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tristan@ntu.edu.tw

* 本文寫作過程得助於楊鈴慧、李莎莉、劉瑞超、楊政賢、郭倩婷、陳彥亘、及張娥凜等女士先生甚多,

謹致謝忱。

I.前言:與魚結緣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其東南方距台東市 49 海浬(76 公里)處的蘭嶼(BotelTobago Island / PongsoNoTao / Kotosho / Orchid Island)(圖

一),顯然是「孤懸」於外的小島(圖二)。然而,自 蘭嶼歷史文化立場觀之,她大可不必在與台灣較比之 下,總是小媳婦般地只能「孤懸」。畢竟,島上雅美

∕達悟原住民(該族慣稱雅美族,雖近年呼籲正名為 達悟族[Tao]者不在少數,但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 會迄今仍沿用習稱。本文題目和文中首見處雅美∕達 悟併出。惟以下敘述除引文原出現外,餘皆稱雅美)

對台灣本島固無興趣,僅有簡單如「辮子軍」(即清 代中國人)曾來犯傳說(余光弘與董森永 1998:

105-106),而與台灣原住民各族亦極少往來。蘭嶼幾 乎就是雅美人建構起自然、超自然、與社會世界的唯 一地理重地(圖三)。近幾年,陸續有民意代表和地 方人士將語言學上雅美語與菲律賓巴丹同源證據付 之實踐的行動(參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 基金會編 2002)。雙方民眾藉著各項活動,往來參訪。

然而,語言類同的被強化,並未非常有效地喚起雅美 人可能從巴丹遷來的失落記憶。族人的蘭嶼仍是唯一 世界主體,而事實上雅美人數百年來的確就在島上營 造生活,上山下海,無往不利。

地理學的界定上,蘭嶼為小小島,反之,在雅美 人自稱定義上,自己卻已然擁有大世界,這個大世界

資料來源:Hsu 1982:封底頁

楊政賢攝

它也述說了雅美人與之結長久緣分的經典故事(參夏曼‧藍波安 2003)。

雅美與魚有悠久的互動歷史。每年每季每日,魚或於大洋中,或在族人船上,或在 家屋門外或熱鍋盤碗內,數百年來,無數個接觸結果,寫滿了該族深刻記憶中的文化生 活史。雅美沒有文字,因此,人與魚關係史僅存於生活、口傳、以及無形無影的時間輪 中。自掌有書寫能力的外來者開始踏入蘭嶼的一刻起,雅美人及其文化生活從此不再單 純自然,因為有人不斷以文字介紹於外,於是更多外人接踵來訪,描述與定義族人點滴 的篇幅也以驚人速度增加。

雅美作為一個異國情調明顯的特殊人群文化,記錄者總是尋「異」而論,其中「海 洋、船與魚」三者連成一氣的主題,是為目光所至的熱門焦點之一。雅美人與魚結緣,

而外來觀察家會寫到相關故事,或也是一種魚緣分。在本文中,筆者擬以「雅美與魚」

為對象,分別敘述雅美族神話中魚的出現,外來人對該族與魚關係的發現,人類學者學 術性地再現人與魚文化,當今掌有高超書寫技藝族人文學家對人/海/魚的文字呈現,以 及工藝作品中「魚」的缺乏表現等五個範疇,較全面地整理出族內族外對該族與海中游 類關係的想像。「人與魚」形似單純,但它卻引來一層層加料豐富的多重詮釋模式。今 天,若欲以「新人類學式」地認識特定人群,大抵多重詮釋模式取向的採用,可能是為 一比較不致產生遺漏缺失的策略。

