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變壓器與變容器的模擬…

第四章 X 頻帶頻率合成器的前端電路設計

4.5 變壓器回授壓控振盪器設計

4.5.2 變壓器與變容器的模擬…

變壓器跟之前所介紹的螺旋電感設計方式類似。從金屬的長寬、厚 度及金屬線段間格為考量來設計一個變壓器,如圖 4-22(a),圖 4-22(b)為 其立體圖,此次電感線圈寬度為14μm,線圈間距為 2μm。

4-22(a) 變壓器佈線圖 (b) 變壓器立體圖

參考的螺旋電感等效模型可以推出變壓器的等效模型[9],如圖 4-23。

LD/2 與 LS/2 分別為主線圈與副線圈的電感值;Rd/2 及 RS/2 是線圈寄生電 阻;Cf代表電感的兩個輸入端點間的寄生電容;COX、CSub及 RSub分別各 自為氧化層寄生電容、基底寄生電容和基底寄生電阻。

C

0 5 10 15 20 25 器挑選的尺寸為 B(branch)=1,G(group)=10。圖 4-27 為其元件 Layout 圖。

模擬結果如圖 4-28 為其電壓對電容變化圖。圖 4-29 為加入開關電路並且 開關導通後的電壓對電容變化圖,可以看見開關電路所增加的電容效應。

圖 4-27 變容器 Layout 圖

-2 -1 0 1 2

40 60 80 100 120 140

C (fF)

Vctrl(V)

Accumulation-mode MOS varactor

4-28 累增式變容器電壓對電容變化圖

-2 -1 0 1 2 CMOS 製程, 電路的驗證與分析是使用 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作 為模擬軟體。而變壓器電感的電感值及寄生效應,皆是使用電磁模擬軟體 Sonnet 萃取後,再帶回 ADS 進行模擬。此次壓控振盪器設計在低電壓,

供應電壓為 0.75V,直流功率消耗為 10.5mW。在高頻模態(Vswitch=0V)時,

控制電壓(Vctrl)為 0V 至 1V 時,輸出頻率範圍(Tuning Range)為 10.45~10.85 GHz,如圖 4-30(a)。壓控振盪器的增益(Kvco)約為 600MHz。圖 4-31(a)為高 頻頻段下,各控制偏壓的相位雜訊模擬結果,顯示在頻率偏移 1MHz 時,

相位雜訊在約為-102 dBc/Hz。在低頻模態(Vswitch=1V)時,控制電壓(Vctrl) 為 0.2V 至 1V 時,輸出頻率範圍為 9.65~9.95 GHz,如圖 4-30(b)。壓控振 盪器的增益(Kvco)約為 480MHz。圖 4-31(b)為低頻頻段下,各控制偏壓的相 位雜訊模擬結果,顯示在頻率偏移 1MHz 時,相位雜訊在約為-101 dBc/Hz。

0.0 0.2 0.4 0.6 0.8 1.0 1.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frequency (GHz)

Vctrl (V)

High Band Turning Range

圖 4-30(a) 高頻頻段輸出頻率範圍

0.0 0.2 0.4 0.6 0.8 1.0 1.2

9.5 9.6 9.7 9.8 9.9 10.0 10.1

frequency (GHz)

Vctrl (V)

Low Band Turning Range

圖 4-30 (b) 低頻頻段輸出頻率範圍

104 105 106 107

Phase Noise (dBc/Hz)

Offset Frequency (Hz)

High Band 10.6GHz Phase Noise

圖 4-31 (a) 高頻頻段相位雜訊

Phase Noise (dBc/Hz)

Offset Frequency (Hz)

Low Band 9.75GHz Phase Noise

圖 4-31 (b) 低頻頻段相位雜訊

4.6 X 頻帶除四預除頻器

在 X 頻帶電路上的閂鎖器(Latch)通常是使用電流模態邏輯(current mode logic,CML),如圖 4-32,即為一個典型的 CML 閂鎖器。主要是由 輸入差動對 M3、M4,再生對(Regenerative Pair) M5、M6,及時脈對 M1、 M2 所組成。當時脈訊號饋入時,M3、M4將進行資料取樣,並由 M5、M6 將資料保持一個週期。同時,再生對 M5、M6在設計上,其增益必須大於 一,以確保資料能正確維持。

