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台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子計畫五) 5/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台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子計畫五) 5/5"

Copied!
1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台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臺灣

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子計畫五) 5/5

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

計 畫 類 別 : 整合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5-2422-H-002-005- 執 行 期 間 : 95 年 01 月 01 日至 95 年 12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暨研究所 計 畫 主 持 人 : 謝世忠 共 同 主 持 人 : 童元昭、胡家瑜、陳瑪玲、王梅霞、陳伯楨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級-專任助理:林蓁崎、楊鈴慧 學士級-專任助理:郭欣諭、王仁君、劉姿蘭、黃維晨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陳玨勳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陳聿寧 大學生-兼任助理:黃博鈞 臨時工:王香瑜、尤巴斯‧瓦旦、陳以琳、李孟珊、葉乃婕 等人 報 告 附 件 :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1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6 年 03 月 29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數 位 典 藏 國 家 型 科 技 計 畫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子計畫五: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5-2422-H-002-005-

執行期間: 95 年 01 月 01 日至 95 年 12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謝世忠 教授

共同主持人:胡家瑜 副教授、童元昭 副教授、陳瑪玲 副教授、

王梅霞 助理教授、陳伯楨 助理教授

計畫參與人員:專任助理 楊鈴慧、郭欣諭、林蓁崎、王仁君、劉姿蘭、

黃維晨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

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

一年

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3)

計畫中英文摘要

(一) 計畫中文摘要 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在民族學方面逐年採分期、分群方式進行相關整理 研究、資料庫內容項目擴增、以及系統修正更新等工作。本年度(95 年)在「臺灣原住 民各族藏品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計畫下將進行五個族群的系藏標本、影像和田野紀 錄影片的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1)布農族標本數位化:約 288 件 (由胡家瑜副教 授負責);(2)排灣族標本與內文社八釐米影片數位化:標本約 669 件,與內文社五年 祭八釐米影片一捲(由童元昭副教授負責);(3)阿美族標本與影像數位化:標本約 454 件;影像 623 件 (標本由胡家瑜副教授負責;影像則由王梅霞助理教授負責);(4)卑 南族影像數位化:影像約 314 件(由王梅霞助理教授負責);(5)雅美族標本與影像數 位化:標本約 554 件、影像約 105 件(由謝世忠教授負責)。 考古學部份,本年度(95 年)執行的計畫有(1)「1971-1999 年考古田野資料整理 研究與數位化建檔」:本年度以芝山岩遺址和其他六個遺址為主,進行考古遺物的資料 調查、標本整理、建檔與數位化,包括掃描挖掘紀錄和影像,以及 3D 影像顯示完整器 物(由陳瑪玲助理教授負責);與(2)「本系考古標本陳列室重要標本數位化」:挑選較 完整且具代表性的六百件標本進行數位化工作(由陳伯楨助理教授負責)。 關鍵詞:阿美族、布農族、排灣族、卑南族、雅美族、加工品、影像、收藏品、雕刻、 民族學、考古學、芝山岩遺址、骨器、木器、編織物、生態遺留、現象、結構、 數位化。

(4)

(二) 計畫英文摘要

Artifacts, photos, and archival documents of Taiwan Aborigines preserved in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ave been accumulated since 1928, when the Ethnological Institute of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These collection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resources, but also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s of the state.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the Department has already developed preliminary studies of establishing digitized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se collections.

Based on previous experiences, we are going to propose a long-term collection management process through the “National Digital Collections Project”. In year 2006,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digitizing the ethnographic collections and establishing databases of indigenous groups in Taiwan, which includes about 1965 objects and 1042 field photos and there are five ethnic groups will be covered: (1) Amis Group; (2) Bunun Group; (3) Paiwan Group; (4) Puyuma Group; (5) Yami Group. Two efforts will be emphasized in progressing the project. First, different types of collected materials such as words, and artifact images will be digitized and combined together in the current operating ACIS databank. Second, follow-up fieldworks will be conducted in order to double-check the original records and supplement the cultural-historical context information of the collected artifacts.

In this year, for the best usage on final source, we plan to concentrat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ystematic digital database on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at are more easily damaged. Chi-shan-yen site and other six sites have been excavated several

(5)

notes, photos, and slides, for preservation and further usage as both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Moreover, to establish the inventory of the artifacts and eco-remains excavated from the site for further digitizing process in the future. We believe that an efficient works and form will concrete the preservation of these significant records.

The archaeological exhibition room in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best exhibition unit of archaeological finds in Taiwan, no matter in its quality and quantity. However, due to the deficiency of funds, the exhibition room is not completely open to the public. With modern technology, we can digitalize those specimens and open them to the other researchers and public. This project will digitalize six hundred representative specimens selected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exhibition room, including 2D and 3D imag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These results could be part of value-enhance digital project in the future.

Keywords:Amis Group, Bunun Group, Paiwan Group, Puyuma Group, Yami Group, artifacts, field photos, ethnographic collections, carved sculptures, Ethnology, Archaeology, Chi-shan-yen site, bone tool, textile, eco-remains, feature, structure, digitalization.

(6)

目 錄

壹、 前言 ... 1

貳、 計畫目的 ... 2

參、 計畫內容 ... 4

(一)近年主要研究成果說明... 4 (二)本年度計畫內容... 6

肆、 計畫執行成果 ... 11

(一)經費部分... 11 (二)人力運用... 12 (三)年度工作執行情況... 13

伍、 計畫成果自評 ... 19

(一)數位化產出... 19 (二)績效指標... 21

陸、 結論與展望 ... 23

(一)計畫執行檢討與建議... 23 (二)計畫展望... 24

附錄 ... 25

(一)第 34 屆考古學的電腦應用與量化方法年會心得報告... 25 (二)雅美/達悟與海中游類:一個台灣原住民族群的多視角「魚觀」... 32 (三)平埔族人形紋樣與意義初探... 55

(7)

壹、前言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之子計畫內容重點在於「1928-1945 年 (台北帝大土俗人種學教室時期)入藏臺灣考古資料評估與數位化研究」、「1971-1999 年考古田野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建檔」、「臺灣原住民各族藏品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 化」及「東南亞暨太平洋島區民族學標本研究與數位化」與「本系所藏台灣考古學重要 標本數位化」等。國立臺灣大學的人類學系前身為台北帝大時期之「土俗人種學講座」。 該講座為教學研究目的,蒐集了大量的臺灣風俗文化之文獻與器物,其中原住民的器物 與考古挖掘的收藏,均極具規模;主要內容有植物標本、陶器、石器、織品、木雕、獸 骨、人骨、皮革、貝珠、籐製品、竹製品、紙類等。隨著族人尋求至平地發展,以及現 代文明的滲入,原住民傳統文物已逐漸減少,甚至消逝。惟另一方面,臺灣大學接收之 後,實地考古的發掘蒐藏,未曾中斷,因此,臺大人類學系標本陳列室之標本文物收藏, 彌足珍貴。本子計畫之最終目標,在於將人類學系典藏之文物及標本加以數位化,並建 置資料庫查詢系統,進而設立網站,提供成果查詢使用。

(8)

貳、計畫目的

由於典藏數位化是當前國家最重要的教育文化政策之一,而台大又是全國學術機關 中少數擁有豐富動植物、地質及文化學術藏品的單位,自然有其積極配合參與的必要 性。其間,人類學藏品的數位化工作,勢必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在過去,由於經費和 人力的限制,較少有人注意到文物藏品之保存與整理研究的工作,而現在的電腦資訊和 網際交通如此發達,又值知識全民甚至全人類共享之新價值的建立,吾人自應善用此一 佳機,全力為這批為數不少的藏品進行系統化研究,並予以數位化,以達學術成果與知 識推展的雙贏結果。 本系所藏之珍貴文物資料,不僅蘊含有獨特的學術研究價值,更具有保存人類文化 遺產的重要意義。近年來,數位化保存與推廣應用,是本系積極推動的藏品長期研究發 展方向。在民族學方面,自 1991 年起,本系持續展開數項相關藏品的「收藏研究與資 料庫建立計畫」;截至 2001 年止已完成平埔族文物標本約 280 件、田野照片約 300 張、 和古文書 362 件等相關藏品資料數位化工作。並規劃設置具有基本查詢功能的標本、古 文書和影像資料庫。 另自 2002 年 2 月起,本系參與國立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是為全校七項子計 畫的第五項。研究人員計劃到 2005 年底前,完成民族學中之平埔、賽夏、邵、鄒、泰 雅、魯凱等各族,以及大洋洲影像與文物標本的數位化,再加上考古學中之墾丁地區與 圓山遺址田野數據資料的整理工作。 本年度計畫(第五年,2006 年 1 月至 12 月)持續過去進行藏品整理研究和數位化

(9)

