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網路與通訊科技(ICT)教育的理論基礎

在文檔中 第一節 資訊素養的意義 (頁 21-30)

根據前二節探討資訊素養的意義以及數位落差的衝擊,瞭解資訊網路 與通訊科技(ICT)教育的重要性,接著討論其理論基礎,雖然與資訊網 路與通訊科技(ICT)教育有關的理論繁多,而本研究以教育行政的角度 來看,歸納出下列幾個資訊網路與通訊科技(ICT)教育的理論依據。

壹、電腦的教育功能

近年來由於電腦的普及,在教育上的應用逐漸增多,目的是希望電腦 能改進傳統的教材教法,以增進學習效果。Taylor(1980)曾以三個模式 說明電腦在教育上的運用:

一、電腦是教學者

當電腦是教學者(the computer as tutor)時,就是一般所謂的電腦輔助 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簡稱 CAI)。CAI 的教學內容通常是由 學科專家及程式設計師共同設計程式,再經由電腦來執行教導或協助學生 學習的任務。實施的程序是由電腦呈現教材,讓學生學習並反應,電腦評 核學生的反應之後給予立即的回饋,並根據評核的結果以決定下一步要呈 現的教材(王振德,1984)。何榮桂(1996)認為電腦輔助教學係指運用 電腦之交談式或互動式的功能來引介教材,並提供個別化教學模式的一種 教學環境。電腦輔助教學的優點是可以提供個別化的教學、可以反覆教學 和增強、學生可以獲得立即的回饋,而且它呈現的方式是多樣的,容易引 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然而電腦輔助教學也有實際上的限制,例 如它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造成非人性化教育,而且良好的電腦輔助教學 軟體的開發是費時和費力的,但是資訊網路與通訊科技(ICT)教育的使 用有其必要性。

二、電腦是工具

當電腦作是工具(the computer as tool)時,我們可以利用電腦的強大 運算能力去從事複雜的數值計算、資料檢索、統計分析、文書處理、電腦

繪圖、電腦動畫等等。Baggett & Ehrenteach (1992)主張把電腦和計算 機當作工具,他們的立場是:讓老師說明、讓學生思考、讓電腦做不需動 腦筋的工作(mindless work)。他們認為應該讓計算機和電腦減輕學生在從 事單調乏味的算術運算時的痛苦。學生會運算並不是真正地瞭解數學,應 該讓學生去思考、提問、做出精確的定義、佈題、並能解釋自己所得的答 案。這和NCTM(2000)的觀點頗為一致,他們主張科技工具的運用能讓 學生集中更多的時間於做決策(decision making)、反思、推理和解決問題。

教育部(2000)也提出複雜的計算工作可儘量交給電算器處理,而大量重 複、反覆的計算或技術性的處理,也可儘量交給電腦來執行。

三、電腦是受教者

在資訊網路與通訊科技(ICT)教育中,當電腦是受教者(the computer as tutee)時,最富教育意義。此模式並非由電腦擔任教學者,透過預先設 計好的軟體來指導兒童學習,而是透過一個豐富的思考環境,讓兒童在其 中遊戲、操弄、設計程序,培養問題解決能力。以避免兒童把電腦當作電 動玩具,而喪失培養思考能力的功能(王萬清,1988)。王立行(1992)

認為把電腦當作接受命令、執行動作的「受教者」是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 新觀念,其論點是學習者為了指揮電腦做事,不但必須瞭解所欲執行的任 務,且須精通與電腦交談的語言。譬如為了要在螢幕上畫一個矩形,首先 必須先瞭解矩形的構成要素,再根據電腦程式語法下達指令,讓電腦執 行,從而訓練邏輯思考與分析判斷的能力。羅清水(1998)亦指出傳統電 腦教學的觀念經常將電腦當作成一個呈現知識的工具,由於學習是在「被 告知」的情境下完成,多半以直線式、或簡單的分岔形式來呈現教學內容。

所以有一些學者批評:在此情況下電腦只是用來傳遞電子編序教學的工 具,甚至於被譏稱為「電子翻頁機」。隨者新教學科技時期來臨,電腦在 教學上的角色從教學者轉變成受教者,也在資訊網路與通訊科技(ICT)

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功能。

貳、問題本位學習

問題本位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PBL)是一種激勵學生,藉 由其自發性思考及小團體互動,而非透過傳授書本中固定知識內容,以解 決真實生活情境問題的教學策略(Sonmez & Lee,2003)。學習始點取自 真實生活的非結構性(ill-structured)與開放性(open-ended)問題,學習 者透過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從事問題分析及澄清、資料蒐集評估、討論 協商、批判思考等學習歷程(Sonmez et al.,2003),學生於過程不僅習得 團隊合作技巧,並與相關學科知識產生連結,同時提升問題解決的關鍵技 能(Evensen & Hmelo,2000;Savin-Baden,2000),也使得原先未必清楚 的知識,得以有更多澄清與溝通了解的機會,進而達到知識建構的目的。