R R

M3 M4 M5

M1 M2

M6

CLK CLK

D D

Q Q

圖 4-32 D-Latch 電路圖

由於本章的壓控振盪器操作在 X 頻段,因此預除頻電路的設計選用電 流模式邏輯除頻器,如圖 4-33 所示。將兩個 CML D-Latch 串接形成一主 僕式(master-slave)的正反器(D flip-flop)。如此一來只要將正反器的 輸出 接到輸入 D 就達到除二的效果。最後,為了達到頻率除四的功能,所以 CML 除頻器會串接兩級。在架構上,本次將傳統 CML 除頻器的尾電流

(Tail-current)移除[24]。由於堆疊的電晶體會限制輸出端電壓的頭部空間 (headroom),故減少尾電流源的跨壓,便會使得輸出端有較高的輸出擺幅。

同時,由於減少了堆疊的電晶體意味著 M3~M10會有更高的 VGS。與傳統 CML 架構(有尾電流源)比起來,更高的 VGS代表著可以用更小的電晶體尺 寸來達到相同的 gm。縮小電晶體尺寸同時也會減少輸出端的等效電容,

使得有更低的輸出端時間常數(Time Constant)。因此,移除尾電流源的 CML 除頻器會有較快的速度。

M1 M2

M3 M4

R R R R

M5 M6 M7 M8 M9 M10

Fout

Fin Fin

Fout

4-33 CML 除頻器電路

4.7 X 頻帶頻率合成器前端電路之整合

本節將整合 4.5 節雙頻段變壓器回授式壓控振盪器及 4.6 節的 X 頻帶 除四預除頻器電路,如圖4-34。圖 4-35 為晶片佈局圖。

M3 M4

R R R R

M5 M6 M7 M8 M9 M10 M11 M12

Fout /2

Buffer Buffer

Fout

M1 M2

LD

C1 C2

Vctrl

LD

Switch Circuit

Vswitch

Second Stage CML Divider

Fout /4

VCO

C3 C4

4-34 X 頻帶頻率合成器前端電路圖

4-35 頻率合成器前端電路晶片佈局圖

4.8 量測結果

一 個 雙 頻 段 變 壓 器 回 授 之 壓 控 振 盪 器 已 經 被 實 現 在 製 程 廠 標 準 0.18-μm 1P6M CMOS 製程上。本次量測採用 On wafer 方式量測,射頻訊 號採用 G-S-G RF 探針。供應電壓與控制偏壓則是採用 6-pin 直流探針。量 測儀器部分,使用電源供應器Agilent E3617A 提供直流電壓;使用頻譜分 析儀Agilent E4440A 量測頻譜;使用訊號分析儀(Signal Source Analyzer,

SSA)Agilent E5052B 量測相位雜訊及調變範圍,量測架設如圖 4-36。

Power Supply 頻率範圍為 9.24~9.55GHz,低頻頻段輸出頻率範圍為 8.805~9.08GHz,如 圖 4-37。高頻頻段的相位雜訊在載波偏移 1MHz 處為-102.95 dBc/Hz,

10MHz 處為-131.92dBc/Hz,如圖 4-38(a);低頻頻段的相位雜訊在載波偏 移 1MHz 處為-92.199dBc/Hz,10MHz 處為-128.73dBc/Hz,如圖 4-38(b)。

圖 4-39(a) 為高頻頻段,控制電壓(Vctrl)為 0.5V 時,振盪器輸出端(RFout)頻 譜圖。而圖 4-39(b) 為高頻頻段,控制電壓(Vctrl)為 0.5V 時,CML 輸出端 (RFout2)頻譜圖。透過頻譜圖的量測結果可知 CML 預除頻電路可正常操作。

X 頻帶頻率合成器前端電路的晶片微影圖,如圖 4-40。晶片面積為晶片總 面積為 0.675×0.725 mm2。表一為本次量測功率消耗模擬量測比較表,發

現 VCO 實際的消耗功率比原先還要大。表 4-2 為壓控振盪器模擬與量測數

Measurement KVCO=201 MHz/V Simulation KVCO=600 MHz/V

Measurement KVCO= 205 MHz/V Simulation KVCO= 480 MHz/V

圖 4-37(b) 低頻頻段輸出頻率範圍

圖 4-38(a) 相位雜訊圖 (高頻頻段 9.42GHz)