和互動的方式,將臺灣人類學資料與社會大眾分享。 在考古學方面,關於本計畫的背景、目的、及重要性等,則可以如下五點綜合說明: 一、建立一套考古資料數位化的建檔系統;二、歷年來田野調查所蒐集的考古資料得以 整理研究、評估及數位化建檔,以供進一步查詢與研究使用;三、資料處理過程中,乃 至資料庫的完成,將可與人類學系所開設之電腦課程、社會科學統計課程、考古田野課 程、及其他考古相關課程,作教學上的配合,並提供學生作業與研究報告參考之用;四、 資料處理過程中,可提供反省、評估過去考古田野資料採集、記錄與使用的方法,藉以 更新、修正舊有模式,建立鞏固的研究基礎;五、落實數位化的知識與技術,並結合資 訊科技,發展臺灣考古學資料數位化系統,以提升考古學與其他科際對話的機會(如與 地理資料庫的結合),進而擴展材料研究的使用與成效,提升考古學研究的水準。

(10)

參、計畫內容

(一)近年主要研究成果說明

自 2002 年 2 月起,本系參與國立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是為全校七項子計畫 的第五項,前三年(2002-2004)的執行成果如下: (1). 標本清點: 再次清典系上所藏之民族學與考古學的標本數量,將數位化之藏品資料建 立更詳細的清單。三年內計清點出民族學物質標本、田野影像約 7,000 件;考 古學完整標本約 1,000 件,非完整標本約 8,000 袋。 (2). 作業規範確立: 本計畫組織龐大,作業資料與聯繫往來之文件繁多。為了與計畫之內容發 展小組和臺大機構計畫內部聯絡暢通,以及達到數位化資料匯集與交流便利目 標,研究團隊已確立了相關之作業規範。它除了可作為機構間之溝通文件外, 亦有助於助理交接與經驗傳承之用。確立之作業規範: 1.後設資料(metadata)欄位屬性:已建立的後設資料欄位屬性表,民族學方 面有物質標本、照片、多媒體(影片、音檔與影音檔)、古文書四種;考古學 方面有遺址、完整陶器、非完整陶片、石器、貝器五種。 2.後設資料(metadata)欄位填寫範例:已建立的後設資料欄位填寫範例,民

(11)

古文書三種。 4.人類學組共同欄位對照:已建立民族學物質標本、照片與契約文書三種。 5.人類學組共同欄位填寫範例:已建立民族學物質標本、照片與契約文書三種。 6.臺大機構聯合目錄匯出欄位:匯出之欄位資料分為民族學與考古學兩大類, 其中民族學類包含物質標本、照片與古文書三種,考古學類有考古學遺址、非 完整陶片兩種。 7.數位化工作流程表:已建立民族學標本拍攝、影像掃描兩種數位化工作流程; 考古學方面則有考古發掘相關手稿、考古發掘照片、考古遺物影像、考古資料 四種數位化工作流程。 8.計畫文件產出清單:包括會議通知與記錄、行政與帳務文件、計畫書、成果 報告書、計畫簡介等檔案,約 6300 筆。 9.助理工作手冊:內容包括計畫所有相關軟硬體設備記錄、行政事務工作流程 與紀要等。 (3). 工作流程訂定: 為了統一數位化工作之步驟,訂定民族學標本、影像之工作流程與考古學 等數位化工作之流程。整體流程亦包括詳細之軟硬體設備資訊,以利工作人員 參照並有效管理數位化產出之品質。 (4). 數位化圖檔建立: 已建立民族學圖檔,典藏級(TIFF、300dpi)、電子商務級(JPEG、72dpi)

(12)

稿圖檔 2,021 筆、遺址資料 PDF 檔 89 筆、考古發掘照片圖檔 1,205 筆及考古 遺物影像圖檔 3,375 筆。 (5). 後設資料(METADATA)建檔: 民族學藏品已建立泰雅、賽夏、鄒族、魯凱等族後設資料,總計 3,000 筆; 考古學另已完成 2,365 筆。 (6). 數位化成果資料庫建立: 資料庫名稱/網站網址(URL) 資料庫/網站內容說明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藏品資料查詢系統 http://140.112.144.1/ 為所有人類學系資料庫之入口,包含本 計畫沿襲之前身資料庫網站(系藏品查 詢系統)與擴充部分。 (7). 協同聯合目錄建置: 與本計畫之內容發展人類學主題小組、內容發展之聯合目錄小組(人類學 與考古學)以及臺大數位典藏計畫之相關單位共同討論,並建置聯合目錄之架 構與內容。 (8). 相關數位化工作之附加產出: 執行計畫期間,因數位化工作而產出之成果已有:數位電子通訊稿兩篇、 論文三篇以及台灣史前考古專題書目檔光碟一片。

(二)本年度計畫內容

(13)

之前身為台北帝大時期之「土俗人種學講座」,為該講座之教學研究目的,蒐集了大量的 臺灣本土風俗文化相關之文獻與器物,不論是臺灣原住民的相關器物或實地考古挖掘的 收藏,均極具規模。另一方面,臺灣大學接收之後,實地考古的發掘蒐藏,未曾中斷。 因此,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標本館累積自極早期之標本文物收藏,彌足珍貴。在過去,由 於經費和人力的限制,較少有人注意到文物藏品之保存與整理研究的工作,而現在的電 腦資訊和網際交通如此發達,又值知識全民甚至全人類共享之新價值的建立,應善用此 一佳機,全力為這批為數不少的藏品進行系統化研究,並予以數位化,以達學術成果與 知識推展的雙贏結果。 本年度計畫之執行,可分為以下三大分項: (1). 「臺灣原住民各族藏品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五個主題族群) 1.阿美族標本及影像資料整理研究及數位化 95 年度工作,主要針對本系所藏之阿美族器物標本 354 件,及 623 件早期 拍攝的田野照片。(標本由胡家瑜副教授負責;影像則由王梅霞助理教授負責) 標本部分進行清點、維護、拍攝、資料整理、田野調查研究、和數位化等 工作。本系所藏的阿美族器物,主要包含伊能嘉矩、移川子之藏、尾崎秀真、 山中樵等日本學者,以及戰後何廷瑞與唐美君等人類學者進行田野調查時採集 的標本;藏品來源地點,配合當時進行民族學田野調查的行程,偏重於南勢阿 美(如荳蘭、里漏、薄薄等社)、秀姑巒阿美(如馬太鞍、太巴塱、奇密等社)、 與海岸阿美(如大港口、馬武窟、新港等社)三大群。 田野照片是於 1930 年代「帝大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至 1960 年代台大考古 人類學系期間進行民族學田野研究所拍攝的。這些照片需要進行清點、維護、 拍照、沖洗、歸檔入櫃…等工作。此外,我們還需對這些照片內容作進一步的 辨識、分析和田野補充調查等工作。以及重要的數位化物件的影像光碟檔案製 作、文字資料檔的建立。

(14)

2.布農族標本整理研究及數位化 布農族器物標本 270 件,進行清點、維護、拍攝、資料整理、田野調查研 究、和數位化等工作。布農族器物除了伊能嘉矩的藏品之外,包含不少馬淵東 一在布農各社調查時採集的物質文化標本;因此,本系的布農藏品反映出這些 研究者的田野偏重範圍,主要在南投信義鄉一帶的卡社群、郡社群和巒社群等 地。透過這些藏品的整理研究,不但可以反映出當時社會生活的物質特性,也 可以反映出從帝大到台大民族學田野調查的歷史脈絡。 3.排灣族標本及內文社五年祭田野紀錄片資料整理研究及數位化 以排灣族相關 527 件標本為主。工作主要在清查、核對與補充原始文字資 料並且拍攝標本影像,匯入資料庫;同時進行排灣族內文社、五年祭八釐米影 片之數位化工作。 本系排灣族藏品共 527 件,絕大部分為台北帝國大學時期入藏。採集者有 十餘人,藏品之採集記錄與描述豐儉不一,甚至部分只註明所屬族群,其他相 關資料付之闕如。以排灣族群分布之廣泛、社會文化之複雜,必須盡可能調查、 補充相關資料,才能呈現出標本所具有的特色。 基於以上考量,本年度除了參考文獻資料外,還需依賴田野訪談,以利核 對與補充必要之資料。 4.卑南族標本整理研究及數位化 整理卑南族於 1930 年代「帝大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至 1960 年代台大考古 人類學系時期所拍攝之民族學田野研究照片,主要是由戰後唐美君、何廷瑞等 人所拍,拍攝時間為 1960 年代,拍攝地點則包括卑南八社,拍攝內容相當廣泛, 有各社祖靈屋、木雕刻、會所、石柱、卑南大王遺址、田野照片等等。另有部

(15)

