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貝多芬的生平概述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於 1770 年 12 月 16 日誕生於德國波昂(Bonn)。貝多 芬(Beethoven)姓氏的原意出自於農村:「Beeth」的意思是甜菜(beetroot),而

「Hoven」一詞為「Hof」的複數,意味來自於農場;所以「Beethoven」意謂「甜 菜農場」(beetroot farm)3。十五世紀時,西歐一帶有兩座村莊都以「貝多芬」

(Beethoven)稱呼,這個姓氏代表著低帝國的資產階級民族,分別位於荷蘭的 林堡(Limbourg)和比利時的列日(Liege)兩地。迨至十七世紀,由於民族遷 徙頻繁,在德國波昂已有「Beethoven」姓氏存在的記載。至於貝多芬的中間名

「van」,並不像德國人使用「von」象徵貴族的地位,僅表示該家族來自於鄉村4。 貝多芬的父親約翰‧范‧貝多芬(Johann van Beethoven, 1740-1792)和祖父

(Ludwig van Beethoven, 1712-1773)都是音樂家,且皆曾擔任過宮廷樂師;貝 多芬的母親瑪莉亞‧凱維雷希(Maria Keverich, 1746-1787)為宮廷御廚之女,曾 與前夫離異,後與貝多芬的父親約翰結為連理。貝多芬的天分在他三歲時即為祖

歲的貝多芬歲輕而跟隨柯立斯帝昂‧內弗(Christian Neefe, 1748-1798)5學習音樂。

內弗給予貝多芬許多新的養分,不但教授約翰‧巴赫(Johann Bach, 1685-1750)

的《平均律鋼琴曲》(The Well-Tempered Clavier),亦傳授其管風琴彈奏技巧,

這些學習影響了貝多芬往後的音樂生涯。

貝多芬於 1784 年在科隆大主教的宮廷擔任宮廷管風琴師的副手,以公職身 份享有每年宮廷給予 150 弗羅林(florin)的薪俸,有時也會幫老師內弗到宮廷 劇院的樂團擔任管風琴手,這樣安定的生活使他得以專心投入音樂創作。弗朗 茲‧韋格勒(Franz Wegeler, 1765-1848)與斯提芬‧馮‧布朗寧(Stephan von Breuning, 1774-1827)是貝多芬的兩位摯友,他們居於波昂附近,貝多芬時常拜

1788 年,貝多芬遇見了生命中的貴人費迪南‧馮‧華德斯坦伯爵(Ferdinand von Walenstein, 1762-1863);伯爵出身維也納貴族,年紀較貝 多 芬 年 長 九 歲,由 於

1792 年,二十二歲的貝多芬決定定居維也納,並拜師於弗朗茲‧約瑟夫‧海 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門下學習作曲,但海頓因自身忙碌且受邀前 往英國發展,貝多芬因此轉而向約翰‧申克(Johann Schenk, 1753-1836)學習理 論作曲以及對位法。次年又追隨了約翰‧格奧爾格‧阿爾布雷希茨貝格(Johann Albrechtsberger, 1736-1809)持續鑽研對位法,並且於 1802 年向當時維也納宮廷 樂長安東尼奧‧里耶里(Antonio Salieri, 1750-1825)學習聲樂寫作、譜曲配詞和 韻律學等創作。

“My ears sing and buzz continually, day and night. I can truly say that I am living a wretched life. For two years I have avoided almost all social gatherings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for me to day to people “I am deaf.” If I belonged to any other profession it would be easier, but in my profession it is a frightful state8.”

貝多芬聽從醫生的建議至海利根城(Heiligenstadt)9休養,但耳疾的惡化一 度使他灰心喪志,甚而寫了一封信要交付他的兄弟。這份信在後世被稱為「海利 根城遺書」(Heiligenstadt Testament),內容端見貝多芬向命運吶喊,表達與世隔 絕的無奈與絕望。但貝多芬並未因此自殺,他不願意就此屈服,反而在這事件之                                                                                                                

7 Krmien,《音樂:認識與欣賞》(台北:世界文物出版,2005),5-69。

8 Elliot Forbes, Thayer’s Life of Beethoven,(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284.

9 海利根史塔特是維也納附近的小鎮

後重新拾起對音樂的熱忱,持續創作,充分展現了不屈不撓的精神。

貝多芬因經歷了十八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Age of Enlightenment),藉由 一種思想革命大肆倡導人權,以「自由、平等與博愛」 (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的口號為核心精神,貝多芬因啟蒙運動的影響而思想有所蛻變,對於人文主義產 生了新的觀感。1789 至 1799 年十年期間,啟蒙運動在法國蓬勃發展,過去的國 王掌控了所有的權力,給予貴族特權,使得民生人心惶惶,賦稅極重,政治的腐 敗爆發法國大革命,目的乃推翻昔日君主制度與封建制度。領導革命的拿破崙‧

