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閱讀素養的學習成效評量分析

在實驗課程結束後,筆者另外設計了一份評量試題,

以期更客觀的了解施作閱讀素養教學的學習成效,茲將此 教學評量的評分標準以及學生作答情形分析如下。

一、閱讀資料並回答問題

後晉建國者石敬塘為了勸說遼協助他奪取天下,承諾向遼國 君主耶律德光稱臣,並行父子之禮,以及割讓燕雲十六州。石的部 下劉知遠說::「只要稱臣,再多給些財物就可以了,若割讓土地,

恐怕將來會成為中原的一大禍患。」但一心只想當皇帝的石敬瑭根 本聽不進去,最後還是割讓燕雲十六州。

1. 請問

請問請問請問::::燕雲十六州是在中國歷史中燕雲十六州是在中國歷史中燕雲十六州是在中國歷史中燕雲十六州是在中國歷史中,,,哪一個時期割讓給,哪一個時期割讓給哪一個時期割讓給哪一個時期割讓給 契丹的

契丹的 契丹的

契丹的???□?□□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

□□

□□五代十國五代十國五代十國五代十國 □□□□明清之際明清之際明清之際明清之際

143

分段能力 指標

2-4-2 認識中國歷史(如政治、經濟、社會、

文化等層面)的發展過程。

評量目標 能認識後晉為五代十國之一的朝代。

參考答案 ■五代十國 閱讀素養

層級

擷取與檢索 1a

(能尋找一個或多個明確陳述的獨立資訊)

表現標準 (1) 時間概念 C,能正確說出。

(2) 歷史知識 E,無法說出。

此題在測驗學生的時序觀念,全班 23 人中有 22 人答對 此題,表示學生對中國歷史分期的認識相當清楚;唯一一位 答錯的同學,在筆者請同學作答此評量時,因全程趴睡而未 做答任何題目。

分段能力 指標

2-4-2 認識中國歷史(如政治、經濟、社會、

文化等層面)的發展過程。

評量目標 能分析燕雲十六州的喪失對中原政權的影響 參考答案 長城位於燕雲十六州,自古為農業民族防範草

2. 下圖是

下圖是下圖是下圖是燕雲燕雲燕雲燕雲十六州的形勢圖十六州的形勢圖十六州的形勢圖十六州的形勢圖。。。。割讓此地會對統治中原割讓此地會對統治中原割讓此地會對統治中原割讓此地會對統治中原

的政權造成什麼危害 的政權造成什麼危害 的政權造成什麼危害 的政權造成什麼危害????

144

原民族入侵的防線,喪失此地易讓草原民族長 驅直入。

閱讀素養 層級

(1) 正確詳述長城的喪失對中原政權的負面影 響,達統整與解釋 4(能顯現準確的理解)。 (2) 能概略說出長城的喪失對中原政權的負面

影響,達統整與解釋 3(能整合文本的數個 部分,以確認大意、瞭解關係或詮釋字詞的 意義)。

(3) 能部分說出長城的喪失對中原政權的負面 影響,達統整與解釋 2(能就部分文本詮釋 意義)。

表現標準

(1) 歷史知識 B,能正確詳述長城的喪失對中原 政權的影響。

(2) 歷史知識 C,能概略說出長城的喪失對中原 政權的影響。

(3) 歷史知識 D,能部份說出長城的喪失對中原 政權的影響。

(4) 歷史知識 E,無法說出長城的喪失對中原政 權的影響。

(一) 學生作答示例

1. 統整與解釋 3、歷史知識 C 等級(4 人)

長城為對方所有,容易受外族侵略,中原(政權)

145

難以攻打對方,也難以防守。

沒有長城防禦,北方民族易入侵,奪走中原政權。

2. 統整與解釋 2、歷史知識 D 等級(8 人)

造成北方外族易入侵中原

外族入侵時,不好守家(不易守住家園)

3. 歷史知識 E 等級(11 人)

北方很容易就攻進來;容易被攻打;容易進攻 匈奴會入侵,搶奪人民財產、占領土地;匈奴入侵 防守減弱,使匈奴容易入侵

(二) 作答情形分析

達統整與解釋 3、歷史知識 C 等級的同學,都有提到失 去長城將造成北方民族易入侵;達統整與解釋 2、歷史知識 D 等級的同學只寫出北方民族(外患)未能完整作答;特別 要注意的是在歷史知識 E 等級的同學中有 4 位同學將建立 遼國的民族誤認為匈奴人,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也提醒了 筆者在教學時,必須將北宋之前,在中原北方建國的重要民

146

族做一整理,以釐清學生的觀念。從學生作答的情形看來,

不論答案完整與否,多數的同學都很清楚燕雲十六州此一國 防要的喪失,將會造成什麼威脅。

分段能力 指標

2-4-2 認識中國歷史(如政治、經濟、社會、

文化等層面)的發展過程。

評量目標 能了解中原政權為因應燕雲十六州的喪失而 實施的措施

參考答案

國防:在缺乏長城防線的情形下,中原政權必 須用更多的軍力駐守在邊界地區,並充 實邊防軍的軍備,或可再築一道邊牆,

以防禦草原民族的入侵。

財政:為充實邊防軍的兵力和軍備,須較之前 的朝代花費更多的稅收去因應不斷增 加的軍費。

政府可積極經營海外貿易,或向人民增 稅,以開拓稅收來源,但向人民增稅的 同時,也可能會招致更多民怨。

閱讀素養 層級

(1) 正確詳述中原政權的因應之道,達統整與 解釋 4(能顯現準確的理解)。

(2) 能概略說出中原政權的因應之道,達統整

3. 為了化解來自北方

為了化解來自北方為了化解來自北方為了化解來自北方民族民族民族的威脅民族的威脅的威脅,的威脅,,統治中原的政權在國,統治中原的政權在國統治中原的政權在國統治中原的政權在國

防和財政上如何因應 防和財政上如何因應 防和財政上如何因應 防和財政上如何因應????