拍攝、資料整理、田野調查研究、和數位化等工作。雅美族的影像幾乎是 1930 年代昭和時期,由宮本延人或署名為土俗人種學教室所拍攝,拍攝內容主要為 田野照,包含聚落家屋、工作小屋、涼台、盛裝、舞蹈、大船及禮刀等等,只 有一張係由唐美君針對本系藏品所拍。這些影像資料,不僅可以輔助瞭解本系 所藏之標本,亦有助於理解當時的社會文化脈絡。 雅美族的標本主要是由日本時代伊能嘉矩、宮川次郎及署名研究室等,約 於 1930 年代所採購搜集,內容相當豐富,可說幾乎涵蓋本族重要的標本,如陶 偶、木偶、匙、頸飾、木雕小船、發火器、椰殼容器、陶器、藤帽、禮刀、各 式服飾、木笠、籐甲、舟板、雕刻、刀鞘、陶紡輪、芋掘棒、織布工具、魚皮 鎧甲等。戰後則是由陳奇祿、丘其謙所收集。 本計畫同時處理雅美族標本與影像,由於拍攝者與採集者幾乎都為同一批 人,因此兩部分將可相互對照,除可瞭解影像當時拍攝的背景,亦可深入掌握 本族的物質文化精髓。再者,這些資料透過進一步的田野的調查,更可顯現雅 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其文化意涵。 (2). 「1971-1999 年考古田野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建檔」 本單位之「1971-1999 年考古田野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建檔」重點工作, 在 95 年度主要以芝山岩遺址在 1982 年發掘出土之芝山岩文化為主。芝山岩遺 址出土之考古標本與結構現象均極為豐富,計有貝、石、陶、骨、木…等器物 和編織物,及各類生態遺留如稻米、植物種子、獸骨、貝類…等,亦有如墓葬 和貝塚等現象。本年度為計畫最後一年,因此以數位化易損毀的資料為主,包 括芝山岩遺址和其他六個遺址之影像及發掘紀錄,其工作重點為: 1.挖掘紀錄 (4 冊) →掃描成 PDF 文件檔,以便於資料庫瀏覽。 2.照片 (每冊 180 張 x 4 冊) →掃描成公共級與商務級 2 種規格圖檔。 3.幻燈片 (每冊 20 張 x 140 冊) →掃描成公共級與商務級 2 種規格圖檔。 4.三 D 影像顯示完整器物: 骨角器 87 件、木器 11 件、草編物 1 件、藤編物 1 件。

(16)

(3). 「本系考古標本陳列室重要標本數位化」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學標本室所藏有關臺灣考古學的標本極為豐富,也 是本系教學研究上極為重要的資產。但某些貴重標本由於相當脆弱,不宜在課 堂上讓所有學生親手接觸,同時由於受限於經費及人力調度上的問題,本系標 本室能對外開放的時間極其有限,這種情形孰為可惜。為有效運用本系現有資 源,本計畫將挑選標本室中較為珍貴且具代表性的六百件標本進行 2D 及 3D 的 數位化工作,同時針對這批標本做相關的資料建檔與解說,使學生以及一般民 眾可透過網路或其他電子媒介接觸到這批珍貴的標本。 本計畫為本系整合型計畫中的子計畫,目的都是在整理本系目前現藏的貴 重標本並將其數位化。該計畫完成後能整合本系考古學與民族學的貴要標本資 料,不論在研究、教學或對外公開上都能提供實際的幫助。

(17)

肆、計畫執行成果

(一)經費部分

(單位:千元) 95 年度預算科目 核定金額 95 年 累計支用額 執行率(%) 保留額 執行情形說明 人事費 3,146 3,146 100 0 經常門 其他費用 700 700 100 0 儀器設備費/研究 設備費 400 400 100 0 資本門 國外差旅費 50 50 100 0 管理費 494 494 100 0 總 計 4,790 4,522 100 0

(18)

(二)人力運用

類別 計畫職稱1 /人數 單位職稱 年齡層2 /人數 學歷/人數 年資/人數 專長 小計 主持人 / 1 51-60 / 1 博士 / 1 4 年 / 1 文化人類學 研究 人員 領導階層 共同主持人 / 5 41-50 / 4 31-40 / 1 博士 / 4 碩士 / 1 4 年 / 2 3 年 / 1 2 年 / 1 1 年 / 1 文化人類學 / 3 考古學 / 2 6 專任助理 / 4 21-30 / 4 碩士 / 1 學士 / 3 4 年 / 1 2 年 / 1 1 年 / 2 文化人類學 / 2 考古學 / 2 兼任助理 / 2 21-30 / 2 博士生 / 1 碩士生 / 1 2 年 / 1 0 年 / 1 文化人類學 / 2 研究 助理 執行/助理 工讀生 / 10 31-40 / 1 21-30 / 9 碩士 / 1 學士生 / 9 3 年 / 2 2 年 / 4 1 年 / 4 - 15

(19)

(三)年度工作執行情況

(1). 計畫研究方法與執行步驟 1.「臺灣原住民各族藏品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 本計畫將在系統性地資料整理和數位化的工作過程中,逐件清點、分析、 並解讀器物社會文化功能與意義,並釐清器物收藏的歷史脈絡。主要工作包含 四個部份:(A)器物清點、維護、和拍照等工作;(B)器物影像和相關出版資 料彙整:包括原始記錄和相關研究文獻資料的整合;(C)器物特性與歷史文化 脈絡解讀研究:逐件進行個別藏品的辨識、分析、和補充田野調查等工作。(D) 資料數位化與電腦資料庫系統整合:包括文字與影像資料輸入,資料系統建檔 與查詢功能測試等。 預計完成各族標本、影像與田野紀錄片的數位化: a.標本與影像的清點與維護 b.物質標本、影像照片數位化:分三種規格—典藏級(TIFF 檔)、電子 商務級(JPG 檔)與公共資訊級(JPG 檔) c.製作數位典藏級檔案光碟 d.8 厘米紀錄片轉檔與描述 e.輸入標本、影像文字資料 f.田野再調查,校正藏品相關文字資料且補充 g.修正資料庫內容 h.資料備份 初步的工作進度簡述如後: 1 月 工作規劃與準備、相關人員培訓 2-4 月 藏品記錄彙整、相關文獻資料收集 2-5 月 文物、影像提件、清點

(20)

3-7 月 文物拍照、影像、辨識解讀、田野調查補充紀錄 3-9 月 影像沖洗、掃瞄、紀錄片轉檔與分段、製作說明 5-11 月 資料庫文字資料輸入、校正、補充說明;田野調查 12 月 資料備份、撰寫工作報告 2.「1971-1999 年考古田野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建檔」 a.遺址地點圖檔 b.遺址層位圖檔 c.器物照片檔 d.文字資料檔 e.資料庫查詢網頁之建立、連結、修正、維護。 f.各類、各級資料光碟之定期備分。 初步的工作進度簡述如後: 1-4 月 工作之規劃、人員培訓 1-10 月 建檔系統結構的擴充、文獻資料的蒐集、彙整與紀錄查核 4-9 月 藏品清點與整理 6-9 月 遺址地點圖檔的製作、器物後設資料的輸入 10-11 月 資料轉入與建檔與考古資料再調查 11-12 月 資料備份、撰寫工作報告、測試資料庫 3.「本系考古標本陳列室重要標本數位化」 預定在一年之內完成本系標本室所展示標本中較珍貴且具代表性的標本進

(21)

規則形的標本可能需要較專業的器材和技術。這方面的問題希望能藉由妥託專 業攝影師的方式尋求解決。 初步的工作進度簡述如後: 1-4 月 工作之規劃、人員培訓、各分項計畫溝通 1-10 月 建檔系統結構的擴充、文獻資料的蒐集、彙整與紀錄查核 4-9 月 藏品清點整理 6-11 月 藏品拍攝/資料轉入與建檔與考古資料再調查 11-12 月 撰寫工作報告、測試資料庫、規劃出版事宜

(22)

(2). 年度工作甘梯圖3 1.「臺灣原住民各族藏品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分項 月 次 工 作 項 目 第 1 月 第 2 月 第 3 月 第 4 月 第 5 月 第 6 月 第 7 月 第 8 月 第 9 月 第 10 月 第 11 月 第 12 月 1 工作規劃與準備 2 相關人員培訓 3 藏品記錄彙整 4 相關文獻資料收集 5 文物或影像提件、清點 6 文物拍照、辨識解讀 7 影像沖洗、掃瞄、維護 8 田野調查 9 圖檔格式調整 10 紀錄片轉檔與分段、製作說明 11 資料庫文字資料輸入、校正 12 舉辦工作小組會議 13 網頁英文化 14 授權開放 (開放電子商務與公 共資訊級) 15 資料備份

(23)