Levin(2001)強調問題本位學習相較於傳統教學,更注重以學生中心的學 習,因此學生須負擔更多的學習責任以解決問題。PBL 的發展前提,在於 認定學習者的動機是積極而非消極的,學習內容是統整而不是瑣碎的,學 習個體是連結的、而不是分離的(引自張民杰,2001)。教師在教學過程 中扮演著多元的角色,包括講述者、激發者、鼓勵者、教練和評量者等,

其責任在於清楚描述待解決的問題、協助學習者界定問題、提供適合的學 習情境和資源、觀察並協助人際溝通的技巧,以協助學習者獲得內容知識 與問題解決技能(林建仲、鄭宗文,2001;張民杰,2001)。而 PBL 的評 量著重持續性、真實性的過程評量(張民杰,2001),評量方式不侷限一 般學科知識的紙筆評量,也加入作品製作、小組及自我表現評量、學習歷 程檔案等多元評量(Anderson & Puckett,2003;洪榮昭,2004)。綜合言 之,資訊網路與通訊科技(ICT)教育應在教學過程中扮演多元的角色,

協助學習者獲得知識內容與解決問題的技能。

參、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旨在探討知識形成的過程,其基本內涵包括以下四點

(Driscoll,1994;張世忠,2001):

1.知識是根據學生自己認知主動建構而成的,而非被動接受或吸收。

2.建構的方式是由「同化」和「調適」而成的。

3.學習是一種發明新知識的有機過程。

4.知識的形成是學習者與他人互動磋商而形成的共識。

鄒慧英(2001)綜合歸納建構理論在教學的應用,應包含以下五種觀 點:

1.學生透過一種創造個人意義的主動過程產生知識,並將新的資訊與先前 知識融合。

2.學生建構與修正多種表徵方式,如作品創作,來表其對學習的理解。

3.學生應用先前所學的知識技能或資源於新的情境中,如規劃調查研究、

採取行動和反省思考。

4.學生所致力解決的問題必須是真實的、有情境脈落的、與其生活相連結 的。

5.運用學習社群(如教師或同儕)可幫助學習。

從Vygotsky(1978)的社會建構觀點談學習,其主張學習者應藉由與 教師、同儕、父母等社群中的人際互動過程,不斷進行溝通和協商,幫助 學習者由實際的發展層次,進而達到「近側發展區」的層次,強調教學活 動應以學習者先備知識為基礎,設計相關學習情境,並藉由教學事件的安 排,激發學習社群互動,讓學習者能在互動情境共同思考學習問題(羅豪 章,2001),為了磋商意義或形成共識,學生就必須互相討論,從溝通協 商到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習者便可獲得新的知識概念,並提升問題解決的 技巧(張世忠,2001)。

社會建構學者Solomon(1987)非常支持討論學習過程,認為個人建 構知識的確是孤立的,因每個人會建立一些假設。並由自己的經驗再去拒 絕或推敲這些假設,然而沒有一個人對事物建構和分析方式會和別人完全 相同(引自張世忠,2001)。當個人與週遭群體互動時,透過語言交流與

意念的溝通,便能自然建立概念以架構出一個可論述的世界。

從以上討述可知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在於鼓勵學習者主動參與學 習,透過與週遭的專家:如教師、同儕、父母間的社會互動,不斷進行溝 通和協商,以產生新的概念,並與既有知識相融合,進而提升自身的認知 發展,而資訊網路與通訊科技(ICT)則是建構過程中可以善用的工具。

肆、情境學習

情境學習理論是由建構主義的知識論基礎發展而來,建構主義主張知 識是學習者主動與所處學習情境產生互動的產物,而知識只有在其所產生 及應用的活動與情境中解釋,才能產生意義(Brown,Collins & Duguid,

1989;徐新逸,1999)。一旦知識與情境脫離,則學習就變成玩抽象符號 的遊戲(邱貴發,1996)。且知識中的許多概念及規則,必須透過實際的 經驗來揣摩,藉由實際行動才能理解其真正的含意(鄭晉昌,1993)。因 此情境學習理論強調:知識存在於社會情境內,包含在整個文化脈絡中(鄭 晉昌,1993;徐新逸,1996),學習個體必須處此學習情境中,藉由參與 團體的互動過程來獲取並產生知識。

溫嘉榮、施文玲(2002)依據 Brown(1989)等人與國內學者楊家興

(1995)論述,歸納情境學習主要論點如下:

1.分散式智慧(distributed intelligence):知識散佈於週遭環境,而學習是與 整個環境做互動,並從不同資源背景中做比較、釐清,以了解知識意義。

若將情境從知識抽離出來,則無法完全了解知識意義,而概念就會變得 無法定義。

2.真實性的活動(authentic tasks):學習必須是在真實情境中習得的知識才 具意義,學習活動必須與生活環境結合,透過與真實情境的互動,學習 者才能對知識做合理的定義。

3.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強調一對一師徒制的知識傳授,

學習者在學習過程透過觀察、模仿並領會專家技能和知識(鄭晉昌,

1993)。

4.錨式教學(anchored instruction):主張建構完整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從不

4.錨式教學(anchored instruction):主張建構完整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從不

在文檔中 第一節 資訊素養的意義 (頁 21-30)

相關文件