圖 4-38(b) 相位雜訊圖 (低頻頻段 8.835GHz)

圖 4-39(a) 振盪器輸出端(RFout)頻譜圖

圖 4-39(b) CML 輸出端(RFout2)頻譜圖

圖 4-40 頻率合成器前端電路晶片微影圖 表 4-1 功率消耗模擬量測比較表

Post-sim 量測

壓控振盪器功耗 (mW) 8.25 10.5

緩衝器(mW) 3.6 4

預除頻器功耗(mW) 13.5 14

表 4-2 頻率合成器前端電路模擬與量測數據比較表

Post-sim 量測

輸出頻率範圍 (GHz) 10.45~10.85 (高頻段) 9.24~9.55 (高頻段) 9.65~9.95(低頻段) 8.805~9.08 (低頻段) 相位雜訊(dBc/Hz) @1MHz -101(高頻段) -102.95(高頻段)

-101(低頻段) -92(低頻段)

KVCO (MHz/V) 600 201

480 205

功率消耗(VCO+CML) (mW) 25.35 28.5

4.9 結果與討論

由上一節的量測結果來看,本節討論重點會著重於壓控振盪器的設 計上。首先在功率方面,這次晶片的量測在 VDD 為 0.75V,VCO 的電流 都約在 14mA,與模擬(約 11mA)有差距。筆者認為應該是在模擬的時候都 只注意到靜態功率消耗,而忽略了振盪時的動態功率消耗。再者為相位雜 訊方面,在高頻模式時量測跟模擬模擬大致差不多,不過在低頻模態都偏 低,估計應是高低頻段的寄生效應不同,而導致了共振腔 Q 值在高頻段及 低頻段的差異。最後要特別注意的是這次量測的調變範圍及 KVCO 與模擬 數據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輸出頻率範圍往低頻飄移約 1GHz 多。初步評 估應該是在模擬電壓控制振盪器時,只有模擬 LC-Tank 的部分,忽略了主 電路到緩衝器(Buffer)及 CML 的走線線段,使其寄生效應無法精準的模擬 到,故導致這次頻率的飄移。由這次量測可以猜測本次設計的壓控振盪器,

在輸出端的走線線段上有一些寄生電容效應並未考慮到。為了修正這個頻 飄問題,以下將提出方法解決。

首先,在原先的主電路輸出端及緩衝器間加入一組接地電容,代表 之前未考慮到的寄生電容,如圖 4-41 所示的 C3、C4

圖 4-41 線段的寄生電容

M1 M2 LD

LS

C1 C2

Vctrl

LD

Buffer Buffer

Switch Circuit Vswitch

First Stage CML Divider

LS

C3 C4

圖 4-42 代入線段寄生電容模擬

接著開始預估線段的寄生電容值。透過量測數據,我們在輸出端代 入寄生電容 C3、C4 進行模擬,如圖 4-42。目的在測出代入何種電容值後,

可以使電路的 KVCO及輸出頻率範圍與量測數據(即圖 4-37)一致,藉此預估 線段寄生電容值。經 ADS 測試後,在高頻頻段 C3、C4代入約 214 fF 的電 容值,可以符合圖 4-37(a)的輸出頻率範圍,結果如圖 4-43(a);在低頻頻 段時,C3、C4代入約 180 fF 的電容值,可以符合圖 4-37(b)的輸出頻率範 圍 ,結 果 如圖 4-43(b)。所以我們大致可以知道少估算的電容值約在 180~214fF 之間。

0.2 0.4 0.6 0.8 1.0 1.2

0.0 0.2 0.4 0.6 0.8 1.0 1.2

Post-sim after Modification KVCO= 590 MHz/V Post-sim before Modification KVCO= 600 MHz/V

圖 4-44(a) 輸出頻率範圍 Post-sim 與修正後比較圖(高頻頻段)

Post-sim after Modification KVCO=450 MHz/V Post-sim before Modification KVCO=450 MHz/V

圖 4-44(b) 輸出頻率範圍 Post-sim 與修正後比較圖(低頻頻段)

最後,調整電晶體的參數,使其符合原先設定的 9.75/10.6GHz 頻段(即 圖 4-30)。經過測試後,發現將電晶體的尺寸(寬度、finger 數)調小,則頻 率就會向上修正,如圖 4-44。這個修正方法將在下一個章節的頻率合成器 中得到驗證。