II.神話的出現

對一個無文字傳統的社會來說,包括神話、傳說、祖訓、規制、禁忌、預言、譬喻、

賞罰、故事及經驗等在內的口傳知識,無疑是最重要的社群維繫與個人濡化依據。它們 解釋了大部分可見於當下的人群現狀,更合理化歷史的過程與文化的設計。

雅美族的「飛魚祭」赫赫有名。「飛魚是什麼,為何有飛魚祭,以及人如何處置飛 魚」等問題,一直是探詢者一方最感興趣者。一批批忙於記錄的人士前來提問神話故事,

其中關及飛魚和魚之異變形體的幾則,就成了輾轉寫入的重點。

40 多年前許世珍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所發表的〈雅美族紅頭社傳說 一則〉一文(1960:285-298),大抵是中文文獻第一次較完整記下雅美始祖神話者。之 後,劉斌雄(1980)和陳敏慧(1987)繼續在同一刊物上寫就相關論文。約略同一時間,

《雅美文化故事:蘭嶼雅美族的傳說》一書(鍾鳳娣編 1986)。到了 90 年代,孫大川所 著《神話之美:台灣原住民之想像世界》(1997)以及余光弘、董森永合著《台灣原住 民史—雅美族史篇》(1998)的兩書中,類似內容的神話故事仍不缺席。進入二十一世 紀,凡有蘭嶼新著,必是續錄神話,其中的典例包括有曾瓊儀《蘭嶼雅美族民間故事研 究》(2001)、希南․巴娜妲燕《達悟族:飛魚之神》(2003)、及達西烏拉彎․畢馬《達 悟族神話與傳說》(2003)等。

將近半個世紀文字傳寫的雅美神話,關及魚者,最被普及誦說的,就是陳敏慧所稱 之「飛魚祭」或希南․巴娜妲燕所名的「飛魚之神」該則。故事的母題要點大致如下:

1.雅美人原不知飛魚知識,不過,卻曾偶在岩洞內瞧見鬼(anito)族會捕魚製陶造船等。

2.一天,族人在岸邊檢來飛魚回家,並與甲殼類生物合煮食之後生病長瘡。

3.此一事件連帶也使魚族生病。

4.魚族頭目明白原委後,托夢給雅美老人,要他知曉捕食飛魚必依原則行事,並約翌日 相見面授。

5.雙方碰面後,黑翅膀魚頭目耐心教導確切的捕飛魚時節,老人男人女人小孩應有所別 的魚種取食,以及魚獲的食用地點時間與方式等。

6.自此,雅美人依之建立漁業禮制,人與魚的網絡才得以永續健全。

人與魚網絡的建置,自然是一項規範,也是一種理想。不過,畢竟人慣於食魚,慾 望不易控制,而飛魚季節又限 3 至 7 月,那其它月份如何是好?雅美社會並未對此有嚴 格禁忌要求。僅是有幾首歌謠嘲諷那些未到飛魚時節,早早就出海者,往往只抓到小不 點魚(見夏本․奇伯愛雅 2003:240-241,256)。反而許世珍(1960:293294)曾記下 一段兒子未到漁月即私自出船,父親在家冷嘲熱諷等看空手歸笑話,未料,晚輩返家,

卻帶回數百條魚的豐收故事。這段內容與夏本․奇伯愛雅所錄歌謠,道盡了族人對魚的 期待,以及對非漁期間大海資源說不定還是「滿滿」(兒子帶回滿船魚)或根本是「空 空」(父親以為是空)的想像。

網絡」以禮制建成,雙方更可能合而為一半人半魚。族人尊重魚族,因此依制捕魚,但

「人魚」往往具有破壞人之社會的威脅力量,因此大家防之甚至誡之,除非牠完全屈服 於人,將自己棄魚從人。

Ⅲ、生人的發現

所謂「生人」(strangers)係指為各種可能的理由或偶然之因,短暫或較長期看到雅 美族群及其生活面貌的外來者。自清代始起,即有文書記下蘭嶼舊稱紅頭嶼。1730 年(雍 正八年)陳倫炯所著《海國聞見錄》記著紅頭嶼「有土番居住,…,食…海族之類」。