2.「1971-1999 年考古田野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建檔」分項 月 次 工 作 項 目 第 1 月 第 2 月 第 3 月 第 4 月 第 5 月 第 6 月 第 7 月 第 8 月 第 9 月 第 10 月 第 11 月 第 12 月 1 工作之規劃與準備、 人員之雇用與訓練 2 資訊軟硬體之規劃、購置、建 立與建檔系統結構的擴充 3 發掘紀錄掃描 4 照片掃描 5 幻燈片掃描 6 3D 數位影像拍攝 7 田野調查補充紀錄 8 考古學各類標本清點、整理 9 網頁英文化 10 授權開放 預 定4 5 11 16 26 36 45 57 67 77 85 93 100 進度累計% 實 際 5 11 16 26 36 45 57 67 77 85 93 100 執行落後原因

(24)

3.「人類學系考古標本陳列室重要標本數位化」分項 月 次 工 作 項 目 第 1 月 第 2 月 第 3 月 第 4 月 第 5 月 第 6 月 第 7 月 第 8 月 第 9 月 第 10 月 第 11 月 第 12 月 1 網頁英文化 2 授權開放 3 工作之規劃與準備、人員之雇 用與訓練 4 資訊軟硬體之購置、建立 5 重要標本的挑選、維護 6 重要標本之影像拍攝 7 重要標本之 3D 影像製作 8 重要標本之出土說明、標本屬 性、研究圖說等文字說明 9 田野調查補充紀錄 10 撰寫結案報告 預 定 6 12 19 26 34 43 52 63 74 84 92 100 進度累計% 實 際 6 12 19 26 34 43 52 63 74 84 92 100 執行落後原因

(25)

伍、計畫成果自評

(一)數位化產出

計畫實體數位化合計:74,569 MB,後設資料合計:10 MB 實體數位化類型 後設資料 文字資料 多媒體資料 資料群 細目名稱 1.文獻掃描 (頁) 2.文字輸入 (字) 3.目錄/書 目/標籤 (筆) 4.2D 影像 檔(張) 5.3D 影像 檔(張) 6.聲音 (Audio)(小 時) 7.影片動態 影像(分鐘) 8.動態影音 (Flash) (小時) 9.其他 電腦 儲存量 (MB) 筆數 KB 工作描述 布農族標本 28,800 864 (288 件) 4,320 288 720 標本拍照 排灣族標本 30,000 900 (300 件) 4,500 300 750 標本拍照 阿美族標本 45,400 1362 (454 件) 6,810 454 1,135 標本拍照 雅美族標本 器物標本 55,400 1662 (554 件) 8,310 554 1,385 標本拍照 阿美族影像 18,000 1869 (623 件) 21,800 623 1,558 影像掃描 卑南族影像 9,000 942 (314 件) 10,990 314 785 影像掃描 雅美族影像 田野照片 3,200 315 (105 件) 3,675 105 263 影像掃描 臺 灣 原 住 民 各 族 藏 品 資 料 排灣族內文 社 8 釐米紀 錄片 多媒體 10 800 1 15 影片轉檔 剪輯

(26)

實體數位化類型 後設資料 文字資料 多媒體資料 資料群 細目名稱 1.文獻掃描 (頁) 2.文字輸入 (字) 3.目錄/書 目/標籤 (筆) 4.2D 影像 檔(張) 5.3D 影像 檔(張) 6.聲音 (Audio)(小 時) 7.影片動態 影像(分鐘) 8.動態影音 (Flash) (小時) 9.其他 電腦 儲存量 (MB) 筆數 KB 工作描述 挖掘紀錄掃描 遺構圖、遺跡圖遺物 點線圖。 300 頁(約 300MB) PDF 檔(約 100MB) 400 手稿掃描 照片 掃描 2,160 (720 件) 300 影像掃描 幻燈 片掃 描 遺址照、遺物 照、現象照、 工作照,掃描 成 3 種規格 圖檔 8,400 (2,800 件) 8,500 影像掃描 1971-1999 年 考古田野資 料整理研究 與數位化建 檔 影像拍攝 標本數位影像、三 D 影像顯示完整器物。 256 約 20 筆(約 27.4MB) 63.5 標本拍照 標本 2D 影像拍攝 300 2,100 300 3,000 標本拍照 考 古 學 部 分 人類學系考 古學標本陳 列室重要標 本數位化 標本 3D 影像拍攝 70 2,000 70 1,000 標本拍照 合 計 300 189,800 18,974 80 10 100MB 74,569 3,009 10,611

(27)

(二)績效指標

(1). 主要績效指標

實際產出 實際效益 說明

A 論文 2 篇

謝世忠 2006“雅美/達悟與海中游類:一個台灣原住民族群的多視角「魚觀」”,發表於 『2006 Hwacheon Water-World Traditional Plank Festival Scholarship Conference』,韓國。 見附錄二 胡家瑜 2006 “平埔族人形紋樣與意義初探”,發表於『歷史、文化與族群—臺灣原住民 國際研討會』,台北。其研討會論文集已出版,葉春榮主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見附錄三 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以 助教學研究。 B 研究團隊養成 4 組 二至五人的團隊計有四組,均熟悉數位化工作流程、資料的設立、拍攝以及計畫整體說 明。 小型工作團隊 C 博碩士培育 4 人 培育民族學與考古學領域數位化工作專業人才。 D 研究報告 2 篇 將計畫執行五年以來的工作成果與心得留下紀錄,作為未來進階研究的參考資料。 檢討並查照工作執行 之進度。 Q 資訊服務 新增系統 1 個 後端管理系統,建立整合查詢資料庫與數位化成果檔案的平台,達到有效更新與管理資 料的目的。 資料庫後端權限、欄位 控製及資料修改之用。

(28)

(2). 次要績效指標 實際產出 實際效益 說明 Q 資訊服務 聯合目錄之公 開展示系統文 案五篇 協助聯合目錄,針對藏品做主題式介紹,達到資料庫內容大眾化推廣的目的。 訂定本系數位化紀錄 片等影音之規範。 心得報告一篇 1.參與國際會議,會後心得報告一篇。見附錄一 將國外最新之考古學 數位化應用技術資訊 帶回國內,有助於計畫 的執行。 其他 表演與學術交 流 2.將賽夏族紀錄片帶回部落播放,並邀該族展演團體「山棕與芭蕉」前來人類學系演出。紀錄片帶回部落後,一 方面有助於田野工 作,達到歷史文化維護 保存的目的,另一方面 更增進研究單位和原 住民之間的瞭解與合 作。

(29)

陸、結論與展望

(一)計畫執行檢討與建議

(1). 民族學: 1.由於是教學研究機構,博物館相關的固定持續性管理營運經費幾近於零。一 旦沒有特別計畫的支援,相關典藏整理工作就很難維持。未來第二期計畫預計 利用產業加值與創新的方式,發展永續經營維持接續工作的進行,仰賴本計畫 數位化經驗豐富與深厚學術基礎,產生最大工作價值與學術成果。 2.現今台灣原住民的田野地之社會情況益趨複雜,增加研究者的工作難度,.本 系藏品數位化資料推廣的同時,各族對於標本及影像所有權恐有爭議。將先於 本系或機構內部,建置共同資料的平臺與對外窗口,建立使用與授權之機制, 有助於克服不易延續之窘境。 (2). 考古學: 1.資料龐大整理費時,收藏由久遠已開始,早期資料建置的形式再轉換費力,. 考古學人才與社會需求相較下嚴重不足。將利用富經驗的人員從事架構更新的 工作,當省卻一些摸索與尋路的時日與工作,有計畫之經費和優勢人力,可培 育新一代人才,具備數位化的技術與知識接續工作。 2.計畫之成果於五年之間產出不僅僅資料庫或網站,工作執行過程奠定了許多 數位化之工作流程,也獲取了數位化相關之經驗與工作文件,研發相關之技術 與知識。這些實質的成果或是無形的技術經驗,都值得整理並且出版或是紀錄 下來。一方面,可以作為往後進行數位化工作的學者或單位樹立規範或引為借 鏡;另一方面,出版之相關書籍資料,亦可幫助大眾或研究者了解並進一步使 用此數位化計畫之各項成果。

(30)

3.此外,考古學部分的計畫除有利於本系標本資訊與其他研究單位的交流外, 最重要便在於可提供一般民眾,特別是非臺北市居民一個接觸考古學材料的機 會,也彌補本系標本室過去因經費與人力不足,無法常設開放的缺憾。所聘任 的專任助理為本系的畢業生,從入學開始便對考古學有極為濃厚的興趣,預計 日後將出國深造。本計畫將給予其進一步了解臺灣考古材料、撰寫考古學相關 資料,以及整合資源和協調工作的機會,而這正是成為一專業考古人材所最需 要的入門訓練。

(二)計畫展望

本系過去五年(91-95 年)參與第一期國家型數位典藏科技計畫,完成系內所收藏 之台灣原住民各族藏品標本與影像的資料整理與數位化。現今,配合國科會計畫辦公室 推動第二期國家型數位典藏科技計畫,將積極應用第一期計畫之產出成果,進一步發展 學術研究、教育推廣、產學合作與國際交流,以使已數位化的物件資料,在資訊社會中, 得已被賦予人文資產更多元的意義。