147

與解釋 3(能整合文本的數個部分,以確認 大意、瞭解關係或詮釋字詞的意義)。

(3) 能部分說出中原政權的因應之道,達統整 與解釋 2(能就部分文本詮釋意義)。

表現標準

(1) 歷史知識 B,能正確詳述中原政權的因應之 道。

(2) 歷史知識 C,能概略說出中原政權的因應之 道。

(3) 歷史知識 D,能部份說出中原政權的因應之 道。

(4) 歷史知識 E,無法說出中原政權的因應之 道。

(一) 學生作答示例—國防方面

1. 統整與解釋 3、歷史知識 C 等級(2 人)

蓋新的長城,增加軍人、武器的素質

邊疆設立更多軍營,派軍隊防衛,購置新的武器 2. 統整與解釋 2、歷史知識 D 等級(15 人)

增添士兵,加強邊防戰力 加強兵力、軍備;增強軍隊

在燕雲十六州旁,建另外一個長城;重新建一長城

148

3. 歷史知識 E 等級(6 人)

和北方議和;每年交歲幣;奪回燕雲十六州

(二) 學生作答示例—財政方面

1. 統整與解釋 3、歷史知識 C 等級(3 人)

增加人民的稅收,並發展各種工商業,還要減少政 府支出

增加人民生產力,以徵收更多的稅,並減少多餘的 支出

增加稅收,並賣物品到國外增加財力 2. 統整與解釋 2、歷史知識 D 等級(9 人)

要求人民多繳點稅;增收稅金;向國民收更多稅;

付出更多的錢在加強兵力、軍備上;花多點錢在國 防、武器上

3. 歷史知識 E 等級(11 人)

向他國購買兵器;錢花在必要場合

給北方外族金錢,讓北方外族不再入侵中原

149

從人民中收取稅;收人民的錢;人民納稅

(三) 作答情形分析

在國防方面,答案等級屬於歷史知識 E 的同學,直接套 用澶淵之盟的內容—以歲幣求和,但此答案並非筆者所設定 的,筆者希望學生思考在宋、遼簽訂澶淵之盟前,宋朝在國 防上可以如何因應。在財政方面,答案等級屬於歷史知識 E 的同學,多數都認為要收稅,但中國歷史上各朝代都有納稅 的規定,並非喪失了燕雲十六州才要人民繳稅,至於寫出向 他國購買兵器部分的同學,則是以現今國家的經驗來解讀,

而未考量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宋朝是不可能向他國購買兵器。

二、閱讀「澶淵之盟的背景」資料並回答問題

宋真宗景德四年,遼軍南侵北宋直達澶州。在宰相寇準等少數 人力主下,宋真宗親臨前線,宋軍士氣大振,遼前鋒大將戰死。遼 軍的南侵,原是以掠奪財物為目的,於是在陣前挫敗後,就表示願 與宋朝議和,而宋真宗原就害怕和遼作戰,在希望遼軍能盡快撤退 下,於是與遼議和,這就是澶淵之盟。

請問 請問 請問

請問::::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嗎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嗎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嗎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嗎???寫出你的理由?寫出你的理由寫出你的理由。寫出你的理由。。(。(((城下之城下之城下之城下之 盟

盟 盟

盟::::弱小的一方遭受強敵攻擊時弱小的一方遭受強敵攻擊時弱小的一方遭受強敵攻擊時弱小的一方遭受強敵攻擊時,,,因抵抗無望而被迫與,因抵抗無望而被迫與因抵抗無望而被迫與因抵抗無望而被迫與 強敵議和

強敵議和 強敵議和 強敵議和))))

150

分段能力 指標

2-4-2 認識中國歷史(如政治、經濟、社會、

文化等層面)的發展過程。

評量目標 能了解澶淵之盟是在戰局對北宋有利下,所簽 訂的盟約

參考答案

(1) 不是。

(2) 因為在宋真宗親臨前線後,宋軍士氣大振,

遼前鋒大將戰死,顯示北宋並非抵抗無望 的弱小一方。

遼軍的南侵,原是以掠奪、訛詐財物為目 的,於是在陣前挫敗後,就表示遼主動願與 宋朝議和,顯示此約並非北宋被迫與遼議 和。

閱讀素養 層級

(1) 能將資料二中,證明澶淵之盟非城下之盟 的敘述與城下之盟的解釋相結合,正確詳 述理由,達擷取與檢索 4(能尋找與組織嵌 於文本的若干訊息)

(2) 能部分找出證明澶淵之盟非城下之盟的敘 述,並與城下之盟的解釋相結合,達擷取與 檢索 3(能尋找與辨認符合多個條件與數個 訊息間的關係)

(3) 能找出資料二中,證明澶淵之盟非城下之 盟的敘述,達擷取與檢索 2(能尋找一個或

(3) 能找出資料二中,證明澶淵之盟非城下之 盟的敘述,達擷取與檢索 2(能尋找一個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