生如須以接觸或操作資訊 設備進行課程學習,最基本的能力必須具備(一)電腦硬體設備的認識與 操作(二)軟體程式之應用(三)利用網路搜尋所需資訊提供學習或創作 等三方面的知能。(V3)

資訊科技融入藝術教學之後,學生第一個可以達到「欣賞多元藝術」

的能力;第二個是「創新未來」,對於現在和過去的了解,就可以開創新的 未來。我發現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學生活很多,我想這是資訊科技帶來的 影響。(M1)

四、 部分的受訪學者與教師認為從長遠目標來看,重視藝術結合科技之教育

能夠奠定學生創新文化的基礎,培養具備資訊能力的藝術創意人才,有

薄,我們還是要做,即使只影響一個學生,也是對我們未來的產業發展有 用客家山歌結合西洋的放克(FUNK)音樂、嘻哈(HIP HOP)版的「客家本 色」、郭英男的原住民母語歌聲融合電子合成器,成就了舉世聞名的「謎」

現在在數位內容產業是可以和藝術文化做結合的,文化產業也是,利 用科技表現出來的形式就比較多元,有聲有色。當然對於帶動社會文明與 生活品質的提升是很有關係的。(M2)

藝術需要科學來觸發,科學需要藝術來涵養,透過藝術來提昇人們的 涵養,當然可以帶動社會文明。現在科技發達,音樂的流通是大量且很經 濟的,因此促進藝術的傳播速度。而在生活品質的提升部分,現在很多的 電器用品、或是科技產品其實都帶勁藝術的概念,並且需要靠藝術來包裝,

當然會間接的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M4)

肆、 知識管理與企業行銷概念

一、 根據受訪學者與教師的觀念,皆認為知識管理與企業行銷概念對現代「藝 術與人文」教師而言是很重要的專業知能。

知識管理和企業行銷應該是身為現代人必須具備的觀念,而藝術與人 文老師當然也不能例外。(M1)

「知識管理與企業行銷概念」不只對教師,對所有人都很重要。例如

「知識管理與企業行銷概念」不只對教師,對所有人都很重要。例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