(31)

附錄一: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計畫編號 NSC 95-2422-H-002-005 計畫名稱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子計畫五: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 出國人員姓名 服務機關及職稱 陳瑪玲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副教授 會議時間地點 2006/4/18—2006/4/21 Dakota 會議名稱 第 34 屆考古學的電腦應用與量化方法年會

(CAA2006, Annual Meeting and Conferenc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in Archaeology)

(32)

2006/4/18—2006/4/21 第 34 屆考古學的電腦應用與量化方法年會

(CAA2006, Annual Meeting and Conferenc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in Archaeology)

心得報告

陳瑪玲

(一)大會簡介

第 34 屆考古學的電腦應用與量化方法年會(CAA2006, Annual Meeting and

Conferenc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in Archaeology )首次離開歐 洲而至美洲大陸舉辦(Fargo, N. Dakota, April 18-21, 2006),因此相較於過去有相當高比 例的美洲考古學者參與,因此也為大會帶入了一些新的關注。

此次大會主要關注的主題:

1. Introducing ECAI—Exemplary Cultural Atlases(文化地圖的繪製) 2. GIS Application(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

3. Database—Site Specific to National Archives 4. Modeling and Simulation(Predictive Model) 5. Virtual Reality—Site and Architecture Modeling 6. Digital Archive

(33)

(二)主題簡介

1. Introducing ECAI—Exemplary Cultural Atlases(文化地圖的繪製):

主要討論文化地圖的繪製概念及展現一些文化地圖繪製的成果及運用文化 地圖從事研究的成果。 2. GIS Application(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 將考古學或文化人類學具二緯屬性(地點)的資料,數位化入整個二緯框 架(全球數位地圖)中,全球經緯為參考架構,因此一方面可以與任何具二緯 屬性的資料結合,呈現、分析任何資料在空間分佈的相關性,另一方面可輸入 後設的文字屬性資料,配合空間屬性呈現查詢的介面利用、進行相關的、具空 間屬性的分析與呈現,例如 Google Earth、繪製 Exemplary Cultural Atlases 等等。

3. Database—Site Specific to National Archives & Digital Archive:

基本在討論、發展一標準、完善的系統,以供單一遺址之資料庫可轉化成 區域或國際通用的資料庫,以達到研究資源共通共享的理念。

4.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以 George Indruszewski 與 John Murphy 的研究為例)

有關北歐 Viking 時期航海路線的討論與復原研究,至今都是完全依賴在歷 史文獻及實驗考古學的研究結果,因此 George Indruszewski 提出第三種研究的 方法,是嘗試以電腦虛擬方式結合歷史文獻及實驗考古學的研究成果所提供的 資訊資源,對北歐 Viking 時期航海的路線加以研究。此資訊資源是統合了波羅 的海的海床地形、風向、海流、和其他實際會影響航海的因素、條件等,研發 一個海深測量術學的(bathymetric)數位模型(DBM's),以便模式、模擬化早 期中世紀航海業的虛擬環境。2004 年研究團隊實際在波羅的海測量這些因素變 異的數據,作為航海紀錄,用以模擬航海路線,並同時比較 GIS-ESRI 與 GRASS GIS,以檢視何者是花費較少的模擬化及非等方性的擴散的分析工具,以模擬人 群在幾千年時航越在史前的陸地與波羅的海海面的路線,此研究結果也以實驗

(34)

考古學的環境控制與現代在波羅的海的航海條件加以評估。 Murphy 的研究則是認為持有視社會體系為一複雜適應、統合人群與自然系 統的概念,可引至一研究與了解過去的新取向。他將 Hohokam 時期 的水利管理 作了一虛擬的模組,其中組合了一些必要的變數如植物生產、營造與管理渠道 系統的人力需求、水流的變動等,以營造一虛擬環境,以提供對於發展一渠道 系統中所涉及的需採取的合作與競爭的策略,中央控制的程度、面對各種壓力、 危機時的應變系統等的理解,以期藉此對 Hohokam 全盛時期的發展軌跡有所揭 示。此虛擬模式是由一特別的模式原則及一組相關目標所指導,以 X3D 呈現模 擬的成果,一方面可使得模擬的地景以多角度呈現,另一方面 X3D 是 xml-based,可有效的呈現模擬中所渉入的變數。

5. Virtual Reality—Site and Architecture Modeling:

基本在介紹、討論、檢視運用 3D 模組復原、呈現遺址與建築物的概念與方 法、技術。 6. Digital Archive 基本在介紹、分享、討論各地區、機構考古學資料數位化的過程成果與所 用之系統。 7. 3D Application—Web3D in Archaeology : 在此主題下有一些不同發展成果的介紹或呈現 (1) 3D scanner 獲取器物、建築、田野現場等立體影像效果的討論 (2) 配合數學或幾何軟體測量分析,取得對研究所需的器物屬性數據,是由

(35)

Laboratory, USA(後記)

(三)後記:考古學幾何立體物件 3D 資料的擷取、儲存與多方應用

(1) 基本理念: 幾何立體物件如陶器、石器、骨骸等考古學資料,可由 3D 雷射掃描產生 點組或雲點(set of points)的表面(surface)與容積(volume)的資料, 此種雲點的資料因無定型,可在呈現、儲存、重組(retrieval)、學科特殊 樣貌的抽取、視覺的擷取(query)介面等面向上,可依需求而任意與彈性 的作變化。 (2) 應用: A. 人體骨骸樣本的 3D 資料的擷取: a. 可以與影像軟體結合、呈現,取代實物作為教學上的教材,以免實 物的損壞,且可同時供給無數的學生同時使用;使用者可任意作不 同角度的旋轉、放大細微的觀看,增進人骨在教學與實習上的成 效,也能對人骨標本的保存有所助益。 b. 可供作虛擬的組合或呈現,而有助於一些研究,如探討人科動物行 動、行走的姿態與力學與其他動物的差異,或人科動物製造石器時 上肢運動的方式、或與石材間的互動形式等等。 (3DK, ASU)

(36)

B. 陶器、石器標本的 3D 資料的擷取: a. 以 2D 或碎陶片、石器殘片實物作人工測量或視覺的猜測,往往精 準度不夠、也有限,然而精準與一致的量度數據是一些考古學研究 議題的重要依據基礎,例如標準化與專業化或技術體系的研究,需 求對陶器、石器之一些相關屬性精準與一致的測量,然而人為或現 有的測量工具所能涉及的屬性、面向或精準度,在面對幾何立體的 物件表面時會有著不精準、測量困難的缺陷。3D 雲點資料配合特 定幾何影像軟體的處理,可提供自動化的測量與精準的測量數據, 提供各種不同需求的擷取與呈現要求。 (3DK, ASU)

Sample Visual Query Interface

Initial query screen, allows users to make the request by

shape input or text input.

Intermediate list of result. This screen displays a list of

matches with thumbnails.

Details of a selected result. This screen displays the full

results with 3D model and text information.

(37)

b. 建立一個對陶器、石器遺留進行紀錄、分類與重建的自動化系統。 破碎的陶片、石器以一個 3D 的測量系統加以自動化測量、紀錄, 系統再依據這些已紀錄的雲點資料作評估、預測一陶片、石器的延 伸、完整的弧線、在原始完整的整器中的正確方位,並依這些推測、 復原的弧線及一些外加的屬性資料(如質地、量度、類型與遺址) 對其形制加以推測、復原與分類。如果用作復原的陶片在垂直的方 位上夠大,涵蓋了必要的部位,那此復原的過程會有極大的成功 率;同時像容積等的度量也可加以計算出。若陶片過小,無法依此 一單一陶片加以推測、復原一完整的器形,則可將這些過小的陶片 依其屬性,加以推測、作最好的拼湊組合,由此也許進而可再作整 器的復原。同時在此系統下,測量、繪圖與描述可更加精準與自動 化,而其產出也可提供高品質的出版需求,或各種的呈現方式,也 可化為不同的資料庫提供網路上不同的使用需求,也可作為不同資 料的各種比較基礎。

(38)

附錄二:

雅美/達悟與海中游類:

一個台灣原住民族群的多視角「魚觀」

(39)

雅美/達悟與海中游類:一個台灣原住民族群的多視角「魚觀」*

謝世忠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tristan@ntu.edu.tw

* 本文寫作過程得助於楊鈴慧、李莎莉、劉瑞超、楊政賢、郭倩婷、陳彥亘、及張娥凜等女士先生甚多, 謹致謝忱。

(40)

I.前言:與魚結緣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其東南方距台東市 49 海浬(76 公里)處的蘭嶼(BotelTobago Island / PongsoNoTao / Kotosho / Orchid Island)(圖

