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理論

一、需求層次理論

Maslow 為此一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類的需求(Human needs) 彼此是相關聯的,而且形成一種優勢層級體系(Hierarchy of prepotency),

在Maslow的需求層次論(Need Hierarchy Theory)中,不但強調基本生 理需求的滿足,同時更指出心理需求的重要性。當個體的需求滿足時,

就會產生幸福感;若個體的需求長期無法獲得滿足時,則會導致不幸福。

因為需求滿足的觀點,著重於事件滿足後對幸福感的影響,所以個體的 幸福感,會隨著生活事件的變動,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感受。Maslow(1970) 提出五種需求,如圖2-1 所示,分別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 與隸屬的需求、尊榮感的需求及自我實現的需求。茲簡述如下:

(一) 生理的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食物、身體舒適度,滿足由身體反 應出的各種狀況。

(二)安全的需求(safety needs):安全感、免受痛苦、疾病的需求。

(三)愛與隸屬的需求(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友情、愛情,在團體 中有隸屬感的需求。

(四)尊榮感的需求(esteem needs):對於自我成就、自我價值的需求,如名 聲、成就、地位。

(五)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fulfillment needs):對生命滿意、和諧感,一種

19

不與他人比較,也能盡情發揮潛能的狀態,屬於靈性的需求。茲以圖 2-1 說明之。

圖2-1 人類需求的層級

資料來源: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Harper and Row. p35.

二、公平理論

Adams(1963)是公平理論的主要倡導者,只要的論述為當一個人做出 了成績並取得了報酬以後,他不僅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絕對量,而且關 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相對量。因此,他要進行種種比較來確定自己所獲報 酬是否合理,比較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今後工作的積極性,指的是個人所 知覺的所得結果與付出的比率和別人的報酬與付出比率不相等。

三、差距理論

此理論以Porter、Locke 等人為代表,Porter(1961)認為工作滿意決定 於個人對工作結果之期望與實際所得之間差距的大小,滿足的程度視一 個人實得的報酬與他所認為應得的報酬間的差距而定。在一工作情境 中,一個人之實得與應得報酬間的差距越小,其滿意程度越高。

Locke(1969)認為工作滿意決定於個人對期望與結果之間所知覺到之差距 的大小,工作者對滿足的大小,乃取決於他對特定工作環境所實際獲得

20

的價值,將滿足的程度視為「一個人自工作環境中所獲得的價值與其預 期應獲得的差距而定」,差距越小,則反應越有利,滿足程度也越大,

反之,則越不利,滿足程度越小。

差距理論其精神與Vroom的期待理論極為相似,認為個人在工作上 的動機、熱忱與滿足是基於第一個為對採取該行為所導致已知結果的預 期強度;第二個為此一結果對於個人的吸引力大小。

因此,理論中包括三項變數或關係:

1.努力—績效關聯性:個體認為付出一定量的努之後,能達到績效的機 率。

2.績效—報酬關聯性:個體對於績效達到一定水準時會獲得預期結果的 相信程度。

3.吸引力:自工作中所獲得的潛在結果或報酬,在個體心目中所認為的 重要性。必須同時考慮到個體的目標和需求。

個體的努力==A==>個體的績效==B==>組織的報酬==C==>個體的目標 四、雙因素理論(Two-factor Theory)

Herzberg(1957)提出雙因素理論,又稱為激勵-保健理論,認為人類 的滿足感有兩組因素所組成,也認為組織成員的工作態度對績效有決定 性的影響。認為內在因素(激勵因子)與工作滿足感相關;外在因素(保健 因子)與工作不滿足相關。

(一)保健因子(Hygiene Factors)

此類因子能夠消除不滿的因素,因此不存在時會造成不滿,但存在時 亦無法增加滿足感。

屬外在的因素,例如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監督、人際關係、工作環 境、薪資等。

(二)激勵因子(Motivators Factors)

此類因子能夠增加工作滿足的因素,因此存在時會增加滿足感,不存 在時亦不會造成不滿。

21

屬內在的因素,例如成就感、認同感、責任感、工作本身、成長與 發展等,故激勵因素多關係到人員對工作抱持正面情感。

茲以表 2-1 說明激勵及保健因素的組成。

表 2-1

雙因子理論因素表

保健因素 激勵因素 與部屬間的人際關係 成就感

與同儕間的人際關係 社會的認可和讚許 技術上的監督 工作本身

政策和行政 責任和獲得授權 工作條件和環境 升遷

個人生活

資料來源:WAYNE K. HOY, CECIL G. MISKEL. (2003).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and practice.