1879 年(光緒五年)夏獻綸在其《臺灣輿圖》之〈恆春縣輿圖說略〉中寫紅頭嶼「番族 穴居,…,以捕魚…為生」。1894 年(光緒二十年)屠繼善《恆春縣志》記紅頭嶼「番 俗情形,…,產…鱔、鰻等物。…。鰻丈餘,…,人亦不補」。雖然清國人簡單知紅頭 嶼上居民生計與魚有關,但並無飛魚相關訊息資料。不過,當時外人已知雅美族人並不 食形體如蛇之河鰻。

日本佔有台灣之後,蘭嶼與台灣各地原住族群一樣,均開始面臨殖民政府學官兩方 的注視目光與實質行動。著名的人類學、考古學者鳥居龍藏、伊能嘉矩、移川子之藏、

鹿野忠雄、馬淵東一、及宮本延人等均到過蘭嶼,待的時間長如鳥居的 70 天,短則如 伊能只留一日(參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 1996)。既是專業學者,職業性敏感告知他 們應去注意到飛魚。以宮本 1929 年 4 月至 5 月在島上的 30 天為例,他雖未親臨捕飛魚 現場,卻曾自海岸遠望,看到「雅美族特有的漁船上漁火點點,逐波海浪之間。紅色的 漁火照映著波浪,漁火隨波飛散,的確是一幅風景」(宮本延人口述,宋文薰與連照美 翻譯編輯 1998:77)。他也問到了以火把誘魚再用大網撈魚的方法。這些記錄在宮本自 己寫的《台灣原住民族》一書中,又再述說了一次(宮本延人著,魏桂邦譯 1992:195-196)。

學者對雅美人而言,是為零星行走並親切友善的生人,而政府一方同為日本人,卻 是以軍人警察教師大量人口與物質配備構成之威嚇性生人團體。威嚇性生人團體當然也 知雅美族人與飛魚的關係。但由於政府在地工事甚多,有時就強迫族人不得出海捕釣魚 類,若有違背者,魚隻沒收,還得受拷打。常有居民在外頭晒魚乾,若被發現,一樣充 公處罰。不過,族人在與日人接觸過程中,也學到了售與對方喜愛之河鰻的知識。另亦

永 1998)。

清國與日本人之外,西方傳教士也以生人身份進入現場,其中艾格理牧師與丁松青 兩位神父堪為代表。他們久待之後,分別出書,也都介紹了飛魚和捕魚。

艾格理的《蘭嶼之旅》一書中九成為圖像,僅有約 10 頁文字,其中「飛魚節」和

「捕飛魚」,扼要敘述飛魚節日男女穿禮服,第一週用大船捕魚,女人不得靠近,斷雞 或猪脖子海水染血招來魚群。木舟推過石子入水遠去,翌晨返航,在家中石涼台上處理 魚隻,醃妥後掛架曬乾。丁松青的《蘭嶼之歌》,提到族人告訴他黑尾巴飛魚曾托夢告 知一位青年(上節故事則說是老年人),雙方約定碰面教授捕捉飛魚技術的 故事

(1990[1982]:207-209)。另外,他也敘述 60 個人合力以大網捕捉魚群的經過。

有機會至蘭嶼的人,不會僅有前述這些特定身份的人。經濟發達,資訊傳遞快速,

加上觀光商業行銷,蘭嶼對當代台灣來說,必是一探究、冒險、品嚐、打量、認識、體 驗、或記錄討論的對象。自雅美人的角度視之,這些台灣人全是生人,而他們正源源不 絕地撲向小島(圖四)。於是,生人之眼發 現神秘,就成了「台灣與蘭嶼經濟觀光網

加上觀光商業行銷,蘭嶼對當代台灣來說,必是一探究、冒險、品嚐、打量、認識、體 驗、或記錄討論的對象。自雅美人的角度視之,這些台灣人全是生人,而他們正源源不 絕地撲向小島(圖四)。於是,生人之眼發 現神秘,就成了「台灣與蘭嶼經濟觀光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