一),顯然是「孤懸」於外的小島(圖二)。然而,自 蘭嶼歷史文化立場觀之,她大可不必在與台灣較比之 下,總是小媳婦般地只能「孤懸」。畢竟,島上雅美 ∕達悟原住民(該族慣稱雅美族,雖近年呼籲正名為 達悟族[Tao]者不在少數,但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 會迄今仍沿用習稱。本文題目和文中首見處雅美∕達 悟併出。惟以下敘述除引文原出現外,餘皆稱雅美) 對台灣本島固無興趣,僅有簡單如「辮子軍」(即清 代中國人)曾來犯傳說(余光弘與董森永 1998: 105-106),而與台灣原住民各族亦極少往來。蘭嶼幾 乎就是雅美人建構起自然、超自然、與社會世界的唯 一地理重地(圖三)。近幾年,陸續有民意代表和地 方人士將語言學上雅美語與菲律賓巴丹同源證據付 之實踐的行動(參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 基金會編 2002)。雙方民眾藉著各項活動,往來參訪。 然而,語言類同的被強化,並未非常有效地喚起雅美 人可能從巴丹遷來的失落記憶。族人的蘭嶼仍是唯一 世界主體,而事實上雅美人數百年來的確就在島上營 造生活,上山下海,無往不利。 地理學的界定上,蘭嶼為小小島,反之,在雅美 人自稱定義上,自己卻已然擁有大世界,這個大世界 資料來源:Hsu 1982:封底頁 楊政賢攝

(41)

它也述說了雅美人與之結長久緣分的經典故事(參夏曼‧藍波安 2003)。 雅美與魚有悠久的互動歷史。每年每季每日,魚或於大洋中,或在族人船上,或在 家屋門外或熱鍋盤碗內,數百年來,無數個接觸結果,寫滿了該族深刻記憶中的文化生 活史。雅美沒有文字,因此,人與魚關係史僅存於生活、口傳、以及無形無影的時間輪 中。自掌有書寫能力的外來者開始踏入蘭嶼的一刻起,雅美人及其文化生活從此不再單 純自然,因為有人不斷以文字介紹於外,於是更多外人接踵來訪,描述與定義族人點滴 的篇幅也以驚人速度增加。 雅美作為一個異國情調明顯的特殊人群文化,記錄者總是尋「異」而論,其中「海 洋、船與魚」三者連成一氣的主題,是為目光所至的熱門焦點之一。雅美人與魚結緣, 而外來觀察家會寫到相關故事,或也是一種魚緣分。在本文中,筆者擬以「雅美與魚」 為對象,分別敘述雅美族神話中魚的出現,外來人對該族與魚關係的發現,人類學者學 術性地再現人與魚文化,當今掌有高超書寫技藝族人文學家對人/海/魚的文字呈現,以 及工藝作品中「魚」的缺乏表現等五個範疇,較全面地整理出族內族外對該族與海中游 類關係的想像。「人與魚」形似單純,但它卻引來一層層加料豐富的多重詮釋模式。今 天,若欲以「新人類學式」地認識特定人群,大抵多重詮釋模式取向的採用,可能是為 一比較不致產生遺漏缺失的策略。

II.神話的出現

對一個無文字傳統的社會來說,包括神話、傳說、祖訓、規制、禁忌、預言、譬喻、 賞罰、故事及經驗等在內的口傳知識,無疑是最重要的社群維繫與個人濡化依據。它們 解釋了大部分可見於當下的人群現狀,更合理化歷史的過程與文化的設計。 雅美族的「飛魚祭」赫赫有名。「飛魚是什麼,為何有飛魚祭,以及人如何處置飛 魚」等問題,一直是探詢者一方最感興趣者。一批批忙於記錄的人士前來提問神話故事, 其中關及飛魚和魚之異變形體的幾則,就成了輾轉寫入的重點。 40 多年前許世珍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所發表的〈雅美族紅頭社傳說 一則〉一文(1960:285-298),大抵是中文文獻第一次較完整記下雅美始祖神話者。之 後,劉斌雄(1980)和陳敏慧(1987)繼續在同一刊物上寫就相關論文。約略同一時間,

(42)

《雅美文化故事:蘭嶼雅美族的傳說》一書(鍾鳳娣編 1986)。到了 90 年代,孫大川所 著《神話之美:台灣原住民之想像世界》(1997)以及余光弘、董森永合著《台灣原住 民史—雅美族史篇》(1998)的兩書中,類似內容的神話故事仍不缺席。進入二十一世 紀,凡有蘭嶼新著,必是續錄神話,其中的典例包括有曾瓊儀《蘭嶼雅美族民間故事研 究》(2001)、希南․巴娜妲燕《達悟族:飛魚之神》(2003)、及達西烏拉彎․畢馬《達 悟族神話與傳說》(2003)等。 將近半個世紀文字傳寫的雅美神話,關及魚者,最被普及誦說的,就是陳敏慧所稱 之「飛魚祭」或希南․巴娜妲燕所名的「飛魚之神」該則。故事的母題要點大致如下: 1.雅美人原不知飛魚知識,不過,卻曾偶在岩洞內瞧見鬼(anito)族會捕魚製陶造船等。 2.一天,族人在岸邊檢來飛魚回家,並與甲殼類生物合煮食之後生病長瘡。 3.此一事件連帶也使魚族生病。 4.魚族頭目明白原委後,托夢給雅美老人,要他知曉捕食飛魚必依原則行事,並約翌日 相見面授。 5.雙方碰面後,黑翅膀魚頭目耐心教導確切的捕飛魚時節,老人男人女人小孩應有所別 的魚種取食,以及魚獲的食用地點時間與方式等。 6.自此,雅美人依之建立漁業禮制,人與魚的網絡才得以永續健全。 人與魚網絡的建置,自然是一項規範,也是一種理想。不過,畢竟人慣於食魚,慾 望不易控制,而飛魚季節又限 3 至 7 月,那其它月份如何是好?雅美社會並未對此有嚴 格禁忌要求。僅是有幾首歌謠嘲諷那些未到飛魚時節,早早就出海者,往往只抓到小不 點魚(見夏本․奇伯愛雅 2003:240-241,256)。反而許世珍(1960:293294)曾記下 一段兒子未到漁月即私自出船,父親在家冷嘲熱諷等看空手歸笑話,未料,晚輩返家, 卻帶回數百條魚的豐收故事。這段內容與夏本․奇伯愛雅所錄歌謠,道盡了族人對魚的 期待,以及對非漁期間大海資源說不定還是「滿滿」(兒子帶回滿船魚)或根本是「空 空」(父親以為是空)的想像。

(43)

網絡」以禮制建成,雙方更可能合而為一半人半魚。族人尊重魚族,因此依制捕魚,但 「人魚」往往具有破壞人之社會的威脅力量,因此大家防之甚至誡之,除非牠完全屈服 於人,將自己棄魚從人。

Ⅲ、生人的發現

所謂「生人」(strangers)係指為各種可能的理由或偶然之因,短暫或較長期看到雅 美族群及其生活面貌的外來者。自清代始起,即有文書記下蘭嶼舊稱紅頭嶼。1730 年(雍 正八年)陳倫炯所著《海國聞見錄》記著紅頭嶼「有土番居住,…,食…海族之類」。 1879 年(光緒五年)夏獻綸在其《臺灣輿圖》之〈恆春縣輿圖說略〉中寫紅頭嶼「番族 穴居,…,以捕魚…為生」。1894 年(光緒二十年)屠繼善《恆春縣志》記紅頭嶼「番 俗情形,…,產…鱔、鰻等物。…。鰻丈餘,…,人亦不補」。雖然清國人簡單知紅頭 嶼上居民生計與魚有關,但並無飛魚相關訊息資料。不過,當時外人已知雅美族人並不 食形體如蛇之河鰻。 日本佔有台灣之後,蘭嶼與台灣各地原住族群一樣,均開始面臨殖民政府學官兩方 的注視目光與實質行動。著名的人類學、考古學者鳥居龍藏、伊能嘉矩、移川子之藏、 鹿野忠雄、馬淵東一、及宮本延人等均到過蘭嶼,待的時間長如鳥居的 70 天,短則如 伊能只留一日(參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 1996)。既是專業學者,職業性敏感告知他 們應去注意到飛魚。以宮本 1929 年 4 月至 5 月在島上的 30 天為例,他雖未親臨捕飛魚 現場,卻曾自海岸遠望,看到「雅美族特有的漁船上漁火點點,逐波海浪之間。紅色的 漁火照映著波浪,漁火隨波飛散,的確是一幅風景」(宮本延人口述,宋文薰與連照美 翻譯編輯 1998:77)。他也問到了以火把誘魚再用大網撈魚的方法。這些記錄在宮本自 己寫的《台灣原住民族》一書中,又再述說了一次(宮本延人著,魏桂邦譯 1992:195-196)。 學者對雅美人而言,是為零星行走並親切友善的生人,而政府一方同為日本人,卻 是以軍人警察教師大量人口與物質配備構成之威嚇性生人團體。威嚇性生人團體當然也 知雅美族人與飛魚的關係。但由於政府在地工事甚多,有時就強迫族人不得出海捕釣魚 類,若有違背者,魚隻沒收,還得受拷打。常有居民在外頭晒魚乾,若被發現,一樣充 公處罰。不過,族人在與日人接觸過程中,也學到了售與對方喜愛之河鰻的知識。另亦