五、社會系統理論(Social Behavior and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Getzels 及 Guba(1957)提出社會系統理論,Getzels 等人認為教育組織 是一個社會系統,社會系統中成員的行為是由機構和個人兩個層面交互 作用而成的。機構是由角色所構成,而角色則被賦予期望,這三者(即 機構、角色、期望)構成社會系統的規範層面(nomothetic dimension)。

個人具有人格,而人格則由需要傾向所產生,這三者(即個人、人格、

需要傾向)構成社會系統的個殊層面(idiographic dimension)。社會系統 中的規範層面與個殊層面共同塑造了社會系統中成員的行為,根據社會 系統理論,一個組織若要作最佳的運作,則需兼顧效能(effectiveness)、

效率(efficiency)及滿足(satisfaction)。效能係指組織整體目標的達成,

效率是指成員個人目標的達成,而滿足乃指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整

22

合。換句話說,當成員所表現的行為,和機構的角色期望相吻合時,則 效能最高;如果成員的行為和個人的人格需要相符合時,則效率最高;

如果成員覺得他個人的需要和機構的期望相一致時,則其滿足感乃高(引 自黃昆輝、張德銳(2000)。社會系統理論)此茲以圖 2-2 說明社會系統理 論關係圖。

角色 期待 效能

滿足感 行為

效率 人格 需求傾向 圖 2-2

社會系統理論關係圖

資料來源:J.W.Getzels and E. G. Guba, Social Behavior and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School Review, 65(1957), p.433.

六、動態平衡理論

Barnard (1938)提出動態平衡理論,其理論要點如下:

1.成員的互動是組織成立的基礎。

2.非正式組織會隨著正式組織之成立而存在。

3.應兼顧組織目標的達成及成員需求的滿足。

4.精神的誘因對成員的激勵力量超過物質的誘因。

5.良好的溝通體系為成員合作發揮團體力量所必需。

6.受命令者對命令的接受程度決定上級命令是否有影響力。

該理論所抱持的論點有成員為達成共同目標應建立良好的互動,要

23

有良好的溝通才能有良好的效率,精神上的獎賞更為重要,故特別強調 內心心理的滿足感。

七、ERG 理論

Alderfer(1972)提出 ERG 理論,所謂的 ERG 是生存需要(Existence needs)、相互關係需要(Relatedness needs)和成長發展需要(Growth needs)

三大人類的核心需要。此理論的定義如下(引自維基百科):

1.三種需求不具先後關係。

2.高成就需求挫折會退化並強化低層次需求滿足。

3.無論哪一種層次,其滿足需求越少,則越希望被滿足。

4.較低層次需求滿足後會對高層次需求的強度增強。

5.若高層次需求滿足較少對低層次需求會越覺得需要。

而物質可以滿足生存的需求,如水、食物、飲料等,以上三者都滿 足之後,可再提升至更往下一層的滿足感,也就是所謂的關係需求,人 在一生中脫離不了社會,也脫離不了和人際之間的互動情形,凡舉人類 文明都必須擁有感情和思想,藉由和人們的互動,人們的感情才能有所 抒發,在情感上得到滿足,再藉此提升到學習上,學習的過程免不了有 挫折失敗,克服之後便能獲得充分的滿足感及成就感。關係建立之後,

人們便開始思考成長的具體意義,一個人在和環境中的互動,都會展現 出自己的能力,所以個體在實現生長需求時便能獲得滿足感,相對的也 能套用到學習上,個體所處的環境如果很優良,在學習上會對各項條件 及設施感到很滿意。

八、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Vroom(1963)提出期望理論,定義了以下幾點:

(1) 期望(Expectancy) :係指預期一種特定行為會產生一種特定結果之可 能性(機率)。這種可能性,係介於「完全確定(發生之機率等於一)」至「完 全不可能(發生之機率等於零)」之間。

(2) 價值(Valence):係指員工偏好一特定結果之強度值。此項強度值可以

24

為正、零或負。在一個工作情境中,員工獲得加薪、晉升、上司賞賜等,

乃是一種「正」的價值。而一種行為的結果,如為產生工作壓力、與同 事衝突、獲得上司責備等,則為「負」的價值。

(3) 結果(Outcome) 或獎酬 (Reward):指一特定行為目標的產物;它可 分為「第一層結果」與「第二層結果」。「第一層結果」,係指工作績 效之獲得,或工作目標之達成;它通常是個人努力去達成任務所獲得的 結果。「第二層結果」,乃「第一層結果」所進一步導致以後結果之預 期而言。譬如「第二層結果」指因工作績效之達成或工作目標之實現,

所導致對晉升或加薪之預期。

(4) 工具(Instrumentality):係指「第一層結果」與「第二層結果」之相關 而言;它是被管理者設計作為激勵員工之工具。倘若「第一層結果」必 然導致「第二層結果(譬如,高工作績效必然會獲得加薪)」,則該項工具 被認為具有正 1.0 之價值。反之,倘若無法察覺「第一層結果」與「第 二層結果」有任何相關,則該項工具被認為價值近於零。

(5) 選擇(Choice):指個人選擇一組特定之行為模式,以獲得某一行為結 果與行為價值。

所以在期望理論的整體架構中,我們可以知道說,人在追求成功的 過程中,會碰到一種心理狀態,希望會對於所想要達成的目標有一定的 期許存在,但可能在過程中個體會發現追求的不只是只有一種目標或工 作價值,而是會產生兩種以上的雙趨情形,變成一種兩難的情況產生,

這時候個體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種工作情形及目標來進行,以求達到 工作滿足感及達成目標的滿意感。

25

Seashore & Taber(1975);Ingersoll,

Olsan,Drew-Cates, DeVinney & Devies(2002);

饒邦安(199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