波拿巴(Napoleone Buonaparte, 1769-1821)因而受人愛戴,聲勢如日中天,然而原 本捍衛人權的初衷卻在 1804 至 1805 年期間拿破崙稱帝後變質10。貝多芬如同彼

10 Stolba, K. Marie,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A History. (Dubuque: Wm. C. Brown Press,1990), 535.

11 陳美鸞等譯,《音樂:認識與欣賞, Music: An Appreciation, 7th ed.》(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出版,

2001),250。

的弟弟逝世,為爭取姪子的監護權,前後進出法院長達五年,才成功取得姪子卡 爾‧范‧貝多芬(Karl van Beethoven, 1806-1958)的合法監護人身份,長期的訴訟 煎熬使得貝多芬心力憔悴。1820 年,五十歲的貝多芬幾近全聾,僅能用筆談溝 通,此時貝多芬的音樂風格劇變,具有複雜且深刻的思想,情感深奧且內斂。貝 多芬研究權威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 1866-1944)12曾說:「貝多芬打從二 十歲至五十歲的歲月中,沒有一個時期是心底不曾抱過愛的,只是暴躁的脾氣又 芬長眠於威靈(Wahring)公墓,1888 年將遺骸移駕到維也納中央公墓(Central Cemetery)。

第二節 貝多芬的作品風格

貝多芬創作的音樂作品種類廣、數量多,主要有九首交響曲、一部歌劇、一 首彌撒曲、五首鋼琴協奏曲、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二十首鋼琴變奏曲、一首小 提琴協奏曲、管弦樂序曲,以及數首室內樂作品15。貝多芬的作品風格基本上可 分為三期:初期、中期與晚期。初期,稱為維也納時期(1770-1799);中期,稱 為英雄時期(Heroic, 1800-1814);晚期,為邁入浪漫樂派時期(1815-1827)。著名 音樂學家 Michael Broyles16認為應以第三號英雄交響曲作為分界,他將音樂分為 三個時期,英雄交響曲以前的為初期,英雄交響曲開始為中期,之後的為晚期。

學者 D. Matthews17為探討貝多芬音樂所寫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Beethoven

Piano Sonatas)

,將 1800 年以前的作品稱為前期,奏鳴曲作品二十二以前為早期,

奏鳴曲作品二十六到作品五十七為中期,之後的則為晚期。另外,也有部分學者 支持將貝多芬的創作風格分為四期;梅納‧所羅門(Maynard Solomon)18在研究 貝多芬的專書中將其分為四期,第一期為波昂時期(1770-1793);第二期為維也納

16 Michael Broyles,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Beethoven’s Heroic style. (New York: Excelsior Music Publishing Co. , 1987)

17 D. Matthews,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B.B.C. Published, 1967)

18 Maynard Solomon(1930-)音樂製作人和音樂作家,曾獲得普立茲文學獎。  

小調鋼琴奏鳴曲。1782 年創作第一首鋼琴變奏曲《德瑞斯勒九段主題變奏曲》19

(9 Variations on A March of Dressler, WoO. 63),在次年則寫下了《三首選帝侯 奏鳴曲,WoO.47》(Sonata No.3 in D major,“Kurfürstensonaten” WoO. 47,)獻給當 時柯隆的選帝侯(Maximilian Friedrich von Königsegg-Rothenfels, 1708-1784)。從 這三首速度由快─慢─快所組成的奏鳴曲,可以看出音樂乃遵循著古典樂派的手 法,曲風明快、架構完整,雖為貝多芬少年之作,但已為他在波昂贏得天才兒童 的讚譽。

1785 年貝多芬創作四首鋼琴四重奏,從這分別為降 E 大調、D 大調與 C 大 調(Piano Quartets in E-flat Major, D Major, C Major, E-flat Major, WoO. 36)的四 首樂曲中,可以看出十四歲的貝多芬在主題的設計方面,大膽地使用轉調和對位 模進技法。第一號降 E 大調的最後樂章使用了變奏曲式,第二號 D 大調第一樂 章的快板,在發展部以級進的方式不斷地轉換調性,使用附屬和絃的和聲跳脫古 典轉調模式。最後,兩首同時在 1799 年創作的作品,第一首是《悲愴大奏鳴曲》