(44)

永 1998)。 清國與日本人之外,西方傳教士也以生人身份進入現場,其中艾格理牧師與丁松青 兩位神父堪為代表。他們久待之後,分別出書,也都介紹了飛魚和捕魚。 艾格理的《蘭嶼之旅》一書中九成為圖像,僅有約 10 頁文字,其中「飛魚節」和 「捕飛魚」,扼要敘述飛魚節日男女穿禮服,第一週用大船捕魚,女人不得靠近,斷雞 或猪脖子海水染血招來魚群。木舟推過石子入水遠去,翌晨返航,在家中石涼台上處理 魚隻,醃妥後掛架曬乾。丁松青的《蘭嶼之歌》,提到族人告訴他黑尾巴飛魚曾托夢告 知一位青年(上節故事則說是老年人),雙方約定碰面教授捕捉飛魚技術的 故事 (1990[1982]:207-209)。另外,他也敘述 60 個人合力以大網捕捉魚群的經過。 有機會至蘭嶼的人,不會僅有前述這些特定身份的人。經濟發達,資訊傳遞快速, 加上觀光商業行銷,蘭嶼對當代台灣來說,必是一探究、冒險、品嚐、打量、認識、體 驗、或記錄討論的對象。自雅美人的角度視之,這些台灣人全是生人,而他們正源源不 絕地撲向小島(圖四)。於是,生人之眼發 現神秘,就成了「台灣與蘭嶼經濟觀光網 絡」作用過程中的主軸(見謝世忠 1994)。 上節說過,雅美文化中有一具象的「人與 魚網絡」,而今「台灣與蘭嶼網絡」顯性, 後者遇上前者,果然「人」與「魚」都成 了凝觀取用要項。 生人們當然不一定會行動至蘭嶼,但 政府與商業機構於此時充當協力推手,在網際網路上大肆促銷,營造蘭嶼的吸引魅力。 營造的文字來源大多未詳,但寫作細緻,專門詞彙的創用尤多(如出現有「等待飛魚的 季節」、「飛魚文化」、「飛魚叫 alibangbang」、「飛魚餐」、「飛魚季」蘭嶼高潮戲、「飛魚 為文化核心」、「神聖的飛魚」、「雅美風味飛魚乾」、「飛魚王」、「大小船招魚祭」、「禁忌 (圖四)蘭嶼島上的觀光客 謝世忠攝

(45)

Ⅳ、學術的再現

作為專業人類學者,聽聞或看見雅美人捕飛魚種種,絕不會如上述宮本延人讚嘆夜 間遠望船上火光美麗即罷。學者們會進一步,甚而無休止地不斷敲問原委。典型人類學 全貌式民族誌必從生業飲食著手,再擴及社會制度、宗教信仰、及藝術美學等等。而在 以特定問題意識為研究導向的今天,研究者即可能從傳統民族誌面貌的某一區塊,選定 子題,揭諸探索意義,然後直接進入深究闡述。此時,生業飲食就不一定是首選論題了。 不過,雅美之飛魚以及魚的知識與生活實踐實在太過特殊,因此,學者跑去蘭嶼田野, 多被「魚作為一種重要食物」的過程所吸引。於是,論文專書問世,談魚者最多,它也 直接揭示了雅美食物研究題目的焦點。從衛惠林與劉斌雄合著的《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 織》(1962)開始,之後的鄭惠英〈雅美的大船文化〉(1984)、余光弘〈雅美人食物的 分類及其社會文化意義〉(1993)和〈蘭嶼雅美族以同易同式交換的經濟實用性〉(1995)、 陳淑芬《具體生活與象徵系統:雅美族的魚的分類與食魚禁忌》(1994)、陳玉美〈人與 食物與空間:蘭嶼 Tao 社會、文化中有關「潔淨」的觀念〉(1998)、及鄭漢文《蘭嶼雅 美大船文化的盤繞—大船文化的社會現象探究》(2004)等等,無一不談魚,更精確地 說,應是談魚的分類或食物的分類。 這些研究凡觸及飛魚以及平時捕釣到的各類魚種,必會提到「好魚」、「壞魚」,「可 食用魚」、「不可食用魚」,或「男人魚」、「女人魚」、「老人魚」等之別。探索相關議題 有幾種作法。其一,「科學性地」問出並表列各分類的魚別(如陳淑芬即拿著魚類圖鑑 小心翼翼請族人指認),再從中找到某一類別的生物性特徵(如魚形體、氣味、色澤等), 如此即可確認族人類分的標準。其二,族人如何執行男女老少食魚樣種的區隔,而它在 性別關係與社會結構上,又反應了何種事實。基本上,多數學者重在第二,至於第一, 多見聊備幾種著名魚類如鬼頭刀、鮪魚、飛魚等而已。列魚表的難度在於硬分男女老少 魚種類數字,必失之絕對。無人可明確指認任一生物科學命名的魚,一定屬於何一雅美 類分魚類範圍。因此,余光弘即使曾辛勤收錄 317 項魚名資料,也只有留用參考而從未 正式發表。

(46)

將魚食物分類拉上抽象作用之社會文化意義,自然比較接近「人類學式」論述。凡 欲陳述雅美社會,只消從漁團、造船、大船入水(圖五、六、七、八)、儀式禁忌、抓 飛魚、處理漁獲等角度切入,均可獲致一定的說明效能。學術出版,或許讀者閱而吸收, 立即知悉雅美魚文化點滴。不過,事情常常不如此單純,因為學術論述內容往往複雜, 一般人不易取到精華。即使取得了,也可能兩篇讀完就混淆了。高信傑(2003)曾不厭 其煩地綜合整理台灣與日本多數論及異種魚類分項問題的學者作品。他發現眾人在分二 項分三項或更多項之間,意見分歧。不過,有意思的是,這項分歧過去從未引起具規模 的學術詮釋論戰,直到高氏發現並寫出了居間落差,雅美專家仍是平和冷靜。事實上就 楊政賢攝 楊政賢攝 楊政賢攝 楊政賢攝

(47)

子或輩份年齡分類,那麼居家建築、人群組織、應也可理出空間或工作所司的分類。如 此推往,雅美社會面貌及其文化邏輯就現身了。學術報告到此可望停筆,因它已完整解 釋了族群生活為何這樣為何那樣的道理。

.

Ⅴ 我族的表現

筆者曾為文(謝世忠 2004)闡述台灣原住民二十年來計出現有族群政治、藝術文化、 躍進學術及文學建構等四大社會運動。其中文學運動一項最引人注目。原因無他,一方 面一個原無文字傳統的非主體異文化異語言族群,得以「學」到主體人群書寫工具,已 屬不易,另一方面,族人之中突然湧現為數不少的作者,以文學之姿,精巧地使用「異」 文,表達我族和個人的生命歷史與時空體驗,尤令人驚嘆。雅美族即使島嶼「孤懸」如 此,在這波原住民文類創構浪潮中不僅未缺席,其展現出之文學活力,排名絕對第一。 夏曼‧藍波安和夏本‧奇伯愛雅是眾作家中的首選。本節以前者的《冷海深情》 (1997)(圖九)與《海浪的記憶》(2002)(圖十),以及後者的《三條飛魚》(2004)(圖 十一)內容為例,進行說明。夏曼的兩書,共由陸續發表的三十篇散文小說所構成。兩 書標題的二大意象「冷海+海浪」和「深情+記憶」,實已說明了一切。雅美族人沒有了 海,即如失了根,或斷了生活動力,因此,不論前文字時期或用文字的當下,總見以濃 資料來源:夏曼‧藍波安所著, 《冷海情深》一書封面 資料來源:夏曼‧藍波安所著, 《海浪的記憶》一書封面 資料來源:夏本‧奇伯愛雅所著,《三條飛魚》一書封面

(48)

