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閱讀歷程

在早期的教育心理學研究課題中,如何學習閱讀是一項 重要的主題,學者胡威在 1990 年代初期,強調閱讀歷程的 重要性。50但這樣的強調並未造成重大迴響,一直到 1960 年 代認知心理學再度盛行,閱讀歷程的研究才因而風行。

PISA 閱讀素養的測試方式是透過檢測受測者的閱讀歷 程,來分辨受測者的閱讀素養程度,51即受測者依據所具備 的閱讀素養,針對文本的具體資訊,文本中字句相互間或整 體的意涵,來理解文本的內容。因此,閱讀素養的程度決定 於閱讀歷程中三種不同的層次的表現,如圖 2 所示。52

50 Richard E. Mayer著、林清山譯,《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p.281。

51 莊德仁,《閱讀素養與中學歷史教學教材教法》,前引書,p.44。

52 台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PISA 閱讀素養應試指南》,台南,國立台南大學,

2008年 12 月,p.8。

44

而現今歷史教育著重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歷史思 維能力的內容包含了對各種歷史知識的項目與內在思考歷 程,如時間感、理解過去事件的變遷、因果關係、歷史解釋、

史料證據的應用等53,且歷史思維主要是依據史料進行認識 的54,學生透過閱讀史料,經由擷取檢索、統整與解釋、省 思與評鑑三階段歷程,逐步建構出自己的歷史觀念。因此,

在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過程中,對其歷史思維能力的提升亦 有助益。

53 吳嘉娪,〈國小六年級影視歷史思維能力測驗之編製與表現概況之探討〉,國立 臺南大學測驗統計所碩士論文,2007 年。

54 于友西、葉小兵、趙亞夫,《歷史學科教育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年,p.75。

閱讀歷程

來自文本的訊息 取自外在的知識

擷取與檢索 統整與解釋 省思與評鑑

擷取 信息

形成 廣泛的理解 發展

解釋

省思與評鑑 文本內容

省思與評鑑 文本形式

圖 2 PISA 閱讀歷程

45

閱讀能力的培養須從簡單到複雜,也就是依照閱讀認知 歷程中,「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省思與評鑑」三 個層次或階段逐漸發展而來,茲說明三階段的內容如下︰55 一、擷取與檢索

從文章中尋找重要的表層訊息,並把它畫下來或寫下來。

二、統整與解釋

對閱讀文本的訊息做進一步的整理,整理的重點在形成 廣泛理解與發展解釋。

(一) 形成廣泛理解︰了解文本主要在說什麼。

(二)發展解釋︰對文本的段落內容,進行解釋。這部分是 閱讀理解的核心,發展解釋可分為兩個部分︰

1. 解釋訊息的表層內容︰利用詮釋詞句(圖文),解 釋(原因、觀點、關係)排列順序,比較異同的方 法,對訊息表層內容做進一步的解釋。

2. 分析訊息的深層涵義︰利用寫作技巧、效果、目的

55 鄭圓鈴,《閱讀素養一本通︰提升閱讀素養,掌握閱讀關鍵能力,一本就 通! 》,臺北市︰天 下雜誌,p.9-10。

46

與寓意等項目,對訊息做深層分析。

三、反思與評價

對閱讀文本的形式與內容進行反思,進而表達自己的看 法。表達看法時,最重要的是能從文本中尋找證據,支持自 己的看法,或說明自己形成如此看法的原因。

PISA2009 將學生在閱讀素養方面的測驗成績表現,分一 至七個層級,如表 2~4 所示。層級越高代表學生閱讀素養能 力越好,但未達層級一的學生,不代表完全不具備閱讀素養,

而是其運用閱讀素養獲取知識和技能的能力較為缺乏。

表 2 PISA2009 閱讀素養層級任務表-擷取與檢索

級 擷取與檢索

6 1. 能精確分析訊息

2. 能留意文本中不顯眼的細節

5 1. 能尋找與組織深植於文本的若干訊息 2. 推論文本中的哪一個訊息與任務有關 4 能尋找與組織嵌於文本的若干訊息

3 能尋找與辨認符合多個條件和數個訊息間的關係

2 能尋找一個或多個,可能需要推論及符合多個條件的訊息 1a 能尋找一個或多個明確陳述的獨立資訊

1b 能尋找位於明顯位置的訊息

47

48

2. 不熟悉主題

3. 文本中有多個標準或觀點

4. 需應用來自文本以外的精細理解 5 能依據特定知識提出假設或批判性評鑑

4 能使用正式或一般知識提出假設或批判性評鑑

3

1. 能連結、比較和解釋多個特徵以進行省思

2. 部分省思作業需能就熟悉的日常知識,展現對文本的精緻 理解

3. 能評鑑文本的一項特徵

2 能依據個人的經驗與態度,做一個比較或若干個文本與外部 知識間的連結

1a 不要求 1b 不要求

資料來源:PISA 國家研究中心 http://pisa.nutn.edu.tw/

不同的閱讀素養層級可審視學生在檢索訊息、解釋文本 和反思評價三類目的表現情形,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閱讀素 養程度,用以加強其不足之處。目前台灣國中學生在 PISA 的 表現,多數學生在擷取與檢索上的表現較佳,統整與解釋的 表現多可達到第三層級,但在反思和評鑑上的表現不佳。56 考量現階段台灣學生在 PISA 的表現,加上筆者第一次 運用閱讀文本進行歷史教學,學生熟悉度低,以及現階段國

56 陳木金、許瑋珊,〈從閱讀評量的國際比較探討閱讀素養教育的方向〉,《教師天 地》,第 18 期,2012 年 12 月,p.4。

49

中歷史科教學評量較無法施作反思和評價類型的題目,因此 本研究主要探討學生在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兩個類別的 表現情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