表 4-3 為文獻比較表。本次實作了一個 X 頻帶雙頻段的壓控振盪器。

在相位雜訊方面,與其他文獻表比較起來是較為不足(大部分 X 頻帶壓控 震盪器的相位雜訊再載波偏移 1MHz 處都以-110dBc/Hz 為目標)。原因可 能在於在輸出端多加了一個開關電路,開關電路中的電晶體 Filcker Noise 影響了相位雜訊的表現。在功率消耗方面,與其他文獻表比較起來也算較

Phase Noise (dBc/Hz)

-102.95@1MHz -110@1MHz -127@3MHz -101@1MHz -116 @1MHz

Supply Voltage(V) 0.75 0.4 2.5 1.2 2

KVCO(MHz/Hz) 600(High Mode) 480(Low Mode)

N/A 1391 N/A N/A

Power (mW) 10.5 1.08 50 4.8 72

FOM -172 -187 -180 -176 -178

*FOM=

第五章 X 頻帶 9.75/10.6 GHz 頻率合成器之設計與實現

本章節整合第三章的多模除頻器電路以及第四章的頻率合成器前端 電路,藉此實現一個應用於 X 頻段的雙頻段(9.75/10.6 GHz)頻率合成器 (Frequency Synthesizer)。此電路已經被實作在製程廠標準 0.18-μm 1P6M CMOS 製程上。其中,多模除頻器的部分,使用小除數電路(Divide-by-2/3 Cell)串接七級的架構來實現 195/212 兩種除數。電壓控制振盪器的部分,

使用交叉耦合對(Cross-coupled Pair)LC 振盪器架構,藉此提高輸出擺幅以 獲得較好的相位雜訊,並且加入一個開關電路(Switch)進行 9.75/10.6 GHz 的頻段切換。預除頻電路的部分,使用了移除尾電流(Tail-current)的電流 模式邏輯(CML)架構來完成,藉此提升速度。在低頻頻帶參考頻率為 12.5MHz(-3dBm)時,多模除頻器模數為 195,輸出頻率為 9.75GHz,相位 雜訊在載波偏移100KHz 處為-66.11 dBc/Hz;在載波偏移 1MHz 處為-89.85 dBc/Hz;在載波偏移 10MHz 處為-116.24 dBc/Hz。在高頻頻帶參考頻率 12.5MHz(-3dBm)時,多模除頻器模數為 212。輸出頻率為 10.6GHz 時,相 位雜訊在載波偏移 100KHz 處為-66.77 dBc/Hz;在載波偏移 1MHz 處為 -90.55 dBcHz;在載波偏移 10MHz 處為-122.64 dBc/Hz。晶片面積大小為 0.775 × 0.875 mm2。整個頻率合成器電路的功率消耗為34.51mW。

5.1 簡介

RF 無線通訊系統架構有許多種設計方法,但是無論何種架構都少不

了一個低相位雜訊、高速度及高頻率的頻率合成器,用以提供系統一個純 淨的載波頻率。而以鎖相迴路為基礎的頻率合成器正好有此優點。因此,

在許多收發器系統中,混頻器的本地振盪源已經廣泛使用頻率合成器來實 現。目前常見的頻率合成器作法有三種,(1)直接式頻率合成器、(2)間接式

頻率合成器及(3)直接數位頻率合成器。本次設計為間接式頻率合成器,就 是以鎖相迴路為基礎,在回授路徑加上一個多模數除頻器。只要給定一個 參考頻率,則輸出的頻率範圍就可以藉由多模除頻器的除數切換來作變換。

而本章節所實作的 X 頻帶雙頻段頻率合成器是一個應用在 LNB 衛星通訊 上的振盪源電路。因為此 LNB 系統須將低頻段 10.7~11.7GHz 及高頻段 11.7~12.75GHz,各分別需要被降頻到 0.95~1.95GHz 及 1.1~2.15GHz,所 以需要一個頻率合成器分別提供 9.75GHz 及 10.6GHz 兩個振盪源。若以 3rd Loop Filter

Dual-Mode

Phase 3rd Loop Filter

Dual-Mode 除頻鏈的總除數N 較小,故有較好的 In-band Phase Noise(20log(N)的影響),

如參考資料[30]就是以此種架構完成;但其預除頻電路只有除二,所以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