濃情和永不褪的思念,來形容自己與藍色洋面及深墨海底的黏貼關係。牢記著大海,其 實就是難以忘懷水中悠雅又壯朔的魚族游類。 夏曼多數文章寫著魚。晚上捉飛魚,白天釣鬼頭刀。雅美人等著飛魚季抓魚,大體 積的鬼頭刀也來獵食之,於是族人總有正確時刻,把與己競爭的大魚視作漁獲對象。人 與魚爭鬥的故事,自然常常上演。老人家身體微恙,即可因成材兒子飛魚和鬼頭刀雙獲, 而立即痊癒。他會謙虛地對兒子說,「孩子,謝謝你給我吃的魚」。魚帶給族人希望,成 了繼續愉悅活著的最大支柱動力。「只有魚,才能吃飽」,「沒有鮮魚吃的屋前涼台,望 之令人辛酸」,以及「海就是我的太太」等等形容,再再道盡「魚與水」對雅美人「之 歡」的重要性。 夏曼癡迷潛水射魚,然後家裡永遠有「一鍋男人魚」和「一鍋女人魚」的滿足。不 過,故事的發展不會這麼簡便固定。打魚打半天,月亮早已弦半邊,不見英雄回,父母 妻兒全是淚,等回來了,淚更垂不止。大家掛心的是安危,而不是晚餐時分有沒有男與 女的各自一鍋。雅美潛水漁人再神勇,仍要順從大海,禮遇水族。畢竟一人下潛,而再 也未見上浮者例子多,浪捲吞噬釣魚船記錄亦枚舉不完。男孩加入祖先傳百年的船隊漁 團,磨練成鋼,很是神勇,但切記家庭缺了你就不歡樂。 書中寫著族人自飛魚神話故事傳頌以來,即喜歡上了海。黑色翅鰭飛魚王每年都想 與其相見。飛魚是「萬神的魚」,而非「我們的飛魚」,降低自己姿態,卑躬海洋,永為 正途。「天天都有豐富漁獲,是不吉利的」,有時候我們勝利,但偶也應讓對方享有榮耀。 夏曼書中數十類魚種躍出。大牛公鰺(浪人鰺)、鰭魚、鉅尾鯛、海鯡鯉、棘鼻魚、 大鯨鸚嘴魚、胡椒魚、短魣魚、石斑魚、鸚哥魚、黑毛、白毛、鯊魚、大斑鰻、及魟魚 等,陸續上演,或為主漁翁,或充當配角。牠們也分別被作者引介入男人魚、女人魚、 老人魚、女人分娩坐月子用魚,以及惡靈附身的類屬。夏曼曾見過極不吉祥的海蛇,鯊 魚、大魟魚群等,對峙或開溜(按,其他魚兒早已開溜了),取決剎那。即使佯裝有膽 的潛水漁夫,在底下與魚大小眼瞪,內心仍是涼顫不安。每每憶起,老人家叮嚀果然可

(49)

夏本該書各篇主題與夏曼有同有異,其中飛魚季、魚乾、船組、禁忌、魔鬼都是相 似母題。不過,他有強調「雅美人美女」的專文,青年男孩悸動心情,與夏曼以早是安 穩妻兒滿堂的家室為前提者,趣味迥異。寫到魚,魚鱗也上了段落,屬飛魚者特多,佈 滿船艙槳板身體。不過,有時,只捕回一條,而若抓到三尾則是吉利。夏曼書中動輒三、 四百條飛魚入袋,而夏本就這單數個位數。兩人的「飛魚文化」經驗和想像不同,前者 誇張盛功,如同其一下水就要大收穫般,後者深沈內斂,寫到飛魚季火藥味濃,犯忌人 馬可能打架,一方面抓得孤零零一條魚也罷,另一方面則積極查訪到底何人觸了禁,才 老是抓不到魚。夏本書中有一「飛魚石徑小路」,浪漫有力,每幾行字就出現一次,足 見人們奔向海洋親近魚族的等不及心境,小路上來來回回,跳入船隻出海快速,返來慶 功也能縮減時間。 飛魚季過程與海底世界實在太新奇,雅美作家書寫這些,篇篇句句均是驚奇,妳(你) 能想像千尾浪人鰺游向一方的壯色麼?火光點點,萬魚飛奔,浪滔激烈,生命交關又如 何,讀者知否?雅美母題就幾項,又全可總結至海洋與魚族兩項,所有文學作品都是它 們,閱者永不厭煩,因大海太大,大到千變萬化,而這變化又早已為雅美海洋之子熟透, 所以即使每天寫魚道浪或逐波戲游類,內容也是千變萬化。漢人只會陸上行走,而雅美 人海面水底自如,「陸上人」瞧見「海上水下人」在文學出現,好奇者多,欲飽覽者亦 眾,就如飛魚躍出奇觀,相印對看,也是有味。

VI、工藝的乏現

人類使用物質,將之轉化成可用之器具,再集體性地認識它、界定它並賦予價值指 標,物質文化於是有之。台灣原住民自作為「泛人類學」(指任何標榜以田野方式接觸 部落的調查參訪)學術(如學院研究計畫)、半學術(如文史工作)、或非學術(如觀光) 探索對象以來,物質文化範疇就是一觀察研究重點,其中藝術表現形式,更是引入注目 的討論主軸(參 Chen1968;謝世忠 2000;王嵩山 2001;許功明 2004;李莎莉 2004)。 我們談論雅美文化,自然也會搜尋建築、農具、獵具、漁具、廚具、家具、船隻、服裝、 飾品等等物質生活系統的所在,然後再設法識出「原始藝術」(或稱「前現代藝術」、「第 四世界藝術」、「族群藝術」、「部落藝術」[各個概念定義討論詳見李莎莉 2004])的特定

(50)

雅美族有兩大物質創作設備,一為家屋與涼亭或工作房,另一為大小拼板船隻。比 較兩者,很容易可發現前者樸素,後者彩繪。著眼於藝術者,很快會被船樣吸引,於是 找到了船板色澤有紅、黑、白,紋樣有人形渦卷紋、交叉紋、同心圓紋、波浪紋、三角 形紋與菱形紋等。「同心圓」代表什麼(圖十二)?各類說法包括太陽、魚眼、船眼、 海蛇之眼等,不一而足。 整艘船唯一可能有魚之 意象者(即魚眼),就是 同心圓。Hsu(1982)以 及 莊 伯 和 與 徐 韶 仁 (2002)均提到前述雅美 族的船舷浮雕,亦見於 「主屋、工作房、禮棒、 以及各種日常用具上」。 不過,相較於船隻,建築物的裝飾 並不明顯,一般器物也以素面居多 (圖十三),因此也未曾有人以雅美 家屋或碗盤工技視覺裝飾藝術為 題,寫就專著。 我們在上節提到,雖無法百分 之百列出男人魚、女人魚、老人魚 的分屬魚種,但雅美族人大致均有 主要魚類屬人專用的常識。夏曼‧ 藍波安文章作品中出現的十數種魚 楊政賢攝

(51)

顯形的「魚藝術」。多數學 者在田野地均會看到深色 乾涸河豚、石斑、棘鼻魚 等魚體玩具或擺設或懸掛 飾物(圖十四),但似乎就 只 有 此 一 單 類 魚 樣 「 藝 術」,而且數量也不是太 多。很顯然,雅美人並無 將任一完整魚類原型「藝術化」呈現的念頭。劉其偉在其編著之《蘭嶼部落文化藝術》 一書中展示了一張新造船隻,船首同 心圓與人形渦卷紋飾中間,多繪了一 隻海鷗(1982:152)(圖十五)。換 句話說,新添加料,還是輪不到魚, 反而與族人一樣同在食捕魚兒的鳥 類上了榜。不過,筆者曾見有一人家 在涼台後方新建小屋,並予以彩色裝 飾,其中除典型各個紋飾外,又加上 六條大小黃黑相配的鬼頭刀魚繪。莊 伯和與徐韶仁也指出(2002),晚近, 雅美人發展出立體雕刻,其中即有鬼 頭刀魚木雕。 然而,「魚」得以選入藝術題材, 仍不是普遍現象。劉其偉曾指出雅美 「族人繪畫的主題有人物、山羊、 猪、魚、椰子等,有從雕刻來表現,也有不少是用鉛筆畫在紙上,只是少有留存而已」 (1982:135)。如果情況真如劉氏所言,那麼的確魚主題的雕刻紙畫,果然「少有留存」。 不 過 , 有 一 事 或 可 證 明 劉 氏 報 告 不 假 , Ying-chouHsu ( 徐 瀛 洲 ) 的 資料來源:劉其偉 1982:152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藏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圖三 104 年度數學學門研究單位計畫件數分佈.. 民國 104 年 11 月 自然科學簡訊第二十七卷第四期 統計. 統計學門 104 年度大批申請專題研究計畫 共核定通過 118

臺大機構典藏NTU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二 Repository, http://ntur.lib.ntu.edu.tw) 經驗與協助推 動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 (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體適能、大學端需 求、自主學習計畫 上傳、自主學習計 畫審核、出缺勤紀

夏俊雄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王偉仲 召集人.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奧地利數位經濟部長 Margarete Schramböck 於 2020 年 6 月 8 日宣布「奧地利數位行動計畫」(Digital Action Plan

IRB 編號 SC19109A 計畫主持人 李奕德 通報次數 4

IRB 編號 SC19025A 計畫主持人 吳明儒 通報次數 1

IRB 編號 SF18239B 計畫主持人 李騰裕 通報次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