(Grande Sonata Pathétique),另一首是《C 大調第一號交響曲》(Symphony No. 1

in C Major)

。貝多芬奏鳴曲裡的標題只有兩首是他自己親自提名,,一首就是《悲

品編號的曲子以“WoO”作為標示,原文為德文“Werke ohne Opuszahl”意思為“Work Without Opus”。  

曲的規模。

(Piano Sonata No.23 in f minor, Op.57)、《告別奏鳴曲》。《告別奏鳴曲》題獻給 當時的好友與資助者魯道夫公爵(Archduke Rudolph, 1788-1831),第一樂章附了 慢版序奏,一開始的三的音(G-F-E)是德文告別兩字的音節,全曲以這短短 六小節的動機所變化,總共有三個樂章。此外,貝多芬於 1803 年創作他唯一的 一首小調調性的鋼琴協奏曲《C 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在維也納歌劇院由貝 多芬親自演出,首演後在維也納造成轟動,使貝多芬名聲大振。

其他器樂類的作品有《小提琴第九號奏鳴曲克羅采,作品 47》(Violin Sonata

No.9, “Kreutzer”, Op.47)

,當時此曲獻給小提琴家 Rodolphe Kreutzer(1766-1831)。

作品五十九的三首《弦樂四重奏拉茲莫夫斯基,作品 59-3》(String Quartet Op.59-3

“Rasumovsky”)

,是貝多芬為了獻給俄國貴族 Andreas Rasumovsky(1752-1836)

所寫的作品,此三曲又被稱為協奏四重奏20,因每一個樂器都需演奏高超技巧的 的片段,有如演奏協奏曲般,是貝多芬作品裡規模相當大的弦樂四重奏。貝多芬 大部分的交響曲是在中期完成的,如第一號到第八號交響曲,在此英雄時期創作                                                                                                                

20 邵義強,《貝多芬(中冊)》(台北:天同出版社,1986),236。

的《英雄交響曲》被視為貝多芬史上最偉大的作品。時值作曲家因耳疾所苦,居 住在海利根史特塔(Heiligenstadt),雖曾一度產生自殺念頭,但最後他憑著對音 樂創作的熱情而浴火重生。貝多芬以《英雄交響曲》推翻古典樂派交響曲常採用 的結構:奏鳴曲式-慢板-小步舞曲-快板。他不再使用傳統的奏鳴曲式,在第二樂 章放上送葬進行曲(Trauermarsch funeral march),第三樂章也打破傳統的小步 舞曲曲式,以詼諧曲取代之。 格納譽為「舞蹈的神化」(The Apotheosis of Dance)21,曲風鮮明愉快,第二樂 章顛覆以往的慢版,使用稍快板(Allegretto)。《第八號交響曲》與《第七號交響 曲》創作年份只隔一年,曲風極為類似,但《第八號交響曲》規模較小故有「小 交響曲之稱」22。這時期另外創作著名的兩首序曲,分別為 1807 年完成的《科 里奧蘭序曲》(Coriolan Overture, Op. 62)及 1809-1810 年完成的《艾格蒙序曲》

(Egmont Overture, Op.84)。《科里奧蘭序曲》是描述羅馬傳說的英雄人物,開頭

                                                                                                               

21 Iulian Munteanu, Onesti, Romania. All About Beethoven http://www.all-about-beethoven.com/symphony7.html 2004-2014.

22 邵義強,《貝多芬(上)》(台北:天同出版,1986),160。

以弦樂激昂的演奏表現英雄的堅毅。這兩首序曲都是貝多芬非常具有戲劇性的作 品。此外,1811 年間的重要鋼琴作品,還有貝多芬題獻給魯道夫公爵的《皇帝 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 5 in E-flat major, Op. 73)題獻給魯道夫公爵。

三、晚期作品 垂憐曲(Kyrie)、光榮頌(Gloria)、信經(Credo)、歡呼頌(Sanctus)與羔羊頌

(Agnus Dei)。1818-1824 年《第九號 D 小調交響曲》(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 125)誕生了,此曲首開先例於交響曲中加入合唱編制,歌詞中使用了德國文

學家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1805)23的文學作品《歡樂頌》(Ode to Joy)

24,配器方面則包括稀有樂器,如短笛、伸縮喇叭、鈸與三角鐵。貝多芬藉由最

貝多芬一生的音樂創作,始於古典後期,結束於浪漫初期,承接維也納古典

貝多芬一生的音樂創作,始於古典後期,結束於浪漫初期,承接維也納古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